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2、第四十五章 时来运去 ...

  •   桓王宫中有喜事。

      晏飞卿怀孕了。她素性活泼,自觉青春年少,大好世界还没玩够,更从未想过要抚养儿女,乍闻此讯,慌乱无措多过喜悦之情,然而见成玄策高兴,她也就跟着快乐起来。

      成玄策春秋鼎盛,对子嗣尚不十分在意,之所以如此心花怒放,除了因为后继有人,还另有一层重要缘故。

      依照钟离煜的建议,朝廷售卖了一批官职,收得的资财拿来安置灾民、修缮堤坝,也就刚好够用,今年短缺了的赋税却无处找补。成玄策琢磨了好些天,觉着轩平曾经提过的办法不错,眼下已入下半年,让容国扛扛这笔债,既直接又省力,唯独缺个开口的由头。晏飞卿这一怀孕,便打消了他最后一丝顾虑。

      桓王的决策,现在没人敢说一个不字。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钟离煜受命执笔,写了一封高高在上、近乎耀武扬威的国书,生怕激不起容王的怒气。成玄策拿来一看,只觉此文雄风慷慨、气派非凡,颇为合意,立即遣使发往奚阳。

      容国的回音未至,地方官的奏折却一本接一本飞进了王宫。轩平早前的预测果然应验,各地的骚乱说严重不严重,但足以让桓王心烦。

      对于这批“买进来”的外官,成玄策毫无信任,打算派谢璇前往地方平叛,又要集结大军。轩平劝阻道:“乌合之众,徒有声势,何须劳动谢将军?民人所怨,不过是贪官恶吏。愿得五千兵卒,为王上分忧。”

      成玄策讶异:“五千便够么?”

      “地方官府原有兵勇。讨抚并用,此数足矣。”

      他真不是夸口。两个月之后,叛乱已被摆平。彼时蓬莱宫刚刚落成,成玄策携晏飞卿在宫中游览,闻报大喜。轩平回朝复旨,桓王在蓬莱宫中大摆宴席,款待功臣。

      得胜归来的轩平心情复杂。

      眼前所见,是宏伟豪华的宫室,觥筹交错的宴会,志得意满的君王,明艳动人的宠妃……可他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浮现出了另一些画面,那是他刚离开不久的战场,混乱的边地,穷苦的人民……他敏感的心灵中,骤然生出一丝恐慌。他觉得害怕,怕眼前的繁华景象只是镜花水月、梦幻泡影,一碰就碎,一戳就破,禁不起任何动荡。而这动荡的风暴虽尚未席卷千里国土,却已在他的脑海中成形了。

      年轻的智士怀着沉重的心情,坐进为他准备的宴席,桓王的夸赞和众人的吹捧都不能使他真正开颜。酒过三巡,成玄策停杯问道:“今日宴会,卿为何心事重重?莫非本王赏赐不够,或者哪里让你不如意?”

      轩平欠身道:“王上恩赐丰厚,臣感激涕零,并无不如意之处。”

      成玄策不以为然地挑了挑眉,他自诩英明洞察,绝不会看错臣子的情绪。他今日心情不错,便不计较对方的掩饰,笑道:“你可还有什么心愿?说出来,本王定为你实现。”

      “臣……”

      轩平视线低垂,银杯中酒液浮动,映出他愈益消瘦的面容。

      “臣只愿王上圣明,国家太平。”

      成玄策只当这是敷衍辞令,了无意趣地皱了皱眉。

      “本王是诚心问你,不要老说那些空泛的话。你为朝廷立下大功,合该受赏,今日当着群臣,本王一言九鼎,你想要什么尽管说。错过这个机会,可就没有二回了!”

      轩平沉吟不语。

      爵禄?金银?桓王的赏赐之中,这些都不少。可是,谁又知道花有几日红,月有几时圆?

      他抬起眼帘,漫无目的地瞧向周遭,眼风偶一扫动,忽见钟离煜一同在座。轩平心下一惊,随即又是一喜,他有了主意。

      “臣别无所求,只想求王上一件事。”

      “何事?”

      轩平收回视线,轻启薄唇,一字一字,像从齿间咬出来。

      “愿王上圣聪明断,惩处罪人!”

      “哦?”成玄策四下望了望,有些疑惑,“什么罪人?他在哪里?”

      “钟离煜身为君王辅弼,不思正道,不顾情理,借水患之机,怂恿王上卖官鬻爵,以致酿成今日之祸。此人之罪,比叛军有过之而无不及!臣斗胆,恳请王上重治祸首,将钟离煜锁拿下狱,明正典刑!”

      一言出口,满堂皆惊,众人的目光全都锁定在轩平和钟离煜两人身上。

      钟离煜放下酒盏,神色不动。这冤家还真是一刻都不肯放过他,屡败屡战,锲而不舍,如此精神连他这个被告者都要油然生敬了。

      “轩平——”成玄策笑容顿失,显而易见的不快,“不可恃功而骄。本王虽答应过尽量满足你,但这不是你打压异己的时候。”

      “王上!”轩平起身离座,陈词激切,“臣情愿不受任何封赏,只求将钟离煜治罪!王上以为臣恃功而骄也好,打压异己也罢,臣都无话可说。但奸佞不除,必有大祸!钟离煜居心叵测,已非一日,求王上明察!”

      “中书大人这是什么话?”晏飞卿陪坐在旁,实在听不下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为救一时之急,有些不周之处也情有可原,哪里就那么严重了?你暂且消消气,可不要错怪好人。”

      轩平看她一眼,反问道:“贤妃娘娘怎知钟离煜是好人?”

      “我当然知道了。”

      晏飞卿答得理所当然,待要说出个一二三来,忽想起钟离煜教她固宠那些事不宜当众广布,遂转了话头。

      “不信你随便问问,王上左右,宫中朝中,谁不夸他好?”

      轩平冷冷一笑。

      “谁都夸他好,正是他不好之处。”

      成玄策眼神一动,却没有吭声。

      宴席上的闹剧最终不了了之,成玄策到底没有如轩平所愿,只给了他两句不痛不痒的安慰话。宫中的日子继续悠闲地过着,晏飞卿也依旧在无数关怀中安心养胎。

      “你对钟离煜了解多少?”这日成玄策来看她,闲聊中似乎无意地提起钟离煜,“你们经常来往吗?”

      晏飞卿被他搂在怀里,心情舒适而满足,说起话来毫无防备。

      “不算经常,但我知道他很聪明,而且乐于助人,有时遇到一些困难,他一出手就能解决。”

      “是吗?怎么见得?”

      “比如尚衣局的芸儿有一回不小心,把淑妃最喜欢的翠云裘肩上烫了个洞,怎么补都看得出印子,气得淑妃要罚她板子,幸亏钟离煜给了芸儿一对碧玉扣,教她就着烫坏的位置做个压肩。这一做上去,比原来的样子还好看些,淑妃一高兴,还赏了芸儿。”

      “淑妃的衣裳烫破了?”成玄策神色玩味,若有所思,“本王都不知道的事,他却清楚得很?还真令人刮目相看。”

      晏飞卿笑道:“王上日理万机,后宫里的琐屑小事,谁敢天天拿来烦你?”

      成玄策沉默不语。他当然不喜欢妃嫔事无大小都来告状,但他更介意钟离煜手伸得如此之长,并且在这么久的时间里,他竟对此毫不知情。

      他开始重新评估自己这位心腹谋士。现在一切都是猜测,没有任何切实证据能表明钟离煜有不轨企图,也许钟离煜并无它意,也许他亲近后宫只是为了自身的前程——从君王的枕边人下手只是常见的邀宠手段。

      但成玄策讨厌这种手段。

      他对钟离煜的防范和疏远在不知不觉中流露。表面上,他们君臣相处如旧,可传召的次数渐渐变少了。有时候,钟离煜在殿内侍奉,碰到臣子来奏事,成玄策总会找些什么理由把他支开。他们的交流日益肤浅,成玄策有意无意地避免和他谈太过深入的话题,不管是朝堂上的大事,还是宫廷内的琐事。

      钟离煜察觉得到桓王心意的变化。他不是不知进退的人,迎风举烛,恐有烧手之患,倒不如暂且灭掉火光。桓王不愿见他,他就深居简出,把自己深深地藏起来。

      “你有把柄么?”私下相处时,史循这样问他。

      “没有……”钟离煜眼眸来回转动,回忆着所有能记起来的细节,“没有看得见的把柄……但也只是如此。”

      外面的手段,他可以做得干净,可桓王心里的疑虑却没那么容易消除。他想自己也许还是着急了些。当时因为铁甲战车的事,他急于除去忘岁月,在晏飞卿泄露桓王身世时,非但没有及时告退避嫌,还主动掺了一脚。如今桓王看待他,自然难以再像从前一样放心。只要桓王不放心,就算他没有留下把柄,没有任何看得见的证据,也只堪堪保住他不会立马人头落地而已,恢复恩信却是难上加难,人的感情远比事理难以控制。

      “增加贡赋的事,容国回复了吗?”史循忽然问起另一件毫不相干的事。

      “据我所知,还不曾。”

      史循笑了笑:“既然如此,我觉得你可以走了。”

      “走?”

      “依我看,容王迟迟不回复,多半有别的心思。如今北桓国库空虚,地方骚乱,桓王骄溢,群臣废言。纵观所有局势,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接下来就不是你的事了。功成身退,天之道也。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钟离煜半晌不语。

      找个理由辞行,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桓王虽然怀疑他,却还没到非得置他于死地的程度,现在离开,是保身的稳妥方便之法,不过他所知的不少,桓王会不会放他走就是个问题了。更何况……

      “女王陛下那边,尚不知是如何安排。我若现在脱逃,万一功亏一篑,岂不败事?”

      外面响起一阵叩门声。

      钟离煜开门一看,门外站着一名内侍。

      “钟离先生,王上传召。”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2章 第四十五章 时来运去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