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 42 章 ...

  •   战术训练

      室内理论课程越发少了,队列课也只是早晨一、三、五早操时走一走,大部分时间是在野外进行班排战术。训练点就在陆院西门外的一片丘陵区,障碍、碉堡、堑壕已是早建设好的,就是陆院野外教学的一个点。训练点离宿舍近两三公理的路程,出发前还要从兵室取武器、装备。这样时间上越发仓促了,早饭的速度必须抓紧,有时来不及吃,三两口喝点汤,抓几个馒头一边走一边吃,还可以留着作休息时的糕点。好在李光明的速度已练出来了,不是突出的,但能跟上整体节拍了。几年后,李光明和一位大学同学在一起早餐,那位同学三分之一还没吃完,李光明风卷残云,扫光了。那位同学说:“也太夸张了吧!”
      战术课的内容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的,没有新意,别说高科技含量了。地图还是七十年代版的,好多村庄、道路、桥梁、独立树等方位判断物早已不是原来的了,就是□□列举的战争事例也是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中越那场战争。这些例子还是书本上的或者是道听途说的。那些亲历战争的,要么回到了地方,要么在部队处于高官,谁还会在一个初级指挥院校当□□?□□们总认为决定现代战争的关键是陆军,取得最后胜利的还是步兵。□□说,无论什么时代的战争,最后总是需要通过步兵抢占阵地、插上红旗吧。说了这样的话,学员们就开始骂□□是SB了。尤其是那些对军事有浓厚兴趣的学员,军事知识的深广度都是□□没法比的。接下来的几年,国际上发生了几场院局部战争,不知那些□□看了没有,也不知他们看后是怎样想的。
      反正大家都当作儿时的一场抓鬼子游戏,男孩子小时候大部分都玩过,端支枪,延着堑壕鬼鬼祟祟的向前走,然后掏出手榴弹向前甩一颗,要么就是仆伏着,把随身携带的炸药包、爆破筒向一个碉堡里塞。□□蹲在至高点,鸟瞰全局,说谁死了谁就死了,说谁是俘虏谁就是俘虏。一次在茂密的丛林中进行伪装和搜寻活动,一群二十多岁的男人在从林中闹着笑着,说是抓到了多少鬼子。胡大州大声说了一句:“这不就是他妈的游戏吗。”可这种游戏对于已是二十多岁,已大学本科毕业,尤其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学员们来说,多少有点弱智的成份了。大家都知道是一场可笑的游戏,可还是必须上演,而且是一本正经,浓墨重彩的演。满脸的泥彩,满身的伪装,端着枪走到一人身后,大叫一声:“花姑娘的没有!、、、、、、”
      虽说是游戏,但学员们还是喜欢这种生活的。除早晨出发时间紧点外,其他是间隔性的训练。“进攻满山跑,防御睡大觉”,尤其是防御科目时,占领好有利地形,就在那儿休息或闲聊了。有时,下午一个小时的体能课也不搞了,□□指挥学员冲两个山头就行了。亚热带的春天,天是蓝的,水是绿的,青山绿水,风光旖旎,青春年少的时候,心都是美的。躺在从林中,望天上行云,就有活着的惬意感。
      在防护与伪装上,充分体现了李光明的内秀。李光明的伪装既有伪装效果,又有艺术成份,巧手制作,以假乱真。李光明会用亚热带的长草编制各种帽子、假发、小动物及篮子。有一次李光明帮卢卫华伪装了一下,披肩的波浪式长发,身上又披“金”戴“银”的,把□□和学员们惊诧坏了。孙小明说:“你不应该到部队,应该去学艺术。”李光明黑脸白牙的对孙小明笑笑:“像我这样李逵式的人去搞艺术,那些艺术家还不去自杀啊!”躺在从森中,李光明会用身边的植物做成口哨,婉啭啁啾地吹着,像一只鸟在欢唱。李光明会在那样的欢唱中,想到那个已成别人妻的女人,想到了家人,又想到了梁俊峰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