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 ...


  •   本章主要介绍人的本质和人生观的基本问题,以帮助大学生把握人生方向,走好人生道路。科学认识人的本质,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基本前提。在中外思想史上,马主义第一次对人的本质问题做出了科学解答。这一解答为我们走出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误区,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人生观是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是要追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好人生道路,需要协调好人与自然、自我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多种复杂关系。
      本章重点、难点
      马主义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科学解答;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误区;追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自学时数6学时

      人是有理性的高等动物。千百年来,人类在探索自然界奥妙的同时,也一直在探索着自己。“人的本质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些都是人们经常遇到并迫切求解的重要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并回答了这些问题,才能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一节科学认识人的本质
      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首先需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有科学解答。尽管中外思想史上许多思想家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真正揭开人的本质之谜、使这一问题第一次得到科学解答的则是马主义。马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人生问题,特别是走出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误区,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马主义产生以前中外思想史上关于人的学说
      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和反思,从人类诞生之初就开始了。中外许多思想家在历史上都留下了异彩纷呈的观点和学说,尽管其中也不乏真知灼见,但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他们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都没有达到科学的高度。
      在中国思想史上,远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有人试图回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列子·黄帝》中写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趣者,谓之人。”这时,人们只能从人的身高、手足分工、头发牙齿和行走姿势等外在的自然属性上说明人与动物的区别,这当然是十分朴素的。
      春秋战国时期,对“人是什么”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其间的争论主要围绕人性与兽性的区别而展开。尽管孔子最早提出了“性相近,□□”的看法,但他并没有提出人性的具体内容。第一个对人性作出界说的是告子,他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意思是说,人生而具有的本性,就是食欲、□□。孟子不同意告子的说法,认为“食色”不能把“犬之性”“牛之性”与“人之性”区别开来,进而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说法,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把仁、义、礼、智等四种先天的伦理观念视为人的本性。荀子也认为,人性是先天而来的,但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而是主张性恶说,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把善说成是人们伪装的
      。
      除了上述观点外,中国古代关于人的学说还有人性有善有恶论、人性善恶混杂论和人性三品论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虽然互有差别甚至互相对立,但都认为人性和人的本质是先天具有的,不是后天形成的,这就陷入了唯心主义和形面上学的泥潭,因而从根本上说都是错误的。
      在西方思想史上,最早力图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的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把人定义为“一个能够对理性问题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简言之,人是理性动物。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说,人是“政治动物”。他们这样的定义,尽管也指出了人相对于动物的特殊性,但仍然把人看作是动物王国中的一类,并没有把人和动物真正区分开来。
      进入近代,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随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把人的本质问题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用人本身以及人赖以生存的环境来解释人的本质和人性。近代欧洲的自然人性论者普遍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追求幸福和快乐、逃避痛苦和灾难。比如,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自私的,“人对人就像狼一样”。霍尔巴赫指出,人的本性是爱自己,爱别人只是爱自己、使自己得到幸福的手段。卢梭认为,天所赋予人的权利就是自利自爱,这个权利是不可侵犯、不可放弃的。这些思想虽然在当时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具有积极意义,但它不了解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对人性所起的根本作用,因而仍然没有跳出机械唯物论的圈子。
      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峰。黑格尔的人性论把人看成是“绝对精神的外化”,这同他的哲学体系一样都是唯心主义的;但当谈到人性善恶问题时,却表现出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建立了他的人本主义哲学,揭示了现实的、□□的人的本性,但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使他离开人的社会性抽象地确定人的本质,因此也不可能是彻底的唯物主义。
      二、马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
      马和恩吸取了人类思想史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明确提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①这一论断,使人的本质问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科学的说明。对此,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一)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
      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人性是人的各种属性的总称,人的本质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根本属性。认识人的本质,首先要从把握人的属性开始。人作为一种现实存在物,具有多重属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形态和特征,主要表现为人的基于本能的食欲、□□和自我保存等。人类来源于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其他生物一样,也要进行新陈代谢、繁衍后代,经历生老病死的自然过程,这些都是人的自然属性。离开了自然属性,作为个体的人就无法存活,作为类群的人就无法延续,人也就不成其为人了。正如恩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异。”①
      人的社会属性,是指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为人的劳动和社会关系、意识、思维、语言等。人的生命活动不同于动物的生命活动,人是以劳动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人类在脱离动物状态而转变为人的过程中,劳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而人在劳动中不仅要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要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因此,劳动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活动,从事劳动的人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人。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人产生了语言,发展了意识和高级思维活动。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属性,但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根本属性。自然属性尽管任何正常人都具有,而且看得见、摸得着,但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只能把人和非生物区别开来,不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社会属性不仅能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而且还制约和决定着人的自然属性。比如,食欲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的饮食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它已经演化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多方面的社会含义。□□也是人的自然属性,但人的两性关系更多体现着男女双方在人生目的、价值观念、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和谐统一。求生自保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但对于人来说,却包含着理智和道德的内容。人不仅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求生自保,而且会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奋勇当先,甚至做到舍己救人、舍生取义。
      (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般来说,人的本质问题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人与动物的区别从根本上说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于人的生产劳动。正是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了多层次、多方面的社会关系,既有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或经济关系,也有思想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这两类社会关系盘根错节、交叉纠缠,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每一个人从来到人世的那天起,就置身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最初接触的是家庭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社会面扩大,又发生了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道德关系等。正是在这种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人不断塑造着自我,逐渐成长为真正现实的、具有个性特征的人。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就脱离各种社会关系,尽管他先天具有发达的大脑、健全的躯体,但决不会成为真正现实的人。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界定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而且可以把千差万别、各具特点的个人区别开来。在现实社会中,任何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抽象的存在,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极其复杂的社会关系之网上的一个纽结。个人的本质,总是要受到个人所属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制约。认识一个人、把握一个人,如果只是从他某一方面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出发来考察,很难把握他的本质。只有对反映在他身上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作出全面分析,才能确认他的本质,正确地认识他、把握他。
      (三)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人的本质是由以生产劳动为基础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的,由于生产劳动总是在一定的时代条件下进行并不断发展着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也必然是具体的,这就决定了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发展的。
      在原始社会,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物质生产劳动还停留在极其低下的水平上,简单的生产资料归氏族成员共同占有,人们平等协作、共同劳动,贫乏的劳动产品平均分配,由此形成了简单、朴素的社会关系,从而确立了原始人“为公”的本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在阶级社会中,人总是归属于一定的阶级,人的本质也主要地由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所决定。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这种不同不仅表现为物质利益和生活方式的不同,甚至还表现为心理、思想、感情、作风等的差异。而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私有制终将被新型的公有制取代,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将消灭,人的本质所具有的阶级性也将随之消失。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创造出来的财富,全体社会成员的才能都将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本质也将发展到一个崭新阶段。
      三、走出“人性自私论”的认识误区
      无论在中外思想史上,还是当今现实生活中,围绕着人性问题一直存在着善与恶、无私与自私的激烈争论。其中,“人性自私论”是影响比较广泛的一种认识和观点。运用马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人性自私论”主要陷入了以下认识误区。
      第一,把人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根本属性。有人说:“自私是一种广义的哲学概念,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在动物那里表现为自保,在人那里表现为自私。”确实,动物和人都有自保的本能,这是动物和人共有的自然属性。比如,动物遇到危险时,会本能地反抗或逃遁;人遇到危险时,也知道趋利避害。但是,自保的自然属性与自私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否则就无法解释同样具有自然欲望的人,为什么有的高尚、有的卑微、有的堕落。这种情形,恰恰证明不同的人对于本能的实现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方法,这种态度和方法就是人们的道德和价值选择。把这种本来是人后天选择的结果当成人先天具有的必然性,实际上是在为一些人的自私作辩护。自私不是人的自然属性,更不是人的本性。把自私当作人的本性,就是把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混淆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第二,把历史的、具体的人的自私等同于永恒的、抽象的人性自私。无论从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些具有自私思想、自私行为的人。如果就此得出“人性自私”的结论,那就是随意解说历史、裁剪现实了。自私是一种社会意识,而任何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漫长的原始社会,私有制还没有产生,人们头脑中自然也没有反映这种社会存在的私有意识。随着私有制的产生,人们头脑中开始有了私有意识、自私观念。未来随着私有制的灭亡,自私观念也将逐渐退出人们的头脑。至于当前我国一些人头脑中存有的自私观念,既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一种反映,也是历史上封建思想遗毒和现实中西方思想渗透的一种体现。古往今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私的人,但也都涌现过许多远见卓识、品德高尚的志士七人。从他们身上,很难看到自私的思想、自私的行为。即使我们普通人,平日也会有许多无私的想法、无私的举动。
      第三,把个人的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自利。为了论证所谓的“人性自私”,有人专拿雷锋等英模人物来说事,说“雷锋再无私、再高尚,但他也领了国家发的津贴,穿了国家发的衣服,所以,英模人物跟普通人一样,都有自私的一面”。其实,这种说法混淆了个人正当利益和自私自利的区别。马指出:“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而任何利益的实现,都不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如果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甚至为了一已私利,不惜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就是自私自利,是马主义坚决反对的。如果一个人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甚至增进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个人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这都是个人的正当利益,马主义坚决维护。“人性自私”论者脱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把任何个人利益的实现都说成是自私,这就混淆了概念,误导了思想
      第四,以“合理”二字掩盖利己主义的实质。利己主义因其鲜明的“个人中心”、极端的自私目的,经常受到人们诟病。为了给利己主义正名,有人打出“合理利己主义”的旗号,主张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协调中追求个人利益。好像这样追求个人利益就正当了。殊不知,“合理利己主义”仍然没有抽掉“人性自私”的逻辑前提,仍然坚持自己是目的,别人只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只不过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可以给别人一些好处。试想,如果一个人不想或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了,还需要别人作为手段吗?还会给别人一些好处吗?“合理利己主义”的另一种说法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同样是把“为自己”当作目的,“为别人”只是“为自己”的“副产品”而已。当然,在现实中也不排除这样的巧合:一个人在利己的动机下做出了利他的事情,但这种现象往往是偶然的。如果一个人时处处都怀着利己的动机,怎么能指望他总是产生利他的效果?因此,“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终归是利己主义的另一种伪装。

      第二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人的本质。人正是在客观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着自我,成为真正现实的人。人在现实中生活,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由此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这种思考由浅人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最后集中到“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根本问题上,这就触及了人生观。
      一、人生观及其主要内容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看法和总观点。活在世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观点,都有人生观。区别在于,是自觉的、系统的人生观,还是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人生观;是正确的、科学的人生观,还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人生观。
      人生观与世界观有着密切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用世界观去观察和对待人生问题,就形成了人生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同时,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的变化。
      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每个人都会对“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的问题形成一定的认识,并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实践自己的人生。因此,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应严肃认真地思考人生,努为领悟人生的真谛,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实现应有的人生价值。
      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人类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目的性。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着的每一个人,每天都在为某项具体的目的而从事着具体的活动。同时,在这些具体目的之上,还有一个总的、根本的目的,这就是人生目的。
      (一)人生目的及其作用
      人生目的指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生观的核心,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动的动力源泉,当人们意识到为什么活着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激励着人们为了既定的目标而奋发进取、努力拼搏。马中学毕业时即表示要“为人类福利而劳动”,毛青年时期便立志“以天下为己任”,周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就提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古今中外创造了辉煌人生的志士仁人大都志存高远,很早就形成了明确、正确的人生目的,从而在解决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有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懈的动力,始终朝着人生发展的总目标前进。
      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人生道路崎岖不平,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斗争,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一个人的人生目的越明确、越高尚,内心所激发的驱动力就越强大、越持久,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越不气馁、越不;相反,错误的人生目的容易使人走人歧途,或是悲观清沉、看破红尘、厌世轻生,或是放物、时、游戏人生,或是投机钻营、铤而走险、违法犯罪。在历史上和现实中,大凡事业有成者,莫不是在正确人生目的的引导下,笑对人生道路上的惊涛骇浪,对未来充满信心,在困难面前不动摇,失败之后不灰心,以百折不挠的勇气赢得成功,成为世人学习的楷模。
      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追求生命意义、实现人生价值,这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的,才能懂得人活着不能只是为了自己或少数人,而是应当为大多数人、为社会尽到自己的责任、作出自己的贡献,把责任和贡献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价值所在。正如习告诫青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
      (二)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古往今来,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探索从未停止过。不同的人由于所处时代.阶级、地位的不同,由于生活经历、人生境遇、认识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人生目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各式各样的人生目的中,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是高尚的人生目的,才值得新时代的大学生终生尊奉、矢志践行。
      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党和人民对新时代大学生的要求和期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的群众史观反映到人生目的上,必然是为人民服务,即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绝大多数人服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培育和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目的的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自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才能坚定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践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为人民服务就是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服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既是服务的给予者,又是服务的接受者,社会正是在这种给予和接受的不断转换中正常运转的。每个人只有努力地为他人和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会不断增加,反过来为自己的成长和完善创造条件。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将为人民服务确立为人生目的,才能使自己在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的同时,从他人、从社会那里获得物质上的收益、才智上的锻炼、精神上的提升。
      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是抵制各种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有力武器。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还存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人生观。这些人生观之所以错误,就在于没能准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需要和享乐,忽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个人的一己私利。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认请这些错误人生观的实质,选择并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在服务人民、车献社会的人生实践中完善自我、创造人生的美好价值,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阅读材料
      马自十七岁那年提出“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伟大抱负后,一生矢志不渝。为此,他置千难万险于度外,义无反顾地在科学的崎岖小路上攀登,再攀登
      1842年,马在科隆主编《莱茵报》。由于报纸宣传进步思想,普鲁士政府将其查封。马愤然离开德国,前往巴黎。然而,在巴黎居住还不到一年半,普鲁士政府就勾结法国当局,将他驱逐出境。这样,马来到布鲁塞尔。
      但到了 1848年3月4日,比利时政府逮捕了马……就这样,传讯、逮捕、驱逐一度成为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仅从1844年到1849年这类事情就发生了二十余次。然而,这种种政治迫害切断不了马真理求索过程中与无产阶级和群众组织的血肉联系,他的革命精神却越来越旺盛,革命斗志越来越顽强。
      在毕生的革命历程中,马一家始终过着动荡不安、饥寒交迫、贫病交加的生活,甚至遭遇逼债抄家、子女天折等。1858年8月,在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他给恩写信说:“我的妻子病了,小燕妮病了,琳蘅患一种神经热。医生,我过去不能请,现在也不能请,因为我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今天能否弄到这些,还成问题……我从某些庸人那里借来了几先令和便士,这对我来说是最不痛快的事,不过,为了不致饿死,这是必要的。”
      以马的旷世奇才,从欧洲的一些统治者那里谋得一个收入丰厚的职位,应该说不成问题。但对于这样的机会,他一概予以拒绝。因为在马看来,到政府中任职,虽然可以获得高官厚禄,过上荣华富贵的生活,但那只能是助纣为虐,帮助少数剥削者来压迫劳苦大众,不能实现自己崇高而远大的抢负-“为人类福利而劳动”。
      一-摘编自瓦连京·奇金著,彭卓吾译:《马的自白》,华龄出版壮1990年9月版

      三、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古往今来,大千世界,为什么有的人身处逆境却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当中也发出空虚的哀叹?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积极为社会作出贡献,有的人却悲观厌世,甚至轻生?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满怀希望和激情,勇敢地战胜困难并不断开拓人生新境界,有的人却悲怨愤懑、心灰意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所有这些,都是由不同的人生态度造成的。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人生道路上形成指导自己生活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新时代每一个大学生认真思考的人生课题。
      (一)人生态度及其类型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他对自己的人生观作出了某种明确的选择,实际上就在主要方面决定了他将如何对待生活,将以怎样的方式处理各种人生问题。反过来,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如何,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从而对他的人生观、世界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另一种是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用乐观的心态看待世界,对生活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善于创新,不怕人生道路上的惊涛骇浪,经得起风险和困难的考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否定人的积极能动作用,对生活丧失信心,对社会缺乏责任感,无志气、无激情,一味退缩,悲观唯诺。
      (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新时代的大学生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历史赋予的使命和个人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他们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目的的达到。人生态度本来是由人生目的决定的,但在实现人生目的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地面对现实,战胜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为实现人生目的开辟道路,则是由人生态度决定的。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就能有敢为人先的锐气,为实现崇高的人生目的而拼搏,闯出一条闪光的人生之路;反之,抱着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就会导致上进心失落,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消极悲观、畏难退缩,直至遁入歧途、一事无成。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必须选择和确立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抱有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人,一般都热爱生活、珍视生命,不贪图享受、满足现状,而是为自己选择和确立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较高的人生价值目标一旦确立,就需要发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为他人谋福利、为社会作贡献。这里仰赖的同样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助于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人生道路是多种多样的。究竟走哪条道路,是由每个人主动选择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保证人们将远大的理想寓于具体的行动中,不好高骛远,不浅尝辄止,而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人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还能不断调整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始终以豁达的心态和务实的精神,沿着自己开拓的人生道路奋勇前进。
      (三)科学对待人生境遇
      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走好人生道路,必须科学地对待人生环境,树立正确的顺逆观。人在生命之旅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人生目标相同,为实现目标付出的努力相同,但由于所处的具体的人生环境不同,有的人旗开得胜、顺顺当当,有的人一波三折、屡屡败北。即使同一个人,在一生中往往也会有顺利与不顺的交替。整个人生就是在各种不同的境遇中发展前行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具体环境,就是人生境遇。其中,顺利的境遇称为顺境,不顺利的境遇称为逆境。
      顺境和逆境,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并不是均等的。有的人顺境多一些,有的人逆境多一些。人在顺境中,一般没有什么大的坎坷和挫折,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认知、情感、意志等处于良好开放的状态;人在逆境中,往往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和磨难,正常的生活秩序难以维持,□□上和精神上遭受极大的伤害,成长和发展面临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为人们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生活环境。新时代的大学生,总的来说,不像他们的先辈那样曾经经受种种磨难,而是一直生活在顺境之中。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逆境也会时常出现。比如,升学的不顺、求职的受挫、失恋的打击、家庭的不幸、疾病的侵扰以及自然灾害的袭击等,都会给人带来一些痛苦和不幸,使人在特定的境遇中身心受到压抑和伤害。
      现实生活中,顺境和逆境对人的影响都有两重性,对此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在顺境中向目标奋斗,如同顺水行舟,可以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但优越的条件和舒适的环境,又容易使人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甚至得意忘形、“大意失荆州”。在逆境中向目标前进,如同逆水行舟,阻力大、条件差、困难重重。迈向同样的目标,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可能取得成功。但是,逆境对人生也是一种磨练,可以使人更多地思考人生、磨砺意志、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
      对于顺境,不能麻痹大意、得意忘形,而应居安思危、自制自励,使自身的活动保持良好的度。身处顺境,并不等于一切顺利,一定要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乐观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正如习指出:“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青年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要历练宠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变挫折为动力,用从挫折中吸取的教训启迪人生,使人生获得升华和超越。”①
      对于逆境,不能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应大胆正视,积极应对,努力创造条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待时机成熟,顺势利导,使之成为人生旅程上的转折点。如果一遇逆境,就悲观失望,既无坚定信念,也无顽强意志,终日唉声叹气、怨天尤人,结果只能每况愈下,成为环境的奴隶。古往今来,大凡志士仁人,很少是在风平浪静中闯出一番伟业的,他们大都百折不挠,在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中,走上了人生的顶峰。正如司马迁写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当今社会,成千上万的英模人物,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艰难曲折,同样是以坚定的信心,在逆境中奋起,最后赢得了成功,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不同的人生目的指引人们走出不同的人生道路。人和人在生前存在着千差万别,但在死亡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却不尽相同,有的重如泰山,有的轻如鸿毛。到底什么是人生价值?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怎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些都是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时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

      (一)人生价值及其基本内容
      “价值”这一概念,表达的是一种关系,即外部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人在价值关系中,既是永远的价值主体,也是重要的价值客体。当人作为价值客体时,就出现了“人的价值”的问题,即人的生活实践对于自己需要的满足、对于他人和社会需要的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对他人和社会有一定的需要,这种需要要从他人和社会那里得到满足;作为价值客体的人。具有不同于其他价值客体的特殊属性,即人作为自觉的、有能动性的客体,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对他人和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从“人的价值”可以引申出“人生价值”。所谓人生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生与死等一系列重大的人生问题,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贾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一定的标准。这些都与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密切相关。在生活实践中,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目我价值和人生的社会价值两个方面的内容。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所谓“一个人实现了他的自我价值”,意思是说,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实现了自己的村益。比如,一个人想取得大学文凭,于是参加自学考试,通过努力,最后如愿以偿,这就叫实现了自我价值。一般说来,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所达到的自我满足、自我完善的程度越高,他实现的自我价值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当他不能靠着自己的力量维持自己正常的生存和发展时,就会变得消沉、颓废,甚至对生命失却信心,这就叫自我价值的丧失。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个体为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贡献越大,他实现的社会价值就越大。但是,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不同,对他人和社会所作贡献的绝对量也就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较大的社会价值、能力小的人就实现了较小的社会价值,或者没有实现社会价值。一个人也许并不具有突出的才能,但他具有敬业的精神、勤勉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就是在现有能力的基础上,实现了社会价值。另外,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所作的贡献不仅可以是物质方面的,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在精神方面作出贡献,同样也是实现社会价值。比如,雷锋的品格是高尚的,他为别人树立了榜样,他的劳动态度和精神面貌对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就是雷锋向社会提供的精神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和奋斗,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和奋斗的过程,一般也是人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人是社会的人,人进行的自我价值活动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个人活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所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越高,为他人和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他所能实现的自我价值就越高。如果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仅仅理解为单纯的利己活动,囿于自我的封闭圈,不为他人、社会作出贡献,这样的自我价值是不可能实现的。
      阅读材料
      1944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七个年头。这年春天,张思德已经在毛主席身边站简十个月了。不久,他响应组织号召来到安塞县石峡峪庄开荒种地,他总是哪里最苦最累,就带头干在哪里。每逢假日,他总是留下来看家,整理院子、修理工具、牵上骡子到五六里远的山沟里驮水,回来又把同志们没有洗的衣服一件件钱来洗净、晒干。到了农忙的时候,他就带领大家帮助附近老乡,特别是帮助那些劳力少或家里有病人的农户干活。
      农历七月,天气渐渐凉了,农场决定轮流进山烧木炭。因为张思德有过烧炭经验,农场决定由他负责。当队长问张思德有什么困难时,他坚定地说:“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出命,也要把炭烧好。”
      1944年9月5日,一大早下起了毛毛雨。地里的活干不成了,大伙都建议进山赶挖几个新窑。张思德带着小白、小朱等八名战士,精神焕发,干劲十足窑越挖越深了,张思德钻在里边,猫着腰,累得满头大汗。小白蹲在洞口喊:“组长,出来歇歇,让我进去干会儿吧。”“不用了!”张思德总是这样照顾别的同志。
      快到中午时分,雨渐渐停了下来。眼看一眼炭窑就要挖成了,为了保证质量,张思德又拿着小镢头开始修整窑面。突然,窑顶上“啪啪”掉下几片土“快出去,有危险!”张思德大喊一声。小白还没有领悟过来,张思德手疾眼快,一把将他推出窑口,就在这时,只听“轰隆”一声,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意外发生了!小白在窑口被压住半截身子,张思德被整个埋在塌下来的土里边小白大声急叫:“张思德!”呼喊声穿过山谷,传遍山林。
      1944年9月8日下午,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举行了“张思德同志追悼大会”,毛出席并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讲演。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摘自李晋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张思德的故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党史频道,2018年8月12日。
      (二)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
      马主义历来既重视人生的社会价值,又重视人生的自我价值。1835年,17岁的马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①在这里,马所说的“人类的幸福”就是指为人类造福、为人民献身,就是实现人生的社会价值;“我们自身的完美”就是指追求我们自己的人格高尚、才智发展、生活幸福,就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马还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②这就是说,只有“为人类而工作”“为大家作出牺牲”,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才能使自己享受到更大的乐趣,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可见,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只有当一个人凭着自己的品德、知识、能力、体魄等素质,为社会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创造了社会价值,满足了社会需要,才能从社会那里得到满足和尊重。这些反映到自我意识里,必然是对自己的肯定性体验,即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感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创造社会价值是因,实现自我价值是果,不创造社会价值,就无从实现自我价值。
      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个人的抱负不可能孤立地实现,只有把它同时代和人民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用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才能使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如果脱离时代、脱离人民,必将一事无成。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只有把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统一起来,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才是新时代大学生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唯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
      (三)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方法
      在创造社会价值中实现自我价值,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实践活动。但这样的活动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的,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运用恰当的方法。正确把握条件和方法,对于人生价值的实现至关重要。
      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追求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任何人要实现人生价值,都要有一定的人生价值目标。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受多样化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价值目标。有的人推崇“大公无私”“公而忘私”的精神品格,有的人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惜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有的人自愿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有的人只是满足于个人的实惠与享乐。在此复杂情势下,只有选择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才能对个人发展起到定向和导航作用,使自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坚定信念、明辨是非,焕发出强大的精神驱动力,以对社会较大的贡献来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反之,如果选择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就会陷入被动,走上弯路,甚至迷失人生方向。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的主观条件。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内在价值目标转化为外在价值行为并作用于社会,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过程。任何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除了需要外在的环境和机遇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主观条件。这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重视自我价值和个性发展的同时,强化全局观念、义务观念,时刻用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引领自己。二是加强自身各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等,以帮助自己应对各种生活场景,解决各种现实难题,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广阔空间。三是继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不怕劳苦,不图安逸,善于在逆境中奋起,即使自身条件有所欠缺,也能尽心尽力、一往直前。
      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是人生价值的源头活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但是,社会实践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它要求个体积极投人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巨大而艰苦的劳动,使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变成现实。否则,脱离了社会实践,人生的全部价值追求也就只剩下一纸空文,变得毫无意义。在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实践,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时代的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创造无悔的青春。

      第三节协调人生道路上的若干关系
      人生的道路,需要人以自己的脚步踏踏实实地走出来。任何人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都需要面对人与自然、自我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等多种复杂关系。协调并处理好这些关系,对于在科学人生观指导下,正确对待人生矛盾,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漫长的物种进化史上,人从自然界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但是,人无论如何进化,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实: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要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有协调并处理好这个关系,才能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找到一条稳健、可持续的道路。
      科学把握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要从自然界获取维持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料。但人又和其他动物不同,人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人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据此,科学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人与人的关系处理不好,会带来社会动荡、国家衰败;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不好,同样会带来社会崩溃、文明衰退。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千百年来,随着人类干涉自然界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提升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向自然界过度索取,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使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不和谐。在这样的困境下,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说,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为此,必须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把利用自然与尊重自然、改造自然与顺应自然、索取自然与回馈自然统一起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真正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构成。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社会层面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而且需要从公民个人层面强化环境意识,更加主动地学习绿色发展理念,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亲近自然,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养成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多种植一棵树,少排放一次垃圾,增加一次绿色低碳出行,杜绝各种奢侈炫耀消费,以高度的自觉投身美丽中国建设,以实际行动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同步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个人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任何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有生理和心理两个基本方面。一般说来,生理是心理的物质基础,心理是生理的精神机能,二者相互作用并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影响甚至决定着人生的全部实践活动。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生理的健康。而且要有心理的健康,做到身心健康。其中,生理健康主要表现为,有强健的体魄,身体发育匀称,生理功能良好,能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抵御一般性疾病的侵袭;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适应能力强,自我评价客观,善于与别人相处,具有自我调节以适应自身及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
      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如果没有生理的健康,就不可能长时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甚至会为一些疾病困扰,根本无法从事正常的社会活动。如果没有心理的健康,就会经常处于焦虑、郁闷、自卑、怨恨、猜忌等不良心理状态之下,同样不可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个人潜能,取得成就和发展。所以,协调好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关系,保持身心健康,是科学把握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人生的基本前提。在生活实践中,保持身心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能够使人正确认识人生发展规律,认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从而为提高身心素质、保持身心健康提供精神动力和目标导向。同时,正确的人生观本身就内在地包含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使人在困难的时候能够看到成绩、看到光明,转逆境为顺境,化阻力为动力。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助于科学地对待社会、对待人生,使自己总是处于一种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中,为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而积极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努力造就强健的体魄,尽力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是增进身体健康的基本途径。尤其是对于从事紧张学习等脑力劳动的人来说,更应该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只有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和体质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有效促进强健体魄的形成,真正做到“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除此之外,体育锻炼还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消除疲劳,缓解精神压力,形成乐观开朗的情绪,培养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拼搏、不懈追求的奋斗精神。可以说,体育锻炼是身心健康的投资,投资越多,获利也就越多。
      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人,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切不可采取逃避和应付的态度,而应客观认识问题、理性分析问题、正确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自觉、主动地学习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自身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将不良情绪及时合理地宣泄或转移出去,始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而当心理压力过大、内心冲突激烈、自我调节难以奏效时,就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通过心理咨询,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探讨摆脱困境的对策,
      从而缓解心理压力,恢复心理平衡,促进人格完善。注重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通过交
      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能够满足人的安全和归属需求,给人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使人在积极乐观的生活中,培养良好心境,维持身心健康;另一方面,能够为人搭建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当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心理困意或障碍时,可以及时向外求助,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相反,不的人际关系会使人在心理上感到压抑和紧张,承受孤独和寂寞,身心健康受到损害。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的人,是不可能做到身心健康的。
      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要与他人进行交往,形成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们共同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基础。为了能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更好地立身处世,每个人都应学习和了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基本理论,学会与人交往,培育真挚友谊,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遵循成功交往的基本原则。个人与他人之间建立和发展社会关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际交往的过程。为了使个人的交往行为能够引起他人的良好反映,保证交往成功,在交往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平等原则。平等待人、互相尊重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前提。平等是尊重的基础,尊重是平等的表现。尽管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知识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的平等对待。一个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的人,是很难获得别人的尊重的。
      第二,诚信原则。诚信是一种美德,也是个人与他人关系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其中,“诚”即诚实,就是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信”即守信,就是恪守信用,言必信、行必果。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彼此都讲究诚信,时刻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被互相理解和接纳,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
      第三,宽容原则。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的差异,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遵循宽容原则,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求同存异、互相包容。当然,宽容不等于怯懦,更不等于无原则的迁就。不在非原则性问题上斤斤计较,并不意味着对坏人坏事姑息包庇。
      第四,互助原则。互助是协调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必然要求。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对他人都有一定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他人的需要。如果能够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则既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又加深了彼此的感情。因此,在交往中应当积极地主动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为他人排忧解难。只有经常帮助他人的人,才能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得到他人的帮助。
      掌握成功交往的方法和艺术。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是通向成功交往的桥梁。只有在遵循交往原则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交往的方法和艺术,才能获得交往的成功。
      第一,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品质是一个人的志向、意志、情绪、兴趣、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具备良好心理品质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一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更容易协调好与他人的关系,培育和发展真挚的友谊。比如,志向高远的人能使人们对他产生敬仰和钦佩之心,吸引人们与他交往;兴趣广泛的人能从多个方面与他人建立和发展关系,博得人们的好感;待人宽容的人能设身处地地替别人着想,人们更愿意与之接近并保持良好关系;诙谐幽默的人能给人机智灵活而又随和亲切的感觉,常常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相反,羞怯、自卑、猜疑、嫉妒等心理品质则不利于个人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这是人际交往中必须克服的障碍心理。

      第二,注意交往的第一印象。个人与他人的交往总是从第一印象开始。第 -印象常常鲜明、强烈,影响深远,能够在以后的交往中起到心理定势的作用。如果第一印象诚恳、热情、大方,交往就有了良好基础,交往关系就能顺利发展;如果留下了虚伪、冷漠、呆板的第一印象,别人就不愿意与之接近,交往很可能就此而止。虽然第一印象不一定完全准确,但人们常常还是利用它的心理效应来使交往有一个良好开端。注意第一印象,应该从仪表、言谈、举止做起,做到仪表大方、言谈不俗、举止得体。
      第三,运用适当的沟通方法。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一般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其中,语言沟通的运用最为广泛。精练而准确的表达、热情而真诚的话语,不仅能使语言信息得到完整传递,而且能树立文明优美的形象,为人际交往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在非语言沟通中,借助语气、眼神、手势、表情、空间距离、身体姿态等来传递感情、交流信息,也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比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仅能暗示喜怒哀乐,还能传递许多更微妙、更复杂的信息。再如,“你真行”这句话,因语气、语调的不同,可以被理解为肯定、称赞、嘲讽等不同意思。又如、在交往中保持适当的人际空间距离,既不过于亲密,也不过于疏远;合理的礼节性行为,既符合风俗习惯,又有针对性。这些都能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助于人际关系的融洽。
      四、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生既是一个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一个实践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面临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关系。只有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才能更加稳妥地走好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实质。人要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从事物质生产劳动。而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就必须与他人交往,建立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各种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一个人自呱呱坠地起,就来到了一个先于他而存在的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他获得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由此维持个体生命的存在和延续,找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并付诸行动。另一方面,个人并不是完全被动地由社会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每日都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辨别周围社会的真和假、善和恶、美和丑,决定做什么和怎么做,是适应它还是改造它。正是人的这种创造性实践活动,推动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调整和充实自我。人是社会的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自觉地意识到这一点,就可以掌握自我调节的主动性,使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总是处在积极的状态中,从而获得自我发展的基本优势。而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就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去把握,决不能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否则,自我认识就可能错位,对“我是谁”“我怎么样”等问题作出脱离实际的回答。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人还必须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不断地调整和充实自我,使自我意识处于良性循环中。否则,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就很可能在纷繁复杂、迅速变化的社会中失去自我而陷入迷茫,甚至出现对个人和社会双重否定的极端情形。

      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社会的进步又必须依赖个人的劳动和创造。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从社会获得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这些条件的创设,又必须建立在社会中每个人共同劳动和创造的基础之上。所以,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以自己的劳动和创造为社会作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人人都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多作贡献,社会的财富才能不断增加,才能为人们享有更多的权利、更广泛的自由奠定坚实的基础。个人也只有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培养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持之以恒地把微薄之力奉献给养育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应该成为新时代大学生的自觉选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