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新鲜出炉 ...

  •   既然要做枣泥糕,就需要全家人一起出力。
      赵氏给每个人分配活计。
      首先是家里的男人们,老大林山负责砍柴,老二林河负责烧火,老赵头负责洗枣,老三林海负责去核去皮。
      大儿媳妇王氏负责蒸红枣,二儿媳妇小赵氏负责将蒸好的红枣摊开晾凉,然后给了林海,隔水蒸熟的红枣方便去皮去核,三儿媳妇李氏负责将红枣切碎,再由赵氏负责给里面加糖加面粉。
      家里的小孩子们则是跟在父母身后帮忙,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好不热闹。

      进过试验,总体的做法就是,将红枣洗净,隔水蒸熟,蒸至枣子颜色变深,体积收缩,再去掉枣核和枣皮,将红枣切碎,放至盆中捣碎,再放到锅中加水加糖熬上半小时,直至枣汤浓郁,香气逼人,呈粘稠拉丝状,将枣汤取出,加入适量面粉,打入鸡蛋,快速搅拌到糊状均匀,再滴入几滴香油,再次搅拌均匀,最后放到盘内,蒸熟即可。

      第一次尝试做糕点,家里人都有些小心翼翼和忐忑不安,蒸进锅后,一家人都守在锅灶前,时刻注意这锅里的动静,心里猜想着能不能做成功。
      过了两刻钟,锅里的糕点逐渐成型膨胀,撒上芝麻粒,等待一两分钟,用筷子一戳,绵绵软软的。
      “应该是熟了”,赵氏说着,将锅盖揭开,取出蒸笼,大家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聚集到了里面的实物。
      闻起来是香甜的,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赵氏将盘子取出,里面是圆柱形的糕点,赵氏将其切成小块,递给大家。
      拿到糕点,大家都有几分激动和忐忑,小心地捧在手里尝了尝。
      入口是淡淡的甜,再接着是红枣浓郁的香味,吃到最后则是油和鸡蛋的香味。
      “成啦”,大家都两眼发光,激动地说着。
      “既然可行,咱们这红枣也算是有去处了”,老林头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一锤定音地说道。
      “是呀,这法子真好”,大家彼此激动着,庆祝着,小孩子们见大人高兴,更是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手舞足蹈。

      “娘,既然这样,咱这就做起来吧,明天就去镇上卖。”王氏迫不及待地说道。
      赵氏正打算附和,这时林海阻止地说道,“娘,大嫂,虽然咱们的枣泥糕做出来了,总体上味道相似,但是和五芳斋的枣泥糕相比,颜色较浅,而且吃起来有点怪怪的,大家还是先想想这是怎么回事儿”。
      听林海一说,大家激动的心也平静了几分,纷纷说道,“确实是有点怪怪的,就是不知道怪在了哪里”。

      旁边的林恒见大家终于发现了问题,不由松了口气,要是不继续研究、发现问题,怕是就卖不长远。
      其实,在看到家里人将糊糊放在盘子上,进而放进蒸笼里蒸时,林恒就知道,这大概是不行的。
      糕点铺里的点心,大部分除了蒸的,还有烤的,对于从未接触过的农家人来说,自然是不知道的。
      但是作为美食爱好者的林恒是知道的,他清了清小嗓门,说道,“爹爹,这个点心湿湿的,我要吃大姑姑买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确实,在五芳斋里买的枣泥糕,与自家做的相比,干爽了许多。
      “我说哪里怪呢,小宝说对了,咱们做的点心吃起来湿溻溻的。”林海终于发现了问题,将儿子抱过来。
      “小宝真聪明啊”,大家都在心里想着,林海和李氏看儿子的目光都有几分骄傲,而大伯二伯他们,自然就是羡慕了。

      即使林恒在努力靠近小孩儿的模样,但是毕竟有过多年的成年经历,还是有些与众不同的。起码家里人觉得小宝格外聪明,一举一动都有条不紊。
      一时间,大家都活络过来了。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
      “咱们做的枣泥糕是湿的,那不如放在灶火里烤一烤,就像过年做的花馍馍那样。”林海提议道。
      赵氏拍板同意道,“老三说得有道理,咱们不妨烤一烤试试。”

      还是同样的步骤,这次将搅拌好的糊糊一分为二,一部分放在锅里蒸一刻钟,至定型后放到灶火里烘烤,另一部分直接撒上芝麻,放在灶火里烤一刻半钟。
      最后发现两种办法都可,直接烤出来的颜色更深,味道较酥,而先蒸后烤的颜色稍浅,味道较软糯。
      “果然烤了以后,这枣泥糕的味道就更正宗了”,赵氏高兴地说道,“你们觉得哪个味道更好?”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看法倒是不一致,有人觉得软的好,有人觉得酥的好,一时间也争辩不出来。

      林海见大家决定不出来,就说道,“娘,不如这种口味都留下,让客人自己选择是要酥的还是软的,还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再做个甜口味的和微甜口味的,这样就有四种味道了,也不显得咱们的枣泥糕单薄。”
      林恒在心里赞同道,小孩子才做选择呢,成年人自然是都要啦。自家老爹还是有几份商业细胞在的。
      两兄弟也觉得三弟这个主意很好,赞同道,“娘,我觉得老三说得对”。
      最后,赵氏决定,“那就按老三说得来做,咱们就做四种口味的。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或者提议,现在说,商量着一起解决,争取让咱们得枣泥糕卖个好价钱。”

      “娘,我觉得咱们这盘子太小了,一次能做的比较少”,王氏提议道。
      小赵氏也紧跟着说,“大嫂这么一声,我也想说,这烤的地方是不是也有点小,而且直接放在灶火里烤,容易粘上灰”。
      听了儿媳妇们的话,老林头说道,“既然要做,那就大气利索些,老大老二,你们两今天搭个烤炉出来,老三,你去你岳父家里定几个方形模具,咱们明天再试上一遍,要是可行,就定下来了”。
      众人心中一喜,总算是要真刀实枪干了。
      兄弟三人都各自忙去了,家里的女人们商量着各种用料的比例,做起了晚饭。
      今天的林家是格外欢快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