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第二十四章 为缘摇落空 ...

  •   他跟着一起踏上了悉达多的人生之旅,但感觉不仅仅是他,她也一直在身旁,仿佛一古代青衣女子翩翩相随,目光灼灼,这种读书的感觉,前所未有。一切都映照在这本书里,每个人的人生,每个青春年少都曾有过的躁动,对传统的质疑,决意走出自己的路,他为悉达多的决断和舍离感到钦佩。而如果他在这条路上有什么收获,他第一个要感谢她,是她把这样清澈的水斟满他的杯。
      他看到悉达多沿着传统沙门之路“学习”,却发现学习并不能使人发现真正的知识,那让人开悟的知识,这是全书中反复出现和嘲弄的“悖论”。万物并不需要学习,它们直接依据自然赋予它们的本性行动。人类能够“学习”,这本来使得人类可以以此自强,以此驾驭万物。但人类却不能把真正的知识传给后人,所能传的,后来只剩下一些“教义”。“人生识字忧患始”,人渴望用这些知识去把握不确定的未来,这导致人们产生了一个个幻想,而这些幻想会使人陷入烦恼,特别是外在输入的规则知识与自身本性冲突带来的幻想,是折磨人生的最大痛苦之一。为什么“为学日增,为道日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为道要求人回到自然质朴的状态,所以就要除去一切文明带来的负累。而为学,本来也不应为此烦恼。因为真正的知识都是那些亲身经历体验过的人传下来的,他们找到一种可以传承这些经验,总结这些规律的方式,这就是文字和语言。虽然没法穷尽,虽然有所损耗,但也并非毫无意义,从古至今的进化就说明了这点。但是,同样的,这样语言留下的知识无论怎样都是有限的,而且,知识还存在悖论,即所谓知识的反面也是正确的。因为世界是矛盾的,或者说是阴阳统一的,因此,看起来相反的事物反而相成。菲兹杰拉德曾经说过:“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行动能力。”世界并非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正如佛法所说的“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往往采用这样简单的二元乃至机械的逻辑呢?因为好操作,好把握,学习起来才可以批量复制。但当时那些天才在脑中产生这些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你却无法得知,往往交给你的只是一个干瘪的结论。因此,长期接受这种二元思维,对于人生真正的体验无疑是一种破坏。
      这时文学起作用了,它试图重新还原人们对生命原初完整的体验。真正好的文学,描写的人物往往是复杂的,具有多面性的,这才是真实的。因此,文学尝试不断突破语言的传统界限,用有限的语言说明无限的存在,这仿佛是一种美妙的弹奏一般。那些一流的哲学作品,本身也是一流的文学作品,如庄子、老子等,其语言本身就说明了一切。
      所以,人们说文学能滋养智慧,而科学有现实作用,但终有一天科学的知识会被“证伪”,因为其本质终究是片面的。而文学是“去伪”,通过真实的体验让人回归自然质朴的状态。因此,伟大的科学家,很多时候都是对文艺感兴趣的,这样才能时时激发他们的灵感,攻克前人所难以突破的难关,如爱因斯坦,如李四光。而真正纯粹的科学,本身也绽放着宇宙的美,如同文艺一般。
      终于,悉达多发现,这些沙门,本身自己并未证悟,因此只能按着已有的经典里的知识传授后人,但这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说话的人不在那个境界里。
      寻寻觅觅,他们遇见了佛陀。这是小说有意的安排。他们必然相遇,而悉达多并不会就此皈依,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在佛陀的理论中发现了疑点,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去亲尝人生,体验自我,而后方能放下自我。也就是,真正能使自己证悟的还是自己。
      他看到了这位觉醒者的孤独,也看到了他如何单纯地感受生活,因了无牵挂而看到了世界的美好:“这色彩缤纷、仪态万千的世界久远以来就一直存在:日月星辰永远在照耀,江河永远在奔流,蜜蜂也永远在嗡鸣。”他不再像那些苦修者那样想通过灭绝自我而证悟,而是看到了自我和感官,以及这些自然万物同属美好。脱离了原有知识的污染,也就无需做出评判,专注在当下,抛弃名相间的对立,一切自然圆满。好像佛法中说的“一念不生,万法庄严。”如是如是。看到这里,白玉不由地吐出一口畅快的气息。
      看完这些时,已经是中午了,肚子有些饿了,他虽然书包里还带着些面包,但此刻却希望出去感受一下大自然,去像悉达多一样重新观察自然的美,这本书也是一种阅读,阅读整个世界这部美好的大书,而非仅仅阅读符号编成的书,无论这本书写得有多好。
      一路上,他才发现万物如此自在的享用上苍赐予的一切,一点点阳光,就让鸟儿欢快地歌唱;他又发现在平时很少关注的地方,有一些小虫子在开始他们的生活,不知道他们是否也有自己的家?一路上遇见的每一生命,他都幻想着自己进入他们的身体,去感受他们的世界,他们的悲欢。这让他感觉这个世界的美,圆融一体、超越于个体悲欢之上的流动之美。这让他心醉,也让他感动。
      再次来到湖畔,虽然有些饿,却还是忍不住停下脚步,想起昨日伊人就在这里,像梅花一样明亮绽放。“一切都可以解脱,但是情呢?情是否也要解脱呢?”想到这,不由得有些迷惘,望向清澈的湖水,阳光在水上编织金色的霓裳,水载着一朵朵光之花嬉戏,却仿佛笑而不言。
      这时候,水中忽然出现了一个清丽的身影,仿佛从古典世界穿梭过来的一般,虽然如此模糊,但有种熟悉的感觉……难道是?
      “Hi!”显然是想给他一个惊吓。
      “你……”转过头来,“子樱!”
      确实有点惊,但不是吓。原来今天子樱穿着一身古装,是一身明制的暗紫色方领半袖上衣,搭配蓝紫色马面裙,外面披着一袭青黛色单面绣花斗篷,斗篷上绣着鱼龙纹,上衣简朴大方,马面裙上绣着四季各色花样,真是美不胜收。再加上子樱傲人的身材,自然有种雍容华贵而又带着端庄秀丽的气质,那一眉一目闪动间,仿佛是月宫的仙娥一般。
      “你……”
      “好看吗?”
      “这又是哪出啊?动漫社的社长穿起古装了?”白玉不觉看见裙子上的梅花,忙微微转过头去。
      “喜欢啊。谁规定动漫社就不能喜欢古装了。我是二次元酱加古典小主系嘛。”说罢莞尔一笑。
      “好吧。”白玉不由得咳了一下,“不过,你怎么也这么早来学校啊。”
      “还说。”微微撅起的嘴,更显得红唇如樱,几乎是子樱的标配,但一点都不显得是在生气或撒娇,仿佛是一种天然的软萌气质。
      “啥意思?”白玉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寒假之前,不是跟你说有去哪里要约着我吗?你还满口答应着……”说着,又微微皱了下眉头,“结果,说的话都不作数……”转而变成一副委屈的表情。
      虽然情知是“计”,白玉也不得不“入套”:“好啦,其实,是想约你来着,但想到你住的那么远,来回不便……”
      “错错错!”子樱这一娇嗔仿佛要从古装里跃出来似的,白玉不由得一惊,好在已经比较习惯她这样的表达,“其实,我这个人,最喜欢到处转转了。你不邀请我,我只好一个人去逛了苏州,然后买了这身汉服……”
      “原来如此。你也去了苏州……”
      “嗯。嗯?还有谁去了?”
      “……”
      “不说我也知道……”子樱露出一丝“机灵”的笑,但没有笑出来,而是突然轻轻地说,“又是那位青梅?”
      “是啊。”
      “所以……你约了她?”
      “没有呢。我是想……结果……”
      “这么说,你约了别人?”
      “其实是‘被约’的……”这样说,虽然有点……但也差不多吧。
      “嗯~行情真好。”子樱呼出一口气,听不出来是啥用意。
      “啥意思啊?”
      “就是行情好啊,都快忘记老朋友了吧。”原来有点委屈。
      “哦哦……其实一直想约你来着,她们只是离得近……”
      “还她们啊,我真……”
      “不不,别误会。”白玉搞不懂自己为啥要紧张,还要解释什么。
      “我们的朋友关系,绝对是情比金坚!”停了一会,白玉说出这句话,也许因为只是好朋友,才可以直接顾念吧。
      “好吧……反正……”子樱仿佛有些伤神,“只要你记得我这个老朋友就好。”语气忽然变得不像她,而成了一个温婉的淑女。
      “你吃过饭了吗?”
      “没有呢。”
      “走吧,一起去吃吧。”
      “能请我吃大餐吗?”子樱一笑。
      “可以啊。”白玉也笑了,“不过,你穿得这么盛大,没关系吧?”
      “没关系的,汉服也很轻便的,既轻便又保暖。”说着轻轻摇曳了下,楚楚动人。
      “好的,走吧。”一天的阅读思考,加上饥饿,已经让白玉的脑袋有点空了。而子樱还仿佛风中翩翩起舞的樱花瓣,摇曳着一树明媚的春意和古典……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5章 第二十四章 为缘摇落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