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 3 章 ...

  •   在那幽冥之地,秦孝公嬴渠梁的灵魂久久未能得到安宁。他游荡在虚无之中,心中充满了不甘与愤怒。前338年的那个秋天,当他得知自己的身体已归于尘土,而卫鞅亦遭不测时,一股强烈的悲愤涌上心头。他仰天长啸,那声音虽不复生前的雄浑,却依然震颤着九幽之下:“如此上天,何堪为天!”这是他对命运的最后质问,也是对这不公世界的绝望控诉。

      然而,就在他离世的前半年,一切都还看似平静。嬴渠梁记得,那天,他自己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忧虑,紧紧握住了卫鞅的手,仿佛要将所有的期望与重托都传递给他。“鞅啊,你是我大秦的未来,一定要守护好这片江山。”他的声音,至今仍回响在幽冥之间。可是,命运弄人,半年之后,他与卫鞅的命运,却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终点。

      新君惠文王登基,本应是国家承平之象,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席卷了朝堂。卫鞅,这位曾经的改革先锋,因政敌的构陷,最终倒在了权力的刀锋之下。“是岁,杀卫鞅。”这一句冷冰冰的史书记载,却让嬴渠梁的灵魂为之颤抖。他无法相信,也无法接受,自己挚友的生命,竟然就这样轻易地被夺走。

      在那幽冥之中,嬴渠梁的灵魂开始四处寻找,他想要找到卫鞅,哪怕只是在另一个世界,也要完成生前未能达成的誓言。终于,在一片荒凉的废墟之上,他见到了卫鞅的灵魂。两人相对无言,千言万语化作了一个深情的拥抱。卫鞅的眼中,有着与嬴渠梁相似的不甘与遗憾,但更多的是释然与平静。“渠梁兄,我已无憾。我们的梦想,虽然未能亲手实现,但至少我们为之奋斗过。”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孝公,唯我商君。”这几句诗,成为了他们灵魂间最后的对话。黄鸟的哀鸣,如同他们心中的悲歌,回荡在幽冥的每一个角落。卫鞅的笑容,虽然带着苦涩,却依旧温暖如初,仿佛在告诉嬴渠梁,即便身在幽冥,他们的友情与信念,依旧坚不可摧。

      于是,两个灵魂并肩而立,共同眺望着人间的方向。虽然他们已无法亲身参与,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永不熄灭的灯塔,指引着后来者前行的道路。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或许只是短暂的过客,但他们的名字与事迹,却如同星辰般永恒,照亮了后人的灵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心中的理想与正义,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景监记得,卫鞅的笑容,那是一种自信而迷人的风采。在安邑的洞香春,卫鞅的出现如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为之倾倒。景监心中暗暗赞叹,却深知,卫鞅属于君上,这份欣赏,只能藏于心底。白衣翩翩的卫鞅,成为了他一生的记忆,一个永远无法触及的梦。
      岁月匆匆,商君的儿子子岭加冠成年,眉宇间隐约有着卫鞅年轻时的影子。景监望着子岭,心中泛起涟漪,但随即又摇头苦笑。"子岭,你虽有商君的几分神韵,但终究不是他。"他轻声呢喃,眼中闪过一丝惋惜。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卫鞅,独一无二,无可替代。
      卫鞅蒙冤,景监心如刀绞,几度欲辞官归隐。然而,卫鞅的一句话让他选择了坚持:"景监,忍耐,总有一天,真相会大白于天下。"景监听从了卫鞅的建议,耐心等待。最终,车英率领山甲军,将那些旧势力贵族绳之以法,景监担任监刑官,亲手惩治了那些皓首匹夫。但卫鞅的离去,却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
      在商於的孤云峰下,景监独自一人,面对着卫鞅的墓碑,泪水无声滑落。"商君,你是否还记得,那年冬至,我们在渭风古寓,共品肥羊,共赏雪景?"他轻声问道,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却无人回应。卫鞅,那个风华绝代的白衣青年,终究没能回到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后来,在彻底铲除了甘龙等人的复辟势力之后,嬴驷沉重的脚步再次跨入这座曾经辉煌、如今却显得格外清冷的府邸。府中每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卫鞅那不朽的改革壮举,而那熟悉的白衣清冷身影,却永远地成为了过往的幻影。卫鞅,这位为了公父嬴渠梁的遗志而慷慨赴死的忠臣,让嬴驷心中生出一种难以名状的不甘与自问:“我,作为嬴氏子孙,难道在治国方略上,就真的无法企及公父与商君的高度吗?”

      他自嘲地勾起嘴角,笑容中夹杂着苦涩:“是我糊涂了,商君,你已被上大夫樗里疾他们尊荣安葬于商於之地,那孤云峰顶,与天比肩,我又怎能在咸阳这片凡尘俗世中寻得你的踪迹呢?”
      卫鞅昭雪之夜,景监与车英相对无言,只有一杯接一杯的酒,将心中的哀痛与思念,化作泪水,融入酒中。"君上,再来一爵。"车英醉眼朦胧,却清醒地意识到,一切都已改变。景监拍了拍车英的肩膀,眼中满是理解与同情:"我们都明白,他们,已经不在了。"
      景监曾梦想再次与卫鞅对弈,那盘大盘灭国棋,是他与卫鞅智慧的较量,也是友情的见证。然而,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他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那份心境。"商君,你是否也在另一个世界,等待着我们的重逢?"他轻声问着虚空,但答案,只有风声作答。

      言毕,嬴驷缓缓闭上双目,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中波澜。再睁开眼时,目光落到了面前的几位旧友身上:景监与车英,两位曾与商君并肩作战的老臣,此刻正默默地站立,眼中满是复杂情绪;而樗里疾与司马错,商君临终前特意托付给他的左膀右臂,他们的眼神中则透露出坚定与期待。

      “诸位,”嬴驷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商君虽已离去,但他的志向、他的理想,我们必须继续承载。我知道,你们心中或许有所疑虑,对我有所期待,更有对商君的怀念。但今日,我要告诉你们,也告诉九泉之下的公父和商君,我,嬴驷,必不负所托,定要在这乱世之中,干出一番属于我自己的功业,让秦国更加强盛,让法治之光照耀四方。”

      景监的眼眶微微泛红,声音有些哽咽:“君上,商君在天有灵,定会欣慰。我等愿继续追随君上,披荆斩棘,共创大业。”

      他回想起卫鞅离世的那天,大雪纷飞,如同他初到栎阳时的景象。那场雪,见证了他们的相识,也预示了别离。景监想起渭风古寓的温暖,以及卫鞅那一袭白袍,心中五味杂陈。"来时白衣犹胜雪,去时血染白衣襟。"这句话,如同利刃,刺痛了他的心。

      车英则是一如既往的刚毅,单膝跪地,手按剑柄:“我等誓死效忠,助君上成就霸业。”

      樗里疾与司马错也相继表态,誓言忠诚,共谋国事。

      目睹此情此景,嬴驷心中涌动的情感化作一股强大的力量,他暗暗发誓,不仅要证明自己不输于先辈,更要带领秦国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强盛之路。在那一刻,孤云峰似乎也在回应着他的决心,山风轻拂,似乎在低语,给予他无声的鼓舞。

      从此,嬴驷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率领着这群忠诚之士,开启了秦国新的篇章,用行动践行着对商君与公父的承诺,誓要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秦惠文王不同于其父,景监对此深有感触。
      新的君主,意味着新的开始,也意味着旧时代的落幕。景监明白,自己与车英,已是垂暮之年,无法再为国家贡献更多的力量。"文有樗里疾,武有司马错,"他低声叹息,"我们,老矣。"
      病榻上的景监,面容憔悴,生命之火渐渐熄灭。太医的诊断,让他明白,这是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望着妻子泪眼婆娑的脸庞,伸手轻轻抚摸,心中充满了不舍。"亲爱的,不要哭泣,我这一生,无憾。"他微笑着说,声音虽弱,却充满温情。

      景监合上了双眼,脑海中浮现着一生的点点滴滴,最后定格在了与卫鞅的相遇。他安然离去,如同落叶归根,回到了那个属于他的时代。秦惠文王十年三月,秦左更景监终,享年六十岁。五年后,秦将子车英亦卒于军旅。

      随着景监与车英的离世,孝公时代彻底画上了句号,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的君臣组合,正悄然形成,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
      后来,嬴驷在政坛风云中遇到了张仪,这位纵横捭阖的谋略家。然而,张仪和苏秦之间的羁绊,似乎比他与张仪的更为深厚,这让他在很多时候,更习惯与樗里疾这位老臣待在一起。樗里疾的稳重与睿智,给了他不少慰藉与建议,不知不觉中,他们成就了另一段君臣奇缘,一段基于信任与理解的深厚友谊。

      嬴驷与樗里疾的相处,少了些权谋与算计,多了份平和与宁静。在处理国事之余,他们也会一起品茗论道,谈论古今英雄事迹,这份默契与和谐,让朝堂内外都感到了一股清新的风气。樗里疾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对外的外交策略上,更在于他对内政的精细管理,以及对嬴驷个人情感世界的细腻洞察。
      嬴驷坐在大殿之上,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望向了遥远的商於郡。那里有座孤云峰,传说中,他的老师,商君卫鞅,就安息于那片云雾缭绕的山巅。他轻抚着案上的玉简,思绪万千,随即唤来身旁的近侍:“请樗里疾大人前来。”

      片刻后,樗里疾缓步入殿,行礼毕,抬头迎上了嬴驷的目光。“樗里疾啊,”嬴驷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你当年作为商於郡守,可愿,带我去商於郡的孤云峰下看看吗?”

      樗里疾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很快恢复了平静。“陛下,”他躬身答道,“微臣自当遵命。那孤云峰下,的确埋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嬴驷点点头,眼中的期待愈发明显。“听闻,你当年,和商於郡民一起,将商君安葬在孤云峰之上。”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几分,“由于是悬棺,看来我只能远远的,望上一眼了。”

      樗里疾的眼中闪过一抹哀伤,但更多的是坚定。“陛下,”他缓缓开口,“当年商君之死,实乃无奈之举。但您可知道,就在商君临刑前,正是他举荐了微臣与司马错,托付我们继续完成他的遗志。”

      嬴驷闻言,神色凝重,他轻叹一声,仿佛在回味那段沉重的历史。“他在死前,布局好了一切,却对我说,鞅死,能和秦国有益,死有何憾?”他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卫鞅那超然的声音在耳边回响,“那是一种极其超然的态度,即使即将面临的是极刑加身。”

      樗里疾轻轻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敬意。“是的,陛下。商君之死,实则是为了引出旧贵族的真面目,为秦国的改革扫清障碍。”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而这,后来也是陛下让我秘密出使分化戎狄的原因。”

      嬴驷睁开眼,目光中满是深思。“是啊,”他轻声说道,“商君虽死,但他留下的火种,仍在燃烧。樗里疾,你可知,你的每一次出使,每一次决策,都是在践行着商君的遗志。”

      樗里疾深深鞠了一躬,眼中闪烁着泪光。“微臣不敢忘,陛下。”他坚定地说,“只要商君的理想尚存,微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嬴驷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远方的云山雾海。“那么,我们就启程吧。”他转过头,对樗里疾微笑道,“去看看那孤云峰,去缅怀那位伟大的先师。”

      两人踏上前往商於郡的征途,沿途的风景在他们眼中流转,但心中所想的,却是那座承载着无数故事与理想的孤云峰。到达目的地后,嬴驷站在山脚下,仰望着那片被云雾缭绕的峰顶,心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他知道,那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是商君精神的象征,是秦国崛起的基石,也是他与樗里疾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

      “商君,”嬴驷在心中默念,“你看到了吗?你的弟子们,正在继承你的遗志,为秦国的未来而奋斗。”他转身看向樗里疾,两人的目光交汇,无需多言,彼此间的情谊与信念,已在这片山川之间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这段旅程,不仅仅是对过往的追忆,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嬴驷与樗里疾,这对君臣,将在商君的精神引领下,携手开创秦国更加辉煌的明天。
      .
      然而,好景不长,正当嬴驷与樗里疾的君臣关系日益稳固之时,传来了张仪前往齐国的消息。原本,这本是一次寻常的外交使节任务,但谁也没想到,这次出行竟成了张仪与苏秦命运的转折点。
      在齐国,张仪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变故——苏秦因邹忌的阴谋而遇刺身亡。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震惊了整个朝野,也让嬴驷痛心疾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