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4、绿林赤眉起义 ...
-
公元17年,整个中原大地一片混乱,天灾人祸使得百姓流离失所,无以为生,官员和政府也想不出办法来挽救局面。百姓被逼得走投无路,最终选择了起义。
在南方的荆州(包括今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西部),因为粮食颗粒无收,百姓们不得已去沼泽和水塘周围挖掘野菜。野菜的数量不多,饥民却不少,为了能抢到一点吃的,大家争先恐后在田地里挖野菜,难免会引发争抢,需要有人能站出来维持秩序。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有两个叫王匡和王凤的人,他们自愿担任协调组织的工作,因为公平公正,大家久而久之都听从他们,俨然成为百姓心目中的领导人物。
眼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难民,王匡和王凤干脆把这些人全部聚集起来,打算发动起义。难民们对朝廷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也许起义能带给他们一个新生活,因此没有人表示反对,而且还有更多的人在听到王匡和王凤起义的消息后,从远处赶来投奔他们。王匡和王凤选定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作为根据地,因此起义军也被称为绿林军。他们占领了周围的村落,并不断接纳逃难来此的农民,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绿林军的人数已经增长到八千多人,势力范围也越来越大。
朝廷听到绿林军起义的消息后,王莽立刻派了两万名官兵去镇压,没想到被绿林军打得落荒而逃。王莽气得直跳脚,绿林军则趁这次获胜的时机,又占领了好几座城镇,还把关押在监狱里的囚犯都放了出来,把粮仓里的粮食拿一部分出来分给老百姓,
剩下的全部搬上了绿林山。王匡和王凤的善行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拥护,更多的人投奔绿林,起义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五万多。可是好景不长,绿林军刚有了一些成果,一场瘟疫突然降临,起义军差不多死了一半数量的人,剩下的人为了保存实力,只好分成三路人马离开绿林山,各自占领了新市、平林(今湖北随州东北)和下江(长江在湖北西部以下地区)。
在泰山,有一个叫樊崇的人也发动了起义,他先是领着几百人把泰山占为根据地,然后对外召集人马。有一支小规模的起义军投靠了樊崇,还没到一年时间,手下就有一万多人,占领了泰山郡(今山东泰安)。樊崇带着起义军在青州(今山东中部)和徐州(今江苏北部)之间和官府军队抗击,不时抢夺地主豪强的粮食,分给穷困的百姓。
樊崇规定起义军不能欺负穷人,如果有谁残杀或者伤害百姓的话,就处以死刑或者受到严厉的惩罚。和绿林军一样,老百姓对樊崇的军队也很拥护。
全国轰轰烈烈的起义运动令王莽十分焦急,他派出大批部队去镇压那些起义军,结果官军被起义军消灭得干干净净,带军将领也被杀死了。王莽接着任命太师王匡(不是绿林军的首领王匡)带领军队先去镇压樊崇的部队,然后再打压绿林军。
公元22年,太师王匡率领大队人马来到泰山郡,把樊崇的部队包围起来。樊崇先鼓励大家奋勇作战,然后要求每个人把自己的眉毛画成红色,这样一来就能和官府军队区分开来,以免伤到自己人。从这以后,樊崇的军队也被人们称为“赤眉军”。
赤眉军和朝廷的军队厮杀激烈,最后太师王匡落败而逃,腿上还被樊崇的长枪戳出一个血洞,士兵也死伤大半,都逃回了长安。赤眉军经过这一仗之后更加勇猛,不但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军队人数也猛增到十多万。
绿林军和赤眉军打退王莽军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很多人受到他们的鼓舞,也纷纷发动起义。一时之间,黄河沿岸地区的起义军多达好几十支,一些在王莽改制后被削减利益的地主和没落贵族也举旗发动起义,企图推翻王莽的统治。
在南阳郡舂陵(今湖南宁远北)乡有兄弟二人,分别叫刘縯和刘秀,王莽登基后废除了刘氏宗族的贵族身份,不允许他们再做官封侯。虽然刘氏家族很气愤,无奈王莽把持朝政,反抗不了。现在全国都在反对王莽,刘氏当然不甘示弱,刘縯和刘秀早就集结了几千家乡百姓和族人,在舂陵乡发动起义。刘縯和刘秀找到绿林军首领,和他们联合起来对抗王莽的军队,并且在交战过程中杀死了好几个朝廷将军。
绿林军的势力越来越大,为了更好地管理军队,有人提出推举一个首领,因为群龙无首办不成大事,有了首领,起义军行动也有了规划,于是大家开始讨论该由谁来担任首领的事情。一些有身份的人要求首领必须从刘氏家族中选出,这样才能树立威信,当时的思想是很传统的,出身高的人大多会得到众人的拥护,于是起义军开始寻找合适的刘家子孙来担任首领。
然而起义军里有不少刘姓子孙,大家一时不知该推举谁。刘縯带领的士兵向推举刘縯,但是其他起义军害怕刘縯强大之后会对他们不利,坚决不同意刘縯当首领,他们找来一个叫刘玄的没落世家子弟,声称要立他为皇帝。刘縯急了,想到了缓兵之计,便要求等到推翻王莽政权、合并赤眉军之后再立皇帝,同样也被大部分起义军拒绝。最后,势力占下风的刘縯只好同意了大部分人的提议,拥护刘玄为皇帝。
公元23年,刘玄正式成为绿林军的首领,并恢复了汉朝国号,年号“更始”,刘玄也因此被称为更始帝。王匡、王凤被封为上公,刘縯被封为大司徒,刘秀被封为太常偏将军,其他还有几个有功绩的将领们也一一被封了官位。从这以后,老百姓就把绿林军称为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