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救东都 ...
-
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在中原腹地,矗立着一座千年古城,洛阳。
大业元年三月丁未,皇帝杨广下令迁都洛阳,命杨素、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都,每月役丁二百万人,迁徙洛州居民和各州富商大贾数万户充实东都,洛阳“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
大业元年三月辛亥,皇帝下令开凿大运河,征调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挖通济渠,从西苑引谷水、洛水通向黄河,从板渚引黄河水通向淮河。
从某种意义上讲,修建东都和大运河都是有正面意义的,是颇具战略眼光的,和他后来让十四岁的孙子守东都的行为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但以当时的生产力,这样大的两个工程,必然给百姓带来极大的压迫。
这也导致隋末风起云涌的农□□动里,中原与山东成为两个起义主力。
而农民阶级的起义运动,总是带有更鲜明的尖锐性和批判性。
就在李渊写下讨隋檄文,西上关中之时,瓦岗山的李密也命祖君彦撰写讨隋檄文,到各个中原郡县,公布皇帝的十大罪状。
这篇檄文控告了皇帝修建东都时对百姓的压迫,称其“穷生人之筋力,罄天下之资财,使鬼尚难为之,劳人固其不可。”
无疑引起了各个郡县百姓的共鸣,使中原百姓纷纷起赴义军。
比李渊起兵时写的檄文可狠多了,李渊只是站在先帝外甥的立场上,指责皇帝祸祸先帝留下的基业,本质还是贵族内斗,而瓦岗军的檄文却干脆把皇帝的老底都掀出来了,称其“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也怪不得皇帝顾不上西上的李渊,非得干瓦岗军。
同时,王世充等各路援军齐集洛阳,使隋在洛阳的兵力达到十余万。
大战一触即发,双方在洛口对阵,两军前后交战一百多次,还不分胜负。皇帝又派人到部队任命王世充为将军,催促打败李密。
王世充带领部队渡过洛水跟李密作战,吃了败仗,被淹死了一万多人,就率领余部返回河阳。碰上天气寒冷大雪纷飞,沿途冻死了好几万人,等到抵达河阳,只剩一千来人。
王世充自我囚禁起来请罪,越王杨侗派遣使者释放了他,召回洛阳,驻扎在含嘉仓城,收集逃散的士卒,又有了一万多人。
在这一百多场战争里,瓦岗军看似占了上风,其实也损失重大。
早在力攻洛阳之前,就有名为柴孝和的谋士劝李密先取长安;“秦地阻山带河,西楚背之而亡,汉高都之而霸。
如愚意者,令仁基守回洛,翟让守洛口,明公亲简精锐,西袭长安,百姓孰不郊迎,必当有征无战。
既克京邑,业固兵强,方更长驱崤函,扫荡东洛,传檄指捴,天下可定。
但今英雄竞起,实恐他人我先,一朝失之,噬脐何及!”
他这里的英雄竞起,就指的是晋阳起兵的李渊父子,以及自封西秦霸王的薛举父子。
李密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但瓦岗军中多为山东人,要是连洛阳都攻不下来就西上关中,人家未必愿意,故而还是只能死磕洛阳。
在此期间,瓦岗军的内部也出现了裂痕。
在李密投奔瓦岗军之前,翟让为瓦岗军之首,李密来之后,便成了瓦岗军首领,翟让逐渐失权。
翟让的哥哥翟宽颇为不满:“皇帝只能由我们自己做,怎能送给别人!你如果做不了,就该我来做。”
李密知道了这件事,暗中有除掉翟让的打算。
恰逢王世充来战,翟让出兵抵御,遭到王世充猛攻,翟让稍有不利,李密和单雄信等人率领精兵强将救援,王世充败逃。
第二天,翟让自己来到李密的营帐,感谢其救下自己性命,李密安排菜肴招待他,又将他所带领的部下一一安排在各处就餐。他请翟让入席后,拿出一把好弓给翟让鉴赏,翟让刚刚拉满,李密派一名勇士从背后将他斩首,同时杀掉了他的哥哥翟宽以及部将王儒信。
徐世勣被混乱的士卒砍了一刀,受了重伤,李密立即制止了,才免于死亡,单雄信等人跪地叩头请求饶恕,李密都免于处分并安慰他们。于是亲自到翟让的各个兵营,向他的将士们通报了情况,没有人敢闹事。就命令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分统其众。
经过这场鸿门宴,李密取得了瓦岗军的绝对领导权,然瓦岗军的军事实力也因此受到重创。
从这几个割据势力的坎坷经历就能看出,李渊起兵实在是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在于起兵之时有李密在洛阳牵制隋军主力,地利在于起兵位置极佳,沿汾水一路西上就到关中。
人和就更妙了,他不必倚仗外人,膝下就有几个孝顺又有能力的儿女,尤其是年长的大儿子能力平庸,有本事的二儿子又还太年轻,使他暂时没有被夺权之忧,实在是妙。
当然,李渊本人的战略眼光也很好,几个起义军首领之中,他的军事素养是最好的。
此时李渊占领关中,击退薛举,见洛阳城守军疲敝,瓦岗军内斗,似乎有可乘之机,忙不迭把两个儿子派过去看看情况。
戊辰,唐王以世子建成为左元帅,秦公世民为右元帅,督诸军十馀万人救东都。
这个“救”字就很妙了。
救谁呢?按理说李渊父子还是大隋的臣子,应该是救越王和洛阳守军,但你都给人家皇帝干成太上皇了,给人家越王从皇孙干成皇兄了,洛阳的守军能认你吗?
反正建成世民兄弟俩就这么不要脸的来了,到了东都城外,驻军芒华苑,东都闭门不出,遣人招谕,不应。
人能理你就有鬼了。
还是李密热情,派人来打了一仗,双方都是试探,打的也很克制,各引而去,就算是打过招呼了。
此时洛阳城里也有了动静,有人传出消息,愿为唐军内应,迎唐军入城。
青天白日的,真叫哥俩遇见鬼了。
李建成果断地对弟弟道:“这其中必定有诈。”
李世民赞同地点头:“大哥所言极是。”
届时他们一进城,里面的守军立马给他们围了,外面又有李密堵着,前后夹击,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等他们兄弟俩交代了,十万大军被收割了,关中的老爹和四弟也抗不了几下,就会被薛举父子趁虚而入,老李家就等着去地府吃团圆饭了。
兄弟俩对此事达成了一致,李世民就问:“大哥,那咱们怎么打东都?”
此次大哥是主帅,自然是万事听大哥的。
李建成犹豫了,眼看着就到年下了,他是真想回去吃团圆饭了。
话到嘴边,说出口就成了:“二弟,咱们的军饷还能吃多久?”
李世民寻思了下:“约莫还够吃半个月,怎么,要让关中给咱们送粮吗?”
李建成摇头,他吞吞吐吐地,说了些什么,但又像什么都没说。
不知道为什么,李世民仿佛回到了当初在云定兴的旗下去雁门关救驾的日子。
半晌,李建成总算在弟弟疑惑的目光里说了点明白话:“大哥的意思是,洛阳城城池坚固,粮草充足,是怕一时半会儿时攻不下来的,瓦岗军在这里攻了这么久,斩杀不少,但还是久攻不下,只怕咱们更难,咱们不比瓦岗军,他们还守着个粮仓,咱们远道而来,连粮草都要靠关中运过来,只怕耗不过。”
“原来大哥是想要退兵啊。”李世民总算明白了,他一拍掌:“是该如此,阿耶派咱们来,也就是让咱们看看情况,如今这洛阳城眼看着还要僵持,咱们也不该再这里耗着。还是把咱们的关中守好了,再图后算。”
谁知道李建成立马道:“不是不是,大哥并无此意!”
他义正言辞道:“大哥是三军主帅,怎么能轻言退兵呢?”
李世民搞不明白了,却见大哥又道:“明日我会请众位将士共同商议,集思广益。”
半晌,他欲言又止的又拍拍弟弟肩膀:“世民,你今年也十八岁了,该有自己的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