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香炉 ...
-
今天周日。
暑气悄然逼近,蝉鸣开始在枝头响起,换季时的阴雨沉沉成了过去式,空气变得闷热干燥。
短短的两天假期让不少人得到放松,步行街、广场比平时更是多了一倍的人,大部分都是难得放假的学生党。
各种小贩,店家吆喝得更加卖力了,有音响的上音响,没音响的扯着嗓子喊,这个不行了换下一个。
热闹的气氛让处在胡同巷子里的古董店无所幸免。
好在许秋筠早有预料,昨天晚上就给房间布下了隔音结界。
于是,一觉睡到自然醒的许秋筠一下楼就看到不知等了多久的裘南。
啊——忘了这茬。
感到抱歉的许秋筠决定中午给裘南点杯喝的——这是前几天他得知的当代年轻人交友相处方式。
朋友不必多说,来杯奶茶就行。
这和他以前在茶楼喝着喝着茶就和人聊到一块的行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他嘱咐裘南,早上十点后再来,别坐在那干等。因为十点前他醒来的概率为1%,十点到十一点半醒来的概率为80%。
裘南:……那十一点半后呢?
还有,你是什么需要概率触发的神兽吗?
吃过周子安留在锅里的早餐后,许秋筠答应的教学时间到了,这是裘南此次来的目的。
许秋筠把人带往空旷的地堂,边走边说:“灵气是修炼的根本,无论是人,动物还是植物,都要仰仗灵气来修行修炼。你可以理解为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一种能量,这种能量若未经过自身的转化是不为人所用的。所以,就算你有灵气,不修炼,灵气就跟草芥一样毫无用处。”
裘南点点头,玄幻修仙小说他看过,倒不难理解:“每个人都有灵气吗?”
“你感知到了,那便是有;感知不到,便和无没差别。”许秋筠轻轻一抚手,裘南耳边瞬间安静下来。
远处喧闹声刹那间消失,就好似这片地方被抽走了空气,死一般的寂静,裘南能清楚地感知到周围设下了一层无形的屏障。
余光中,廊里有个在移动的东西,裘南把视线转向那。
一个巴掌大的木偶正迈着它的小短腿往这走来。
是的,木偶“活”过来了。
裘南第一时间看向许秋筠。
许秋筠操纵着木偶往回走:“最简单的控术而已,这都是通过灵力的运转做到的。”
“灵气转化为自身所用就会成为你的灵力。”
外界的声音和许秋筠的话前后到达,裘南仿佛一下回到人间,顺着唰唰的声音抬头,一声响指,不知何时飘到头上汇成一团的花球顿时破开,零星落得他满头。
他看向唯一可能的“始作俑者”,对方说:“我的后院里有棵桃花树,它的每片花瓣上都有灵气。”
“灵气不只是自身所有,也可以通过外界汲取,你有空可以到那棵桃树下坐坐,对于你灵气的增长有帮助。”
许秋筠朝他眨眨眼:“报酬就是要给它浇水。”
裘南伸手接住飘落的花瓣,粉嫩的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让人忍不住将它珍藏。经过一番世界观的洗礼,他自认再看到什么都不会惊讶,可当被引导着深入这世界另一个层面时,他还是感到震撼,自己所知的仅是冰山一角。
在他眼里,许秋筠温和、善解人意,和他相处起来很舒服,在一起时不会有不安的顾虑。
于是裘南试着说出自己的好奇:“许哥在我这年纪就已经会这些了吗?”
听到这问题的许秋筠眼底闪烁,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笑着摇头:“还要更早。”
“都没睡醒是吧——”一个拖腔拖调的男声响起,上翘的尾调隐约藏着不怀好意,语气绝对是故意的。
男人裹着棕红色狐裘站在门口,头顶的屋檐正好挡住了落下的雪花。
可面前四个十岁出头的男孩就没那么幸运了,站在空地上被雪扑了满头,脸上无一例外是没睡醒的样子。
啊——赤裸裸的区别对待。
男人瞧着眼前四个“白包子”,脑子里已经搜罗好怎么整人了。
其中一个男孩眼睛转了转,很快反应过来:“不,师父,我们醒了。”
旁边比他矮点,长着张娃娃脸的男孩狠狠地点头:“对对对。”
男人眼神扫过最先出声的二包子和附和的三包子,缓缓露出邪恶的笑容,直接忽略他们的话:“哦——没睡醒啊,那就围着咱门派跑一圈吧,醒醒神。”
比三个师弟高一截的大包子不打瞌睡了:“哈?为什么?”
男人再次选择性耳聋:“向左转,跑起来。”
一直没什么反应的四包子裹着厚厚的棉袄无语望天:他就知道会这样。
门派外围都是石子路,倒是不滑。皑皑白雪装点着树木,叶片上融化的雪水顺着茎脉滑向叶尖,等到撑不住的时候滴落在地,消融在雪碴子中。
六人一门派占据整个山头,很是空荡,尤其是冬天,清幽的树林被盖上一层白纱,万籁俱寂,将不规律的脚步声衬得格外明显。
四人哼哧哼哧地跑着。
为首的大包子——大师兄,毫无征兆地停下来。
紧随其后的二包子及时刹住车,堪堪停住,结果还是被不看路的三包子猛扑上来,一个带一个,多米诺骨牌似的来了个叠叠高,活像三个大白馒头被打包垒在一起。
跑最后的四包子被堵塞的路况绊了个踉跄,险险稳住身形。
“你半路停下来是有什么毛病?”暴躁的语气是老二,小脸通红,不知是被气的还是冻的。
“不行,下次要让老四跑中间,怎么就他没摔。”不爽且要拖人下水的是老三,哀怨的眼神往老四身上飘。
后者不理他,当没听见。
事故的罪魁祸首从底下爬起来,拍拍衣服:“不跑了,又冷又累还很困,咱们去找点东西吃。”
剩下两个跟着起身,老三嘟囔:“到时候被师父发现又要挨揍。”嘴上说着害怕被发现,脸上却满是跃跃欲试。
“又”一字和大家脸上闪烁的神色充分体现四人一时偷懒一时爽一直偷懒一直爽的作死心态,和乐此不疲斗智斗勇被揍了下次还敢的无赖精神。
老大摆手:“不管,咱们的宗旨是及时行乐。”
三人:……那是你的宗旨。
老二看着被雪弄湿的裤子,小脸皱了起来。
老四……也就是小许秋筠,以为老二是怕发现后被师父处罚,开解道:“没事,路程挺长的,我们走开一段时间不会被发现的,到时候抄小道跑回去就行。”
听听啊,这随意的语气和盲目乐观的态度。
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关键是另两人还很赞同地点点头。
老二扶额,算了,反正他也想偷懒,计划多粗糙无所谓。
最后的结果是四人偷偷摸摸来到膳房找吃的,碰上了坐得悠闲吃得正欢的师父。
五双眼睛沉默对视。
“又——偷懒。”师父比雪还凉飕飕的语气让四人打了个寒颤,非常同步地列队往回跑,就好像他们只是恰巧跑步路过这里。
正站在锅前做早饭的高大男人看着那抹走出去逮包子的棕红色身影,还有不远处传来的慌乱的脚步声,无声地叹口气。
又是鸡飞狗跳的一天。
和冬天不同,夏日的阳光给城市添了把火,热烘烘的。
五月还不算是最热的月份,外头会吹进来几丝凉风,头顶的风扇兢兢业业地转着,将躺在沙发上的人的头发吹得一荡一荡的。
古董店里很静,静得只能听到风扇转悠的声音。
不是节假日,周子安和裘南上学去了,陈知吃完饭就跑去巷子口的书店看书。至于江寻昼,这人神出鬼没的。
许秋筠拨开吹到脸上的碎发,手臂覆在眼上,闭着眼小憩。
凉快,安静,一个人,三要素集合起来让他十分舒心。
左右睡不着,许秋筠开始思考。
最近他找到了妖管局一个相识已久的朋友,职位挺高,能做的事情多。
让他帮忙办理古董店的营业手续,顺便给店安了个门牌号。
意外得知对方能处理以前剩下的旧币,许秋筠听完转手把那些纸币一张不剩塞给他。最后顺利换回来数量可观的金钱,所以,许秋筠在还了周子安江寻昼的钱后回归了手有闲钱的富裕状态。
在上次那位中年男人——就是店里第一位顾客的引荐下,店里陆陆续续来了些客人,其中包括了来凑热闹的。
有人有妖,有掏钱的也有随意看看的,最后真正卖出去的寥寥无几。许是定的价格过高,许是他们需要一定时间观望,总之不太理想。
许秋筠没有降低价格的打算,它们就值那个价,高了不行低了更不行。
凡是他亲自挑选的,其工艺水平根本不用说,每一件都是精稀宝贝。
周子安和他提议过可以在网上开网店,或者在专门的交易平台上卖。为此,许秋筠专门买了台电脑,感受现代科技的同时,研究网购这途径。
可据他这段时间观察下来,网上卖古董的有是有,但很少。
收藏这爱好本身就小众,群体不多。有眼力的藏家行事谨慎,没经过观察、接触实物他们是不会轻易购买的,单凭网上几张图并不能让人放心。
况且网上有少数销量的都是富有寓意、用来日常装饰送礼的伪古董,真正的清朝古董却无人光顾且出价极高。
价格高许秋筠理解,毕竟它值那个价,再往前的朝代根本看不见,因为谁也不会将上了年代的真品放在网上卖。
这种年代和价值兼有的真品要么会被收藏家宝贝地收在家里,要么会出现在大型拍卖会上。
反复思考后,许秋筠决定去后者那儿试试水。
他找了家离这儿最近的大型正规拍卖行,就在隔壁市。
正规拍卖公司采用会员制,普通收藏家很难够得上。但这拦不住许秋筠,那妖管局的朋友在他的带领下也会偶尔关注古玩这行,正好认识这拍卖公司的人,搭个线分分钟的事。
-
长而深的巷子口由远及近传来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
巷子不算难找,但还是有点偏僻,很难想象会有家古董店开在这里。
又不是开酒馆,还能闻着味来,古董店开在这里摆明没想做生意。
马宪咬着根没点着的烟,往里走去,有一搭没一搭地想。
昨天有个朋友打电话给他说有好的金银器想拿去拍卖,让他亲自过去看一眼。
马宪咬着滤嘴,啧了一声。
估计又是个一般的,运气坏点可能还是假货,不懂行的哪能知道什么好不好的。人情这东西就很麻烦,关键他拒绝不了。
来都来了,马宪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
标志性的纸灯笼很显眼,马宪当即锁定了那家很有年代感的店铺。
装修倒是不错,古香古色的,马宪心里评价道。大门敞开,马宪踏进去的第一步,里头就走出来一个人。
“马先生是吗?”
马宪点点头,瞅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生得好看的男人,有点不可置信地问:“你是老板?”
许秋筠习惯了这样的怀疑和打量,从容点头,“对。”
马宪收回视线,对于这次交易失败更笃定了些,不想废话,“把想拍卖的东西拿出来我看看。”
许秋筠看穿他的心思,没表露什么,不紧不慢地将那件金银器放到桌上,完了退开一步等待验证。
马宪顺势上前端详。这一看,眼底的震惊逐渐扩大。
是香炉模样,抓住人第一眼的,便是它浓艳张扬的色泽。
对称结构,炉口圆形,腹鼓收颈,炉耳朝上,足重底厚,饱满而均衡,整体造型端庄挺拔不失华贵。
器身金黄,炉的盖、耳、足、座上都编织着镶嵌红、蓝、绿、紫宝石的金银丝,炉身錾上嵌合式的图案,图案中央同样嵌着细小的宝石。耳部做成了朝冠耳的造型,寓意着官运亨通,让整个香炉充满吉庆。
下承厚大的象头象鼻,高而厚的底座镶金嵌宝,让香炉整体的比例和谐。
这是一件编织与錾花工艺相结合的精品。
马宪小心拿起,是金银器该有的重量,没什么氧化生锈的痕迹。就他目前看来,是真品的可能大差不差。
“是清朝的吧。”马宪眼神依然黏着香炉,他其实早看出年代了,就多嘴问一句,以缓解他此次行程收获的意外之喜。
许秋筠给肯定答案。
那厢,马宪直接拍板:“行!你直接送去我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