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帝后被劫 ...
-
中平六年夏四月,丙辰,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
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七。
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
司徒府,王允与贾清在书房中议事。
“自先帝驾崩以来,大将军越发骄横了。前日董老太后与何太后二人争斗,那何进召集三公议事,言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应迁于河间安置。一面遣人起送董太后,一面点禁军围骠骑将军董重府宅,逼死董重。六月董后被人暗杀于河间驿庭,老夫便怀疑是大将军暗派人下的手。”王允紧皱眉头,对贾清说道:“子奇呀,大将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这可是取乱之道呀!”
“是呀,如今何进大权独揽,朝堂之上尽是他何家的亲信。不过虽是这样,那何进眼前还有一大敌,便是那十常侍,只要那十常侍未除,大将军就还没有功夫祸乱朝政!”贾清做了四、五年太史局的最高长官,性子沉稳了很多。
“恩,子奇所言不错,正好让他们外戚和宦官争斗,我等只要坐山观虎斗,便可坐收渔利。”王允虽然是这么说,可眉头皱得更紧了,“可是那何进终归不过是个屠夫,就怕他处事不密,反害到圣上。”
“舅舅,圣上毕竟是天子,洪福齐天,您不用这么担心。”贾清宽慰道:“再说那何进,自有他的心腹智囊,又不是我等能干涉得了的,我等还是静观其变吧。”
王允默然无语。
没过几日,朝中传出消息,袁绍建议大将军召四方英雄之士来京,尽诛宦官,。
何进已然允诺,暗差使命,携密诏奔赴各镇。
有前将军西凉刺史董卓,统西凉大军二十万。得诏后大喜,使其小女婿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带李催、郭汜、张济、樊稠提兵向洛阳进发。
消息传来,有郑泰、卢植等向何进劝谏,说董卓面善心狠,乃是豺狼入京,必要食人!
何进不听,朝廷大臣皆弃官而走,去者大半。
十常侍知有外兵到,来到何太后面前,请太后降诏宣大将军入宫,说要与大将军谢罪。
何进奉诏入宫,被张让等人埋伏刀斧手,砍为两段。
袁绍等久不见何进出宫,于宫门外大叫:“请将军上车!”
张让将何进首级从墙上掷出,说:“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余胁从,尽皆赦免!”
袁绍等大怒,引兵杀进宫廷,但见宦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
宫中火焰冲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将太后并天子和陈留王劫持,从后道走北宫。
王允听说宫中事变,带家丁立于阁下,遥见何后被段珪劫持,带人救下太后。
二更时分,贾清带兵连夜奔走,追张让等至北邙山。
张让见大势已去,遂投河而死。
贾清赶上击杀段珪,悬头于马项下,分兵四散寻觅天子。自己独乘一马,偶至一处庄院。庄主是先朝司徒崔烈之弟崔毅,见段珪首级发问。
贾清言说仔细,崔毅引贾清见少帝,君臣痛哭。
崔毅庄上只有瘦马一匹,贾清将自己马匹让与少帝骑乘,陈留王骑瘦马,贾清扶二马离庄而行。
不到三里,有一行人众,数百人马,各路公卿前来接驾,君臣皆哭。
换好马与少帝与陈留王骑坐,簇帝还京。
先前有洛阳歌谣说道:“帝非帝,王非王,千乘万骑走北邙。”至此应验。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支人马到来。
百官失色,帝亦大惊。
袁绍策马上前喝道:“来者何人?”
旌旗中有一将飞出,厉声问道:“天子何在?”
少帝惊恐,嘴不能言。
陈留王勒马上前,叱问道:“汝是何人?”
董卓回答说道:“西凉刺史董卓。”
陈留王接着问道:“汝是来保驾?还是来劫驾?”
董卓躬身答道:“特来保驾。”
陈留王喝道:“既是保驾,有天子在此,何不下马。”
董卓大惊,慌忙下马,拜于道左。
陈留王以言抚慰董卓,言语得体,董卓暗奇。
返回宫廷,见何太后,俱各痛哭。
检点宫中,不见了传国玉玺。
贾清返回府中,没过多久,有家丁传话,有西凉刺史董卓求见。
请董卓入书房,贾清对着一声戎装的董卓笑着说道:“仲颖这次救驾,大功一件呀!”
董卓笑了笑,却是说道:“听说是子奇首先发现少帝和陈留王,你更是盖世奇功啊!”
二人相视大笑,贾清摇了摇头说道:“想必董卓此刻来我府中,恐怕不是叙旧这么简单吧?”
董卓正了神色,严肃说道:“子奇果真料事如神,卓此刻前来,却是希望子奇能帮我一二。”
“将军此时手握重兵,威震京城,又有什么需要清帮忙的呢?”贾清打了个哈哈。
董卓摆了摆手说道:“子奇莫要这么说,卓自家人知道自家事。此刻卓在京中的兵马,虽然占优,但仍然无法掌控京城。实不相瞒,卓实有野心,但也只想做那大司马霍光一样的中兴汉室的股肱之臣,实无二心!”
贾清心中冷哼,突然心头一动,发问道:“仲颖当真只想当辅政大臣?可敢发毒誓?”
董卓拍了拍胸脯,大声说道:“董卓行为,可昭日月,有何不敢?”
说完董卓便在那发誓说:“黄天在上,后土为证。董卓之心,只为上报国家,下安社稷,如有违背,当被五雷轰顶,全家死绝,卓以自身被点天灯矣!”
贾清点了点头,既然董卓都发了如此毒誓,他也就帮董卓一次。
当天开始,董卓依贾清之计,每日都有骑兵入城,晚上则暗自带兵出城,空留营帐在京城中。外人不知,只道不断有西凉兵马入京,源源不断,心中对董卓也越加忌惮,不敢有所怠慢。
就这样来来回回持续了好些天,董卓的大队人马总算入京,董卓底气更足。
除了董卓外,还有一股人马也赶赴京城,却是那并州丁原的人马,奉诏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