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伤寒那点儿事 ...

  •   入了冬,上官芜害了伤寒,刘氏本打算去药铺抓些药来熬补一番即可。正遇上兰道长前来与长子上官玟切磋画艺。兰道长不仅擅长书画,还能掐会算,精通医理。道长亲自为上官芜把了脉,不解道:“此脉甚奇,甚奇。”

      子歌在一边解释道:“姑娘年年入冬都会伤寒。依道长看,这不是寻常之症?”

      “自然不是。”兰道长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望着全身裹在松软棉被里、只是露出一个小脑袋的上官芜,幽幽地说:“芜小姐肺火甚旺,却不是伤寒之症。”他开了个方子给子歌去抓,屋子里的下人只余下子瑜和刘氏特地派过来的甘嬷嬷。

      兰道长笑道:“姑娘可是觉得喉嗓生疼,咳又咳不出来?”

      上官芜皱着眉点了点头。

      道长又问,“姑娘可是夜里虚汗不止,难以入眠?”

      上官芜愣了愣,微微点头。

      道长捋须一笑,“这倒是奇了。姑娘的身子说虚也虚,说不虚倒也不虚。”他一边摇头一边往门外走,嘴里一直念叨着:“奇了奇了……”

      子瑜和甘嬷嬷面面相觑,不解道长之意,只有上官芜一个人明白是怎么回事。她这身子,白日里倒还好,晚上可不是虚么?疼的死去活来的,不虚也怪。因为夜里怕下人们看到她的样子,她总是叮嘱他们说自己睡浅,夜里不能被扰,一醒就彻底睡不着了。一次子歌见夜里凉,想为她添被子,她当时只好趴过身去。那之后她入夜干脆就把内屋的门给锁上了。

      本在刘氏身边做事、从小看上官芜长大的甘嬷嬷冷言道:“这倒是也是个图财诓骗的主。怎说我们姑娘虚也不虚?一惊一乍的,倒好让夫人多添些诊金?”

      子瑜道:“兰道长不是不收诊金么?”

      “他那不过是推搪。哪次他来夫人不嘱咐着多赠些香火钱?”甘嬷嬷脸上的鄙夷一览无余,“若不是这邪气十足的道士,玟大爷怎的如此痴心于作画,连好好的媳妇都不肯多看一眼?奸人多作怪啊。罢了罢了,老爷和夫人都没看出这层来。”

      子瑜笑道:“嬷嬷可别这么说。老爷夫人英明的很。就算给了香火钱,也不过是图个美名。当初道长给家里的少爷们都算过命,每个人命格都甚好,自然得了老爷的心。若道长真是个邪佞之徒,老爷夫人未必看不出来,只要没生出什么大事,也不愿与他计较了。”

      “但愿如此。不过他开给咱们姑娘的药还是要小心进食。待子歌取药回来,我再拿着方子去璇二爷那里问问去。二爷毕竟研读过医术,该是辨的清的。”甘嬷嬷倒是十分谨慎。毕竟上官芜是她抱大的,也很有感情。她对兰道长的成见又那么深,当然不会让小姐随随便便就吃下道长开的药。

      “子瑜……”上官芜咳嗽了几声,一边把手伸出被子一边唤起了丫鬟。她发现自己变成小孩之后脾气也跟小孩一样,而且越来越小孩……

      “小姐,别冻着。”子瑜连忙上前把上官芜的手往被子里塞。甘嬷嬷也来帮忙,嘴里还念叨个没完:“姑娘可别乱动,要是伤寒重了,老爷可就要怪罪咱们了。从来也没见过老爷对哪个少爷这么宠的。姑娘是有福了,可别害了我们才是。”

      上官芜不听劝,偏要把手伸出来,“子瑜,我想学琴。”

      子瑜苦笑,“小姐,夫人说了,这琴棋书画暂且停一停。小姐得安心养病不是?”

      上官芜知道搅闹也无趣,叹了口气重又安稳躺下。子瑜正怕她闷,门口却传来响动。上官曜来了,他身后还跟着那个小书童辉儿。

      往常她若是病了,上官璇必是第一个来看她的。现下可好,今时不同往日了,上官璇毕竟是成家了,恐是根本不记得她这个妹妹了。而第一个来看她的,竟是那个脾气有些小暴虐的四哥上官曜。

      甘嬷嬷是个明事的,见了上官曜最是和气。只因她曾吃过上官曜和他母亲程莲的亏,虽然心里记恨了下来,表面上却仍是十分恭敬。刘氏早就叮嘱过她,不要明里没了姨娘们脸面,这样反倒对她不利。

      子瑜和甘嬷嬷都上去问好,上官曜却像是没看见似的,径直朝上官芜的床榻走来,立在床前说:“好好的怎么又病了?”

      “你这话说的,我也不是老病。”本来就因为见不到上官璇而心情不好,如今又来了一个怪她病的。她当然要恼一恼了。

      “那是我的不是还不行么?给你看个好玩的!”上官曜双眼一亮,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本儿。

      “那是什么啊?”

      “辉儿给我画的。”上官曜骄傲地挺起腰板,看了看身旁静默不语的书童,又说:“别说我这个做哥哥的不疼你,这个送你解闷儿的。不过,你病好了要还我的。”

      “到底什么啊?”上官芜都快没有耐心了。

      甘嬷嬷却有些好奇地凑过来看了,她是怕这个平日里就喜欢胡闹的曜四爷把什么不好的书给小姐看就糟了。小姐可以单纯童稚的小娃儿,不能被带坏的。上官曜感觉到身后有人偷看,猛一回头,狠瞪了甘嬷嬷一眼,正要发作,甘嬷嬷立刻识相地退地远远的,上官曜这才忍住没说什么。把小本儿放到上官芜手里,上官曜就准备走了,却被妹妹叫住了。

      上官芜抿抿唇,说:“哥哥最近在书院念了什么书啊?”她平时和上官曜话不多。别人都觉得上官曜不好相处,偏偏他觉得她很有趣,喜欢在她身边绕来绕去的。不过她也知道那位莲姨娘对此很是不满,经常为此责罚儿子。她从下人那儿听说,莲姨娘生下了上官曜之后小产了两次,就不再有孕,也渐渐失去了老爷的宠爱。而那时刘氏以三十五岁高龄生下了上官芜这个让上官谒秋甚为喜爱的孩子,莲姨娘心里自然有些气的。

      上官曜茫然地皱皱眉,一拉百丈冰问:“辉儿,学里都教了什么来着?”相对于读书习字,他比较热爱滋事打架。

      百丈冰淡淡地说:“读了些经。”

      三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门外又传来了声响。这次进门的是程莲。程莲着一身刺绣精致的栗色马面裙,踱着盈盈细步走了进来。“知道姑娘害了风寒,我特来看看。”程莲来到上官芜床前,笑很是热情。

      上官芜笑道:“哪有让姨娘来看的道理?芜儿没事。”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程莲转而看向上官曜,又眯眼瞟向百丈冰,忽而道:“你这书童倒是清闲?平日里要你督促爷儿好好念书你不去。先下里又带着爷儿闲逛。是打算把爷儿教坏不是?若不是老爷把你带回来,我早就把你赶出去了。”说话间,程莲狠狠地拧起了百丈冰的耳朵,拧除了一道红印子。百丈冰倒是桀骜不驯,不求饶也不辩驳,一言不发地任由程莲继续她的“暴行”。

      “娘,不是辉儿的错。是我要来看妹妹的!”上官曜一见母亲教训百丈冰,立刻辩解道。他虽然对府上的下人都不客气,唯独对百丈冰很是在意,很多时候甚至甘心于对这个书童的话言听计从。

      子瑜也连忙上前劝,甘嬷嬷却一直立在一旁看着。倒是上官芜说的话让程莲停了手,上官芜道:“姨娘教训的是。哥哥本是读书的好时候,却来芜儿房里玩闹。不仅是书童的不是,也是芜儿的不是。谁让芜儿病的不是时候。”

      程莲一愣,连忙笑道:“姑娘这是什么话?怎会是姑娘的不是?这话若叫老爷听到,我倒讨了恨记了。谁不知道姑娘是老爷手心里的宝呢?得得,我且带着曜儿和这个不讨巧的小书童退去。好让姑娘休息不是?”

      “姨娘走好,芜儿就不送了。”

      “你歇着,你歇着……

      程莲拉着儿子走了,百丈冰跟在两人身后,快出屋门的时候回头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似是有些不平常的情绪。

      本来病着就烦闷,莲姨娘再来一闹腾,她更烦了。莲姨娘一走,甘嬷嬷就和子瑜议论起来,两人都觉得程莲不过就是看不惯儿子来看上官芜,借着骂书童的引子就把儿子带走了。两人又夸奖上官芜话说的好云云。

      上官芜静静地躺在床上,将四哥送来的小本儿打开,发现里面都是些简单的毛笔画。一页一页翻过去,她竟然笑的合不拢嘴。子瑜和甘嬷嬷也跑来一起看,才知那本子里画的是一个小和尚去提水的事儿。师傅让小和尚担两桶水,小和尚去井边打了两桶,走到半路发现担子怎么也不平,就把一个桶里的水倒出来了一点,这边却翘起来了,他只好再倒另一边的。这么倒来倒去,最后两个桶竟然什么水也不剩了。

      “这小书童倒是有些才气的。”子瑜笑笑说。

      甘嬷嬷也笑,“这算哪门子才气?不过能让咱们姑娘笑起来倒也算是好事一桩了。”

      子歌取了药回来,甘嬷嬷真的拿了方子去上官璇院里问去了。没过多久,上官璇就亲自来了,还带着他的美娇妻——宥氏。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伤寒那点儿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