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8.

      【《尚书》讲到这里就差不多了,其实按理来说其实还应该有一段经典片段赏析,不过up学艺不精,就不在这里丢人现眼了。

      而且……】

      杨星宇梗了梗,目光游移。
      而且什么?
      老底被透了个一干二净,正和王大司马执手相看,无语凝噎的刘歆心想。

      【而且大家看啊!
      在书上!在这本书上!
      《尚书》它只占了这么一点点地方!本该是一句话带过的内容!
      不在考纲范围内,仅做了解的常识内容!
      只要看完这段简述,就可以算掌握了。
      偏偏我这张嘴啊,它把不住门,刹不出车,絮絮叨叨讲了这么多。】

      杨星宇痛心疾首,并特意放大了屏幕,给文本上讲述《尚书》的段落,来了个特写。

      好家伙!还没被老父亲踢出去结婚的王守仁直呼好家伙!
      后世人可真会取巧。
      一本书不必通读全部把握,只要了解个大致内容,再研究一下其中的知名篇目好句好段,竟然就算学完了。

      要按这个标准评价,十五岁的王阳明歪头想了想,惊讶地发现,自己也算是博览群书、晓通古今的大才了?

      一眼看穿了自小让人不省心的糟心长子在想什么。
      王华轻咳一声,提醒这小子还在被罚抄书呢,专心点别开小差。

      见到臭小子端正了姿势,精神集中在笔上。
      他才开口点道。
      “后世的读书方法,听听也就罢了。想用这种法子应付一下学社学子还行,拿去应付科举,院试你都考不过去。”
      “知道了,父亲。”
      王守仁表面乖巧应下,低头撇了撇嘴。

      他又不傻,自然知道后世行此法子,有其缘由,生硬搬到如今肯定行不通。
      只是知子莫若父,和王华想的差不多。
      王守仁心中觉得用这法子的思路,去戏弄一下学社里的装腔作势之徒,足已。

      自古文人爱结社,明代的文人尤其爱结社。
      志趣相投的文人聚在一起成立文社,立社规,定程墨,或研磨时文,或切磋诗词,总之就是年轻人们聊天吹水,好不happy的活动。

      受限于古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这些文社成员往往是由某一地区的同乡人或是同门组成。
      都是老乡,又都是同学,从小到大跟的是相同的老师,学的是相同的教材。
      其三观、文学主张、政治倾向,一般来说,也差不到哪里去。

      这也就造成了,同一文社的思想观念,大体上是一致的。
      若是其中再出几个天赋异禀、能写会道的社员,那么在社员长此以往的唱和应酬创作中,这个文人社团发展成文学学派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序言部分中,杨星宇嫌弃麻烦直接跳过不讲的公安派、竟陵派等等便是如此。

      不过上面这些,都是明代文社发展早期,正经的文学社团活动。
      到了晚明,时局动荡,社会混乱,除了上述活动,积极参加政治斗争、玩赏狎妓也成了文社中广为流行的活动。
      其中比较为人熟知的,便是复社陈子龙和柳如是的二三事。

      你问政治斗争?
      嗐,有了才子佳人的八卦在前,谁还会操心这些啊!
      又不是正经做学术的。

      但这些事情,都还和身处明朝中期的王守仁无关。
      尚未考取功名,又被老父亲压着读书,不准再妄谈国事,说什么想要上书陛下,献策平定农民起义的大话。
      王守仁小小少年一只,和那些不管居不居庙堂但一定过了科举的文人根本搭不上话,自然也没能加入一个正规点的文社。

      只是因为同在一家书塾,和同学们效仿文人,加入了同学之间的学社,闲暇时一同游玩罢了。

      社中都是一群年轻气盛的青少年,自然少不了有几个争强好胜,不懂也要装懂,总之头可断血可流就是不能丢了面子的家伙。

      以往面对这种人,王守仁只是默默当看笑话,毕竟自己也尚且学力有限,万一打脸不成反被问倒岂不是很尴尬。

      但今日听天幕一言,王守仁只觉茅塞顿开。
      糊弄个学艺不精的学子,何必学到精益求精呢?

      人类的悲欢大抵是不相通的。
      王守仁为了找到打脸的方法而满心激动,杨星宇却在心中默默流泪,为了自己的满嘴跑火车补车票。

      【不说这些了,我们接着之前的脉络讲。
      我记得我们刚刚说的是先秦文学的上限,那么接下来就聊一聊下限吧。
      比起年代久远,文字记载几近于无,难以得到确切时间的上限,先秦文学时期的下限,可是板上钉钉,毫无异议的。】

      来了来了。
      恭候多时的老秦人齐齐眼皮一跳。

      大晚上的,加班不睡觉。
      耐心听了这后世人絮叨了许久无关紧要的事情,他们图个啥?
      自然是希望听到秦朝建立的相关历史,那怕只是讲述文学史擦边带过的细枝末节。

      至于这碎嘴的后世丫头,会不会话茬子一开,哪壶不开提哪壶讲到秦朝覆灭。
      众人默契地忽略了这个有着极大概率的可能性。

      【先秦文学的下限时期,被定在了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王贲灭齐,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秦朝那一年。

      在此之前,秦是战国七雄之一,属于周天子分封制制度下的一个诸侯国。
      然而,就算是吊着其他六国暴揍的赳赳老秦,只要没能突破西周裂土分封的地方制度,那就得和手下败将们挤在一起,合称为春秋战国,又或者先秦时期。

      由此可见啊,家人们。
      选择远比努力更重要!
      看看人家秦国,选对了一统天下的发展方向,从诸侯国变成了大一统王朝。
      再看看从春秋到战国都是一方霸主的楚国,不想奋斗,只想躺平,选错了路,于是一路拉垮,最后混到了和平常不屑一顾的小国坐一桌。

      秦朝建立之后,大家都是先秦人,谁也别瞧不起谁!】

      听到是自己儿子王奔完成了统一六国的最后一战,王翦心情大好,顾不上在殿前,得意捋起了胡须。

      接着就又听到了刚被自己亲手攻下的楚国,被后世人如此鄙夷一通。
      王翦心里越发舒坦。

      谁人不知楚国的强盛?
      谁人又不知楚人的霸蛮?

      这样的强大的敌人,却是被老头他拿下,为秦国统一六国消灭一大阻碍。
      王翦怎能不得意?
      但得意归得意,王翦还是忍不住为楚国辩驳了几句。

      同为颛顼之后裔,楚国和秦国的地位差不多。
      都被以周王室为首的中原诸国视为蛮夷。

      也因此楚国和秦国,对于总是鄙视自己的中原正统很看不上,对越发没什么权力的周天子,也没多少敬畏,一直都有着取而代之的想法。
      而非天幕所说的不想奋斗,毫无进取之心。

      周赧王崩后,周民东亡,秦取九鼎,表明了秦国意在天下的志向。
      但曾经,楚庄王也曾伐陆浑之戎,打到了洛水边,“观兵于周疆”,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
      并向周王派来的王孙满问起“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觊觎周室。

      至于为何最后天下归秦嘛?
      这倒是天幕不曾提及的另一个原因了。

      楚国的国君质量,有些参差不齐。
      比起秦国的六代明君接续励精图治,楚国既有称霸中原的雄主楚庄王、楚惠王,又有野心勃勃但受挫于吴的楚灵王、楚平王等等。
      明主昏君接替执政,楚国一夕强盛又一夕衰退,国力无常,直至消磨了霸业,也消磨了问鼎天下的雄心。

      【当然啦,除了选择以外,秦国能够统一天下还有其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意识形态多层面的因素。
      在这里我们就不细究了,咱们接着看我们的文学史。】

      不是,这个很重要!
      天幕你倒是细究一下啊!

      不论是正在为了合纵抗秦扯皮的山东六国,还是为了天幕口中统一六国未来而心潮起伏的秦人,都忍不住在叫嚷道。

      对此一无所知,杨星宇鼠标滑动,便翻到了电子书的下一页。

      【现在先秦文学时间段的上下限已经界定,我们沿着《尚书》接着往后走。
      夏商时期的文字,不仅记录下了王公政令,也记录下了歌谣神话。

      这也正常,毕竟是文明发展早期的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力低下,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还有频繁爆发的生存战争。
      这些穿着兽皮的老祖先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去理解、把握和预知。
      自然不能像我们后世人,隔着遥远的时空冷静分析,说些战争的本质是资源争夺,而资源匮乏是因为生产力的不足这类车轱辘话。
      他们有的只是懵逼。

      咋回事啊?
      怎么就没吃的了?怎么要打仗了?首领怎么流血了?
      哦他不会要死了吧?
      啊?
      咋又没死啊?
      算了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了。
      首领没死,又抢到吃的了,事已至此,那就先干饭吧。

      但等到吃饱喝足,又不需要打仗的时候,人类便显现出来了,我们身为灵长目人科人属,和同属人科的远方亲戚——大猩猩的不同。
      人类开始思考起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因果关系。
      俗称,吃饱了撑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第 8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