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山村幼儿园 ...

  •   后来发生的这些事情,顾清林并不知道。解决了心头的一件大事,顾清林这两天过的很放松。有了身册,手头又有一点点余钱,生存的压力一下子没有那么紧迫之后,顾清林这几天都在认真思考接下来如何生活。

      眼下手头虽然有一点银钱,可以新搭一间泥土房了搬出来另住,但像顾清林这样的外来人,终归来路不明,在村里又没有土地,又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又是单身一个人,真要自己生活也还是有现实的困难的。虽说乡下人淳朴和蔼,但也不是所有人对他都是抱着善意的,比如村中的癞子张就曾经明里暗里的找过顾清林几次麻烦,不过也是畏惧着余大山才没敢闹出什么大事情来。顾清林就接受了余大山的好意,暂时仍旧住在余大山家里。

      昨日村正过来,问顾清林能不能在村里开个私塾,教村里的娃娃们读书识个字,不求将来科考,只求能识得几个字将来不至于做睁眼瞎。顾清林既然落户在这里,村正也就想要尽力的为村民争取一下,至于成不成的是一回事,总不至于将来后悔。要知道在大楚朝这个文化普及程度不足一成的时代,村子里能有个读书人那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

      顾清林仔细想了想,这就相当于是小学幼儿园的启蒙程度,他教几个孩子认字其实不成问题,但是出于对这具身体来历的不确定性,短期内他想还是以低调为主,不想大张旗鼓的搞什么私塾,于是给村长商量,对外也不说私塾,只问问本村里有没有孩子想认字的,都送到余大山的家里,反正余家的院子也不小,现在天气温和,每天在室外晒晒太阳上上课正好,将来就算天冷了,余家还有一间厢房一直空着做杂物房用,到时如果真的有小孩子要学,把杂物房收拾一下也可以勉强当做一间教室。至于将来他的生活真的稳定以后,那就到时候再说。

      普通私塾的收费,一个月一般在一百二十文到一百五十文之间的,但凡去私塾里读书的孩子,都是有意要参加科举的,所以授课的内容也要复杂很多,时间相对要长一些,基本都是全天性的。他这每天只教一个时辰,教的内容也比较简单,跟正规私塾业务也不冲突,将来即便有人有心思要挑什么事情,这样也算不得什么大问题。

      起初村正还有些犹豫,这样子没了收费的标准,村正既担心顾清林狮子开口要钱太多,又怕给的钱少顾清林虽不好明说,又不用心教导孩子,还是顾清林主动跟村长定的每个孩子每月五十文钱,村长心里登时喜出望外。别看这五十文跟一百文似乎也只差一半,可就是差的这一半几十文钱,往往就是村里人家一个月的油盐开销,如果只是五十文村里大部分人家挤一挤,一家送一个孩子来识个字还是拿的出来的。且只是识个字而已,家里的大孩子学会了,还可以回家去教小孩子,如此一来,这村里大部分的小孩子就都能多多少少的识得几个字了。

      村长激动的差点老泪纵横,一个劲的说顾清林后生仁义,是个好人。倒把顾清林说的怪不好意思的。其实连他自己也没有发现自己这两个月以来的转变。

      不论是余大山出门前的那一声“走了”,还是回来时的那一声“回来了”;不论是余松边埋头猛吃他做的饭,边说“顾大哥你做饭太好吃了,”还是跟在他屁股后面,一声声的说着“顾大哥你怎么懂这么多”;也不论是周婶子家里帮忙做的衣服还是余婶子家送的小白菜,总之林林总总每一件事情,这些有人牵挂,有人关心,有人任信有人欣赏的生活,都是顾清林前世曾经的许多年生活中不曾感受过的温暖。

      许是这里大部分村民的淳朴与热情,也许是这段时间以来余大山父子对他无条件的信任与关怀,让他一直以来紧紧尘封的内心也不自觉的柔软了,脸上不自觉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如今虽说也是为生计所迫,但他与人相处时,前世那种冷淡疏离的感觉已经少了很多。

      说干就干,顾清林的“山村幼儿园”很快便红红火火的开始营业了。没想到村民们对于能让自家孩子读书认字的这件事情反响十分的热烈,第一批送来认字的小朋友竟然就有十二个,让顾清林意外的是,这其中竟然还有一个女孩子。这几个孩子从五岁到十二岁不等,考虑到小孩子们的年龄差,以及他们的接受程度不等,顾清林把这些孩子以八岁为限,分成了两批。一批上午上课,一批下午上课。对于八岁以下的孩子,顾清林只教授简单的识字内容,而对于八岁以上的孩子,顾清林则在识字的基础上加入了简单的算数。

      如此一来,顾清林每个月也能有几百文的进帐了,这在村子里,不用辛苦下地劳作便能有这样的收入,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以村子里的生存条件,他自己的日常生活开支已经是足够了。
      而自打顾清林正式在余家村安家落户之后,村子里许多有适龄女孩子的人家心思就渐渐活络了起来,隔三差五的就有各家的婶子大娘们时不时的找各种理由来余大山家,其实主要是为了能跟顾清林搭几句话,有意无意的总想给他说亲。顾清林后来无法,只能以自己失忆了,不记得先前有没有娶过亲的理由来搪塞过去,这样过了好久才渐渐的登门的人少了。

      安平侯府里,安平侯急匆匆的回了正房。方氏正卧在外间的美人塌上闭眼小憩,下首边一个丫鬟在轻轻的为其锤着腿。

      安平侯本就心里有事,看到这个样子不由的心里更是冒火,重重的坐在茶几边上,拍了下桌子。方氏本就是假寐,自然听到了声音,看到安平侯这个样子,不由的也是皱了皱眉头。

      打发了下首的丫鬟,方氏起身坐到了安平侯旁边,问道,“候爷这是怎么了?”

      安平侯看了一眼方氏,道,“云大将军回朝了。”

      方氏一惊,“这么快?不是说要到月底吗?”

      “谁知道啊,”安平侯道,“据说是只有大将军和几名亲信先行回了朝,仪仗和大军还在路上,大概月底还朝。”

      方氏拍了拍胸口,念了句阿弥陀佛,还好他早两日把顾清林的生辰八字在喜人那里给撤了回来,不然大将军这一提前回朝,事情还真是不好处理了。只是又想到杳无音信的顾清林,方氏又问道,“咱们报官也有这几日了,承天府那边怎么说,可有找到林儿的下落?”

      “哼,”安平侯道,“我早说那群人,就是一群吃干货的,收银子的时候毫不手软,一个个软脚虾一般的,能做什么事情。我前面问了两次,都只推说还在找,一点消息也没有。”

      “罢了,侯爷也莫生气,本也就没指望他们多少,少不得我们还是自己派人继续找吧。”方氏叹了口气,又有些焦虑,道,“只是可惜了,眼看这袭爵之事近在眼前。。。。。。”

      方氏抬头看了眼安平侯,欲言又止。

      安平侯比方氏焦虑一百倍。他们这一脉祖上一直都是普通农户人家,第一代的安平侯便是因为家里交不起赋税,才不得不从军的。只不过老安平侯的运气好,当初机缘巧合在一场平乱中救了尚是皇子的第三代大楚国君,才换来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后来陆陆续续也算是积累了一点小小的军功,换来了安平侯这样一个闲散爵位,手里其实并无军权,说到底这安平侯府到底也没什么底蕴。

      大楚立朝至今五代,已百余年历史,并且幸运的是这几代君主质量还都不错,目前还没有出现什么不早朝啊,爱干木匠活儿什么的奇葩国君,因此在几代君主的励精图治下,大楚国运日隆,国民生活水平也相较其它朝代有了不小幅度的提高,太平盛世里,像安平侯这样的靠军功起家的人家想要再有什么作为就相对比较困难。

      想袭爵本就困难,更加上现任的安平侯顾亦浩为人资质平庸偏又处事左强,虽在兵部挂着职位,但袭爵近三年终究也没什么作为,因此想要平位袭爵就更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承平日久百年积累,大楚王朝也积累了不少这样的闲散爵位,今上本就有意要削减部分爵位。

      夫妻多年,方氏早早就已经看透安平侯,对他也没报什么期望,所以当初才想出来送顾清林去给大将军当男妻的馊主意,原想着要真是被大将军看中了,两府相差悬殊,成亲前为了面子,今上怎么着也会抬一下自家的门楣,到时候即便不求再进一层,袭爵一事怎么也不会太为难,可谁知顾清林一走杳无音信,现在连这条路也不得不放弃了。

      安平侯缓了几缓心里的郁气,才沉声问道,“喜人那边,你都交待好了吧?如今这云大将军声望日隆,若是被他知晓咱们当初送了林儿的八字又收了回来,难保不会心存嫌隙。”

      “侯爷放心吧,喜人那边我都交待好了,”方氏回道,“这事儿只有喜人自己知道,当初并未对外声张。”

      “如此便好。”安平侯回道,然后,又不知想起了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心中再不甘最终也只化为一声重重的叹息,“唉!”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山村幼儿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