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黑麦奇案 ...
-
[你看看,他多帅啊]
*
看完了《黑麦奇案》
天哪,天哪
在阅读本作的三分之二时间我都在后悔一不小心提前看到了《阅读攻略》给出的本作关于“复仇女神”的评价,我不喜欢先入为主后产生的失望,而我也确实因为没get到“复仇女神”之感而有些失望
但,最后一章的处理,故事的尾声,实在是太棒了
充满了煽动性、悲剧的浪漫,我瞬间如同马普尔小姐一般,泪水溢满眼眶,同情继而愤怒——强烈而真实的感情冲击着我,为这个故事画上最戛然而止的完美句号
《谋杀启事》repo中曾经说过,当案件发生过早时,阿婆往往不太擅长平衡取证篇的故事性和枯燥性,而本作案件直接摆在第一章(和《藏书室女尸之谜》一样颇有冲击的趣味)、剩下两起案件在三分之一处迅速发生,紧接着便是马普尔小姐突兀果决地登场
——这种一反常规的处理方式是不是反而避开了阿婆的“短处”呢?
紧凑,紧凑带来的加速感,让我几乎没有停顿,一口气阅读完了这个故事
……总感觉接下来应该用这个作借口解释为什么这次我没能提前锁定凶手了
(沉思)(犹豫)(叹气)(以头抢地)
是的,直到马普尔小姐说出凶手前,我的嫌疑人选始终在兰斯洛特和珀西瓦尔之间徘徊,任何一方都无法给出关键证据
而现在回过头来看,我没抓住的关键证据,就是为什么三起案件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一反常态地迅速
回想以前阿婆故事里的连续谋杀,三起中总有一起是因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而导致的灭口,凶手确认这个证人掌握线索需要的时间,就是连续案件之间的冷静期
但在本作中,第二三起谋杀发生时间相差无几,一同发生在第一起案件发生的第二天,并且故意通过童谣混淆了第二三起案件的案发顺序
其实从这个线索本应该推出答案的:三起案件都是一开始凶手就确定要犯下的罪行,无辜的格拉迪丝并不是因为“发现了什么”而被害,而是他一开始就在凶手的犯罪计划当中,她必须除去
可以说,“格拉迪丝是凶手同谋”正是这个案件的破题之处!
唉,虽然我上面大摇大摆地说自己把嫌疑人锁定到两个,但,坦白承认吧,因为其他嫌疑人根本没有怀疑的必要!从一开始嫌疑人就只有兰斯洛特和珀西瓦尔!
从why出发,雷克斯死亡的获利者,阿黛尔太太,珀西瓦尔,兰斯洛特,伊莲小姐
阿黛尔还没来得及怀疑就被杀了,而相关者(“情夫”)杜波瓦的偷信事件根本也没打算遮掩,更是完全和黑画眉事件无关,毫无疑问排除
伊莲小姐,同样的理由,虽然有意引出杰拉德·莱特,让人怀疑这会不会是唐纳德·麦肯锡的身份诡计,但这个男人完全没有正面出场(而唐纳德的身份后期也另有揭露),排除
所以嫌疑人只剩下珀西瓦尔和兰斯洛特了
哦,这里要提一嘴玛丽·多芙,虽然故事有意把她往露比·麦肯锡的身份上引,但是拜托,在阿婆的故事里,我当然会更愿意相信why出于既得利益而不是复仇这样缥缈的动机,更何况玛丽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是绝对冷漠的利己主义者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虽然阿婆经常玩身份诡计和双重含义,但她基本不会在角色形象上埋包袱误导,也就是所谓的“这个人物表现出的性格完全是为了作案的伪装”这样对读者来说一点也不公平的设定,我想这很有可能出自阿婆的“健全感”,即就算凶手犯下再怎么残酷的罪行,他也始终是他自己,而不是精神病之类的其他角色,即便他想隐瞒,也会在行动的过程中暴露
每一个凶手都是清醒地、合理地犯罪,因此才让人愤怒
扯远了,回到玛丽的话题,最后她搞敲诈这一出着实吓了我一跳(我真的觉得她会是正面角色),但又合理解释了她频繁换工作的原因,尼尔警督最后同她的对话实在太帅了,可以说是我目前看过的阿婆故事里最有魅力的警督形象(斯莱克警督这种算论外)
继续说珀西瓦尔和兰斯洛特,前者是太明面的嫌疑人了,几乎不用怎么判断,后者的设计确颇为巧妙
在我阅读的笔记本上,当故事借兰斯洛特之口揭露麦肯锡家和矿山故事的时候,我在后面红笔大大标注了一个“兰斯嫌疑上升”,并在兰斯洛特后面补上了“身份?”
哈哈,你不能不在阿婆的故事里找身份诡计!
但看兰斯洛特出场时和伊莲小姐打的照面,我又不得不排除了他身份诡计的人选
——这也是我觉得这次案件设计的另一个精妙之处,这次的身份诡计是相反的!并不是一个陌生人代替了现有角色,而是现有角色去扮演了陌生人!所以当我在身份诡计一栏划掉了兰斯洛特这个怀疑对象时,也自然而然地把正确答案排除了!
然而,即便我标注了“兰斯嫌疑上升”,但仍旧在这条线上获得了极大阻碍,也就是动机,至少在兰斯洛特演过了之前,我完全找不到他如何从父亲的死中获得利益,即便怀疑他的妻子是露比·麦肯锡,拜托,复仇的动机更是毫无道理
不得不承认兰斯洛特把自己的“坏”演得太出色了,完美编造了支票的故事,还有当然,仅出自他一人之口的“父亲让他回来”的故事
总而言之,why的部分无法让我排除这两人任何一位的嫌疑
那么下一步该考虑的,how
我不得不承认我毫无头绪
如果考虑第一场案件,那么兰斯洛特有不在场证明,如果考虑第二三起案件,那么珀西瓦尔有不在场证明
因此必然可以推出,凶手有同谋
但,我上面已经说过我犯的错误,我没有把格拉迪丝放到第一起案件的“同谋”选项里,因此我在how的解答过程中大失败……
*
就不再重复我的失败过程了吧
剩下没有提到的人,詹妮弗太太,我只能说我是通过排除法最终把露比·麦肯锡的身份安到她身上的,因为确实反差很大!而另一方面,当我真的很想磕的cp(兰斯洛特和帕特丽夏)be之后,我居然只能从珀西瓦尔和她曾经有过的爱情中捡点糖吃……
最开始为了“复仇”而接近,却不由自主产生了爱情,用“成为他的妻子掌握他的钱也算复仇方式”安慰自己,可结婚之后爱情却在枯燥的日常中逐渐消失……是BE美学啊!
而和她完全是反面对应的是帕特丽夏,不如说珀西瓦尔和兰斯洛特两兄弟完全就是两个相反的角色
珀西瓦尔把自己的精明掩盖在老实听话的形象之下,而他确实是一个“老实”的普通人;兰斯洛特毫不掩饰自己投机取巧的坏,但用此来遮掩自己真正的目的——他对帕特丽夏说的“爱”里究竟有几分真心呢?我很喜欢这里的留白处理,就像珀西瓦尔,他现在对妻子的爱还有当初让他们结婚的那种纯粹吗?
而帕特丽夏,故事并没有写出她的结局,直到最后一次登场,她还相信着兰斯洛特的“爱”,如同格拉迪丝换上自己最好看的尼龙袜,最后得到的却是残忍的谋杀,她的爱情一开始就出自阴谋和欺骗,晾衣夹子……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愤怒
此外,我十分怀疑帕特丽夏的第一任丈夫,那个死在战争中的“唐”便是唐纳德·麦肯锡,如果是这样,那么麦肯锡家这个支线故事的设计也颇为浪漫:尽管两个孩子的母亲灌输着复仇概念,但他们都没有变成堕落的样子
反而是真正的刽子手,残忍狡猾的兰斯洛特……
这个时候回到开头,《阅读攻略》里提到的“复仇女神”,显得多么生动形象
《黑麦奇案》这个故事不仅仅精彩在案件的反常规设计,还在于马普尔小姐在本作中截然不同的形象
不再是之前作品中不好意思地插一嘴,可有可无地提出“谁很像哪里的谁谁谁”(在这个案件中她使用这个类比都少了!),而是强势地冲入故事舞台,不由任何人拒绝的由愤怒而产生的正义感,套用老拉姆斯伯顿小姐的话:
[“你是个正直的女人,简·马普尔,而正义必须得到伸张”]
而在故事的最后,尽管马普尔小姐瞬间同情而愤怒,但这两种情绪紧接着被成就感所取代,这一情感转换又极大地推翻了至今为止马普尔小姐在我心中的形象
……我还是很难概括马普尔小姐至今为止是怎样的角色,真的不如波洛标准立体,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此外是之前提到过的尼尔警督,和波洛案件不同,马普尔小姐的设定无法担任主导案件的侦探,因此故事里必须出现主视角的警督,而本次故事不和《谋杀启事》一样无聊的另一部分原因,我愿意归功于尼尔警督的形象
和斯莱克那种搞笑类型不同,有些许思维发散的笑点,但没有掩盖严谨负责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取证时对待所有角色的态度,平等却不缺少强势,将矛盾感平衡得很好,我真的有些遗憾他不能出场在其他故事中
不过,要让我选最期待出场的警督,那我还是会选斯莱克,毕竟有趣才是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