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帷幕 ...

  •   [“愿他的惩罚,或者恩典,快些降临!”]

      *

      纠结了一下还是现在爬起来把repo写了吧

      看完了《帷幕》,剧透注意

      *

      ……我很难说,应该从哪里开始讲述

      我感觉得到,阅读过程中我有意识不让自己投入

      比如故意看一两章就停下来去翻手机

      但,今晚手机的吸引力居然毫无用处,或者我又觉得这是对这本书的不尊重,逼迫自己迅速回到阅读中来

      所以非要给个结论,我应该还是看得很“开心”的,这是一个很棒的故事,具体后面分析

      *

      我必须先陈述故事之外的部分,也就是帷幕这本书摆脱不了的,另外的含义:最终作

      不管是作品简介,还是剧透,还是对阿加莎的了解,我相信现今没有人会在不知道“波洛将在这本书中死去”的前提下开始阅读

      就像我之前感慨的,选择在死后发表这本书的阿婆,究竟是怎样面对死亡的呢?

      但,和我当初想的完全不一样

      《帷幕》并不是在解答关于生死,直面死亡之类的问题,完全不是

      他本质上和波洛的任何其他破案故事没有区别,一本纯粹的,精彩绝伦的,推理小说

      我赞同《阅读攻略》给他放到第一的评价,这个第一名至实归,所谓“最后一案”的名头对这一评价产生的影响(当然不能说没有)是完全“客观”,“理性”的

      或者说,“最后一案”并不是情绪化的噱头,让人对这个故事刻骨铭心,而是,“最后一案”本身就是一个精彩创作诡计,使整部作品焕发出不亚于《罗杰疑案》的生命力(我也不是在暗示波洛没死,要是波洛真的没死就好了!)

      *

      好吧,废话太多了,大概是我某种程度上对真正想表达的心意羞于启齿,所以想东扯西扯拖延时间

      阅读完《帷幕》后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去看《阅读攻略》(到现在打字时也没有)

      因为,我想,我觉得,我想让,我对这本的评价,变成独属于我自己的,不被影响,也不去分享的情感

      *

      我爱上了赫尔克里·波洛

      *

      我对打下这句话感到羞耻,感到中二

      但我毫不怀疑它的真实性

      ……拜托,这个爱当然不是恋爱或者婚姻的那种爱,没有独占欲,表现欲,更不会有□□

      我只是想和之前无数次“我喜欢这个小老头”的表达进行区分,而纵览我脑中的词汇量,我想不出“爱上了”之外更为恰当的形容

      是的,和“爱”也要区分开来

      不是“喜欢”,不是“爱”,是“爱上了”

      *

      该怎么描述我看到第十七章结尾的时候的心情

      [“因为当科蒂斯前来照顾他的时候,发现主人已经去世了……”]

      *

      我时常想,波洛说出最后一句话时应该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在阅读前,我心中的画面是,波洛躺在床上,黑斯廷斯,他的朋友站在床前,他对他最好的朋友说出真相和自己的“罪行”,慢慢合上眼睛

      ……我总是想去相信,离别前会有告别

      但是没有

      *

      [“老朋友啊!”
      这是我听到的波洛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

      泪水瞬间决堤

      我哭得不能自已,不会有更有力的文字让我意识到,波洛这个角色的死去

      赫尔克里·波洛死了,亚瑟·黑斯廷斯也从此变成行尸走肉

      赫尔克里·波洛死了,我,一个普通的读者,也从此失去了某些,事物,thing,whatever

      重要的不是失去了什么,而是我经历了“失去”

      这种失去让我感到痛苦

      我为很多故事里的角色的死亡掉过眼泪,伤心

      但这次是痛苦

      我不是因为赫尔克里波洛的死亡而悲伤,我是因为失去了赫尔克里波洛而痛苦

      更精确地解释,前一种时我清楚我在观众视角,我是看客,故事使我悲伤

      后一种时,我是“故事中的人”,我是“黑斯廷斯”,我为失去了朋友而痛苦

      所以我说,我爱上了赫尔克里波洛

      不是对具体的人的爱,我并不觉得我比更多波洛粉丝、阿加莎十级学者更了解这个角色

      但是毫无疑问,波洛这个形象跳出了故事,成为陪伴过我的人,而我从未想过我会失去他

      ——即便知道他会在《帷幕》死亡

      天哪,谁会觉得纸片人能真正地死亡?!

      我也不会说波洛死了,便沉浸在悲伤之中

      现实点吧,把阅读进度往前翻翻,波洛小老头还在挑刺鸡蛋不够对称呢!

      因此,即便当时的痛苦让我震惊,缓上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后我也能继续阅读下去,并且在读完后记后禁不住理性地、分析剧情,大为惊叹

      如果波洛真的是现实中的人,那我大概比富兰克林医生还要冷酷无情吧!

      *

      好的,故事之外的感性部分终于一吐为快了,现在来说,我迫不及待想夸奖的故事本身

      说实话,在阅读到后记之前,《帷幕》这个故事的推理部分都在让我感到失望和无聊

      由于猝不及防的剧透,我一开始就知道故事会以波洛杀死X作结局

      那么,我自然而然就开始在登场人物中寻找X

      波洛拿出五个案件,虽然黑斯廷斯是位“不太聪明”的朋友所以看不出来,但多少也读过各种推理小说、被丰富的现代信息荼毒的我一眼就看穿了隐藏含义:X并不是指案件的“凶手”

      当然不是!如果真有杀了五个人还完全隐身的存在,那整个故事舞台就ooc了!

      那么X是谁?

      哈,我几乎立刻就联想到,江户川乱步的短篇,叫《红房子》还是啥来着,讨论什么样的犯罪才是“完美犯罪”

      ——当然是教唆罪!

      乱步老师其中一个例子我至今印象深刻:对从着火的房子中跑出来的母亲轻声说,婴儿是不是还在里面

      所谓的“完美犯罪”放在今天已经不新鲜了!

      于是X的作案手法明确了,动机几乎也不用再纠结:他既然要保持在案件之外,又怎么可能因案件明显获利呢?显然挑唆本身就是动机

      那么接下来,谁才是X?

      大概是因为前一个问题放在阿婆那个年代并不很好解答,所以在这个疑问的答案上阿婆几乎没怎么遮掩

      如果说勒特雷尔夫妇时我还在博伊德和诺顿之间摇摆的话,黑斯廷斯时,X的身份几乎已经明牌了:是谁一直在黑斯廷斯面前表演欲旺盛?说阿勒顿的闲话,表现得很担心,偏偏还看到了让人震惊的只有他看到的线索?

      诺顿!

      诺顿就是X

      确定了这一点后,《帷幕》就变得有些无聊了

      *

      ——我原本是这样想的

      但,直到看到后记(后记前半部分对诺顿心理的分析实在有些老掉牙),我才发现自己完完全全陷入了误区!

      这个故事,这个“案件”的谜题真的是谁是X吗?

      或者说,我们需要破的案子究竟有几个?

      勒特雷尔案,毫无疑问

      阿勒顿案,显然,黑斯廷斯犯案未遂,波洛对他朋友的了解实在恰到好处,那杯热巧克力让我一度怀疑波洛会接着用巧克力杀死X

      富兰克林太太案

      这个案子有些难题,显然X是希望凶手身份落到富兰克林和朱迪斯身上,而真相当然相反

      那么,谁还有动机呢?

      博伊德和克雷文护士?他们的爱情(如果会有的话)并不受富兰克林太太影响啊!

      顺带一提,我必须说阿婆玩弄“双关”真的炉火纯青,不管是朱迪斯和黑斯廷斯争论中驴唇不对马嘴的“他”,还是博伊德对年轻姑娘的偏爱,如果不是对阿婆创作手法的熟悉,大概真的会被蒙蔽

      X显然不会自己犯案,那么唯一的结论(也是我没去深思的,让自己之前的自大变得滑稽的结论)便是:富兰克林太太自己

      这一出实在太精彩了!

      阿婆让所有人都以为波洛撒了谎,甚至波洛自己也确实在“撒谎”,但,早该想到的,除了黑斯廷斯,还有谁能让他撒谎呢?

      富兰克林太太是“自杀”,她自己杀了自己

      因为流星,因为斯泰尔斯庄园,因为灰姑娘,因为回忆,因为告别,因为成长,因为睹物思人,因为要忍住的眼泪,因为时间不再倒流,因为毒扁豆会杀死有罪的人

      因为爱

      精彩的设计!无与伦比!无论是戏剧性还是阅读性还是推理要素都满分!且毫无疑问的,充满阿婆式爱情的浪漫与忠贞!(哦黑斯廷斯,我亲爱的黑斯廷斯……)

      至此《帷幕》已是毫无疑问的佳作

      *

      但,并不仅于此

      还有最后一个案件,X的死亡

      诺顿案,谁是凶手!

      我会说剧透可恶,但另一方面,剧透反而转移了注意力,掩盖了诡计的核心

      波洛杀死了诺顿,这一真相阿婆毫不掩饰,大剌剌地把提示摆在眼前:波洛直白询问黑斯廷斯你看到的真的是诺顿吗?这座庄园里还有谁比诺顿矮呢?装作跛脚、戴上假发(我在山核桃就询问过波洛是不是戴了假发,太惊喜了!),换上睡衣,黑斯廷斯可以把任何人认成诺顿!而正直善良的黑斯廷斯(他绝对是个赫奇帕奇)永远听不明白,“老朋友啊!”

      而最光明磊落的线索,让人禁不住怀疑当阿婆给波洛这个形象加上强迫症的设定时,是不是就已经想好了要用在这个场景里:诺顿头上,那个当作自杀的话实在奇怪,荒谬,甚至有些可笑的,额头正中心的弹孔

      ——老实说,有些地狱,但真的让人发笑,除了波洛,有谁会在伪造自杀时也要对称呢?

      所以,诺顿案的凶手是波洛,至此整个事件似乎都清晰明了

      *

      ……吗?

      当然不

      最后一个谜题:为什么需要黑斯廷斯!

      为什么波洛需要黑斯廷斯?

      我不是说创作手法上的解答,而是推理本身,波洛为什么一定要让黑斯廷斯来这里?(就算没有黑斯廷斯,也不影响波洛杀死X不是吗?)

      实际上阿婆并不常使用黑斯廷斯这个角色

      《帷幕》久违地以黑斯廷斯为第一人称视角,让人对字里行间这位老朋友散发着的“清澈的愚蠢”会心一笑……

      以至于,我的注意力被完全转移了

      波洛杀死了X,这个案件中波洛是凶手,而有凶手,当然要有侦探

      谁是侦探?

      黑斯廷斯是侦探!波洛对自己将要犯下的案件选中的侦探!

      事实上,从这一角度去看,你会发现,作为凶手的波洛充满了往常案子里凶手的特质:对犯案充满自信,侃侃而谈,让人信任,没有人会怀疑他,不断在侦探面前“挑衅”,沾沾自喜

      在这个角度去回顾案件,整个故事设计都焕然一新的精彩绝伦,精妙无比!

      为什么需要黑斯廷斯?

      答案在故事开头就写明了,黑斯廷斯一直在抱怨,波洛要和他“公平竞争”

      凶手和侦探公平竞争!

      所以我上面说《帷幕》不亚于《罗杰疑案》,凶手需要侦探,这何尝不是一次以黑斯廷斯为“我”的叙诡?一模一样的手法,却仍然难以识破,天哪!阿婆!

      不过,由于我们的黑斯廷斯过于正直,侦探被凶手玩弄于股掌中

      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他那变来变去的脸色是多么可爱啊!甚至开始怀疑科蒂斯!“老朋友啊!”

      以至于直到后记,凶手之前留下的线索才一一与真相吻合,波洛依次解释自己给的提示:换房间,丢失的钥匙,照顾父亲的乔治……其中最为精妙的便是“瘫痪”的谎言,从作品简介就开始欺骗!除了精彩我说不出别的夸赞!

      老实说,这段甚至有些许逻辑流的味道

      *

      《帷幕》的核心凶手并不是诺顿,而是波洛

      只有波洛是一开始就下定决心要“犯案”的,他早在诺顿选取目标之前就做好了杀死诺顿的准备(连侦探都挑好了!)

      也可以说,X成功挑唆了波洛成为凶手

      但我不会说这是X的胜利,因为显然波洛并没有被抓住,且并不以杀死一个凶手为正义

      他并不是和X同归于尽,而是战胜了X后,坦然迎接上帝的惩罚

      *

      《帷幕》,最后一案

      赫尔克里波洛不仅出色地战胜了X,识破“完美犯罪”

      还出色地作为凶手,战胜了侦探黑斯廷斯

      这个时候我再回想第十七章结尾,还有什么不满呢?

      这并不是探讨生与死的故事,赫尔克里波洛结束了伟大的一生,对他的朋友说

      [“老朋友啊!” ]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