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桃花酥(一) ...

  •   一声箫音,落入三月的桃花水。

      细雨泠泠,潺潺江南水间,有孤舟夜泊。

      枕水而卧的歌舞楼台上,琵琶和着歌女婉转凄丽的曲调,明灯蜿蜒,馥郁的桃花香气在春雨夜流转。

      一阵细碎的私语交谈声,隐于其间——
      “今夜怎的,来咱醉红楼的客人这么少?”
      “你竟不知?今日桐安可是来了京都的贵客!”
      “是……什么贵客?”

      似乎是倒吸了一口气,隔了好一会,那女娘才继续脆生生地说道:“我听闻,好似是雀台司的女官!”

      雀台司,武康二年清帝所设,隶属提刑机构,负责朝廷大大小小的监察事务,原本也只算是一个寻常的机构部门,却因为清帝所设的“非女子不可入雀台司的规矩”,以及为首的四大女官制度而闻名于坊间。

      毕竟当今,女子从官少之又少,更遑论从的是“阎王”一般的官职。

      听到雀台司的名字,另一位女娘默了半晌,有些胆颤地道:“那这次来的,莫不是那位……”

      “都说她功绩了然,改革女子科考,替女子求官,为天下女子谋福。”
      “这有什么用?能读书识字、舞文弄墨的终归还是那些富贵人家!这还不如那香山阁的女阁主,开剑派教百姓女子护己身呢!”
      “何况谁人不知,她当年是借旧情郎上位的,是个极其冷血的。”
      “你是说永安……”

      “嘘!都小点声!好像有人过来了!”

      女娘们慌慌张张地对视了一眼,皆瞬间闭口,看着河道边柔柔垂落的柳枝,不敢再妄言分毫。

      心里却不由得想起六年前的宫中传闻。

      元宁元年,五品司侍女官谢玉敲揭发永安王谋逆,拜于宰相朱嶙麾下,后平步青云,进都理欠司,组建女子侦察队,后并入比部,再入雀台司,步步登顶。

      如今,六年过去,她早已是那万人之上的武康王朝四大女官之一了。

      虽尚未及女官之首,却也足以令人闻风丧胆。

      雨还在连绵不断地下。

      与醉红楼仅一墙之隔的春坊酒楼上,旌旗摇曳过处,被女娘们谈论的谢玉敲正静坐于桌前。

      桌上放着一柄长剑,剑柄通体青玉,刻着复杂的云纹样式,看起来寒意逼人,但冷意过处的柄尾,却被画蛇添足般的绣了一朵小小的桃花。

      这时,一声箫音踏雨而来,打断谢玉敲的遐思。她秀眉一拧,眼神瞬间锐利起来,瞥向那不远处的箫声。

      她此次出行并非秘事,而是奉元宁帝旨特来桐安监察漕运,随行人员众多,也配有不少侍卫。

      但今夜跟着她来这座春坊酒楼的,却只有这支仅十人的女子侦察队,除了她暗藏的武功,余下的,更多是只有拳脚功夫的女文官。

      箫声越发近了。

      已至窗牖栏边,却又骤然遁入雨间。

      谢玉敲秀指抓起面前的剑,长袍一掀,不过须臾,剑出鞘,人也翻窗而出。

      酒楼外,长街百里,灯火葳蕤,歌舞不休。

      箫声散在雨里,仿若一场空梦。

      可谢玉敲知道这并不是错觉。

      突然隐匿的箫音反而印证了她的猜想——对方武功极高,却只是试探,并不想露脸现身。

      这个猜想很糟糕。

      她们此次出行虽会有一定的危险存在,可这小小的桐安水乡竟然藏着这等高手,于她而言,这就不只是危险了。

      而是赤裸裸的威胁。

      但对方用意尚且未明,谢玉敲推断不出,她脸上一片肃然,足尖轻顿片刻,无奈地抱着手中的剑,重新回了酒楼。

      却在落脚尚未站稳时,蓦地一愣。

      下一刻,心跳声重重的、重重的在胸腔敲响,继而提起,逡巡着不肯回落。

      “阿遏……”
      那熟稔的名字几乎脱口而出,却在嘴边绕了个弯。

      夜雾朦胧间,雨如丝如悬。

      恍惚中,谢玉敲记起,六年前,好像也是这样寻常的一日,是她亲自把他送上了绝境,送进了那场血雨之中。

      她清晰地记着,那天之后,从小被旁人夸着素来稳重大方、内敛温善的自己,像是骤然变了一个人。

      冷血无情的玉面女阎罗,朝中原本对自己不屑一顾的那些人,现在碰着面也得哆嗦半天。生怕她不经意在朱嶙面前随口一提,便能要了他们的命似的。

      而此刻,春坊酒楼店堂内人潮攒动,与其隔水而望的那座未点灯的阁楼,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就这么隐于无边的夜色之中。

      尽管看不真切,谢玉敲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她曾想象过无数种和宋云遏重逢的场景。

      可绝非今夜这种。

      原来话本上所写的经年重逢与刻骨铭心,都抵不上这一分一毫的怔然。以及,那些不能言说的悲痛,竟是来自官家与名簿上已死之人的无声对视,更是来自无法相认的缄默与沉闷。

      整整七年,他们竟有七年未得相见。

      可人生又有几个七年的光阴可以蹉跎?

      他们凭栏而望,皆不动声色,雨帘遮住旧时岁月,风雨飘摇间,丝丝细雨濯不净旧日烟尘。

      片刻,谢玉敲率先低下了头,掩住微红的眼角。

      她能闻见风带来的花草香气,也能闻见一旁木桌上放着的那一小盒桃花酥的香味,甜丝丝的,却带着一些难以察觉的甘苦。

      相识了这么多年,她从未见过这样子的他。

      布衣草鞋,一支木钗,半束头发绾起锥髻,自然垂落肩侧,随意却又简朴。

      谢玉敲曾见过他无数个华服冠面的模样,也曾见过少年一身军衣,盔甲披身,飒爽勇猛,却未曾得见这样一身的墨黑色,像浓重的雾霭,深沉而陌生。

      一旁的属下见她神色不对,以为外面发生了什么,皆是齐齐手握刀剑,做好了准备。

      风卷起冰凉的雨丝送进来,刺骨的三月春风唤醒了还在呆愣的人。

      一晃眼,那抹熟悉的身影竟消失不见了。

      谢玉敲惊觉空落,却又瞬间怅然若失起来。

      也不知,他此时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桐安?
      又是怎般的凑巧,在此与她相遇?

      刚刚的箫音,是他么?

      谢玉敲面色发白,手用力握着剑柄,硬生生咽下心口苦闷,看了眼四周如临大敌的属下,她轻声一笑,想要分神来抹掉隔楼那张日思夜想的脸。

      “不用紧张,人已经走了。”谢玉敲语调温柔,轻轻拍了拍站在自己身后侧年纪尚小的人的臂腕,“清微,把刀给我。”

      清微大眼睛露出点疑惑,她方才并没有谢玉敲看得清楚,便好奇发问:“阿姐,是什么人?”

      在非当值期间,谢玉敲和侦察队的几位女官并不以上下属相称,她们都是受谢玉敲之恩,科考入仕后进的侦察队,对她更多是姐妹之情,便以姐妹互称。

      谢玉敲把刀剑放回桌上,又啜了口茶,神色淡淡地答道:“应该是哪个江湖侠客,刚巧路过,与我们无关。”

      她素来很擅长掩盖情绪,像今夜这种神态突然的一时失控,还真算是头一回。

      清微尚小,听到她的解释,自是懵懵懂懂地接受了,但和谢玉敲年纪相仿的亦微却是敏锐地察觉出她的心思。

      她抬步走至谢玉敲身旁,声音很低:“莫不是……”

      “不是!”谢玉敲掀了她一眼,“王爷日理万机,哪有时间和精力来这边?”

      这个世上,知道永安王还活着的人寥寥无几。

      亦微是在元宁三年才来到谢玉敲身边,对她过去的事情不甚了解,因而她适才提的,并非那白骨难寻的永安王,而是唯一一个非宗室血脉,却封了王爷的人。

      朱嶙的儿子,庆丰王朱珉。

      那个文韬武略同样不输给其父,却对谢玉敲一见倾心的人。

      谢玉敲今年二十五岁,早已远过婚嫁之年,按常理说,她应当是被世道所不齿的,但因为有前科,又有特殊的官职身份,哪怕姿色出众,这些年来也是始终无人敢靠近,孑然一身,踽踽独行。

      除了庆丰王。

      但其间又有几分真心实意,谢玉敲看不明白,也不想看明白。

      这时,一声惊呼打断了她的神游天外。

      “姐姐们,快看!”清微满眼是惊奇,“那是什么?”

      谢玉敲顺着清微的眼神望向窗外,却只见那原本只有些许灯火人家的长街,骤然被一排艳红色的笼灯点燃,四下通明,光华万丈,连刚刚看不真切的阁楼也现了轮廓。

      她下意识地往阁楼里探。

      却是静默一片,终是镜花水月。

      谢玉敲收回目光,看了眼已经扒至窗边的清微,又看向满脸好奇的其他姐妹们,有些无奈地摇摇头,解释道:“这是江湖会的临灯仙。”

      “江湖会?!”
      “临灯仙?!”
      “桐安莫不是真来了个武林高手?”

      谢玉敲还是那副淡淡的模样,她纤手捻碎了掉落在桌上的桃花酥,心里却在快速地盘着今夜发生的一切。

      江湖会,为清帝、谢西山与朱嶙三人早年闯荡江湖所设,是一个聚集江湖诸豪杰、收集江湖情报、解决江湖纷端为主要目的的组织。

      当年江湖各大门派前往边疆剿灭永安王叛军,也是通过江湖会聚集的。

      而临灯仙则是江湖会的一大传统。

      倘若谁点了临灯仙,意味着他通过江湖会向同等级别的对手发起挑战,若被挑战者不应,则将永远被江湖会除名。

      相应的,为了公平公正,如果发起挑战之人输了,也会被除名。

      是以,点临灯仙是一个鲜少出现的传闻。

      至少元宁帝即位以来,在江湖上是头一遭。

      而且这次,还是在桐安这样一个小小的地方。

      想到这,谢玉敲拭去指腹的碎屑,再次看向那在灯火摇曳下波光粼粼的水面。

      适逢元宁帝指派她们来监察漕运,碰巧她今晚出来勘查具体情况,竟然遇到了七年未见的故人,又见到了十年难遇的临灯仙。

      这一切未免都太过巧了。
      巧合过了,便是预谋。

      还有那声箫音,究竟是谁?

      是精通音律的永安王,还是另有其人?

      “走水了!走水了!”

      一声又一声锣响,震彻黑夜,接着是乱糟糟的人声、吵闹声,这夜的桐安像是坠入一场荒诞的闹剧里。

      这时,雅间的门被重重推开。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桃花酥(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捡破烂作者发现选上幼苗了,大家可以多多培育呀,入v就能有丰厚回报啦~评论区也会不定时掉落红包噢~谢谢大家 本文是剧情流,没有任何宫斗宅斗情节,前部分主剧情,中间开始揭秘,感情线会上来,后期应该就是感情为主啦~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