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12章 ...

  •   日头高升,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令人泛起一股热气。

      此时的陆景浑然不觉,大概是心静自然凉吧。

      只见剪刀“卡擦卡擦”声响起,她正专心于裁衣。

      她要为那位叫卫舒的姑娘制衣。

      陆景没想到卫舒是第一个上门的。

      当时场面闹哄哄的,她手忙脚乱地招呼客人,忽然一道声音插进来:“请问这里是仪一舍吗?”

      太吵了,她没听清。

      还是圆圆眼尖,瞧见一姑娘视线落在她身上,当即拽着她的衣裳,告诉她:“陆姐姐,有个姑娘找你呢。”

      陆景转头,是那次挥墨买了她绢帕子的姑娘。

      她告诉陆景,她叫卫舒。

      陆景对卫舒印象很深。

      在一群簪金戴银、穿得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中,她穿着素雅,头上只简简单单簪个根玉。

      可能在那群姑娘看来,卫舒穿着简陋,但卑弱气息全无,始终落落大方,面对银两不够的嘲笑,她也不予置否。

      面对挥毫泼墨的建议,她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引领了一波自创小高峰,要知道,那绢帕子陆景也不是头一回拿出来,只不过有人听了嗤之以鼻。

      再次见她,她眼里纯净,这是一个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的姑娘。

      卫舒父母早亡,自小跟着祖父祖母长大,祖父为人正直,官至御史大夫,官居从三品,从弹劾之职。

      许是应了家里人的吩咐,每当她出门,总有一群女娘围上来邀她一起玩耍。她祖父为官清廉,家资不丰,这些女娘真有趣,明面上巴结她,每当置物时刻,当她银两不够用时,忍不住挤兑她。

      她原本喜静,见此况,便告诉祖母不愿出门了,祖母却时不时撵她出门。

      祖母告诉她,祖父官至御史大夫,是靠皇恩浩荡,但花有重开日,人无百日红,莫被眼前繁花蒙蔽了双眼,出去感受世态炎凉,等祖父卸任后,才能从容淡定,不心生怨怼。

      刚开始被挤兑她还有些不适应,但祖母告诉她“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之类的安慰之语,她常用来鼓励自己,久而久之,她对那些嘲讽泰然处之。

      近来,她们中一个出手阔绰的女娘邀她们来白松县玩耍,恰逢佛会讲经,方丈颇负盛名,她也跟着一起去了。

      马车行至山脚下,一女娘忘了带帕子,探头发现有一摊贩卖帕子,她一喜,招呼其他女娘等一下便跳下车向那摊子赴去,其他女娘左右也没其他事情,便同她一起去了。

      女娘本想随便买张帕子,简陋也无事,但没想到这摊贩还卖料子上好的帕子,上面的样式都是她们没见过的,看着有趣极了,果然玩伴们一个个下手置物。

      她的银两没带够,本想看着就好,但耐不住后头两位女娘怂恿,便开口问有没有便宜些的帕子,当时她心想,最好说没有,这样等那两位女娘奚落过后,便当一切没有发生。

      她见过很多摊贩的神色,每当她问有没有便宜些时,迟疑、鄙夷、不屑、忽视等等都会浮现在他们的脸上、眼神里,没有谁像眼前的摊贩这般,笑眯眯地拿出帕子,请她题字。

      那日,她只记得微风和熙,暖阳熏人。

      题字的帕子巧则巧矣,奈何不耐用,稍微沾点水,墨就糊了,她不得不吩咐丫鬟洗净,然后重新题字。

      不耐用又如何?她自有簪花小楷衬它。

      半月后,一位女娘来找她,道一旬后回京,金阳公主举办赏花宴。

      女娘同她说话时,帕子正好置在她右侧,她视线落在帕子上,恍然想起摊贩店铺将将要开业了。

      她让婢女把摊贩所说的“名片”找出来,听见她的吩咐,女娘嗤笑道:“你还真打算去啊。”

      没错,她就是要去,她想请那摊贩裁一身赴金阳公主赏花宴的衣裳。

      妙人,或许会有巧思。

      在她进店时,看到摊贩本人被淹没在人群中,她耐心的回答旁人的问询,没有因为旁人穿着简单而轻视,果然如她想的一样。注意到她以后,她将她引到二楼。

      不同于一楼的喧闹,二楼很清幽,两人在沙发上坐下,互通姓名后,陆景笑着给卫舒斟茶。

      卫舒说明来意,但并未告知她打算穿新衣裳赴金阳公主的宴。

      随后,陆景将她随意打量一番,稍作思索后,翻开了服装展示册。

      她注意到卫舒服饰材质不错,但不像其他女娘那般饰以绣样,点缀极少,素雅为主,联想到她曾说自己银子不够,于是大胆猜测卫舒家世高,家底薄,那么南宋的服饰再适合她不过。

      人们对宋朝服饰的印象是雅致,风味是这个风味,北宋、南宋还是有些许差别的,比如北宋时的宽袖子演变成南宋的窄袖子,北宋人们酷爱簪花,有些女子头戴高冠,把一年四季名花同时嵌在冠上,称之为“一年景”,南宋女子冠饰则含蓄许多。

      这些审美变化源于“靖康之耻。”

      这也不是说南宋的服饰就不好看了,经典服饰“褙子”就是流行于南宋。

      褙子起源于唐朝的半臂,北宋其实也有褙子,不过大都短款,比较宽松,到了南宋,褙子衣身加长了,整体风格向紧身靠拢。

      褙子作为外套,样式为对襟,窄袖,领、袖口、衣襟下摆都镶有缘饰,翻译过来就是外套下摆很长,敞开穿,侧腰处开叉,显瘦,方便走动。

      陆景取了绯红素纹(没花纹)布料做褙子服饰,再取月白暗纹布料做褙子领口的修饰。

      搭配褙子的往往是抹胸、百褶裙,陆景取了月白素纹布料做抹胸,再用淡青色布料做十二幅百褶裙。

      卫舒又瘦又高,作为经典衣饰,陆景把这套制式挂在二楼,她记得当时给卫舒试装时,她那惊艳的眼神,不过这才哪到哪啊,她定为卫舒制上最适合她的衣裳。

      陆景花了几日捣鼓,很快就送到卫舒的住处,卫舒递了尾款,让丫鬟把衣裳收起来。

      陆景制止道:“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的衣裳也要配上好的妆容才是。”

      卫舒不解。

      陆景并未做解释,只笑道:“请小姐先换上吧。”

      丫鬟阻拦道:“你好大的胆子,这衣裳还没浆洗怎么……”

      话还没说完,卫舒摆了个手势制止了丫鬟,她拿着衣裳进屋依言换上了衣裳,出来后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她。

      陆景很满意地看着卫舒这一身穿着,这新裳穿起来纤细秀丽,果然极衬她。

      然后陆景示意她在梳妆镜前坐下,她指指自己带来的帆布包,道:“在下要为卫小姐描眉,您看?”

      卫舒递给丫鬟一个眼神,丫鬟拿出卫舒惯用的化妆品摊在桌上,卫舒道:“先用我的,若是没有再用陆姑娘的。”

      陆景扫了一眼,虽然少,但也够用了。她把卫舒梳的朝天髻拆开,重新梳成大盘髻,就是把头发都盘在头上,再用玉簪并几个小的发饰插入发间。

      她用一个不知道叫什么的眉笔画出一个晕眉,眉尾朝下,手轻轻粘画眉下摆至眼窝处,呈晕染状,胭脂仅在颧骨处轻扫,嘴唇微染,饰以淡妆。

      黄呼呼的铜镜下,卫舒看不清自己的妆容,余光扫到丫鬟惊艳的眼神,她很满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