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嬴稷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思绪。他回想起自己在燕国的那段质子时光,与姬纭的相处经历仿佛历历在目。那时候,他们年少轻狂,共同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彼此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那段时光,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之一。
他转身走向书案,拿起一卷竹简,轻轻展开。上面记录着各国女子的信息,供他挑选未来的王后。然而,他的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为何不选楚女?”他低声自语,仿佛在与自己对话,“楚国虽强,但我不愿秦国的未来继续被楚人所控制。在我重生前的那一世,母亲宣太后和舅舅穰侯,还有四贵,他们长期把控秦国朝政,让我无法亲政。直到范雎的到来,我才得以重掌大权。这一世,我绝不能让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他放下竹简,目光坚定。接着,他又拿起另一卷竹简,上面记录着赵国的信息。他轻轻摇了摇头,叹息道:“赵国虽与秦国同源,但秦赵之间恩怨纠葛太多,不得通婚。况且,我也不愿让秦国的未来与赵国过多纠缠。”
他再次放下竹简,心中已经有了决定。他要娶燕女姬纭为后,不仅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基础深厚,更是因为她来自一个与秦国关系相对友好的国家。而且,姬纭的聪明才智和贤良淑德也让他深感敬佩。
“至于其他几国的女子,”他低声说道,“虽然她们或许也有着出众的才华和美貌,但我没有与她们相处过,没有感情基础。我不愿娶一个全然陌生的女子为后,更不愿让她被邦国利用,背刺秦国。”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天空,他的心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也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和姬纭携手共进,一定能够带领秦国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嬴稷与姬纭的感情,如同细水长流,又在关键时刻展现出惊涛骇浪般的坚韧。他们的相遇,是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两颗孤独的心在异乡的土壤中悄然靠近。
少年时期的嬴稷,因质子身份被送往燕国,那是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日子。而姬纭,作为燕国的宗室女,她的出现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嬴稷心中的阴霾。他们之间的相处,起初或许只是出于礼貌与客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份纯真的友谊逐渐升华成了深沉的爱情。
在燕国的日子里,他们共同经历了许多。无论是宫廷的尔虞我诈,还是民间的风土人情,都成为了他们感情深厚的见证。嬴稷的温文尔雅与姬纭的聪慧善良,在彼此的眼中熠熠生辉。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这份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当嬴稷得知自己将被迎回秦国,即将与姬纭分别时,他的心中充满了不舍与眷恋。他知道,这一去,可能再也无法与心爱的女子相见。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拆散他们。在嬴稷的努力下,他最终成功地将姬纭迎娶为妻,让这段跨国之恋得以圆满。
婚后的生活,他们更是恩爱有加。嬴稷对姬纭的宠爱与呵护,让所有人都为之动容。他们共同治理秦国,携手面对内外的挑战,成为了秦国历史上一段佳话。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当嬴稷得知长子嬴珏在魏国遇害的消息时,他的心中充满了悲痛与愤怒。而姬纭,作为嬴稷最坚强的后盾,她默默地陪伴在嬴稷的身边,给予他无尽的安慰与支持。他们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时光,让感情更加深厚且坚不可摧。
嬴稷与姬纭的感情,是那样细腻而深沉。它不仅仅是一段跨国之恋的传奇,更是两个灵魂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中相互依偎、共同成长的见证。他们的爱情,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永远闪耀着光芒。
在嬴稷重生的这一背景下,悼太子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嬴稷在22岁那一年,迎娶了燕昭王的妹妹姬纭,同年四月初十辰时,嬴珏诞生于世。那是秦昭王继位后的第九年,秦国正逐渐在嬴稷的治理下崭露头角。
前年的春日,秦国宫廷内繁花似锦,燕女姬纭身着红衣,如同初升的朝阳,与嬴稷并肩而立。他们的长子嬴珏,在四月初十的辰时,伴随着晨曦的第一缕阳光,呱呱坠地。他的哭声清脆响亮,仿佛预示着未来的不凡。嬴稷看着襁褓中的婴儿,眼中闪烁着慈爱与期待的光芒,他心中暗自发誓,要给予这个孩子一个自由、宽广的成长天地。
这位原本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资料稀缺的悼太子,在这一世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故事,
在他幼年时,分别在秦国和燕国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嬴珏,作为秦昭襄王嬴稷与燕女姬纭的嫡长子,他的童年时光在秦燕两地留下了深刻而独特的印记。
在秦国的岁月里,嬴珏被王宫中的温暖与威严所包围。春日里,他会在宫廷的花园中追逐嬉戏,与同龄的贵族子弟们一同学习骑射,培养着王族应有的英勇与果敢。夏日炎炎,他会在宫中的凉亭下,聆听父王讲述秦国的辉煌历史,以及先辈们如何披荆斩棘,开辟疆土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激发了他对秦国的热爱,也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秋日,是收获的季节,嬴珏会随父王一同巡视农田,了解百姓的疾苦与期望。他亲眼见证了秦国农业的繁荣,也深刻体会到了父王对国家的治理之道。冬日,他则会在温暖的宫殿中,与母后姬纭一同学习诗书礼仪,培养着王族应有的文雅与风度。
而在燕国的时光,则为嬴珏的童年增添了一抹异样的色彩。燕国,这个与秦国截然不同的国度,给予了他全新的视野与体验。在这里,他学会了欣赏燕国的音乐与舞蹈,感受了燕国人民的热情与好客。他还与燕国的贵族子弟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共同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
在燕国的日子里,嬴珏还跟随母后姬纭,学习了燕国的文化与历史。他了解了燕国曾经的辉煌与苦难,也深刻体会到了母后对燕国的深厚情感。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也培养了他对不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秦燕两地的童年时光,为嬴珏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这两个国度中,汲取了不同的养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与品质。他既有着秦国的英勇与果敢,又有着燕国的文雅与风度。这些品质,伴随着他走过了一生的道路,也让他成为了秦国历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岁月如歌,嬴珏在父母的呵护下,逐渐长成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少年。他性情温文儒雅,文弱中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坚韧。他的眼眸深邃,仿佛藏着无尽的智慧与决心。嬴稷深知秦国的铁血传统和自己的长子嬴珏性情温文,但他并不希望儿子重蹈晋国太子申生的覆辙,被权力和阴谋所束缚。嬴稷也知道范雎已逝,于是,他特意为嬴珏寻找了一位忠诚正直、才德兼备的大臣作为老师,悉心教导他治国理政之道。
嬴稷深知兄弟阋墙对国家的危害,因此他在嬴珏和嬴柱很小的时候就教导他们:“太子也好,王子也罢,你们都是我秦国的忠诚子孙,要懂得相互扶持,共同为秦国的未来而奋斗,”而嬴珏和嬴柱,也记住了父亲的告诫,努力不让他失望。
嬴稷深知,秦国历史上因继承人年幼而引发的国内动荡,犹如一道道深刻的烙印,刻印在秦国的史册上。那两位出子的悲剧,以及自己的曾祖父秦献公因国内政局动荡而被迫去国多年的往事,都历历在目,警醒着他必须谨慎选择继承人。
尤其是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嬴渠梁,他在继位后重用商鞅,推行变法,才使得秦国得以重新崛起,刷新了秦穆公的功绩。这一历史转折,让嬴稷更加明白,一个成熟、有智慧的继承人对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在嬴稷的深思熟虑下,他并没有在嬴珏年幼时就将其立为太子。而是等待嬴珏成长到十七岁,这个已经具备了一定政治智慧和判断力的年纪,才正式立他为太子。这样的决定,既体现了嬴稷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也展现了他对秦国未来的深远考量。
嬴稷希望,通过这样的安排,能够确保秦国在嬴珏的领导下,能够继续保持稳定与发展,避免因为继承人年幼而引发的政治动荡。同时,他也期待嬴珏能够继承秦孝公的遗志,继续推行变法,将秦国带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在13岁至15岁的那段时光里,嬴珏被送往齐国稷下学宫学习。那里汇聚了天下的英才,各种思想碰撞交融。嬴珏在这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那里,他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地汲取着知识的甘露,逐渐成长为了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少年。
父子性格迥异,但骨子里的倔强不屈却是他们共同的特质。在嬴稷更早地展露头角,从魏国迎来范雎,并成为战国一霸的过程中,嬴珏作为长子,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责任。嬴稷深知,秦国,是从马背上打天下的铁血邦国,但对长子的态度,却也未曾如同后世杨坚和独孤皇后对待杨勇那般严厉掌控,而是给予他足够的自由成长空间,让他得以度过一个宽松幸福的童年,他深知,一个国家的未来,不仅仅在于君王的智慧与决策,更在于继承人的培养与成长。
因此,他早早地让嬴珏踏入了军旅,不仅是为了磨砺他的意志,更是为了让他在未来的风雨中,能够成为秦国的坚实脊梁。16岁那年,嬴珏回到了秦国,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他身披战甲,手持长剑,英姿飒爽地站在战场上。在白起、蒙骜、王郃等一众名将的亲自教导下,嬴珏逐渐从一个看似文弱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个外表温文尔雅,内心却如磐石般坚定的人。他的外表或许给人以文弱之感,但骨子里的倔强不屈,却与历史上的申生、扶苏等人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