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谁是凶手(下) ...

  •   “臣渝阳镇知县沈杰,见过四殿下。”沈杰恭敬地揖手道,“不知您此番造访寒舍,所为何事啊?”

      “昨日姜夫人遇袭了。”

      马永晏淡然地抿了口茶:“放心,就是些皮外伤,仔细照顾着就没事了。倒是沈大人……您的脸色好像不大好啊?”

      “哪有!”沈杰下意识地捂着脸,解释道,“这……挑灯夜读,为国鞠躬尽瘁,是臣的本分。”

      “倘若沈大人问心无愧,您的政绩总有一天会被上面看到的。”

      马永晏死死盯住沈杰的眸子,想从他那里看出些端倪,却是无功而返。不得已,他只得开门见山地表明自己的意图。

      “我听姜夫人说,您对于姜老爷失踪的调查结果是‘都察院的人秘密带走了他’?”

      “正是。”

      “各级府衙办案都讲究个证据齐全,我想看看您是如何做出此番推断的。”

      闻言,沈杰连忙支使着身边之人将卷宗取来。

      “您瞧,都在上面了。”

      这不看不知道。

      除了鲍春春和马永晏从那些人口中审出来的东西以外,还多了许多他们从未见过的证据。比如:盖着都察院印章的诏令、姜子深非法制造兵器等罪证。

      “真是奇了,铁匠铺人人皆知私铸兵器是要被上头问罪的,怎么,姜老爷明知故犯?”

      “有钱不赚王八蛋!您真当姜家有今日的规模是赚正经钱赚出来的吗?”

      马永晏怎么也想不到他回说出这番话。

      不过,话糙理不糙。

      至少在外人眼里,姜子深确有他阴暗的一面。

      “这都察院的诏令是……”

      “哦。”沈杰抢过卷宗,神情有些闪躲,“姜子深拒不接令,都察院的人只得用其他方式将人带走了。不知您还有什么疑问没有?”

      话都到这儿了,马永晏也不好多问什么,只得识趣地以“还有要务在身”为由先行从县衙离开。

      “怎么样?”

      鲍春春一见他出来,便连忙迎了上去。

      “可以说是毫无破绽。”

      这种装失忆的套路鲍春春见多了,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姜夫人之言在县衙沈大人那里得到了印证。

      难道自己的猜测是错的,她真的失忆了?

      “要么是姜夫人说谎,要么是米姑娘说谎。”

      马永晏叉着腰,倒想听听鲍春春还能解释出什么花来。

      “看,看我干什么?”鲍春春被他盯的浑身发毛,不禁问道:“难道你觉得她没说谎?”

      “我觉得你想错方向了,这条路根本行不通。肯定是米姑娘记错了!”

      “那就当她记错了吧!”鲍春春也不甘示弱,“我请问,为什么姜夫人遇袭的时间点,就那么寸,就那么刚刚好赶在咱们收集完口供的时候呢?”

      “天有不测风云,就这么寸了。”

      “你看,钱大人和王大人的回信。他们都说自己不知道姜子深被带走的事,这又怎么解释呢?”

      马永晏抢过信笺,匆匆看了一眼:“我不是跟你说了吗,我父皇什么都可能干得出来。姜子深私铸兵器有拒不收都察院的诏令,对他来说,这不就是一个妥妥的反贼吗?他想拿人,根本不需要任何人知道。”

      “既然不需要任何人知道,为什么沈大人知道?”

      马永晏正要张嘴辩驳,却发现根本辩无可辩。

      “对啊!更何况姜子深身份如此特殊。沈杰一个七品小官,怎么会知道连三品大员都不知道的事……”

      他打了个寒战,骤然清醒过来,“不好!米姑娘有危险!”

      还未等鲍春春反应过来,他就变成了长街上的一个小黑点,转眼间消失不见了。

      “好好好。”

      这体力活还是让会武功的人去做,脑力活就交给自己吧!

      鲍春春前脚回到姜家,马永晏后脚就出现在大杂院。

      中午时分,本应炊烟袅袅的大杂院此时却静得骇人。他小心地抽出佩剑,警觉地四处扫视。

      他没有直接走到米姑娘的房间,而是逆时针转到李思的房门口。

      “孙大娘。我是富贵,我来给您送东西来了!”

      指尖轻触,那扇虚掩着的门便吱呀呀地打开来——可腿脚不便又耳背的孙大娘并不在房中。

      晃神之际,一只弩箭便破空而来,速度之快,就连一向身形矫健的马永晏都被擦伤了胳膊。他丝毫不敢怠慢,一个闪身躲进房中。

      “奶奶的!”

      他扯下衣角,紧紧扎在右手大臂上。

      眼瞧着伤口周围开始出现一些黑紫色的小血泡,他便知道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可是我在明、敌在暗,究竟怎么才能把敌人引出来一举击杀呢?

      “咣!”

      他机警地转过身去,才发现自己踢到了一个“大家伙”!

      “好么,整个就是一个军火库啊!”

      弓弩、火铳、折叠梯、烟雾弹……

      凡是战场上能见到的家伙,甭管明的暗的,应有尽有。

      不但如此,这个柜子里还躺着一个睡得昏沉的孙大娘。

      “孙大娘!孙大娘!”

      马永晏吃力地将她从柜子里拖出来放在床上:“孙大娘,听得到我说话吗?”

      “嗯……”

      孙大娘捂着胸口,倒了好几口气,才盯着眼前这个面熟的年轻人点点头。

      “您可知是什么人把您关起来的?”

      “你……”

      “孙大娘,您别着急,看着我的眼睛好好说!”

      他虽努力压制住血液中翻腾的毒素,可语气中的焦急还是出卖了他的心思——老天爷还真是喜欢开玩笑!明明解决这件事就可以和春春远走高飞了,却偏偏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狠狠叨了自己一口。

      “你中毒了。”

      “我知道。”

      说罢,他强忍着疼痛把胳膊上的布条勒得更紧了些。

      “你这样是不行的。你别动,我去给你拿药。”

      孙大娘也不顾马永晏的阻拦,甩着小脚走到“军火库”跟前,翻箱倒柜找出一个小药瓶。

      “您怎么知道我中的是什么毒?”

      “我儿子淬的毒,我自然知晓。”孙大娘“蛮横”地拽过马永晏的胳膊给他敷上药,又“强迫”他张开嘴,把一些药和着水吃下去。

      “我只求你一件事。”

      马永晏猜到了大概。

      “我儿子也是被逼的,你别伤了他。”

      “可他伤了我,也许他还绑架了米姑娘。”

      “他不会杀人的。”

      不知什么时候,李思一个闪身出现在了房门口。他抱着胳膊,半倚在门边,脸上早没了鲍春春审问他时的紧张:“四殿下,咱们谈谈吧。”

      ——

      “春春。”

      “米姑娘怎么样了?”

      见鲍春春第一反应是米姑娘的安危,马永晏心里漾起一股醋意。他瘪瘪嘴,委屈地指着手上的伤:“你都不关心关心我。”

      “这!”

      鲍春春这才发现他的胳膊上紧缠着布条,上面隐隐约约还渗出血乌黑的血。

      “快进来快进来!”

      她焦灼地支使着似是跑出来看热闹的李思去请大夫,自己则进屋去找药箱给他消个毒。

      “好啦!”马永晏笑着把她拥进怀里,“喏,你看。已经上好药了。”

      鲍春春一拳捶在他的胸口上,哭也不是笑也不是,只得气呼呼地数落道:“你可真行!这才在一起多久就开始骗我了?”

      “瞧这几日给你愁的。”他捏捏鲍春春的小脸,心疼地帮她把碎发别到耳朵后面去,“放心吧,米姑娘没事。我还给你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但是……你得先陪我演出戏。”

      ——

      “米粒呢?”

      见今日送药的是鲍春春,姜夫人不禁有些疑惑。

      “米姑娘身体好像不大舒服,中午回去后就没再回来。我怕耽误您吃药就先端过来了。”

      “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姜夫人脸上满是歉意,语气却像是如临大赦一般轻松。

      “今天我们在大杂院见到沈大人了。”

      “咳咳!”

      鲍春春耐心地擦去姜夫人嘴边的药渍:“他说他和您打过招呼了。”

      “打,打过什么招呼了?”

      “哦,也是。您自从遇袭之后记性就不太好。”她全然不顾姜夫人错愕的表情,依旧自言自语着,“不是您告诉他老刘做的酒姜元宵好吃,让他去大杂院取一下配方吗?”

      “啊,对。是我……”

      她不假思索地回应着。

      突然,鲍春春一拍脑门打断了她的话:“诶呦!您瞧,我这记性也不太好,把两件事记串了!他说的明明是您让他去大杂院取姜老爷留下的东西。”

      “鲍姑娘。”姜夫人的脸色登时沉了下来,“估计这药有助眠的功效,这会儿竟又困了。你先出去吧。”

      鲍春春看看手里剩了大半碗的药,很是为难地帮姜夫人掖上被子,退了出去。

      “OK!”

      关上门的那一刻,她朝在远处蹲守的马永晏和李思打了个手势,砖头撇了药碗藏在了走廊的转角处。

      不多时,姜夫人便披了身厚实的袍子悄没声地溜进了堂屋。

      “这个老东西,死到临头了还要阴我!”

      她骂骂咧咧地挪开木架,指甲一扣,掀起墙面钻入了暗门之中。

      暗门之内,别有洞天。

      方寸之地竟有一铸造炉、一墙图纸、一地矿材,以及一名被铁链锁住的男子。

      “老不死的!”

      姜夫人抓起地上的皮鞭,使了十分的力气抽打在那个奄奄一息的男子身上:“你们一家子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前脚送走了你那个讨债鬼妹妹,后脚你就开始在外面找女人,真不要脸!”

      “姜夫人!”

      随着一声清冽如泉的声音涌进耳朵,她手上的鞭子骤然滑落在地上。

      “怎么,看到我们,您好像很惊讶?”

      “老爷!原来您在这儿啊!您知不知道我们找您找的有多辛苦啊!”

      “姜夫人这个演技,很难评啊。”

      鲍春春嫌弃地撇了撇嘴,她走到瘫软在地上的姜夫人跟前指点道:“如果是久别重逢、喜极而泣就不能像您这么演。来来来,学我昂。”

      “姜夫人啊!您和沈大人非法监/禁姜老爷的证据让我们找得好苦啊!”鲍春春声泪俱下地扯着姜夫人的胳膊,差点一个头晕眼花栽进她的怀里:“您知不知道,姜老爷总往外跑不是去找女人,而是为了做买卖啊!”

      就在她以一己之力拖住姜夫人之际,马永晏和李思已经眼疾手快地把姜老爷解救下来。

      “夫人。”

      李思强忍着泪水,从怀里掏出一摞厚厚的单据摔在姜夫人身上,“老爷每日早出晚归,就是为了赚着碎银几两,好给您和小公子一份更好的生活啊!”

      “你说谎!”姜夫人挣脱了鲍春春的束缚,抓起一把单据扔了回去,“我亲眼所见他和一个女的在酒楼过夜,难道这是我诬赖他吗?”

      “艳娘……”

      姜子深长了张干裂的嘴唇,轻吐出两声气音。

      “闭嘴!别用你那张脏嘴叫我的名字!”

      “我看真正脏的人是你吧!”马永晏毫不留情地把她撅了回去,“你自己不检点,把心糟践脏了,现如今到反咬一口说起别人来了!”

      说话的功夫,被马永晏一纸请帖请过来的沈杰出现在了堂屋。

      “这,这是……?”

      “沈大人,别傻站着啊!来来来,正好,奸/夫/淫/妇凑一块,把话说开了。”

      奸/夫/淫/妇?!

      沈杰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他恨不得现在就找个地缝钻进去,再也不出来了!

      “怎么,我说错了?”

      鲍春春嫌他一个大男人磨叽得很,干脆跑过去亲自把他请了进来。

      “你们这帮当官的怎么回事?慌话一套套的,骗了上面骗下面,现在连自己都信以为真了?”她抱着胳膊,看着他那副怂样连连咋舌,“说说吧,你俩怎么认识的?搞/在一起多久了?”

      “你别难为他!我说,我说还不行嘛!”

      姜夫人丧眉搭眼地跪在地上,小声说道:“我和阿杰本就是青梅竹马,若非我14岁那年被迫远嫁到渝阳,嫁给这个老头,我才不会跟他分开呢。一定是老天爷怜惜我,让我再次遇到了他……”

      三年前——

      “听说了没有,今年咱们镇子来了个新知县!”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自打新官赴任的诏书发来了渝阳,镇子上的所有人就都知道他们即将迎来一位姓沈的知县。

      可无论渝阳换了多少位知县,和谢艳艳都没有关系。

      “夫人,听说沈大人立了不少功,说不定他能帮到您呢!”

      姜夫人戚戚然一笑,指尖的绣花针继续在锦缎上游走:“他们总会觉得丈夫打妻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就算他再怎么年轻有为,也终究摆脱不了观念的束缚。”

      话音未落,姜子深又是一身酒气地冲了进来。一个趔趄,手里的斧子便朝着拿即将完成的绣品劈了下去。

      “他/妈的!居然有人嫌老子的手艺不行!”

      姜夫人护着米粒瑟缩在角落里,只敢象征性地宽慰几句:“是那些人有眼无珠了,老爷莫要为他们生气。”

      “要不是魏鹏那家伙从中作梗,老子也能混个兵部侍郎当当,还用得着在这儿受气?!”

      说罢,他又挥动着那半人高的斧子将整个绣架斩了个粉碎。

      “啊!”

      米姑娘被飞溅起来的木屑划伤了脸,不禁吃痛叫出了声。

      “谁?”姜子深瞪着双虎眼,死死地盯着角落里的两人,“怎么,吃老子的喝老子的,还有怨言不成?”

      “没!老爷,米粒还小,您别跟她……”

      话音未落,姜夫人就被扯着头发甩出了房门。

      可迎接她的不是又冷又硬的石板路,而是一个温暖且宽厚的胸膛。

      “好你个小白脸,连我的女人你也敢觊觎?!”

      “老爷!”李富贵颤颤巍巍地从那人身后跑出来,揖手道,“这位是新来的知县沈大人。”

      “你就是沈大人?”姜子深上下打量了沈杰一番,这才半信半疑地朝着行了一礼,“久仰久仰。不知您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是这样,我听说您造得一手好农具,就想着和您商量一下助农的事。”

      “哈哈哈哈!”

      见他没缘由地大笑起来,沈杰反倒有些局促:“可是我说错了什么?”

      “你们这些当官的,还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啊!我们一个靠水产过活的镇子,需要助什么农啊?”

      沈杰解释道:“这采桑种地是农业,打鱼晒网也是农业。”

      “哈,我活了四十多年了,这还是头一回听说。”姜子深用斧柄搔了搔后背,操着有些干涩的嗓子说道,“沈大人,我就是一个铁匠,除了造些锅碗瓢盆、镰刀斧头还能干啥?”

      “您可以造器械啊!”

      “器械?!”

      “对!我听说通武国有一种能自动犁地的器械,能比人工犁地每亩多产好几斤粮食呢!”

      姜子深眼珠一转,想着制造精密的器械本就是自己的老本行,若是能拿凭这门手艺拿到官家的单子,岂不是自己再也不用被困在这穷乡僻壤了?!

      “走走走,咱们进去说话!”

      他被这近在眼前的生意冲昏了头脑,完全没有发现谢艳艳和沈杰早就勾搭上了。

      “阿杰很同情我的遭遇,奈何以他的能力也帮不了我。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陷阱,打算把这个死老头关一辈子。”

      家/暴。

      一个多么熟悉的字眼。

      曾几何时,互联网各家媒体的头条新闻都是它。甚至因此我国重新修订了《反家庭暴力法》,进而产生了“离婚冷静期”等一系列措施。

      可这并没有将这种以忠孝为名的暴/力行为连根拔除。那些饱受折磨的人,被孩子、老人困在道德是囚笼里无法自拔,更有甚者,不知法律为何物,根本无法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

      “即便如此,你也不该以暴/制/暴,把自己置于不仁之地。”

      “那我能怎么办?”

      “和离。”

      姜夫人只笑鲍春春不谙世事:“然后呢?回娘家?不仅是我,就连我所有的家人都会成为方圆百里的笑话。再婚?我不在乎什么贞节牌坊,可阿杰娶了我,他的仕途也就断干净了。”

      鲍春春被她噎得哑口无言。

      如果在现世,离婚的女子完全可以靠自己白手起家,哪怕会遭遇白眼、遇到阻碍,有朝一日终能够活出人样。可在这里,在这个吃人的地方,离婚的女子得不到任何一丝翻身的机会。人们只会把婚姻的不幸怪罪在女子身上——这只是因为他们欺软怕硬,从来不会追究真相如何。

      “纵使姜子深有千万般不是,这也不该成为你们知法犯法的理由。”

      “四殿下,我以为您会和您的兄弟们一样聪明。”沈杰步履坚定地走到姜夫人身边,为她披上寒衣,“倘若申阳的律法真的如此完备,那知法犯法之人就该是这姜子深,而不是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

      “律法的漏洞,我自会上报给父皇;你们的罪责,我也一定回追究。”

      “证据呢?我有完整的证据证明姜子深失踪一是与我们无关,可您又有什么证据证明这是我们做的?”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那我们就从姜老爷失踪后家丁们的证词说起吧!”

      鲍春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站了起来:“其实最开始,我们怀疑这一切是姜老爷自导自演。他制造了一个类似于皮影的器械,把夜晚的天空当作幕布,把黑色的布料剪成人形,以摔碎瓶子为号,让老刘目睹了自己被人掳走的影子,继而躲在某处继续制造暗器。”

      “可后来,这个猜测被铁匠铺的掌柜否定了。其原因就在于朝廷对私铸兵器的限制力度较大,以姜老爷的性子,断然不会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断了自己后半辈子更大的生意。”

      “直到我们发现了一个关键性的证据‘酒姜元宵’。”

      沈杰嗤笑道:“一碗吃食而已,算得上什么证据?!”

      “与其说它是吃食,不如说它是一个标志。”马永晏盯着沈杰,步步紧逼,“姜老爷出事那天晚上,厨房准备了两碗酒姜元宵;姜夫人遇袭之前突然想吃甜食,可厨房的食材只能做酒姜元宵;再加上李思与刺杀米姑娘的贼人交手时也闻到了酒姜元宵的味道。可这种元宵的做法并不常见,据我所知,这种味道几乎只有禹州本地人接受得了。那么,与姜家有所往来,又出身禹州的,只有沈大人你了。”

      “当然,如你所言,一碗元宵,证实不了你的罪过。但埋在县衙后院的碎瓷瓶总是可以的。”

      沈杰一怔,还想再辩解什么,却发现证据链竟是如此的完整,自己早就走进了死胡同里,逃不出去了。

      “你和老刘说的那句话,恰巧成为了你自爆罪名的证据,不是吗?”

      “切,早知道就让艳艳把瓶子上的血迹擦干净些,我也不用乔装风水师跑这一遭了。”

      他松开谢艳艳的手,举到马永晏面前:“我认罪,求您放过艳艳。”

      “不。”

      面对弱者,马永晏向来仁慈,但这一次他们触犯了法律的底线,他绝不会后退半步:“你们,还有姜子深,都要跟我会都察院接受审判。一个都不能放过!”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谁是凶手(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