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十一章:铜驼荆棘 ...
-
眼前少年看着只有十岁出头,整个人看起来分外羸弱,肤色冷白、恍若玉色,发色鸦青、垂委及地,一双杏仁眼此刻雾气氤氲,一对柳叶眉似蹙非蹙,分明该是个弯弓骑马的公子,却像从仕女图中走出的北国佳人。
“可是世子?”
这时刘隽才发觉先前喊自己之人并非那少年,而是一旁面色迟疑的温峤,忙行礼道:“赶路疲惫,一时失神,姨兄无恙,实乃幸事。”
温峤现下已是个二十四岁的青年,许是常年在洛京行走,即使风尘满面,但身上仍有一番高举飒然,见了刘隽颇为意外,“髦头怎会在此处?”
刘隽忙长话短说,几句话将出并州之后的遭际说完,又将刘耽等人引见给他,诸人又是一阵相互见礼。
“舅父。”少年的嗓音亦雌雄莫辨,但他对荀藩的称呼还是证实了他的身份。
果然,荀藩、荀组二人上前一步细细端详他,“殿下受苦了!”
刘隽不打扰他们,却将温峤、刘耽拉到一边,“姨兄可有陛下的消息?”
温峤摇头,“假使不曾逃出,那便……”
凶多吉少。
刘隽脸上露出些许哀戚,“我在并州都听闻陛下不交世事,醉心诗赋史籍。想不到这般冲素自守的君子,却要为强寇所虏。”
温峤微微挑眉,从前听闻这个姨弟少年老成,说服姨父在洛阳安插眼线,打探消息,如今看来此言不虚,只是不知他此时提及此事……
他的目光顺着刘隽落到司马邺身上,再对上刘隽鹰隼般锐利的眼神,亦觉心头一动。
“殿下,”刘隽给温峤使了个眼色,二人一同走到司马邺身边,“汉兵随时可能追来,此处也并不稳妥,还请殿下拿个章程,尽快上路才是。”
荀藩立时反应过来,“不如往许昌如何?”
世家大族多出于河东,他想回豫州也是理所当然。但刘隽是知晓前期司马邺对关中特别是长安颇有执念,不然先前也不会亲自过问征辟之事。
果然,司马邺顶着荀藩殷切的目光道,“陛下生死未卜,不如孤还是先回封邑,再图勤王大计。”
荀藩一听他要回长安,不无失望,刘隽听了他的言辞却颇为意外,未曾想到他颇能沉得住气,哪怕在极危急时对着至亲也能说话滴水不漏,倒是个乖巧听话的好苗子。
先将此事抛诸脑后,荀藩负手踱步,“宁平城一役后,已无人主持大局。我有意在密县先建一个行台,待陛下脱险,好歹也有个朝廷能号令天下。”
刘隽看向一边的刘耽,见对方不知是否因为困倦,竟还在发愣,便开口道:“此事还需豫州刺史一同主持,也不知刘刺史现在何处。”
“对!”荀藩激动道,“快请刘刺史,谘谋军事!”
刘耽颇为感激地看了刘隽一眼,赶忙吩咐家将传信去了。
“殿下稍安勿躁,如今不独胡寇,中原群贼并起,道路难行,还是先在此地暂时驻跸为好。”温峤亦好言相劝。
司马邺倒也未再坚持,随即仿佛刚留意到一般,看着刘隽竟然还有几分愕然,“这位郎君是?”
他一双大眼满是无辜,仿佛方才寒暄时他不在场一般。
刘隽笑了笑,恭谨道:“小人刘彦士,参见大王。”
司马邺未想到他竟编出个假名骗自己,眨了眨眼,笑道:“可孤听闻他们叫你髦头。”
刘隽张口就来,“因小人降世之时,毛发旺盛,故而小字毛头。”
“胡说,‘髦,俊也’,典出《尔雅》,隽髦是指杰出之士。至于这个彦士,多半是‘誉髦斯士’之意,什么毛头,活像个胡人似的。”司马邺没憋住笑了,但很快,仿佛是想起了生死不明的父兄,笑意一瞬即逝。
刘隽知他心绪难宁,也不和他计较,“小人尚未起字,这个彦士,权当是个化名吧。”
“孤觉得是个好名字,先前和阿父作别时,阿父也给孤起了字,叫做彦旗,”司马邺眼角又开始泛红,“只是不知此生是否还能有机会,由他来给孤行冠礼。”
前世今生,刘隽都算得上是个宁折不弯的汉子,鲜少看到这种动不动就垂泪的男子,一时无语,只干巴巴道:“陛下及吴王殿下定能逢凶化吉。”
“宁平城的事孤也听闻了,十万大军,最后也就逃出去刘豫州的几千,如今哪里还有多少兵马拱卫京师呢?什么逢凶化吉,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司马邺许是太累了,也不在意那些仪态,席地而坐,抬眼看他,“就是孤,也不知还能苟活多久呢。”
他双目清亮,带着淡淡的自嘲和悲凉,刘隽在他身侧坐下,“鹤唳华亭、铜驼荆棘,‘祸福无门,唯人所召’罢了。”
“鹤唳华亭,说的是陆机之故事,”司马邺似乎颇为好学,一听有自己不知的典故,倒也忘了伤春悲秋,“铜驼荆棘指的是?”
“司空索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来的事,殿下也知晓了。”
司马邺沉默片刻,低声道:“你说这天下还有海内晏清的那日么?”
自汉末以来,英雄辈出的大争之世,掩盖了无数黎民黔首的累累白骨,曾有人以为曹魏可以、曾有人以为东吴可以,还有人以为季汉可以,后来三家归晋,天下人都以为这乱世该结束了。
谁能想到从咸宁五年灭吴一统天下始,再到太熙元年八王之乱终,这太平光景竟然只有短短十一年。就算加上贾南风执政那些年,也不足二十年。
刘隽心中暗想,你们司马家搞乱的天下,最后还得指望旁人收拾,嘴上却道:“天色不早,是时候安营扎寨,殿下早些歇下,莫要胡思乱想了。”
司马邺伸手,“旁人还会出语宽慰,你倒是实诚。”
刘隽将他扶起,又拍了拍他身上的尘土,“疾风知劲草,仆之忠直,殿下他日定会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