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葬礼之后 ...
-
是《葬礼之后》的repo
锵锵赶上这周的尾巴,主要是为了调作息这七天太混乱了,一直到周末才耐下心来阅读
剧透注意
*
从我最后的念头倒过来复盘吧
故事结束得太快了!
和《顺水推舟》那个时候一样,解密篇的爆点过于压轴,以致看到最后一页的时候激动的心情还没平复下来,就结局了!
以及波洛这回居然没有组cp(吃惊)反而拆了一对(咳咳)而且迈克尔和罗莎蒙德这个,放在现在,挺难评的……但考虑到时代局限性,还是能体会到阿婆想最擅长写的那种女性的“爱”
最后海伦的“侄子”的话题也锦上添花……
……唉,就是意犹未尽
短视频刷多了很明显能感觉到集中力下降,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很投入,但是一旦投入进去了又根本不想停
猝不及防、“再写一点哇”的抱怨
接着说爆点
虽然我不会说推理小说是群像,但是想想吧,古典推理套路,众多登场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一个案件引发另一个案件,侦探作为线索人物走访调查,把不同理由产生的不同谎言揭穿……
以及最关键的!侦探破案必须聚集所有当事人!在这之前一定什么都不说!
哈哈,在解密篇到来前,谜团不停堆积,侦探又有所“卖弄”,阅读情绪不断积累,然后
BOOM!集中一点爆发!
尤其这回,解谜的部分十分简短,非常简短,就几段话,回答所有疑问
——这让我怎么不感叹不够看!
我得说,有那种看成田良悟的群像剧,各种纳罕的分支过后,所有人物汇聚一团爆发的畅快
*
现在回到故事本身
仔细想想,有哪个故事阿婆没有玩弄她的“身份诡计”吗?
当我根据开篇的族谱逐步认识登场人物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寻找:谁可以不是谁
而在阿伯内西家族,很显然,这个二十多年没见的科拉小姐不就是最好的替代对象吗?
之后又有刻意描绘她的女仆和她“同年龄”“不像一般的主仆关系”“陪她聊天”……可以说,女仆有问题是最明显的答案了!
——阿婆的核心诡计就是这样老套重复,但又通过众多烟雾弹装饰它,同时故事描写极富有趣味性戏剧性可读性(波洛的人格魅力也是一大加成!),即便隐约能击中真相,却不会使案件无聊
《葬礼之后》便完美具有这些特点,可以说是很典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了
是的,女仆有问题,但是看看,这个故事里出现了三个案件,理查德(是谋杀吗?),科拉(是谋杀!),海伦(谋杀未遂)
就像《顺水推舟》里我在苦恼的一样,这三个案件,是谁杀了谁?
另一方面,女仆杀科拉的动机我并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理查德分下来几十万的遗产非常具有错位感,让我意识不到消费水平的层级问题:对一个女仆来说,多少英镑的“巨款”能成为动机?(或者一幅画能卖多少钱?)
不过,如果我看的是柯南而不是波洛,那女仆砒霜中毒却没死的瞬间我就会拍案而起了:你自导自演,你就是凶手!
*
最后一些感慨
不管是《顺水推舟》还是《葬礼之后》,都发生在一个富豪家族顶梁柱的死亡后,且十分具有相似性的:接班人顶不起来,所有人都有落魄的谋杀动机,但真凶却不在他们之中,真凶落网后拿到巨额遗产的他们开始“新生活”
老实说,我会为故事开始前就死去的富豪感到些许悲伤和心酸[允悲]
还有庆幸:虽然“扶不上墙”,但至少“不坏”
《阅读攻略》里提到的一点我很同意,推理小说出发点其实是暴力:侦探要登场需要什么?需要案件,需要死亡,某种角度上,死者的角色创造出来就是要死去,侦探就是他们的“死神”
阿婆的故事里,死亡是一个符号,很少去描绘案发现场的血腥,尸体的状态,更多时候,凶杀案本身是一笔带过的,活着的人才是故事的中心
阿婆的故事里没有死亡代表的血腥暴力产生的噱头,最大限度地聚焦于死亡之外的部分
有时还有悲悯
“她就像一朵花”——《H庄园的午餐》
所以我确幸,我最喜欢阿加莎的推理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