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卖出 ...
-
“1950年出版的《林海雪原》,到现在,我也就找到这么一本,你真想要的话,给五块钱吧!”
郑楠话里话外都透露出一种“我也懂行,别想捡漏”的意思,对方原本还想讨价还价呢,那心思顿时也淡了。
“行吧,五块就五块!同志,你是今天第一次来摆摊?往后每天都会来吗?
是这样,我叫周正,是美术学院大二的学生,我这儿还需要一些连环画,比如说最早版本的《岳飞传》和《东周列国志》,你要是能找到,价格绝对不是问题。”
“行,我记着了,你方便的话,可以列个书单,我要是能找到,就给你留着,但是,价格肯定是降不下来的,你知道的,在懂行的人眼里,这些连环画的价值可不能按照当年出版时候的价格算。”
郑楠用一毛钱收来的连环画,转身就以五块钱的高价卖了出去,但这可不是她故意欺负老实人,而是因为,东西值多少钱,要看对什么人来讲。
她精挑细选的这几本连环画,虽然不知道是否属于名家绘制或者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但出版时间都在五零、六零年代。
要知道,由于历史原因,连环画的出版在前十年受到了严重影响,而建国初期出版的连环画,也大多因为保存不当等原因,很少能找到完好无损的了。
郑楠的这些连环画,虽然一看就是旧书,但上手一翻就知道,至少页数都是齐全的,对于学美术、需要这些连环画来作为研究学习资料的大学生来说,看到这些,可不就是见猎心喜了吗?
“行,你等会儿,我这就去写书单!”周正把淘来的宝贝揣进兜里,飞也似的跑进了学校里,竟是连午饭也顾不上买了。
刚才他和郑楠的对话,旁边围过来的学生也都是听见了的,只是,按照工人的月平均工资来算,五块钱一本连环画,是真的有些贵了。
因此,在周正回来之前,郑楠面前的连环画,也只是陆陆续续地又卖出去了两本。
当然,相比起她的成本来说,即便剩下两本今天没法卖出去了,那她也是大赚特赚了一回的。
“同志!呼!我回来了!这是我刚写的书单,还请你帮我多留意一下,哦,对了,他们俩是我舍友,也想买你的书。”
说着,周正递过来一张从本子上撕下来的纸,一看就是刚刚着急忙慌写下来的,上面的字儿都写得龙飞凤舞的。
好在,倒也不难辨认,郑楠把纸叠成四四方方的,揣进兜里,又忙招呼着新来的顾客:
“看一看啊,现在就剩这两本了,不过,没买到的同学也不用着急,下午我会多带几本、再来一回的,如果有像这位同学一样,需要更多这类连环画的,也可以写个单子给我,我会尽最大能力去帮大家找的。”
有人把这话放在了心上,也有人撇撇嘴,嘟囔了一句“一本小人书卖得这么贵,还说帮大家,说得好像没收钱似的”。
郑楠听见了,却没打算理会,一来,她是做生意的,不是做慈善的,钱货两讫,她自认为问心无愧,而会说这种话的人,也压根儿不可能是她的目标客户。
二来,人家毕竟是美术学院的学生,她在美术学院门口摆摊,学校又不收摊位费,她要是跟人家的学生起了冲突,难免会让校方有意见。
到时候,她拍拍屁股回北京了,可剩下这些摆摊的人怎么办?还不得恨死她?
俗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款的朋友自然也是大款,剩下的那两本连环画,也被周正的舍友商量着“瓜分”了。
虽然付出了五块钱的“巨款”,但他们收获的可是宝贵的学习资料,因此,两个明明都有些肉疼的人,抱着新到手的连环画,却一个个都在咧着嘴笑。
“行了,书卖完了,下午我会再来一趟的,周同学,回见啊!”
比起其他卖美食的小摊,郑楠的书摊收拾起来,实在是太过简单了,把板凳还给隔壁的大娘,道了声谢,又把麻袋三两下叠好、放进车筐里,她冲着大概率的回头客——周正同学挥挥手,这才骑上自行车离开了。
原本想着中午没时间回去吃饭了呢,但既然第一批收购的连环画都顺利卖出去了,郑楠想了想,还是回马大娘家吃饭吧。
毕竟,刨除成本,她今天早上是赚了24.5元,但是,三十出头的存款,依然没办法让她有安全感,所以,现阶段,能省一点儿就是一点儿吧!
马大娘虽然在客运站门口摆摊,却也不会为了赚钱从早到晚都守在那里,且不说天热,早上剁的肉馅儿到中午可能就放不住了,就说她的身体也经不住这么操劳啊!
所以,郑楠回去的时候,马大娘正好在家做饭,看见她回来,老太太先关心道:“早上出去怎么样?没赔钱吧?”
马翠华也是从摆摊新手一步步成长到现在这样的,她知道,新手阶段,挣不挣钱都没那么重要,最重要的,是别赔本,这样的话,心理压力没那么大,也能多撑一阵子,说不定,情况就慢慢变好了呢?
郑楠边洗手边答道:“您放心,没赔钱,还小赚了一点儿。”
她没说自己是淘的什么旧货赚到了钱,也没说自己具体赚了多少,马翠华自然也不会多嘴去问。
今天的午饭是西红柿鸡蛋面,马翠华是按照一人一个鸡蛋来算的,酸甜可口的卤子盖在劲道的面条上,味道真的让人忍不住想要竖个大拇指。
等吃完午饭,眼里有活儿的郑楠手脚麻利地去把锅碗都刷了,她在院里的水池边洗完的时候,昨天见过的那个大娘端着碗面条、坐在自家的门槛儿上,一脸好奇地打听道:
“诶,小姑娘,你不是马大姐家的外甥女吗?马大姐摆摊那么辛苦,你一个年轻人,怎么也不说帮她多干点儿活,反而大清早地就往外跑呢?”
郑楠无语,看了眼大娘碗里的面条,笑眯眯地问道:“大娘,您家擀的面条好吃吗?”
经历过苦日子的老一辈人对粮食都是有执念的,听她这么一问,大娘还以为这小姑娘没脸没皮地要来她家吃饭呢,那怎么行?他们家的饭,凭什么给外人吃?下意识地抱着碗就往后一退。
“好吃是好吃,但……”
”好吃啊?那您多吃点儿吧!”撂下这句话,郑楠抱着洗好的碗,转身进屋去了。
大娘愣了好一会儿才琢磨出点儿门道来,这小姑娘的意思,该不会是“吃饭都堵不上你的嘴”吧?嘿哟,现在的女同志,怎么一个个的,脾气都这么大呢?她又没说什么!
回房间去躺下睡了会儿,说是午睡,其实更像是一种半睡半醒的状态,毕竟,天气渐渐热起来,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的午休,还真不是一般的难熬!
当然,这也就是郑楠不习惯这样的日子,而对马大娘这样需要摆摊赚钱的人来说,现在的天气,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还没到最热的时候呢,怎么能因为怕热就躲在家里不出摊了呢?
临出门的时候,郑楠去拿自己的小水壶,拿起来之后才发现,沉甸甸的,得,不用问,一定是马大娘出门前还特意替她把水灌好了!
隐下心里的所有情绪,满血复活的郑楠又向着经九路旧货市场去了,这回,因为认路了,她用的时间就要短了些。
“同志,还记得我吗?上午我刚从你这里挑了五本连环画的!”站在书摊前,依然是早上见过的那个女同志,郑楠介绍自己道:
“你好,我叫郑楠,有一桩关于连环画的买卖,想跟你谈一谈合作!”
“你好,我叫贺燕。”其实,早上见到郑楠的时候,贺燕心里就隐隐有了预感,她还会再见到这个女同志的,不管是今天下午,还是明天后天。
或许是出于一个摊主的直觉,或许因为她同样是女性,总之,能够在下午又见到郑楠,贺燕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两人倒是也没有另找地方谈话,一来,摊子不好交给别人暂时看着,二来,现在又不像后世,遍地都是咖啡馆、茶楼可以谈话,与其走个几公里去找这样的地方,倒不如直接席地而坐,这样还更省事呢。
“能透个底吗?你手里现在有多少本连环画?市里所有的回收站都被你找遍了吗?”
贺燕并不担心郑楠问过她之后、扭头自己去翻回收站,毕竟,做这件事需要多少人手和时间精力,只有她这个“过来人”才知道。
所以,没多犹豫,贺燕心里算了下,很爽快地说:“我家里人在回收站上班,借着光,我一个月前把市里的回收站都翻了一遍,现在摊子上的旧书只是一部分,其他的都在我家里堆着呢。
连环画不值钱,在我这儿卖得也一般,有时候就是个搭头,具体有多少本我没仔细数过,但大致估算一下,三百本应该是没问题的。”
郑楠心里算了笔账,按五块钱一本,三百本就是一千五百块,当然,去掉一些没有多少收购价值的,实际能卖出五块钱高价的连环画数量,应该不会有这么多。
可绕是如此,即便是按照一半儿来算,七百多块钱,在这个年代,也是一笔令大多数人都会动容的数字了。
“好,我这里有两种合作方式,第一种,早上的收购价格翻倍,我按照两毛钱一本,你整理出三百本连环画,明天早上给我。
第二种,你手里的所有连环画都交给我,不管最后卖出去多少钱,我都分你一成。”
郑楠不是乱发善心,只是,贺燕手里的连环画到底有多少能卖给美院学生,这还是个未知数呢,也就是说,她是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如果贺燕选择第二种合作方式,且不管最后要分给她多少钱,至少在所有的连环画变成实打实的大团结以前,这份风险,贺燕是可以帮着她一起分担的。
“如果我选第三种,把所有的连环画免费送给你,你愿意跟我说说,这些连环画,你打算怎么用它们来赚钱吗?把它们按天租给小孩儿?”
贺燕自个儿清楚,这些连环画从回收站弄出来,根本没有花多少钱,可如果按照一毛钱一本卖出去,那就是三十多块钱,普通工人将近一个月的工资了。
说实话,灵光一现,想到第三种合作方式并果断地说出来,也足以见得贺燕的确是个有魄力、敢想敢干的姑娘了。
只是,她并不知道郑楠在西京市待不了多长时间,就这样冒冒失失地打听人家如何用这些小人书来赚钱,的确是有些冒犯了。
她不知道郑楠会不会答应,更是有点儿担心郑楠恼了她、不愿意跟她合作了,一时间,心里不免有些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