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如鱼得水的学校生活 ...
-
2.如鱼得水的学校生活
任何学校的开学,不论你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入学后的程序大抵都是做自我介绍---认识老师认识同学---熟悉各个不同的环境和课程,最后就是各种联谊、晚会之类了。
而另一个不能免俗的就是:不论你是读中学大学还是研究生、博士,开学后都得学习马哲和政治经济学。这个大概就是我党领导下的最为“光荣”的传统了,学校必须时刻对广大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想教育。唯一不同的点在于,每个时段拿出来研究的理论与思想,所写报告的要求深度和长度由原来的200字扩充到了2000字以上。
秋阳本是从H大毕业的,算是识途老马,So,在诺大的校园和联谊晚会上,没有遇到任何的困难。
不仅如此,她还热心的担当了从外校考来的同学的免费导游,以老鸟的姿态带着一帮菜鸟逛遍学校的一个一个角落。同时,也给大家介绍了学校一些建筑的历史,一些名胜的来历,而介绍更多的则是一些关于学校的八卦,秘辛秘闻,又或搞笑的事件!
这不,现在一群人围坐在图书馆的碧绿草坪上,秋阳就坐在其间,绘声绘色地给大伙大爆一些传闻。
话说,这H大一直是以理工科著称,所以,一直以来这里都是男多女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学校当年一学校的学生,却仅仅只有600个女生,其余全是和尚。当年的那些女生都集中居住在南一舍,所以南一舍这栋楼至今都有一个流传已久的称号:熊猫馆。这是当年的男生用来形容女生这种稀缺资源,戏称这些女生可比美国宝熊猫!所以,南一舍又名为“熊猫馆”。
这熊猫馆可是学校的宝贝啊,只要一看看高高的围墙就晓得了。学校哪栋宿舍在外面单独砌了围墙的啊?只有南一舍才有这个资格。当然,这是说的官话。黑话就是:由于僧多粥少,学校为保护女学生免遭一群恶狼骚扰而想出的一个办法,所以就在熊猫馆外面修了高高的围墙,免得男生一天到晚到女生宿舍楼下站岗,打扰女生的生活与作息!
经过一些年以后,学校的男女比例虽然不至于是11:1,但失衡比例仍然高达7:1。这也就表示每七个男生中,只有一个幸运儿能找到女朋友,其余六个将会是光棍。
针对此现状,某个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在学校的BBS上贴了一篇文。这篇文到现在也是H大BBS上最高点击率的文章。文章的题目就叫:千万不能做六个中的一个。
文章的内容大意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我老娘警告我,中国将来的趋势是男多女少,你如果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你将来就会娶不到老婆。听了此话,我便心心念念地努力,一心想以后要娶个漂亮老婆,我可不想打光棍。我一直努力学习,终于考到H大,为此,我错过了人生的花季与雨季。进入大学以后,我发现身边的牛人太多了,我处在这些牛群里面,根本不可能有出头的机会,女生不可能多看我一眼。于是,我便更加奋发图强,两耳不闻窗外事。努力学习,努力考研为自己加强底气,我不想成为六人中的一员。终于有一天,我好不容易考上了研究生,回头想想可以找女朋友了。而这个时候,我发现学校的女孩子们都找博士了。我一看,不行,要更加努力才行,便又一路发奋考博。等我考到博士,我又想去找女朋友,又发现,女孩子们挽的不是博士后就是大款。我努力了这么久,到了最后却还是光棍一条,没有引起半朵花的青睐。我在H大的九年里,连个恋爱也没有谈过。现在,我28岁,我老娘还在为我操心终身大事。她说现在中国男女出生比例是107:100,仅安徽就有近1000万人打光棍,儿子你是不是要再读个博士后才行啊?这样好歹找女朋友更容易些。
该怨男的文章引起N多光棍男的共鸣。据说,当年此文一出,引得学校哭声一片,让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眼泪和跟贴差点让服务器瘫痪
秋阳的话,不时被一阵又一阵的笑声所打断,等整个故事讲完,大家都笑瘫在草地上了!引得经过的学生老师不时回头看他们。
秋阳微微一笑,深深吸一口青草的气息,清新的空气瞬间沁入心扉。
她暗自慨叹,只有笑声,不必勾心斗角,不必动脑,不必防人,无忧无虑,这才是生活啊!
就这样,开朗的秋阳很快的便与班上的同学打成了一片,甚至连外班一起上大课的学生都闻风而来!
她的学校生活开始如鱼得水,过得有滋有味起来。
当别的同学在为如何写好一篇马哲思想报告烦恼时,秋阳已经弄好了,她仅仅耍了一点小聪明。她要求正在读大学的老弟,无偿提供他所写的相关论文给她参考,懒惰的她竟然懒到只把论文作者的名字给改了改,就原封不动地上交给了老师。写论文所多出来的时间,她去图书馆借了一系列的地理、历史等杂书来看!室友瞪大眼睛问她为何看这类书,秋阳故作神秘:这是秘密。
《管理学》是管理学院的公共课,开学的第一周,管理学老师就将本学期的案例分析报告下发到了个人,两大张A4纸列得条目是密密麻麻,光看着就觉得恐怖。老师还布置了本周的作业:案例分析报告两篇,一篇个人写,一篇可以自己组小组一起做。话音未落,便惹来一屋子的惨叫与哀嚎。秋阳毫不动容,回宿舍后,她将自己工作时写下的笔记和总结翻了出来,再快速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不到半天的时间,很轻松得就完成了一周的任务。其他的人开始抓耳挠腮时,她又去了图书馆借了别的杂书。
开学的第二周,秋阳为自己赢得了教授的欣赏,和同学崇拜的目光。她的那篇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个人分析报告,老师给了她最高分:10分,是全班的唯一一个满分。这份在老师眼里近乎完美的案例分析报告,不但写出了很多同学在教科书上未曾接触或未曾听过的观点,也同时指出了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错误论点,并提出了自己独有的观念。
所以当教授公布接下来的案例全都要组成团队一起做的时候,秋阳差点被分成N片,大伙都抢着要与秋阳组成一个TEAM。这也正是秋阳所希望的结果,因为她想实践她所写的文章论点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在那篇《领导者与管理者》的文中,她写道:
大多数的中国人不喜欢被人管,而在他遇到难题时,又要你管。我们容不得没有能力的主管,偏偏又会去讨厌有能力的主管。而这时,就会需要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人站出来,既能服众又能领导大家。作为领导者,你要懂得指挥、协调与激励,必须能有一种魄力让手下的人尊敬你、愿意追随你。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更多的偏重于个人思维的敏捷、团队的精神以及对最大利益的追求!只可惜,大多数的人们,无法分清领导者与管理者实质上的区别。一个好的领导,并不一定是个好的管理者;而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并不一定能胜任领导的职位。
正如文中所言,秋阳迫切的希望将这些论点划分在小组成员的身上进行试验与实践,这也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带着学术钻研精益求精的思想,去全身心的投入到她的课业之中。
秋阳把本组的六个人,分成了两个小组,一组是性格温和型的,一组则是性格稍微强悍一点的。
她先是让温和型的做查阅资料的工作,而让强悍型的做市场调查;尔后,将两个小组的工作对调,强悍的去翻阅书藉,温和的则出去做市场调查。两个小组所做出来的分析报告,令她大吃一惊。
她迅速的做出决定,将两个小组打乱,再次分成两个小组,不再有温和与强悍之分。让他们自己去选择,随便哪一组做市场调查,或者做查资料。自然,这次所做出的报告,又是大有不同。
根据以上的三次实验,秋阳起草了一份新的管理学报告,将这次她与组员的实验以及实验的结果做了很好的分析报告上交给了老师。这份报告,为整个小组成员赢得了荣誉,也再次为秋阳赢来了更多的赞赏与钦偑。同时,也坚定了她决心专注学术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