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清道光八年 ...
-
清道光八年
“我的英儿呢?”苏文廉踏入苏家大门,回来的第一句话便是问他的女儿,三姑娘。
苏文廉,字方伯,苏家大老爷,只不过在外国经商,已有四年不曾回家了。
迎面过来一个丫头,行了万福。
“英儿她可起了?”“回老爷的话,黛姑娘起了多时了,方才在园子里赏花诵诗呢。”这丫头只六岁,行事却已十分稳重。
“如此……甚好,英儿她喜欢读书……”苏文廉自思忖着,回过神,“那你替我把这娃娃与她。”
那丫头接下一个雕得华丽的盒子,行了万福,快步走了。
这丫头也不是别的,就是那苏姑娘的贴身婢女,云嫣,最是沉稳守矩,是那位才女在百人中一眼相中的呢。
那位才女名为黛英,年方六岁,面容姣好,生的一双慧眼,手如柔荑,肤如凝脂,最喜读书。只一点年岁便举止端庄得体,十分讨喜。
“云嫣,我已许久不见你如此匆忙了,你是知道的,我不喜欢读书时被什么打搅了,何事便要来打扰我读书呢?”苏黛英见云嫣疾走着找她,在亭子里头也没抬地出声。
“姑娘,大老爷回来了,让我把这个给姑娘。”云嫣在苏黛英面前跪下,双手递上那盒子。
苏黛英闻言一顿,从书上移开眼,接过那盒子,打开,她蹙了一下眉。
“老爷在哪里?”“在大奶奶房内。”“随我去见他。”
苏黛英一脸嫌弃地拿上那个娃娃,径直去了她母亲白氏的院子。
苏三姑娘快步走进去,面带微笑,行了万福,云嫣在她主子和她面前各放了一个垫子,随主子跪下。
“父亲回来了怎么也不告知女儿一声?”苏黛英柔声开口。
“靠近让爹瞧瞧,”苏文廉笑着朝她招了招手,“我们英儿也长这么大了……我给你的这个娃娃,你可喜欢?”“英儿可喜欢了,爹爹。爹爹离开英儿这么久,都不回来看看英儿……爹爹坏……”苏黛英嗲声,眼里似乎有泪,可给她爹心疼坏了。
下一步,她的计划就要实现了。
“爹爹,这次你回英国……可不可以把英儿也带上?……”
苏文廉犹豫了一下,白氏一下脸色白了,但不敢说什么。
见势头不对,苏黛英憋出几点泪,吓得苏文廉立马答应了
“哎呦英儿乖,答应英儿便是了。”
白氏面色苍白,小心开口:“英儿……”
“母亲……你就答应英儿吧……”
苏文廉看向白氏,白氏只好说:“那英儿……在外小心,莫要与你父亲和哥哥……”
话还未说完苏文廉便打断她的话说:“不如叫温赋也去吧,这孩子跟我们英儿最亲了。”
苏温赋,家中二子,苏黛英的哥哥,很宠他妹妹,终日闭门读书,常废寝忘食。
苏宏远,字明志,家中长子,早就随父亲去英国经商了,只不过与他妹妹苏黛英的关系不好。
*
苏黛英从房间里出来,原本脸上的笑瞬间消失,变为原来的冷和傲慢。云嫣快步跟上,苏黛英将娃娃丢给她:“替我收着。”
也真是麻烦,还把她当两岁,她根本不需要这些没用的东西。她傲娇冷漠、野心勃勃,她要的是权和钱。
只有这样,她才能站得住脚,否则就会跟他母亲白氏一样,懦弱、无能。
*
旦日,早晨便要出发。
白氏轻皱着眉头,只握着苏黛英的手,苍白开口:“英儿……一定要去吗?……”
她看了一眼她的母亲,拍了拍她母亲紧握着她的手,笑着挣开:“母亲在家要好好照顾好身体。”便转身准备上车。
云嫣疾跑过来,把那娃娃递给苏黛英:“姑娘,您娃娃忘了带。您最喜欢这个娃娃,要是落下了可就不好了”云嫣向苏黛英眨了眨眼
苏黛英略愣了一下,就连她也忘了这一茬。
“云嫣,你随我一道吧。如此聪慧,倒是今后极难遇着的了,若是个大户人家的小姐,也是个才女,要诗便诗,要赋便赋,甚都作来了!”
云嫣随主子上了车,马车缓缓驶上路。
白氏目送着马车,“恋恋不舍”,而她的女儿却没有掀开帘子看她生活了六年的园子和她的母亲,就这么离开这里。
她怎么会不明白,她的母亲只不过是靠她,在这个家中立足,论情义,哪有什么呢?身为正妻,却胆小怕事。而苏黛英呢?她可是才女,生的一副好样貌,才学又好,是多少婆家想求娶的?她白氏可就靠她这个女儿撑面子了。你看,大儿子,愚笨却不自知,装那名士,没谋得一官半职,还随他父亲去英国了。二儿子,才学不凡,只是终日闭门读书,不兴科考,而且是那妾所生的,自是搬不上台面。而她这个女儿不仅给她撑足了面子,今后嫁出去她还能能分得几杯羹,到时八抬大轿,何愁没有钱花?
苏黛英正是十分清楚这些,所以能够毅然离开,再者,她对这可没有多大念想。
作为被广泛关注的对象,那些婆子们想着,若是再有个三寸金莲便就再好不过了。
像她这样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四五岁便要裹脚,她撑到六岁已是竭力,如今不走,更待何时?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