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备考中教史的第11天 ...

  •   系统:【倒计时结束,欢迎宿主进入隋唐支线。恭喜宿主解锁身份锁定模式。在此模式的支持下,系统将在对宿主进行多模态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自动为宿主匹配适配的身份,点亮此行的新身份。请宿主注意言行与身份保持一致,不可ooc。多次ooc则视为任务失败,失败者不可返回原世界。】
      你就升级吧,一升一个我不吱声。
      不吱声个鬼啊!你这个破系统真的是#&&_-&#
      谁家好系统还锁定身份啊!
      【恭喜宿主解锁新身份——学子导游。请宿主为学子介绍各类学校的基本情况。】
      我:【……】这不比教学实习还难?
      主打一个考验宿主是吧?
      好好好,姐还没读上专硕就先就上业了呗:)
      以后是不是还要干导学师啊!

      *****
      老规矩,先上背景。
      自汉朝到魏晋南北朝,文教政策经历了从儒学独尊(汉)到衰退(魏晋南北朝)的转变。隋唐时期,佛家传入中国,风靡一时,因而此时的文教政策是“重振儒术,兼用佛道”。具体体现为:崇儒兴学,发展科举,任立私学,兼用佛道。这样的举措促进了儒学与佛教的文化融合,为后期理学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就这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类学校得到了发展,种类开始膨胀。首当其冲是官学,中央有六学一馆以及其他专门学校,地方也有医学,经学,崇玄学。私学也分为高级私学和低级私学。
      如此庞大的学校类型,迫切需要一个教育机构来对它们这些学校进行规范管理,国子监应运而生。它的诞生也标志着官学管理机构的诞生。国子监既是一个高等学府,又是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它直接管理中央官学的“六学一馆”,长官是祭酒。这是中央第一次设立教育类的行政管理机构,标志着教育已经开始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部门,经学教育为主的学校体系迎来了发展高潮。
      管理出效益。为了进一步推进管理,官方又推出了两条管理体制:中央管理与地方管理并举,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中央官学国子祭酒管,地方官学行政长官管;所有大方向国子监统一管,各个专门学校也受专门部门管。

      *****
      隋唐时期,国力强盛,日本数次遣唐使。
      土著外交官a:嗨,这是从日本来的小b,你给他介绍一下我们这的学校。
      系统:【请宿主成为日本留学生小b的导游,带他领略此时的学校。】
      我:好哦。
      我朝那小洋鬼子挥手。【来来来,我给你介绍。】
      【咱们这的学校主要是有官学和私学。官学是朝廷办的,私学是老百姓办的。】
      【官学呢,又有地方官学和中央官学之分,顾名思义,中央官学在天子脚下开设,其他的郡县州办的就是地方官学。】
      【中央官学的主要机构是六学一馆和专门学校。六学一馆归国子监管,专门学校有专门的机构管理。】
      小b:【六学一馆有哪些呢?】
      我:【一馆指的是广文馆,里面的学生都是那些进士科举考试者,学习经帖杂文时务策。六学就是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算学,律学以及书学。前面三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门学习专门知识,也相当于专门学校,只是划到了国子监管辖。】“国泰失算你输”
      【这个学什么也是有规定的,什么人上什么学。那些家里人官职三品以上的弟子可以进国子监学习,五品进太学,七品进四门学。八品的子弟就只能进后面的算书律学了。】
      小b:【哦哦哦!谢谢谢谢!】
      这小子,真老外。要不是破烂系统盯着,我高低搪塞两句。
      幸好我背的多呀,不然完蛋。
      小b:【那其他专门学校呢?】
      【其他专门学校有医药学,天文学,乐舞学,兽医学和崇玄学。这些学校由对应的机构开办,管理。比如说医药学由太医署开办。】
      【这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学校,崇文馆和弘文馆。他们的地位比较特殊,弘文馆是门下省主办的,崇文馆呢是东宫办的,也可以说是皇太子的班底。这两馆呢,集收藏,校正和教授儒家经典三者于一体,里面的弟子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品二品大臣的子弟,可想而知这两馆地位超然。】
      小b点点头,又问。【那地方官学呢?】
      【地方官学就是一些州学县学呀,有经学,医学,崇玄学这些,但主流是学习儒家经典。在地方官学学的好的弟子是可以升入四门学的。好的人才要上供给陛下嘛。】
      小b:【你们的学校种类这么多,学生肯定也多,那怎么管理啊,简直要乱套了。】
      这是系统的复制分身吧?问这么全面?
      【所以我们还制订了一系列的学校管理制度。】
      小b显然很是感兴趣。【哦?能够介绍一下吗?谢谢。】
      哈,姐是真的要谢。
      【主要就是入学制度,学礼制度,教学制度,考试制度,惩罚制度,休假制度。】
      【其实很简单。入学是要有年龄限制的嘛,不是谁都能读的,要看年龄。除了广文馆之外,其他学校基本都看年龄。入学也是等级森严的,什么人上什么学,全看祖上老祖给不给力。】
      【入了学之后要有一些开学典礼之类的活动啦,比如说拜师的束脩之礼,祭祀孔子的活动啊之类的。】
      【学业入了,老师上课的教学制度也有定制,主打专业。学什么,学几年都有规定。】
      【上学肯定有考试啊,所以必须安排规范化考试制度,从旬试月试季试到毕业试,应有尽有。】
      【考试作弊了,不按规定学习,也要有惩罚吧。所以惩罚制度也有。】
      【罚也罚了,考也考了,该放假了吧,放假主要是旬假(做十休一),田假(15d)和授衣假(15d)。】
      小b:【这么多规矩的嘛?】
      我:【是的呢。】不然,礼仪之邦的名号是吹出来的吗?

      *****
      官学讲了这么多,还有私学呢。
      小b的提问虽迟但到。【你们官学已经这么发达了,怎么还有私学呢?私学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我:【关于为什么有私学,这一点我可以回答。首先朝廷是支持私学的发展的,毕竟我们人多官学招不来那么多人学习;其次呢,老百姓在这种风调雨顺的年代,是有学习需求的,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嘛,而且还能读书做官;再来呢,我们经济发达,办得起私学,也有人愿意来学习,最后私学可以更加灵活,不太受政府的控制嘛,讲师想怎么讲就怎么讲。】
      小b:【私学的种类很多吗?】
      我:【分为初级私学和高级私学两大类。
      【初级私学做一些识字启蒙教育,主要学习读写算,办学主体比较小,一般以家庭,氏族或者村落为单位,例如乡学,村学,家学,家塾,私塾。】
      小b:【后三者有什么区别吗?它们长的好像。】
      【家学就是家里人教,在家里学,自己人给到自己人知识,比如说爸爸教儿子,也可以说是家庭教育,开小灶;家塾就是一个家族办一个学校,这个家里的小孩都来学,范围性比家学大;最后的私塾就是老师自己开办的学校,然后招生。】私塾有点像上小学的时候自己班主任开的小辅导班。
      小b:【还有高级私学呢?】
      催什么催!
      我:【高级私学会教一些复杂的东西,例如儒经和其他专门知识。教授的对象也是青年,教授方式主要是面授与函授,教师也是有学识的人,门槛比初级私学高,所以束脩也多。】
      小b:【什么是函授】
      我:【函授就是书信往来。】这个有点像给那种著录弟子上课的方式。(哈哈哈瞎说的。)
      【后来啊,有些高级私学特别有名就渐渐扩大了规模,再加上我国的私人讲学传统,当时禅林制度的影响,又有印刷技术的支持,可以大量加印藏书,就这样慢慢形成了书院。】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官学不行了。私学的过分兴盛的背后一定是管学的衰退。因为一山不容二虎。
      【为什么有禅林制度的影响?】
      我解释:【和尚在世外之地参禅,书院也因此建立在山野中居多。】
      【有哪些有名的书院吗?】小b真是一个好奇宝宝。
      【中央设立的有集贤书殿院和丽正修书院;民间有名的的有松洲书院和李密书院。】
      小b:【这些书院主要是干什么的啊?】
      我:【书院就是那种集讲授,藏书与学术研究于一体的场所。】
      小b:【原来你们的学校这么丰富。那你能够给我总结一下它们的特点吗?】
      实锤了,这小子就是系统请来的托。
      【关于学校教育的特点,我们从管理方面来看呢,学校教育整体上形成了学校体系和行政体制分级管理,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体制也是趋近完善的。我们从育士这方面来看呢,学校教育和行政部门是结合在一起的,学校教育既体现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多样性和等级性,又表现出对专门教育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教育又与科举制度紧密相连。】
      小b点头。【原来如此。那科举制度又是什么制度呢?】
      ……
      系统:【嘀!检测到宿主今日学习内容已达标,自动申请返回原世界。正在申请中……】
      【……申请成功。恭喜宿主获得限时回家票一张,倒计时24h】
      我:哟哟哟,还挺人性化,支持到点强制下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