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燕婉之求 ...
-
“怎么不吃,菜都凉了”裴林已经端着最后一道鸡汤放在桌上。
裴曦知道裴林习武是想保护她,她还知道他心里还有秘密。他总是在夜晚偷偷擦拭着他一直戴着的那枚玉佩。裴曦觉得是时候和裴林谈一谈了。
“裴林,想去做便去做吧。我知道现在怕是阳曲县也没有人武艺能比得过你。少年心事当拏云。我知道你心里还有事,不必为了我在这里蹉跎年华。去吧,去实现你的心愿。”裴曦仔细端详着裴林,好像要把他的模样狠狠地记住,再记住。三年飞逝,如今他已长成了十五六岁的模样。曾经青涩的面庞多了几分坚毅,身形也更加修长挺拔。曾经的少年,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褪去了稚嫩,变得更加沉稳,如同一块璞玉,经过雕琢,散发出温润而又坚定的光芒。
“可是我走了,你该怎么办?”裴林流浪的第一年,叛军攻入京城,整个王朝都在动荡不安,他和裴曦连温饱与生存都困难不已,自然无暇他顾。第二年春,新帝登基,他们总算落户到了阳平县的周家村,但是日子依旧过得艰难。磕磕碰碰地过了两年,随着日子越发平静,他武艺越发高强,夜里也越发睡不着觉,闭上眼便是家破人亡那一天的场景。他的确觉得该回去看看,这些年他仔细思索着那天发生的事情,发现了很多蹊跷之处。但他又放心不下裴曦,这些年来,他早已习惯与裴曦相依为命。
“你这些年来,每天监督我习武,又教了些我简单的招式自保。我就住在周家村里,村里的人纯朴善良,我们又住了这么些年了,但凡有个什么事,街坊邻居也会照应我。你别担心我了,去解决你的事情吧。”裴曦拍了拍裴林的肩膀,让他宽心。
裴林还是有些纠结踌躇:“先吃饭吧。”
…
夜里,裴林又梦到了那一天。他梦里总是不真切的记得那一天,只有无边的恐惧如同潮水将他吞噬,但他这一次梦得很清楚,清楚到他仿佛感知到鲜血溅到脸上的温热。
过去,他总是想不清楚那一天的细节,因为他不敢,他怕失去的父母对他不能报仇而感到失望。或许是今天吃饭时,裴曦的提议让他动心;又或许是阳平县第一侠客也败给他让他总算觉得自己有些许能力可以去报仇。
他今天突然清楚地记得他人生最噩梦的那一天的每一个细节。是的,不对,很不对。倘若只是普通的打家劫舍,这些绑匪看见财宝第一反应定是去争抢,而不是先去灭口所有人。更何况,他们家聘请的镖局也是远近闻名的,裴家也不是好惹的,这背后定有人指使。他窝藏在阳曲县的这三年,也一直打听着族里的事情,他觉得是时候该回去了。
…
康泰十三年,秋,雨夜。
小雨淅淅沥沥,似乎要冲刷一切的痕迹,秋雨总是寂寥,让人无端伤怀。
皇城,麟德殿。
华灯初上,照得皇宫亮如白昼,灯火辉煌中,舞榭歌台,丝竹声声。
康泰帝饶有兴致地看着表演,嘴角挂着一抹满意的笑容。
在一群婀娜多姿的歌姬中央,有一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她身着薄如蝉翼的翠色舞衣,腰系一串清脆悦耳的铃铛,额上点上一个桃花花钿,周围又围有珍珠。但最令人注意的是,她谈得一手好琵琶。
她专注忘我地谈着琵琶,更显她如同一朵盛开的莲花,纯情动人。她的每一个动作都恰到好处,乐声时而妩媚,时而幽怨,引得众人如痴如醉的听着。
“你上前来。”康泰帝躺在玉椅上,半睁着眼,吃着葡萄说。
女子逐渐靠近皇帝,抱着琵琶,身姿挺立。众人还沉浸在刚才那美妙的乐声之中时,一时间没有人注意。她突然一个飞身,从琵琶中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寒光一闪,直直朝着皇帝刺去。
皇帝瞬间脸色大变,本能侧身避开。女子抬手就要再刺,皇帝翻身躲到大殿的柱后。
侍卫终于回过神,拔剑纷纷刺来。她明白失去了时机了,于是对着柱子后面狼狈的皇帝喊着:“昏君,天必亡你,我虽死,但是化作孤魂野鬼也会日日夜夜缠绕在你身边,让你永无宁日。”说完,便拔刀自刎。
……
康泰三年春,雨夜。
京都,教坊司。
“燕婉,燕婉,好好活着,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这是?这是母亲的声音。
燕婉拖着无力的身体,迷迷糊糊的睁开眼。但她只看见黑漆漆的一片。
这是地府吗?女儿不孝,还是没能杀了那昏君,替母亲报仇。
她怔怔的回忆着她的一生,她叫何燕婉,取自诗经“燕婉之求”。母亲说,她一定会应了这个名字,嫁一个好郎君,夫妻和顺,幸福一生。可惜她的确是应了这句诗,只不过是“燕婉之求,蘧篨不鲜”。
卫国人厌恶卫宣公强占儿媳,而作此诗,以刺之。以兴求燕婉之而反得丑疾之人,所得非所求也。何燕婉这一生也应了所求皆不得。
父亲是前朝的丞相,伴读时期便跟随先帝,后来先帝登基改号昭宁。
昭宁元年,元宁出生,先皇后难产去世,元宁便由先帝亲自教养,极尽娇宠。父亲那时便成为了丞相,君臣和睦,传为美谈。
第二年,她便出生了。她自幼听话乖巧,父母慈爱,兄弟相亲,她只要如她名字的期盼一样,嫁一个优秀夫郎,仿佛最美好的人生莫过如此。她逐渐长大,名动京城。与元宁公主并称京城双姝。
幼时她常听父亲感叹,先帝登基,励精图治,天下太平,万般皆好,唯一一事令他担心。先帝子嗣不息,除元宁公主以外,后续再无所出。但这不该是她需要思考的,她素来是极守规矩的人,京城哪家贵妇不曾赞美过她的教养。
直到昭宁十一年萧贵妃入宫,宠冠后宫,一举得子,外戚势大。父亲好像变得更忙了,但是这也不是她一个闺阁女儿所能帮忙的。
昭宁十五年,先帝驾崩,留有遗诏,贵妃陪葬,公主摄政,三公辅政。
萧家不容权柄旁落,便反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听说元宁顺着密道逃走,但还没逃出京城,中途便被射杀。得知元宁被杀的那一夜,父亲对着灯枯坐了一夜。兄长劝着父亲,我们该举家搬离,但父亲说,先帝对他有恩。他不能看着社稷旁落。于是何家的大门就此紧锁,但没有人离开京城。
后来,梁王借着清君侧,除妖后的名头,发起政变,杀死了萧后,肃灭萧家,登基改号康泰。
再后来三王起兵,诸王混战。新帝用铁血手腕、残忍的杀死了所有兄弟。新帝此后便觉再无危险,荒淫无度,残暴滥杀。
不管发生什么,她好像除了看着,沉默着,也都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
直到康泰三年三月三,上巳节。她人生最黑暗的一天。
新帝登基后,父亲请辞,新帝不允。何家依旧大门紧锁着,但是上巳节,新帝下令要办春日宴,邀百官同乐。宴会上,不知道谁提及她尤擅琵琶,冠绝京都。
……
她不忍心继续想下去,她突然脚下一痛,她发现老鼠在啃咬她。
痛?她不是死了吗?
不对,这里是牢房。头好痛。
她摸了摸自己的额头,发现自己正在发烧,昏昏沉沉的。
她小声唤到:“有人吗?”她听见隔壁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一个微弱的声音答道:“干什么?”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年日吗?”
“在这牢里关久了,具体时日我也不太记得了,但是窗外飘雪了,应是冬天到了,翻年便是康泰四年了吧。”
康泰四年,那现在便是康泰三年冬,她猛地一惊,那不是十年前吗?她摇了摇昏沉沉的脑袋,总算跳出悲伤,回过头来思考。
她是回到了十年前。康泰三年冬,雪夜,发烧。
她想起来了!
三月三,母亲惨死宫中,她被囚禁教坊司。三月五,父亲当殿痛斥昏君后,撞柱而亡,兄长不知踪影。而后她沦为乐人,在教坊司受尽磋磨,遭人陷害入狱。
这应是那时她入狱时。她在狱中,雪夜天寒,发起了高烧,什么也不记得。只记得母亲临死前,对她说的那句话。
“燕婉,燕婉,好好活着,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从此,京都再也没有贵女中最懂规矩的何娘子。她往后的十年,她都在恨,恨她前半生学尽了这天底下所有的规矩与礼法,学尽了这些无用之物。
权柄之下,规矩立法是最无用的东西。
倘若她自幼学武,就算拼了一条性命,也要与那昏君同归于尽。倘若她自幼学些文韬武略,那时也定能想出办法救了自己一家。可她什么也不会。
上天是怜悯的,给她重来一次的机会。但是上天也是残忍的,哪怕她回到前一年,尚能与双亲再见。十余年的岁月,她早已记不清父母的模样了,只有隐隐约约的幻影。十余年来,她从未梦到过过去,想必是父母在天之灵尚未原谅她。但到头来,她还是刺杀失败了。
这一次,她定要复仇,让那昏君付出代价。
…
窗外茫茫大雪飘着,不知道世间有多少人尚未安睡。雪夜天寒,总是能勾起人刻骨的回忆。何燕婉在地牢中发着烧,只呢喃着“母亲、母亲。”裴林朝着西南策马,雪夜,他要尽快找到歇息的地方。裴曦浅皱着眉头,梦里似乎也在担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