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二章 ...
-
朱稚华口中的稻香村是朱允炆特意为她从御花园划出的一片地方,以白墙黛瓦与御花园隔开,简单修建了几间房,用于储藏种子与幼苗,又修了水车饮水灌溉田地,剩余的地方则几乎全部用来耕种农产,稻香村的庭院布置和御花园完全不同,俨然是一处小小田园。
不过是过了一道门,御花园中争奇斗艳的花香渐渐散去,空气之中仅存的便是外翻泥土和稻谷汁液的淡淡清香。
朱稚华、朱允炆和朱文奎三代人走进来,原本在院内收割、整理稻穗的宫人们急忙见礼,待到朱允炆准许起身,宫人们才各自忙碌自己手头的事情去了。
三人坐在庭院内的石桌边上,上面早有宫人铺设软垫,待到落座,立刻有宫人奉上茶水点心,朱稚华将点心的盘子往父子两人手边推了推,道:“陛下和太子尝尝,这芋头也是我种出来的呢,个头又大,这次收回来不少,我给皇嫂和皇后也送了些去,不知道她们爱不爱吃。”
“好吃——”朱文奎咬了一口,眼前一亮,道:“感觉比平时光禄寺送来的点心还好吃,外面酥酥脆脆,里面还包了馅料呢。”
“有的放了玫瑰,有的放了冬瓜,这次种出来的芋头口感微甜,稍加一点糖就足够,也不用担心文奎蛀牙啦。”朱稚华有些得意,道:“正好我叫人在育苗的房间下面挖了暖道,将这点心用暖道生火的炉子炙烤一下,外面便脆脆的了。”
朱文奎有些好奇地问道:“暖道?在地下挖道路,难道不会塌吗?”
“这暖道以黏土、石灰和矿渣混制成浆,涂在青砖间隙,十分牢固。”
朱允炆吃了一块点心,不由笑道:“只有姑母才有这样的心思,竟然想到在地下挖出通道来培育稻苗。”
坐在凳子上的朱稚华晃了晃腿,道:“之前有宫人帮我找了一本古书来,上面记载宋时便有密室育花的法子,只是用沸汤保温实在是太过浪费,直接用地道生火加温,再用木炭闷火,便可以让屋内时时温暖如春,而且这生火能做许多事情,既能烧水、又能做饭,也不会浪费那些木炭。”
见朱稚华兴高采烈地分享自己的心得,朱允炆听得十分认真,微微皱眉道:“这法子似是出自《齐东野语》,涉及众多杂事的文人笔记,实在不是什么正经书,哪个宫人竟然给姑母找出这样的书来?”
朱稚华不曾想朱允炆竟然这么快就能通晓是哪本书记着的方法,不由,她转了转眼睛,笑嘻嘻地说道:“陛下没有看过,怎么知道是《齐东野语》呢?我与陛下一样,都是为了以史为鉴,吸取前人教训呢。”
朱允炆被她一噎,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也就只有这位天资聪颖的姑母能想出这样的歪理来搪塞他了,若是真的“以史为鉴”,理应修身养性,怎么张口便是“堂花”这样的前朝糜事呢?
倒是朱文奎感觉有些无趣,看到不远处的宫人们还在收割稻谷,便兴致勃勃地开口道:“爹,姑祖母,我也想收稻子,挑最好的送到曾爷爷的神位前。”
朱文奎身为太子何时做过农活,朱允炆看他这样,训斥道:“你不是农人,没有做过什么农活,别糟蹋了你姑祖母的稻田。”
朱稚华却不以为意,笑眯眯地说道:“爹爹要是知道太子的这份孝心,一定高兴得不得了。”说完,她对一旁的宫人道:“带太子去我的屋里换身我平日农耕穿的旧衣裳,如今日头好,进了水田还不会冷,要是再晚些就要当心生病了。”
“是。”
朱允炆见儿子兴冲冲地跟着宫人走了,忍不住无奈地摇摇头,道:“亏得姑母能整日里陪着他,朕看他是不知道照顾这几块田地的辛苦之处,把这当做什么好玩的事情,糟蹋了姑母打理农田的心血和皇爷爷的期望。”他说完还不忘叮嘱道:“这里虽然有暖道,可到底是在御花园后,朕听宫人们说了,姑母有时累了不愿意回长乐宫歇着,嫌弃路上太远,可那也不能住在稻香村内啊,不如朕让宫人将寿昌宫或是咸阳宫收拾一番,给姑母闲住。”
朱稚华赶紧摆摆手,道:“爹爹原本将美人和我一同安置在长乐宫,和乾清宫极近,已经是恩典了,现在美人不在,我一个人住着,哪里用得着再收拾宫室……”
朱允炆见她坚决推辞,只好叮嘱道:“那姑母也不能在这里住,不成体统。”他看向不远处的贴身太监王中,道:“之后叫司舆准备车驾,以后长乐公主每次出行前往稻香村时便要备好,不得有误。”
“是。”
宫人给朱允炆和朱稚华奉茶,缕缕茶香随着微凉的秋风四散,朱稚华双手捧着茶碗,只觉得掌心温热,待到宫人走远了,朱稚华这才开口道:“用蜜糖裹了生粉,敷在口疮上,可以缓解疼痛。”她指了指嘴角,道:“陛下在奉先殿的时候说话快了,是不是咬着疮肉了?让王公公回去给你敷上吧。”
朱允炆一怔,随后终是忍不住露出一个苦笑,道:“怎么姑母连这些也能看得出来?”
朱稚华认真地说道:“陛下是太孙时,亲自侍奉爹爹,庇护宫人与百官,却从不吐露丝毫自己的苦楚。我也在旁看着,陛下的辛苦,我知道的。”
除了对自己亲近的女儿和孙子,朱元璋晚年的性情十分暴烈,眨眼间便是无数人的生死,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人不怕。朱稚华不过偶尔庇护一两个宫人,都时常担心自己一不小心惹怒了亲爹,被直接一个当场赐死,跟随朱元璋身边、肩挑大明未来的朱允炆只怕比她的压力还要大,就连上火生了口疮都不敢让他人知晓。
朱允炆神情复杂,沉默不语。
朱稚华心中暗暗叫苦,朱允炆心思深,又忧心于战事,也难怪他着急上火。
朱稚华眨了眨眼,心里转了一圈,随后道:“陛下还记得三十年的此时吗?”
朱允炆一怔,记忆似乎已经有些模糊了,只是喃喃道:“三十年……”
朱稚华故意学着某人的样子摇头晃脑,拉长声音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秋风掠过,不远处还未收割的稻穗被风吹得沙沙作响,两人的目光不自觉望向远处的稻田,朱文奎正拿着镰刀,学着宫人的样子一把一把地割稻子,直起腰的时候还不忘冲着朱允炆和朱稚华挥挥手,道:“爹,姑祖母,瞧!我收了好多麦子呢!”
朱稚华也冲着朱文奎挥了挥手,随后对朱允炆道:“爹爹带我们去看秋收,还考校了文奎的课业,文奎背得正是这首词呢。文奎还说正是因为爹爹勤于政事、劝课农桑,民间才有这样的丰收盛景。”
朱允炆也依稀回忆起这件事,不由露出一个笑容,道:“皇爷爷还说文奎嘴甜,从小就这么会说话。”他忽地想起什么,笑道:“朕记得姑母背诵的是《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皇爷爷听了之后便将姑母抱在怀里,说姑祖母从小便知道体恤百姓、知晓农人的辛劳不易。”
见他脸上露出了笑容,朱稚华这才在心中松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陛下也正是因为记得这些,所以才会减轻土地税收。连太子都和我说陛下处理政事的辛劳,这样休养生息的政令足以让天下人铭记陛下的恩德。”
朱允炆和她对视一眼,过了一会才开口道:“姑母不必这般绞尽脑汁的宽慰我了,这些事情为难我一个人就已经足够,姑母本应该长乐无央,何必因为我而烦恼。”
朱稚华放下茶碗,看向朱允炆,乖巧地说道:“我偶然听路过长乐宫的内侍们提起,说过些时候还要再和燕军交战……这样已经是打了三年的仗了,陛下已经竭尽全力了。”
听到她这么说,朱允炆不由轻骂道:“这些太监……皇爷爷不在,国家大事也敢随意议论,真是不要命了!”他说完却又沉默下来,搭在石桌桌面上的手指渐渐收紧。
如果不是战事不利、心惶惶,宫人们又怎么敢轻易议论国事?如果不是皇帝无能,又怎么会连深宫本应无忧的公主也知晓战事?
朱稚华按着他的手,道:“陛下……”
自从继位以来,朱允炆的压力只增不减,她请朱允炆忙里偷闲来稻香村小坐,也只是希望朱允炆能够放松一些,要是她能开导几句也好,可这些到底要朱允炆自己想通了才行,她想帮也帮不上。
她的掌心温热,指腹却已经有了许多茧子,大概是做农活的时候留下的,不像是娇生惯养的公主,倒让朱允炆一时间想起了皇爷爷临终前曾经放在他肩上的那只手。
朱允炆不由也握紧了那只小手,垂首道:“姑母……我……”
朱稚华轻轻地拍了拍他的手背,没有说话。
两个人静静坐着,守在不远处的宫人们也都安静无声,唯有朱文奎辛苦劳作时的喘气声偶尔响起,反倒是唯一没有任何忧虑的人。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允炆轻声道:“三十年时,稻香弥漫、稻穗飞舞,倒像是大梦一场。”
朱稚华微微仰头看向朱允炆,朱允炆已经站了起来,对不远处守着的内官王中道:“召方孝孺入宫觐见。”
“是。”
朱稚华也跟着起身,看着朱允炆道:“大侄子……!”
她一出声,周围的人都看向她,长乐公主事事恭谨,从不在众多宫人面前这样高声称呼今上,宫人们如何不惊讶,就连知道姑侄二人一向亲近的太监王中也面露惊诧之色。
朱允炆回首,轻笑道:“刚刚便看出姑母又长高了些,今秋做的冬衣恐怕又要短一寸,朕让皇后叫尚服局的人重新为姑母量体裁衣。”
朱稚华愣了愣,低头看向脚下,这才发现裙下露了鞋尖出来。连她自己都未曾发觉的小事,朱允炆却也能记在心底,让她不由鼻腔一涩。
他这样悲观,恐怕已经料到了某种最坏的结果。
见朱允炆转身离开,穿着粗布麻衣的朱文奎小跑过来,有些疑惑地开口问道:“姑祖母,爹爹怎么走了?”
“陛下去忙了。”朱稚华见他有些失望,伸手用帕子擦掉他脸上的泥点,道:“还说要给你做新的冬衣呢。”
朱文奎这才露出一个笑容,道:“好,我和姑祖母一起,这样我们都能换新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