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际会 ...

  •   第七章际会
      乐真引着使臣团进入了神殿,但是中途从未开口说过话。
      少祭司大人都不发一言,西峰国这边安排的其余随侍者自然是更安静了。未免这五年间,新添了规矩,使臣也没好贸然开口询问什么。
      于是一路上鸦雀无声,就连脚步声都压得很低,饶是祝雩这种静得下来的也有些难耐。其实她是很想多了解神祠一些的,这样也好方便她记事。但是碍于礼数,她只能忍着,什么都没问出口。
      符言遂同样是不适应的,他五年前来的时候,一路上其实还挺热闹的。那时候负责接迎接使团的是另外一位少祭司,很是健谈。因为大道两侧都是神祠,自然也就一路将所供奉的神仙一一介绍了个遍。至于仪典的内容,虽然有专人负责,她却也好心地提了挺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反观今日的这位少祭司,倒是对众人好奇的目光恍若未觉。
      符言遂是能理解,毕竟祭司们在神祠中,长久都是孑然一身,不善言辞也是正常。只是祝雩对祭司们的印象又更差了些——不仅蛊惑人心,还不近人情。

      乐真不说,祝雩便只能自己多看看了,虽然东张西望的俨然一副很没有见识的样子,但是为了这次出行的记载正确详尽,丢脸就丢脸吧。他们一路过来,旁边都是些大大小小的殿阁,可以统称为下庙群,其中供奉的都是些不在主位之神。
      真正的主神,也就是太阳神,在上庙。
      上庙作为整个神殿的核心所在,分为三进,且殿阁之间都由高高的阶梯相连,并非是孤立的存在。不似下庙一般,许多建筑都被树影所遮蔽,上庙的三进殿阁全部都沐浴在阳光下。
      现在是巳时,炎阳高照,整个上殿承蒙日光后,仿若金制般熠熠生辉,让人不敢直视。
      乐真领着众人在上庙和下庙之间的神坛处停了下来。祝雩所站立的位置,正好仰头就能望见整个上庙。她能看清第一进殿内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有碑文,密密麻麻的。至于第二进和第三进,她的目力便不能及了。
      她粗略算了算,按照以九为尊的规制,她所处的这个神坛,与第一进殿阁间相距应该是九十九级台阶,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向是三百九十九级,第三进殿阁更高了,与第二进间少说也得有六百九十九级阶梯的距离。
      阶梯并不陡峭,且是用上好的石料打磨而成,光滑宽阔,四五人并行都不成问题。但是高度却实在让人望而却步,这大概也正是乐真没有直接带他们上殿的原因。
      众人停在原地等了一小会儿后,不知从何处冒出一位束着玉冠的男子。看衣着和配饰,身份不低。
      乐真只是颔首示意,并未行大礼。
      使臣却立刻拱手作揖道:“太子殿下。”
      祝雩便也跟着行礼,余光看了看乐真,发现她还是不说话。她之前只听说西峰国的祭司们,地位极为崇高,没想到居然能够在见到了皇太子后,既不行礼也不问候。
      这位太子可算不是一个闷葫芦,在同使臣说完明日的典礼仪程之后,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一下上庙。
      祝雩所见不错,第一进殿阁中确实放着一块玉碑,被称为“太阳神碑”,正面记载着太阳神的伟大功勋,背面则刻有西峰国皇室太祖及许多不祧之祖的姓名。第二进并非是殿阁,而是太阳神坛。少祭司们主持的一些祭祀典礼和供奉仪式,都是在此举行。第三进是太阳神殿,里面立着约莫三十尺的太阳神像,大祭司也正是在此间神殿内日夜伺奉。
      下庙的建筑太多,眼前的太子殿下便也只是粗略概括道:“上庙是举行国之大典与皇家礼祭之所,下庙则多是供百姓们祈福之用。”
      祝雩本来还想问更多细节,比如“百姓何时能够来祭拜”,或者“所谓祈福,通常是求些什么”,但碍于对方的太子身份和身为使臣的礼节,便也只能作罢。

      用过午膳后,祝雩并未休息,而是奋笔疾书。符言遂期间特意来过一次,同她道:“今日需要记载的事情颇多,我可以替你分担一二。明日事情也不少,你若过意不去,也可替我分担。莫客气。”
      但是祝雩想起自己来的路上,有次不顾劝阻,误食了随手摘来的野果子,头脑发昏的时候,符言遂已经替过她一次了,便不好意思再让他帮忙。
      “分内职责,多又何妨?符兄你之前已经帮过我许多了,今日本该是我当差,不好再劳烦你了。”
      符言遂见此,也不再坚持,只是笑道:“行,那你可千万莫让老院正知晓,你行车这么久,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半分休息的时间都拿不出来,全在这里修史了。”
      祝雩不解:“此话怎讲?”
      符言遂总不会是怕院正怪他不照顾自己吧?
      “这还不是顾及老院正的身体,若是知道他相中的好苗子,不仅能力高还勤奋,一时间太过高兴了,恐会叫太医院的那老院正着急了。”
      祝雩这回可算明白了他的意思,道:“符兄总是如此风趣。”
      符言遂道:“笔下浮生多苦,嘴上再不风趣两句,那还了得?”
      又闲谈了几句后,符言遂有些困意上头,“你既然忙着,我就不再打扰你了。小雩,你记录完毕后务必好生休息。若是力有不逮,可不许逞强。”
      念及二人虽然住得近,但是男女有别,随时来找他可是可以,但不方便。他想了一会儿后又补充道,“有什么需要我相助的,你就差人来告知我便是。”
      祝雩点点头,“知道了,多谢符兄。”

      送走符言遂后,祝雩又返回了书桌前,提笔就写,约莫个把时辰后,浑身僵得难受,便起身走了走。没走几步,她忽然发现门外像是有人,只是那人静静地立着不动。
      “谁在外面?怎么不进来?”她明明将门敞开着。
      那人听见她提问后,抬手叩了叩门扉。
      祝雩心中笑叹这人太讲理,道:“请进。”
      那人还是不动,也不说话。
      祝雩无奈,只好扶着坐久了犯疼的腰走过去,发现来者居然是先前那位少祭司。不过这次她倒是没再带着帷帽,虽然面纱犹在。
      “你……”愣了片刻,她才想起该如何称呼,“少祭司大人来了多久了?找我可是有事?怎么就站在这?”
      乐真终于开口说话了:“怕阁下午间在小憩,故而在此等候。”
      她的声音很清亮,全然不像祝雩想象中的那般低沉和肃穆,隐隐约约还带着些少年人方有的稚气。
      “并未小憩,我也没这个习惯。我方才应声了,你怎么也不进来?”
      “若阁下小憩后方起,尚在整顿仪容,直接进来恐有失礼之处。”
      祝雩虽然在东壑国一向被人敬重相待,但是一想到面前之人对待皇太子的态度,便也觉得被称作“阁下”有些过头了。
      “不必称呼我为‘阁下’,我就是一名史官,你唤我祝雩即可。”
      乐真点点头。
      “少祭司所来何事?”祝雩又问了一遍方才被忽略掉的问题。
      乐真递上一本册子,中规中矩地道:“获悉东壑国有记史传统,特来奉上神祠有关的记载。”
      “多谢,真是帮了大忙了。”祝雩忙不迭双手接过,期间不甚碰触到乐真的手,竟被冻得一哆嗦。她心中奇怪,为何面前人双手如此冰冷,明明外头阳光正盛。但恐是有什么不便打听的内情,便佯装无事发生,只专注于那小册子。小心翼翼地翻了几页后,她见是抄本,不由得一口气问了许多个问题。
      “只给我一人?是借我的吗?需要何时归还?保管上可有特别需要注意之处吗?”
      这抄书人倒还真是写得一笔好字,字迹温润同时也不失劲道,隐约可见大家风范。
      见人不答,祝雩觉得许是自己一时激动问太多了,匆忙又解释了几句道:“我见是手抄本,想来珍贵。”
      “阁下……”乐真该是很不适应直呼他人之名,只是勉强改了改:“祝雩阁下留用便是,不必归还了。是我笔录,绝无错漏。”
      祝雩本想着符言遂怕也有用得上的地方,还想问一句可否借他人传阅,一听这是少祭司亲自抄写的,不知为何,顿时就不舍得借人了。
      “多谢少祭司大人相助。”
      乐真点点头,转身就走。
      “少祭司大人留步。”祝雩突然想起一事,“大人这是特意送来给我?”
      “只是见祝雩阁下今日在神祠中总是欲言又止,想来有诸多疑问,故而相赠。”乐真照实答完后,未等祝雩再说什么,转瞬间就走远了。

      祝雩十分珍重地拿着那本小册子,久久望着乐真身影的消失方向。

      祭司,倒也没有那么那么让她厌烦。
      好吧,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个别的祭司真还挺好的。
      比如,这位少祭司乐真,就勉强算是可以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7章 际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