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在李婉的精心安排下,高颎终于成为了杨勇的太傅,开始了他们师生间那段传奇般的合作之旅。初见之日,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棂,斑驳地洒在两人身上,为这庄重的场合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期待。
杨勇身着华贵的太子服饰,却难掩眼中的谦逊与求知。他站在高颎面前,微微躬身,双手交叠,行了一个标准的学子礼:“高太傅,从今往后,还请您不吝赐教,助我成长。”他的声音虽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对未知的敬畏,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高颎,这位年过半百的智者,面容慈祥,目光深邃。他轻轻扶起杨勇,眼中闪烁着欣赏与期待:“太子殿下客气了,能为您效劳,是老臣的荣幸。愿我们携手,共筑国家的辉煌。”
自此,杨勇的宫廷中,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杨勇便会在书房中等候高颎的到来。他们或讨论治国策略,或研读史书典籍,或分析天下局势。高颎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经验,为杨勇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次,两人在讨论兵法时,杨勇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若我国与邻国交战,应如何布局才能确保胜算?”他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想象。
高颎微微一笑,不急不缓地解释道:“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我们要了解敌人的实力与意图;其次,要根据地形、天气等自然条件制定战术;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冷静与耐心,等待最佳时机。”他边说边在案上画出一幅幅战阵图,每一笔都蕴含着深邃的智慧。
杨勇听得入神,不时点头赞同,偶尔也会提出自己的见解。两人就这样一问一答,一教一学,时间悄然流逝,却无人察觉。当夕阳的余晖洒满书房,他们才意识到已到了用膳时分。
用餐时,杨勇亲自为高颎夹菜,表达对他的尊敬与感激:“高太傅,今日所学,让我受益匪浅。您不仅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益友。”
高颎笑着婉拒了杨勇的过分客气,他深知这位太子内心的坚韧与谦逊:“殿下客气了,能遇到您这样的学生,是老臣的幸运。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国家的未来添砖加瓦。”
夜幕降临,杨勇送走高颎后,独自坐在书房中回味着今日的所学所得。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与期待,他知道,在高颎的辅佐下,自己定能成长为一位真正的明君,带领国家走向繁荣与昌盛。
而高颎在回家的路上,心中也满是感慨。他深知,自己与杨勇的这段师生情谊,将成为历史上一段佳话。他们共同努力,共同成长的故事,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勇在高颎的辅佐下,不断学习治国之道,锤炼自己的领导才能。他虚心向高颎请教,认真聆听他的建议,逐渐成长为一位更加成熟、更加睿智的储君。而高颎也以其深厚的学识和无私的奉献,赢得了杨勇的尊敬与信任,成为了他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杨勇看着李婉那轻快的笑容,眼中闪过一丝温柔,他轻轻地拍了拍身旁的石桌,示意李婉坐下。“婉儿,今天又要给我们讲什么精彩的故事?战国四公子,这可是个有意思的话题。”
李婉眨了眨眼睛,灵动的目光仿佛能洞察人心。“勇哥,你可知道,这战国四公子,每一个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楷模。”
说着,李婉便缓缓展开了她的故事画卷。“先说那信陵君魏无忌,他礼贤下士,对待门客如同亲人,无论贵贱都一视同仁。他的府邸,简直就是当时天下士子的乐园。而平原君赵胜,更是从谏如流,善于倾听下属的意见,他的智慧与谦逊,让赵国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说到这里,李婉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但是,勇哥,你也要看到他们悲剧的一面。信陵君虽然才华横溢,却因为秦国的反间计,被魏王猜忌,最终郁郁而终。这是何等悲哀啊!而平原君,虽然从谏如流,但也有时过于依赖门客,导致决策失误。所以,我们要学会他们的优点,也要警醒他们的不足。”
杨勇听得入神,他点了点头,深以为然。“婉儿,你说得对。那春申君和孟尝君呢?他们又有何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李婉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春申君黄歇,他才华横溢,善于治国,楚国的繁荣有他的一份功劳。而孟尝君田文,他仗义疏财,对待朋友如同手足,他的仗义精神,让人敬佩。但是,春申君不识李园之险恶用心,最终因他而死;孟尝君虽然仗义,但也有时过于看重个人利益,导致他在某些决策上偏离了正道。”
说到这里,李婉不禁蹙起了眉头,她轻轻地啐了一口。“特别是那李园,心眼子太毒了!他利用春申君的信任,策划了那么阴险的计谋,真是让人不齿。还刚好和李渊堂叔同音?他也配姓李?哼!”
杨勇看着李婉那气愤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他轻轻地握住了李婉的手,安慰道:“婉儿,别生气了。这种小人,不值得你为他动气。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会识别忠奸,决不能让类似姬威那种人再害了我们。同时,也要学会破局反间计,绝对不能被他们利用。”
李婉闻言,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勇哥,你说得对。我们不能被这些小人所绊倒,我们要变得更强大,更智慧,才能保护我们身边的人,才能守护这片土地。”
杨勇看着李婉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个女子,不仅是他的爱人,更是他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他们一起经历风雨,一起成长,一起向着更美好的未来迈进。
此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照在两人的身上,仿佛为他们的未来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而战国四公子的故事,也将在他们的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一盏明灯。
后来的某天,阳光透过窗棂,斑驳地洒在书桌上,李婉正埋头于厚重的史书中,突然,她抬头看向一旁悠闲品茶的李渊,狡黠一笑,那笑容里仿佛藏着无尽的深意。“堂叔啊,你说要是春申君黄歇知道了你的名字,会不会吓得直打寒颤呢?噗哈哈,这同名不同命的玩笑,可真是有趣极了!”
李渊一听,眉头微挑,一脸疑惑地看向李婉,那表情仿佛在说:“我这名字咋就让人打寒颤了?”他摸了摸下巴的胡须,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我这名字有何不妥之处?”
李世民在一旁看着,也是被李婉的话勾起了好奇心,他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笑道:“哈哈,我明白了!婉儿这是在说,那害得春申君身首分离的李园,和父亲的名字同音呢!这巧合,还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李婉闻言,笑得更是前仰后合,她拍了拍桌子,仿佛在为这个发现而欢呼。“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正是正是!想象一下,春申君黄歇在九泉之下,听到‘李渊’二字,恐怕会以为是李园那厮又来索命了,哈哈!”
李渊这才恍然大悟,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嘴角却也忍不住泛起一丝笑意。“你这丫头,真是调皮。不过,话说回来,这春申君的故事,也确实让人唏嘘不已。他一生辅佐楚王,最后却落得个身首分离的下场,真是可悲可叹。”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是啊,春申君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地位,都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轻易相信别人。特别是那些看似软弱无能,实际上却心怀叵测的人。”
李婉收敛了笑容,认真地点了点头。“没错,就像那李园,看似是个软弱的人,实际上却心狠手辣,为了权势连自己的亲妹妹都利用上了。这种人啊,最是可恶!”
李婉收敛了笑容,正色道:“确实,春申君的一生,可谓波澜壮阔。想当初,楚考烈王病重,朱英那厮还给他出了个主意,说什么‘不期而至的福祸人’,结果春申君没听,最后落得个身首分离的下场。”
李世民好奇地问道:“那朱英到底说了些什么?让春申君如此不以为意?”
李婉清了清嗓子,模仿起朱英的口吻,绘声绘色地说道:“‘世上有不期而至的福,又有不期而至的祸。如今您处在生死无常的世上,奉事喜怒无常的君主,怎么能会没有不期而至的人呢?比如说,您这宰相当得跟楚王似的,楚王一死,您不就是南面称王,据有楚国了吗?这就是不期而至的福!可要是李园那小子抢先入宫,杀了您灭口,那就是不期而至的祸了!而我,就是那不期而至的人,替您除掉李园!’结果呢,春申君一句‘李园是个软弱的人,我对他很好’,就把朱英给打发走了。哎,真是可惜了朱英的一片苦心啊!”
说完,李婉叹了口气,仿佛在为春申君的遭遇感到惋惜。李渊则笑道:“这春申君也是太过自信了,殊不知,人心难测,尤其是那李园,看似软弱,实则心狠手辣。”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而且啊,这故事里漏洞百出。楚考烈王子嗣众多,选妃制度又严格,李园之妹怎能轻易过关?再说,那时候婴儿夭折率高,李园之计成本大,成功可能性却微乎其微。依我看,这故事八成是后人虚构的,说不定就是楚王负刍为了给自己篡位找借口,才编造出来的呢!”
李婉闻言,眼睛一亮,拍手称赞道:“世民哥哥说得有理!这楚王负刍,为了给自己寻求合法性,也是煞费苦心啊。不过,话说回来,这虚构的故事,倒也给咱们添了不少茶余饭后的谈资呢!”
说到这里,李婉突然话锋一转,看着李渊笑道:“不过啊,堂叔,你也别太担心。这故事啊,说不定还是后人虚构的呢。毕竟,楚考烈王子嗣众多,正史记载的就有四个。那李园之妹,就算真的怀了孕,也未必能顺利过关,成为楚王的妃子。更何况,春秋战国,医术不比隋朝先进,婴儿和小孩的夭折率那么高,能不能长大成人都是个未知数。这李园之计啊,成本大,风险也大,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所以啊,咱们就当这是个笑话听听,别太当真了。”
李渊一听,也是释然一笑。“婉儿说得有理。这历史啊,有时候就是这么扑朔迷离,真假难辨。不过啊,咱们还是要从中吸取教训,学会识别忠奸,别让那些小人得逞了。”
说完,三人相视而笑,那笑容里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期许。而李渊的名字呢?也在这欢声笑语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一个提醒人们要警惕小人、珍惜友谊与忠诚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