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期盼 ...


  •   “莲州守备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两州十三城,若能再拿下枯井口,距离梁京便不到百里了。”

      七月,莲州捷报频频传入永安,不论是朝堂还是市井都一片欢腾。提起这些,萧燚惯常冷淡的眉眼也热烈起来,几乎可以用眉飞色舞来形容。

      “这位林岳将军居然如此厉害。”木良漪眨了眨水润的杏眼,好奇地问,“姐姐,你见过他吗?”

      “传闻说他十七岁参军入伍,二十四岁就能统帅七万莲州守军,如今也不过二十六七罢了。”

      “自然认得。”萧燚道,“他是我二嫂一母同胞的兄长,我小侄女的亲舅舅。”

      “林大哥确实是难得一遇的帅才,就是为战场而生的。”

      “听旁人说,我还怀疑是否有夸大其词之嫌。但是姐姐你也这么说,我就完全信了。”

      “如此看来,北真的军队似乎并不像传说中那样坚不可摧。咱们在北面部署了三路兵马,如今只动了一路,就取得了如此惊喜的成果。”

      萧燚却摇头,耐心解释道:“莲州守备军大捷,除了统帅指挥得当,军中上下一心之外,也占了对方轻敌的优势。北真的主力部队驻扎在涵江北岸,我猜测此次攻打莲州并非仔细协商后的决定,他们内部就没有达成统一。”

      “如今莲州守军大捷,他们的主力军不动也要动了,否则就要看着我们打回梁京。他们动,我爹跟大哥二哥就要跟着动。”萧燚猜测,停战三年之后,大规模的战役即将再次燃起。

      她心中不禁生起隐隐的激动,大动干戈之时,她是否能离开永安,重返战场?

      受她影响,连木良漪心中也跟着升起微微的期待。莲州守军连战连胜在所有人的意料之外,朝廷会否因此而改变以往的态度,不再一味避战?她盼望着,盼望那些人都能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哪怕是小小的一步。

      木良漪开始像永安城中的每一个百姓一样,期待着下一封捷报传来,听着大周的军队不断靠近梁京的消息。

      ……

      “大哥,他们挂了免战牌。”林飞云白衣银甲,手持银枪,意气风发地坐在马上,“还打不打?”

      “免战牌有用的话,梁京便不会沦为贼寇囊中物。”林岳望着前方高高的城楼,那里的一砖一瓦,皆是大周物,“战场之上,胜者为王,失败者没有权利说话。”

      “打!”

      “好,打!”林飞云举枪大吼,“攻城!”

      攻城车碾地而行,冲向前方城门。与此同时投石机投放巨石,砸向城楼。

      “且慢!且慢!不要打!”后方传来撕破喉咙的喊声,林岳转头,看见了撩袍奔来的蔡康元。

      这人自来到交战地之后便一直闷在军营里,叫兵卒守着大帐,如非必然一步也不迈出去。今日居然亲自跑来了战场,林岳不得不惊奇。

      “林帅,快叫他们停止攻城,快别打了!”蔡康元一边跑一边喊,几乎断气,“要和谈了,别打了!”

      “他在说什么疯话?”林飞云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什么叫开始和谈了,为什么要和谈?”

      林岳浓眉紧皱,一瞬间猜出背后可能发生了什么。他听着声声战鼓,看着推着战车猛烈撞向城墙的士兵,回头望了一眼即将跑过来的蔡康元,沉声道:“战场凶险,送蔡院事回营。”

      他的副将立即会意,领着一个小队拦住蔡康元,将其架上马匹,奔离战场。

      蔡康元的喊声很快淹没在浩荡的交战声中。

      “打下这座城,咱们又能前进二十里。”林飞云望着前方陷在纷乱中的斑驳城墙,像是望见了漫天星海,无数名为希望的吸光洒落在他眼中,“大哥,就快打到梁京了!”

      ……

      “林岳这是要反吗!”泰和帝将蔡康元的折子摔到案几上,“朕这个皇帝不如交给他来做。”

      “陛下息怒。”海山青出列求情,道,“兵法有云,‘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1],战场之上局势瞬息万变,随机应变以求胜,乃是主帅之职。若用兵不能果决,事事踌躇,一旦误了战机,便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2]。”

      “你是在指责朕无端猜忌?”

      “臣不敢!”海山青跪地,“臣只是就事论事。简守帅,分其统,专其任[3],这是先人经过无数次实践总结出的道理。”

      “以海相看,朕若是治他的罪,便是不通兵法,乱施淫威的昏君了?”

      “陛下息怒。”兵部尚书李纲与中书侍郎丁坤等人纷纷跪地。

      垂拱殿议事再次不欢而散。

      众人出来之后,李纲问出心中疑问:“海相公方才在官家面前,为何如此急切?您不是一向稳中求胜的吗?”

      “不是我要急,是时局叫我不得不急。”海山青长叹一口气,“前线局势一片大好,官家却又有了避战和谈的念头。我们现在若要退,就再也没有进的可能了。”

      “我看官家的态度,停战和谈只在早晚。”丁坤道,“除非林岳能一直胜下去,咱们在朝堂上与他们相争才又足够的底气。”

      “林岳势头虽猛,单靠他抢回梁京石绝不可能的。北真的主力一动,但从兵马数量上就是数倍碾压,莲州守军才七万,根本扛不住。”李纲道,“要让镇南王准备好,盯紧北真的主力部队。一旦有异动,立即带兵前去支援。”

      ……

      “不动,为什么是不动?”萧焱拿着刚接到的军报,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父亲,“爹,兵部不是该催我们调兵支援吗,为什么反而特意发报过来叫我们原地待命?”

      “江对面的对军已经开拔了,林帅一旦陷入包围,现有的优势就会立刻丧失殆尽。”

      “是不是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咱们立即写折子递上去,速度快的话得到回复让大哥从繁城调兵前去支援也不晚。”

      镇南王萧重信将军报从儿子手里拿回来,盯着上面的字,久久未表态。

      “爹。”见萧重信不说话,萧焱催促道,“你在想什么?咱们现在没有时间耽搁了。”

      萧重信缓缓将信折好,仔细地放回信封里,又端详了一会儿封口处的火漆。

      他看向自己的次子:“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举妄动。”

      萧焱神色大变:“爹,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萧重信道,“来人。”

      近卫从外面进来。

      “二公子身体抱恙,送他回房休息。没有本王的命令,不许出房门一步。”

      “爹!”

      ……

      “林岳,你个乱臣贼子,你抗旨不尊,你想造反吗?”

      林飞云跟着林岳经过蔡康元的军帐,清晰地听到了他的叫骂声。

      但是此时谁也没工夫去管他。

      北真来了新主将,打法诡谲老练,近几日双方交手,都没讨到什么甜头。

      “格老子的,听说这个秦白石以前是大周将,后来降了北真,还改了姓,反过来带兵攻打大周,当初梁京就是他带兵打下来的。背祖投敌的东西,呸!”杨豹摘下沾着血和泥的头盔,朝一旁吐了口唾沫。

      “北真把秦白石调过来,说明他们内部的分歧已经解决了。”林岳跨进军帐,来到沙盘前,“枯井口周围都是平原,没有任何山林湖泊给我们做掩护或缓冲,一旦陷入包围,就是进退维谷。”

      “不能往前进了。”军师蔺行道。

      “能停在这里,也不亏了。”林飞云道,“咱们只用了一个月,就夺回了两州十三座城池。”

      他们心里都清楚,永安已经在准备跟北真和谈了,他们不停也要停。

      “要是兵部下令三路大军一起进攻,此次未必不能拿回梁京。”杨豹不满道,“一帮拖后腿的家伙。”

      林岳瞪过来,他才没继续骂下去。

      “有繁城在后支援,即便北真援兵来到,咱们守住这里也并不困难。”蔺行道,“而且有秦虎在手,届时跟北真和谈,这些都是底气。”

      “只是大帅……”他担心道,“此次得罪了蔡康元,若他上京参你……”

      “我会亲自上京请罪。”林岳道,“我一人领罚,换取十三座城池,赚了。”

      是夜,林飞云心中忽然焦躁难忍,辗转难眠。他以为是暑气太盛的缘故,便起身找水喝。

      刚从床上坐起来,就听外头传来士兵的喊声:“敌袭!北真打过来了!”

      沉睡中的军营迅速醒过来。

      林飞云来不及穿甲,抄起银枪便跑了出去,大营北侧已经乱作一团。

      火光对面,一片比黑夜还要黑的黑潮奔涌过来,那是穿黑甲的北真兵马。

      “格老子的,他们的主力部队包围过来了!”杨豹刚在一片混乱中找到自己的马,高举一双铜锤,“弟兄们,大帅有令,跟我向南突围!”

      “豹哥,我大哥呢?”林飞云大声问。

      “大帅领人迎击秦白石,叫咱们带着人向南突围……你怎么没穿甲?还有你的马呢?”

      林飞云未及作答,就被杨豹一把扯上马背,马鞍顶着他的腹部,带着他向前奔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期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