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起承转合 ...

  •   春和景明
      虽我走过万般风月,无非春秋一梦,大喜大悲。戏子无情,醒时人走茶凉。白玉泪流尽,也不得善终。

      我演绎世间疾苦,这虚设的良辰好景,自己也看不真切,想着或许假亦真时真亦假,是是非非全由戏本子决断。最后看客只是闲来打发时间,我却留在了戏里,彻彻底底成了戏中人。

      初见,六月廿三,春和景明。园中鸟,多是自由之身,风比酒还醉人,倾的樱花喃喃细语,微波生着绵绵涟漪,听着阵阵情话,淡天如琉璃般晶莹剔透,是我在戏院里的四方天空所不同的。如此好景,我也暂时忘却九流之下的身份,躺在河边酣睡。

      一位少年人,轻狂的拂我的发。我朦胧间却望进山眉海目,晚云收,惹得云彩火一般烧,原来戏外的心动如此。

      “姑娘,鬓发乱了。”

      我心也跟着清澈的声音一起乱。果然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姑娘称我为彦就好,只是故园荒凉已久,未曾想却清平安定,生机蓬勃。”

      我想着自己戏子身份,顾不得脸上春潮涌动,只在心里盘算着怎么离开。

      “不瞒姑娘,四月初二的流萤堂,在下曾见姑娘扮的杜丽娘,一颦一笑竟是久久不能忘怀。姑娘若不嫌弃,可常来玩乐。”

      我提着衣裙往木门边靠,听见他念出我的名字,终究是挂不住笑,转过去道了声谢,便消失在夜色里。

      “不瞒姑娘,四月初二的流萤堂,在下曾见姑娘扮的杜丽娘,一颦一笑竟是久久不能忘怀。姑娘若不嫌弃,可常来玩乐。”

      我提着衣裙往木门边靠,听见他念出我的名字,终究是挂不住笑,转过去道了声谢,便消失在夜色里。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眼下入了冬,流萤堂不得已用着下等炭火,熏的我头昏脑胀。于是随意拣了件绣花披,不动声色的逃出了后院。

      牛山濯濯,街上满是冻死骨,四下皆苦难,焰火烧成了灰也只是徒劳,给人施舍着温柔,我最先的一丝怜悯也被雪淋得麻木。

      我侧目望着人生百态,想着他们死前到底是解脱还是不甘。想的入了神,醒来已在忘忧山上。抬眸,一把油纸伞掩了雪。

      “许久未见”

      彦先开了口,他着了一身淡蓝色宫装,裙幅轻拂着雪,似月华流泄,融化了我最后的理智。那三千青丝散开,隐约散着栀子香,我动心摸了下他的发尾,

      “公子何故来淋雪,莫不是心事晦涩。”

      彦低下头,嘴角悄悄扬起,用那一双多情的桃花眼诉说着情话

      “我来找你”

      “若不是这次机缘巧合,你又准备多久来见我?”

      说罢,他轻挑眉,划过一丝玩昧,吟吟的笑着。那时,我只觉日月黯淡,仿佛春日的阳光重回京城,温暖惬意。

      他盯着我,像潺潺的春水滋润着复苏的京城。不容我回过神,他轻扣我的手腕,把我向他怀里拉去

      “我的心意你还不懂吗?”

      这下彻底是我陷入了,一抹红迅速爬上我的耳后,记不得是哪段戏文的风流债,逼着我从心而行,也不等他打趣,朦朦胧胧的踮起脚,在嘴角落下一个轻描淡写的吻,惹得云儿频频侧目。

      “阿彦,我知晓了。”

      自从互相确认了心意,我脸上总是潮红得反常,师兄弟们好心提醒我注意身体,切忌得了风寒,我扭捏着扯了个玩笑话掩饰,大家会错了意,以为我是不愿花银两治疾,三三两两去向师傅请安。

      师傅听后饮了口茶,只是淡淡的笑,

      “你们由她去,她无碍,不必挂念。”

      杳杳寒山,烟雨缱绻,檀香绕过人间,向古寺的神佛忏悔还俗的本愿。庙会的纷扰惊了水中鱼,乱了心的尘世错解了缘。这轮俗世浮月在夜中享乐,剪不断,理还乱。云烟入袖,我急着在俗世里避难。雨视而不见,云听而不闻。

      十二月廿四,我无事闲在山里。彦托人来送书信,约我古寺一见。见小侍不如之前的活泼好动,也没听着他打趣我俩,我心里就隐隐有了数。拆了信,果不其然,入目寥寥几字,我算着他可能要事在身,便连忙差小侍启程,不至于耽搁。

      上山的路朦胧,仿佛误入了蓬莱,身着的淡蓝色素衣拂着黎明,拨开了氤氲雾气,我也是尝过满园春色的滋味,却在霜华流涟里婉转。不知盛开的茗香茶是否得诗人青睐,来不及流连,有几个小和尚拥上来,笑嘻嘻的迎我去佛堂接见。

      绕过潺潺流水,将钟鼓之音散在立冬的宁静中。我轻轻的推门,望见他虔诚的跪在佛前,一袭黑衣,衬得肌肤如雪,手里是一串菩提,骨节分明的手轻柔的拨着一粒一粒的珠子,似白玉般皎洁,连月都失了光。他眼前的香火跳了一下,映在他的脸上,我细细斟酌,他斜着眼笑我。我再也忍不住向他奔去。

      他回过头拉上我的手,将我拽进他的衣袖里。

      “别走,和我一起求个美满”。

      彦的眉梢眼角染上春意,我甚至以为万物复苏。那双多情的眼要滴出水来,似笑非笑的样子,我懒得揣测他此刻心中所想。我双手合掌,只用他听得到的声音淡淡的祈求了一句,

      “此生,惟愿海晏河清,与他”。

      他的脸上灿然生光,我取下耳后的玳瑁钗,递在他手里,

      “阿彦,我知道,恰逢战乱,你不得不离去…”我的心里酸涩,泪也溢了出来。他拂去我眼角的泪滴,紧紧攥着那支钗子,拥我入怀。

      阿彦,此去经年,风情万种我与谁共享。

      “桃花面如故”。
      “惊觉相思不露,原因已入骨。”

      清颜白衫,似水流动了人间。青丝墨染,扰了清冷岁。她着茄花帔,披上红斗篷,在笙歌中唱醉经年,腰束白花裙,扮着花旦杜丽娘。

      眼下到牡丹亭的游园之戏。叽喳的黄莺催着她动情,四方的天空关不住满园春色,意絮缭乱。她不由得牵着裙,如隔雾之花,踩着牡丹在深闺里漫舞,空谷幽兰的佳人在漫天花雨中玉袖生风,玉瓷的小手婉转。小庭深院的尽头是摇漾的春丝,荡在了复苏的风里。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杜丽娘轻捻着折扇,水袖流泻在花中,她手腕柔和的转了一圈,“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双如烟的眸子里多情,欲说还休。道不了天凉好个秋,杜丽娘打开折扇,纤纤玉手撑于头顶,三千青丝散开,是不眠不休的倾慕。她蹲下来,向侍女轻描淡写,兰花指拂过牡丹,

      “良辰美景奈何天。”

      一出戏演罢,我陷于杜鹃啼血的典故。往事青春被蹉跎,我开始学着花旦的影子做戏。从前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今纠缠不清。我听闻边疆战乱不断,戏班子的人也身不由己,师傅将卖身契撕了赶我走,我怎不知师傅的用心良苦,可真正自由了反倒不知道该往哪处了。

      “即使他平安归来,你们也无法相爱。”这是师傅留给我的遗言。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渡了一轮又一轮的三月,我借着从前的书信走过了风花雪月。不知是多久,他再没寄信。我们彻底失去了联系。

      像杜丽娘的结局般,我也学着闲来听花落,只是心火成灰,万劫不复。

      冬日过去了,我却永远停在了那场雪里。

      我死前写了信,最初以为会哭诉有缘无分的悲剧,落笔却也只剩了相遇。与原来的书信一起安安稳稳的放进了檀香盒子里。

      我的魂魄也阴魂不散的飘零在初遇的园中。

      三月十七,彦拥着军功显赫的战绩归来了,我想起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如双的典故。望着他哭红的眼睛,伸手想抹去眼角的泪痕,然后抱住他。可是我无法做到。彦发疯的将檀香盒摔在碎石上,除了那封遗言,他一团火烧了干净。就这么无声的靠在湖边,眼里失了光。

      我不忍他如此潦倒人世。用执念深重换了一柱香的愿望,化为了人。彦在园中买醉,妄求一醉方休,趁着不清醒,我蹲下身去与他紧紧相拥,勾着他的脖子不愿放手,他的眼睛斗然一亮,随后愣在了我怀里,直到一滴泪滑落在我们之间,将我的心鞭策得遍体鳞伤。

      “原来你还记得我。”他一下子崩溃了,扣着我的后脑勺,一字一句的诉说着思念。我自知一柱香撑不了多久,狠心合了眼,转过身去不再看他。

      “你要平安喜乐。”

      我哽咽的亲了下他的眼睛,妄想记住眼里的欲说还休,也好下辈子找到他。

      千愁万恨过花时。
      T9
      .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