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入我王门吧,孩子 ...
-
中午,余京借口胃不太舒服,去了一趟校医院。
余京有预感,只要那里有新流感病人,只要他靠近病人五米之内,他铁定会被感染。
运气不错?校医院里确实有专门的新流感病房,感冒发烧的人都在那里排队。
这会儿阳已经没那么可怕,凡是类似症状的人都在同一科室排队。
余京绕过去,装作擦鼻子摘下普通医用口罩在那些排队等待的病人面前转了一圈,还在那儿坐了约莫十分钟。
坐等时,余京上网购买了一套七支的抗原自检试剂。
之后,余京悄然离开该科室。
回去的路上,余京就戴上了N95口罩。虽然厨小羊保证这次阳不会感染别人,但小心无大错。
下午上课,班上的同学看到余京戴了口罩,也没觉得多奇怪,这会儿日常戴口罩的人也不少。
常毅关心地问了句,余京说自己身体弱,戴口罩是以防万一。
常毅想到余京只不过吃了点生柿子就导致食物中毒昏迷不醒,对余京说自己身体弱这件事深信不疑。
王教授过来,发下卷子。
余京、常毅、朱飞飞三人的卷子最后才发,他们的卷子和其他学生不一样。
其他学生做上午他们做过的那一套,他们做的是另外一套。
仍旧是考思维灵活程度,和上午那套卷子有点像,但上午多为代数,下午这套则多为几何。
教室很安静。
王教授坐在前面批改余京他们上午做的那套卷子。
常毅和朱飞飞的答题量差不多,思维活度也类似,朱飞飞的基本功更扎实,常毅的知识面更广一些。但两人的答题正确率并不算很高,整套卷子六道题,他们只做出了四道,还都各有一道题思路正确,却没能推导出正确答案。
王教授估摸常毅和朱飞飞的知识水准和思考能力和班上其他同学相比,也许略微好一些,但总体差不并多。
但余京……
王教授看着面前卷面字迹特别漂亮端正的卷子,先欣赏了一会儿。经常看自己带的那群研究生和博士生的狗爬字,再看这笔字,是真洗眼睛。
字好看不说,六道题还全都答了出来。
王教授重点看解题思路,答案正确不代表解题思路相同。比如同一道题,高中生有高中生的答法,大学生有大学生的做法,研究生和博士生的解题方法有可能另辟他路,这都是运用知识点的不同。
教授们批改卷子时很容易从答题者的解题思路和过程看出解题者现在处于哪种知识水平。
王教授看完六道题的解答过程,心想方教授说得没错,余京这小孩的知识储备水准已经远远超过同级别的高中生,大学数学系的专业知识应该也掌握得差不多。
到底掌握到多深,还需要再探一探。
对了,那小孩现在才高一?
这样的小孩就不应该放在高中浪费时间嘛,早点来大学做他研究生多好。
嗯?方教授先看中人小孩了?
那不重要!
现在都是双向选择,再说方教授也没跟人小孩说好。
王老教授微微一笑,拿出一张空白的A4纸,现场出题。
王老教授估算余京很可能会提前做完新卷子,为了不浪费时间,等他做完那张,正好做这张。
余京确实提前做完了新试卷。
他上去交卷子,就见那位头发花白的老教授又给他塞了一张新的,还笑眯眯地对他说:“这张难度有点大,只有两道题,做做看。”
一副我不为难你的慈祥模样。
余京认识王老教授,他对这位老教授可比对方教授熟悉多了。
上辈子,这位老教授追着B大招生办的工作人员给他打了N多个电话,最后他还是选择了Q大,把这位老教授气得亲自打电话问他B大哪里不好,其实就是想问他,他老人家哪里不好。
他选择Q大,和学校和老师好坏都没有关系,主要是他和他母上大人杠上,非要和他老妈反着来。
Q大是他母上大人的母校,但她希望儿子去上B大,因为B大有几位教授拿下了相当不错的工程项目,其中王老教授就是她看中的教授之一。
王老教授涉及到一个重点航空工程,他母上认为他如果跟了王老教授或其他几位她看中的教授,将来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以更方便累积资历,可以坐上快班车。
他那时叛逆心旺盛,不想从了他母上大人的心,加上他本人对基础数学和理论物理更感兴趣,就接触了Q大一位搞核物理的林教授。之后他在母上大人的多番催促下,悄摸摸地选择了Q大。
他老妈气得大半年没跟他说话。
上辈子他跟那位林教授一直师生相宜。他在Q大巅班只待了一年不到,就转到林教授手下读研究生,同年就跟着林教授参加了一项工程研究,在那里他又见到了王老教授……
王老教授是国内少数几个航空航天领域的扛把子,看他选择了主搞核聚变研究的林祺峰教授,跟他嘀咕了很久说老林那边很难短时间内看到成果,暗搓搓地勾引他往航空航天那里跑,还在林祺峰教授忙得没时间带他时,把他勾到格桑航天发射场待了两年。
王老教授就看到小孩冲他特别热情的一笑,一颗爱才的老心肝顿时颤了颤。
他头一眼看到余京这小孩就觉得特别顺眼。
瞧这还带着点肉嘟嘟的脸颊,多可爱啊。而且小孩还学习好、脑子活、字也写得好!
就是小孩看人时那种“尔等皆凡人”的拽气,在王老教授眼中也是属于青春的朝气。
“不要急着做题,好好思考。不懂就来问我,我办公室就在隔壁楼。”王老教授把自己的办公室门牌号码都告诉了余京,就差没把自己的微信号也塞过去。
余京点头,拿着卷子回到座位。
两道题,确实不难,如果他记得没错,这都是当年王老教授给他手下研究生的课题,距离数学猜想也就只差一线。
不为难他……确实不为难他,大概就没想过他能做出来。
王老教授在讲台上看余京看着题目像是在沉思,心想自己这个步子是不是跨得太大了,这两道题,他本来是打算给手下研究生做课题用,只要做出来就让他们硕士毕业。
不用太紧张,不会做没关系,能做多少做多少,我就看看你的解题思路。王老教授在心中给小孩加油。
余京在思考一个问题,他是把两道题直接做出来呢,还是做一半留一半?
算了,他既然不打算保留实力,何必遮遮掩掩?
天下天才何其多,多他一个也不会天下红雨。
这次余京交卷的时间第一次比其他学生迟。
其他学生都交卷离开了教室,他还在埋头写。
能给研究生当毕业课题用的题目,光是推论过程就很多,余京就算能简写其中一部分,还是有不少。
王老教授见余京没有停笔的意思,就走了过来。
余京身边放了一堆稿纸,这是他已经写好的一题。
王老教授拿起那叠稿纸,顺势就在余京身边坐下,开始看他的推算过程。
一老一小,一个看一个写,时间一点点流逝。
王老教授放下稿纸,看向还在埋头写题的小孩,目光十分复杂。
他知道小孩天才,但没想到小孩这么天才!
这么天才的孩子竟然直到十六岁才崭露头角。王老教授忍不住在心中夸赞余京父母,认为他们很关爱也很会培养自己的孩子,没有为了制造天才而不顾小孩的童年。
这世上天才儿童和天才少年并不少,但被毁的也不少,不幸的是其中大多数都是自家亲人亲手毁坏。
王老教授就很不赞成让年纪太小的天才过早接触成年人世界,也不希望他们把时间都耗费在学习上,只是会背书、会做题的好学生就是天才了吗?
在王老教授看来,天才不应该只是学习好,而更应该着重在思维灵活度、增加见识和人间阅历、保持一颗创造发明和发现的心,他们的灵感、直觉和灵机一现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如果头脑灵活的同时,还能打下扎实的学识基础,那就更好了。
而余京显然就是这么一个拥有扎实学识基础,同时还拥有一颗灵活大脑的出色小天才。
十六岁,正是思维最柔软、最灵活的时候,正适合现在开始着重培养!
王老教授打算找B大招生办的工作人员谈谈,让他们现在就和余京接触,把这只还没长大的小鲸鱼赶紧捞到自家碗里来。
瞧这孩子,连名字都取得特别合适,余京余京,这以后长大了不定就是一条吞天鲸!
小鲸鱼这会儿完全不知道王老教授对他的未来比他自己都还有信心,他做题做到忘记饥饿,直到闻到一股香味。
张洵拎了一个大塑料袋进来,他老板亲自给他发微信,让他去食堂打饭菜送到IMO培训教室来,还特别注明要适合少年人吃的,且不能有刺激胃的。
张洵走进教室,就发现他老板就坐在那个叫余京的小孩身边,拿着稿纸也在计算着什么。余京就坐在一边沙沙写个不停。
张洵悄悄走过来,把塑料袋里的餐盒拿出来放到前面一排的桌子上。
王老抬头:“来了啊。东西放那儿,你可以走了。”
张洵:“……”我这是失宠了吗?
张洵啃着柠檬果看向余京,这小孩就要成为他的小师弟了吧?啧,才一天,就把他老板的心给勾搭到手了。
不过他老板是不是忘了这小孩是方教授先看中的,方教授可是已经放言要收这小孩。
啧啧,姜还是老的辣,方教授光是嘴巴说说,他老板这都已经展开行动了。
来吧,小朋友,吃下我们老板让他贴心弟子送来的爱心餐,从此就入我王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