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 ...
-
因为李华的家庭原因,他受学校的特别关照,不仅免学费也免学杂费等一系列开销,这在这所私立学校可谓是学生里面最高等的待遇,学校对他的器重程度可见一斑。
郑源家有钱,他也没见过穷人,更没见过这么穷的穷人。他问李华家是哪儿的。李华说了,郑源听都没听过。他不住校,李华住校,他是宿舍老幺,宿舍长是郑源的好友,两个人经常一起打球。晚上放学,学生像出巢的鸟,只有李华慢慢地走,他干什么都慢慢的,不急也不慌。等他回宿舍,其他人已经坐在一起聊天八卦,他插不进去话题,便自顾自地收拾,等凑近了,才知道三个舍友在打牌。郑源的好友王玉代带头。这对李华有些冲击,因为他记得寝室长的职责不是这个,他想说什么,接受到对方的眼神,莫名有些害怕,像在村里看到流浪的,红着眼,有杀伤力的野狗。
王玉代说:“李华,你去打点热水过来吧。”
李华嗯了一声,没觉得他在指使自己,乖乖打了热水回来,正好赶上宿管查寝,等人一走,他们又从铺上下来打着灯斗牌,李华收拾完上床,听到他们压低声音的嘻嘻哈哈,窃窃私语。他有些睡不着,用枕头捂住耳朵。就这么煎熬着睡了,第二天顶着黑眼圈。郑源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李华头次上课打瞌睡。
郑源在他的头栽到桌子上的瞬间伸了手,李华的脑袋就掉在他手里。他斜着坐的,眼睛一直在看黑板,李华看向他时他连动都没动,指尖转着一根笔。
下课他去打球,李华趴在桌子上睡了一觉,郑源回来时看到他嘴唇微张,睡的很安稳。
中午吃饭,郑源和几个玩的好的坐在一起,看到李华老早就在那儿排队,结果有没素质的插队,他也没吭声,就这么一直退,退到人家都打上饭了,他还没吃上。
郑源托着下巴看他,王玉代喊他他都没回神,直到李华打上饭坐到角落里,郑源才说你说什么。
王玉代说你看什么呢。
郑源说你说什么呢。
王玉代看着他,知道他耐心不多,便又说了一遍,郑源说随便。下午上课,他看着李华说:“明天帮我打饭。”
李华一顿,说:“我?”
郑源嗯了一声,李华没拒绝。他不知道怎么拒绝,也不知道为什么拒绝,好像找不到拒绝的理由。他就没说话。
晚上王玉代他们继续打牌,李华欲言又止,对上其他人的眼神,又忍住了,上床颇受折磨地劝自己睡觉。
第二天照样上课打盹。
郑源将校服外套脱了叠着放在他的桌子上,让他脑袋一垂,就砸在校服上,李华只闻到一阵陌生又熟悉的清香,就睡着了。
下课,王玉代来找他,他说:“你晚上干什么呢?”
王玉代说我?
郑源指指李华。他们玩的好,互相知道对方什么德行,王玉代心想你妈的李华,还敢告我状了,说没什么啊,就聊天说话,睡的晚了点儿。
郑源没吭声,王玉代知道他的脾气,有点儿怕,但不敢问。中午吃饭,看他稳坐不动,想讨好呢,说源子我给你打饭,郑源说不用。他托着下巴看李华,王玉代一看,说你俩关系还挺好。
郑源没说话,就看着李华被插队,又后退,又到最后,等到他的时候饭都快被打光了,肉也没有,就剩肉沫和汤,就这李华还把汤多的那一份给了他。
郑源看着他,李华端着自己的饭要走,他说:“你吃的饱么?”
李华点头,“吃得饱的。”
郑源说:“那些人插队。”
李华说:“等等也没事。”
郑源说:“穷人家的孩子就是窝囊。”
李华瞪大眼,脸有些白,绕是他再愚钝,也被这句话伤害,不知道是自尊心还是尊严,他看着面前男孩儿漆黑的双眸,平静冰冷,不知道是哪种心情,低着头没有吭声。坐在郑源身旁的几个好友都没敢吭声,不知道这是闹的哪一出。
等吃完饭回去,李华明显不想跟他有接触,坐的靠墙,连看都不看他。
郑源不在意,说:“明天帮我打饭。”
李华有些错愕地看着他,咬咬牙,想说你为什么那样说我,你伤害了我,我不想帮你打饭,但是郑源直直地看着他,像是在等待他的拒绝和回答,李华有一瞬间突然害怕他再说出什么其他话,就又点头,觉得只要满足他就好了,他就不会再那样说自己了。
晚上舍友们出奇地没再打牌,而是各自回到各自的床上,李华终于睡个好觉。
第二天一早,他精神充沛,心情好了些。就算是给郑源打饭也做好了被讽刺、伤害的准备。没想到这次郑源和他站在一起,就站在他身后,当有人惯性来插队时,李华下意识后退,踩到郑源的脚,他扭头看他,郑源双手插兜,没有动。
李华进退两难,插队的人就那么斜着站,郑源又不愿后退,他被逼的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说:“同学,你好。”
插队的男生看他一眼,不太把他当回事。李华知道这是前两次插他队的男生,今天被迫鼓足的勇气又被这一眼看的有些退缩。他抿抿唇,不想说了,插队就插嘛,没关系的,等等就好了。
郑源冷笑一声,握着李华的手腕,戳戳插队的男生。
男生烦躁地扭过来,“干嘛。”
郑源说:“你妈死了□□妈的队,滚蛋。”
李华瞪大眼。
男生也瞪大眼:“我操……”
李华傻了。他从没有听过这么难听恶毒的话,还是这么直接直白地说出来,以及是从郑源这个好学生,这么懂礼貌,阳光帅气的男孩儿嘴里说出来。
这是李华第一次叫他的名字:“郑……郑源……”
郑源嗯了一声,松开他的手腕,双手插兜,无关紧要似的,“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