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立嗣 ...


  •   “请陛下怜惜阿蕴年幼体弱,让父亲允她离开永安,返回襄城,得以与二哥父女团聚。”

      垂拱殿内,萧燚跪在地上请求。

      “三妹这是做什么,富贵,还不快扶起来。”

      “当日王嬷嬷与皇后宫中的内侍大人皆在场,也都听了那道长的告诫之语。”萧燚从地上起来,接着道,“阿蕴成年之前实在不宜离开生父母。规矩在哪里都可以学,若是木相与贵妃娘娘介意,大可派教授礼仪的嬷嬷跟着一同前往襄城。”

      “三妹言重了,儿女在父母膝下承欢乃是天伦,镇南王不过觉得永安繁华,而边关苦寒,女儿家需要娇养,才将她留在这里。既然她离不得二哥,返回襄城父女团聚也是应该的。”

      “多谢陛下!”

      “至于是否遣人一同随行,这事你同贵妃商议去吧。她如今也算阿蕴的姑母。”

      “是,臣先告退。”

      萧燚从垂拱殿中出来,由宫娥引着前往木贵妃的居所。

      但是走到半路,便迎面遇上从她宫里出来的人。

      “可是萧三娘子?”

      “正是。”

      “贵妃娘娘乏了,不欲见客,特命奴婢前来与三娘子说,小小姐天资聪颖,二少夫人亦是知书达理之人,由她管教,无需再派旁人教导。”来人道,“若是要学礼,待小小姐及笄之后再学也不晚。”

      萧燚闻言不禁惊讶,没想到木贵妃会这么好说话。

      “既如此,多谢贵妃娘娘体恤,萧燚问娘娘安,请嬷嬷代为转告。”

      ……

      转眼来到十月,刑部与大理寺大牢里被判秋后流放的人开始一批批离开永安城。

      林晴烟在此多留半月,便是要为林家人送行。

      永安城外,草叶枯黄,已见霜寒。

      金甲拿着金银打点好负责押送的差役,对方将那沉甸甸的布袋捏到手里时,嘴角压制不住地往上抬。也不再管是否耽误上路时间,任凭林晴烟与林家人慢慢叙话。

      林晴烟却不敢耽搁太久,将要说的话说完了,便同长嫂还有侄儿侄女告别。

      起初的气氛并不悲切,然而即将分别时,萧明蕴忽然问了一句:“大舅舅和小舅舅去哪儿了?”

      顿时惹得所有人泪洒当场,林晴烟只得抱了她匆匆上了马车。

      他们的行囊也已经收拾妥当,送别林家人在城南,结束之后萧燚护送着他们穿过永安城,一路向北前往襄城。

      来到北门,木良漪竟已经在此等候。

      林晴烟携着萧明蕴下车同她告别,小家伙儿搂着她再次哭得泪眼朦胧。

      “小……小舅舅……”

      她趴在萧燚怀里,忽然指着一处喊道。

      萧燚与林晴烟听清之后具是一惊,下意识朝她指的方向看过去。然后那里只有一个摆摊的小贩,和南北往来的行人,哪里有她说的人。

      林晴烟瞬间生出更浓厚的悲意,弟弟的尸首已经在刑部那场大火里烧成焦炭,怎么可能会出现在这里。

      木良漪与萧燚并肩站在城门外,看着马车在轻骑的护送下渐行渐远。

      “听闻最近朝中有人建议陛下立嗣。”木良漪拢了拢风领,和萧燚一起转身往城内走。

      “冷吗?”萧燚见她穿的比多数人都要厚,却还是一副畏寒状,不禁皱眉。

      “还好。”木良漪扭头笑笑,将手从斗篷里伸出来,搭在了萧燚手上,“啊,我以为会比你的热呢。”

      她不好意思地将手收回去。

      “不畏寒的人真好,就像姐姐这样,过冬对你来说肯定轻而易举。”

      “对你来说很难吗?”

      “也不是难,就是……比较害怕冬天。”她说话时呼出淡淡的白气,“太冷了。”

      难怪她最近都不怎么出门了,萧燚心想道。

      永安地处南方,相较于北地而言冬天堪称温润。从前在梁京,她也是这般畏寒吗?还是说因为后来的颠沛导致身体不好,才会这样。

      木良漪极少提及自己的身体,但萧燚总感觉,除了失忆之症外,她的身体较之寻常人要更加虚弱。

      “如果官家接受朝臣们的谏言,要从宗室择人立为太子的话,姐姐觉得谁被选中的可能性最大?”

      萧燚见她不愿就畏寒一事多言,便只能将心中疑问暂时压下。顺着她的话,道:“廉王。”

      这事很明显,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廉王都是在官家没有后嗣的情况下的立嗣首选。

      “那姐姐觉得官家想立嗣吗?”

      “不想。”

      “我也这么觉得。”

      回到城内,萧燚代替青儿将木良漪扶上马车。

      她坐进马车后将头探出来,说:“天气寒冷,怜娘前些时日便邀我一起吃汤锅,姐姐要不要一起?”

      ……

      每月十五的大朝会到了,果真有人当朝提起立太子一事。

      “陛下春秋正盛,虽然后宫暂时未有皇子出生,但此时便提及立嗣一事,是否为时过早?若是从从宗室中择取人选立为太子之后,后宫娘娘又诞下皇子,又当如何?”有人支持,自然就有人反对。

      “但是太子事关国体,立嗣之事宜早不宜迟。早日择定储君人选,能为学习治国理政留下充裕时间。再者,也能避免不测来临之时可能引起的动荡。”

      “这位爱卿说的不测指的是什么?”龙椅上的泰和帝在此事被提出时便保持沉默,此时突然开口,盯着说话的言官问道,“是确定朕一定生不出儿子?而是觉得朕会早死呢?”

      “微臣惶恐!”言官跪地请罪,原本乱糟糟的朝堂也顿时安静下来。

      “惶恐?”泰和帝冷笑道,“朕看你们一个个都大胆得很呐。朕刚经历丧子之痛一月,你们就开始拿这个来逼朕,你们还有什么不敢做!”

      “陛下息怒!”

      眼看满朝文武跪地,占了上风的泰和帝本该觉得快意。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心中存着一团怒火,并未随着朝臣服软而熄灭,反倒是越烧越旺。

      泰和帝愤然从龙椅上起来,想看看第一个提出要立太子的那名微末言官到底长什么样,姓甚名谁。

      “朕今日……”

      “陛下!”

      彻底失去意识之前,传到泰和帝耳朵里的是富贵的惊呼。

      ……

      天气凉了,见面的地点由园中凉亭改到了室内。

      此处房舍空间并不大,放上一个炭盆便能将整个屋子烘烤的充满暖意。木良漪终于摘了风领与毡帽,手炉也搁到了一旁。

      “那木乐时当真是太难缠了,牢里的焦尸没能糊弄住他,反倒让他顺藤摸瓜,摸到了钱玄同那里。今日他原本是要在大朝会上提的,但是官家突然昏厥,整个朝堂陷入混乱,才没给他机会。”

      木良漪落子的动作慢了一瞬,看向棋盘的眸子里闪过不耐。

      将子放下,再抬眸看向谢显时,眸中已是一片清明纯净:“他手里可有证据?”

      “估计没有。”谢显道,“以他的性子,若是有证据,恐怕早就直接抓人了。”

      “那他有没有可能拿到证据?”

      “从前有,过了今日,便不会有了。”谢显眼中闪过杀机。

      “那便好。”木良漪没问他怎么解决的,只道,“殿下,日后用人还需谨慎。半步的行差踏错,都有可能让我们功败垂成。”

      “原以为那钱玄同是个可用之才,没想到却是个庸才。”谢显嫌弃道,“经此一事,我算是看清了。若非他此时担着一个六品的职位不好随意动,本王定要将他也除掉才能彻底放心。”

      木良漪不欲在这件事上再过多浪费时间,便没再接话。

      “方才听殿下说,官家在早朝之上晕倒了,是怎么回事?”

      “此事说来也蹊跷,发生的毫无征兆。”谢显道,“富贵说官家因服用了天师进贡的丹药,近两月来身体越发强健,精力也越发充沛。白日里处理完国事,晚上还能……咳咳,不该在你面前说这些。”

      “无妨,殿下接着说。”木良漪脸上并不见丝毫寻常女儿家听到这等私密之事时该有的羞意,更不见躲避。

      见她如此,谢显心中不禁多生出一些想法:她是完全不通人事所以过于单纯,没明白我说的是什么?还是……懂的太多所以波澜不惊了呢?

      一想起后者有发生的可能,谢显便忍不住焦躁。这冰清玉洁的人儿,难道有人比他更先一步享用过?

      再想想她在外的名声以及确实的行为,终日流连于勾栏瓦舍,与戏子称友,和妓子做朋……谢显愈发不舒服起来。

      “殿下?”

      谢显猛然从出神中苏醒,一下撞入木良漪的双眼。这双眸子纯净空灵,不会是沾染过红尘污秽的人能拥有的。于是,他心中的怀疑又减少大半。

      “殿下想到了什么,如此入神?”

      “没……没什么。”谢显将心神收拢回来,“方才咱们说到哪里了?”

      “说到官家近来精力充沛,早朝之上忽然晕倒实在蹊跷。”

      “啊对,就是蹊跷。”谢显道,“所以朝堂跟后宫一下子都乱了套。”

      “先不管他为什么忽然晕过去。”木良漪道,“只说早朝昏厥这件事,于我们而言并非坏事。”

      泰和帝这一晕,便在文武百官心中落下一个身体不好的印象。此事在木贵妃诞下死胎那件事之后,无疑在朝臣们心中敲响警钟。

      那些提出立太子的人会更加坚定,而原本处于摇摆状态中的人则会倒向催立的一方。

      谢显闻言不禁激动起来,加之屋内暖意太足,不一会儿他身上就生出热汗来。

      “炭火烧的太多了些,里头闷热,开窗通通风吧。”他扯了扯领子,示意立在木良漪身后的青儿去将窗户打开。

      青儿本不欲动,木良漪微向后瞥,她才挪动脚步,将窗户开了一条缝。

      开完之后她人就站在窗边,待两人议事结束之后谢显起身走了,便立即将窗户关上了。

      木良漪将谢显送到门外,返回屋内便轻声咳嗽起来。

      “可是冷着了?”青儿立即抓起她的手腕去号脉。

      “方才出门吸了两口冷气,嗓子有些痒,你别大惊小怪。”

      “我才不是的大惊小怪。”青儿将她的手放下,蹲到炭盆边给手炉里换了烧的正旺的新炭,塞进木良漪怀中,“我几乎每日都在祈祷,这冬天赶紧过去,春天赶快来到。”

      木良漪没接她的话,给自己倒了热水润喉。

      半碗热水下肚之后,她起身道:“回吧。”

      “姑娘不在这里住下吗?”青儿道,“夜间更寒,怎么走。”

      木良漪记挂着家里的兔子,她不回去,肯定不会有人想起去喂它。

      “几步路而已,车里就不冷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立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