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向老师 ...

  •   睡梦中被手机震醒,接起电话,耳边传来肖廷杰梦呓一样的喃喃。
      “你说,你说我是不是就要没有爸爸了?”
      说完只剩下抽泣声。
      苏江瞬间清醒过来,安慰,“不会的,没事的,一定没事的。”
      肖廷杰问,“真的?”
      “真的,我保证。”
      其实苏江又能拿什么保证?
      肖廷杰倒深信不疑,慢慢止住哭,挂断电话。
      苏江叹口气,翻个身接着睡觉。
      感觉是刚睡着,肖廷杰的电话又来了,要求立刻马上学校正门碰面。
      “现在?大半夜干嘛去。”
      肖廷杰只说快快快。
      挂断电话才发现时间已经过来早晨六点,自己还是睡了一觉。
      轻手轻脚收拾下楼,赶到学校正门。
      肖廷杰正好也从“一千步”跑下来,头发乱蓬蓬,眼睛通红,一夜没睡的憔悴样子。
      说话倒是中气十足,还没走到跟前就解释,张勇妈妈是城外香山寺的居士,张勇跟张老师请假,要带他去寺里烧香。
      张老师虽然批了假,担心张勇一个女同学不安全,要求再找一个男同学陪着去,只好麻烦苏江跑一趟。
      苏江嘴上说着没问题,不免惊讶,不是吧,烧香拜佛也可以请假?
      来到米粉店,张嬢嬢显然已经听说向老师的事,对肖廷杰格外热情,问他想吃什么,绿豆粉、宽粉细粉、面条、抄手。
      肖廷杰却说没胃口、吃不下。
      张勇领他去米粉店后面的水槽洗漱。
      肖廷杰洗了脸,梳平了头发,整个人显得振作了些。
      刚好在店里吃粉的一个大叔就是出租车司机,车子停在街边。
      三个人坐他的车去西站。
      通往香山寺的旅游专线每小时一班。他们到的时候,正好有一班车马上出发。
      不过车子已经快要满员,只能见缝插针分开坐下。
      听口音,车里有不少外地人。
      一路上就有一个大约是领队的老头非常自豪地用涪县普通话给大家介绍香山寺的典故。
      据说,寺庙在明清时期曾和峨眉山齐名,现在的香山寺当年不过是给外地香客过夜的客栈,足见那时候的香火有多旺。
      真正的寺庙建在山顶,是一座规模庞大的悬空寺,有大小木屋上百间,可惜“破四旧”的时候被全部烧毁。
      前些年涪县搞旅游开发想要重建悬空寺,请了国内国外好几家建筑公司来看,都没有找到修复的办法,古人的技艺已经失传。
      老头说得神乎其神。
      最后抵达的寺庙,反正苏江看着有点失望,不是古建,规模也小,就几栋新造的水泥仿古建筑。
      张勇买好门票,领着两个人在入口处敬香,再进殿跪拜。
      寺庙从外面看着虽然普通,殿堂里还是有一种庄严肃穆。
      粗大的实木屋梁上,垂着重重叠叠的经幡。正殿居中是一尊弥勒,背后是千手观音,左右两侧还有十来尊苏江不认识的佛像,全都披红挂绿,颜色光鲜地俯览众生。
      张勇提前准备了硬币,给肖廷杰投进功德箱。
      肖廷杰表现虔诚,每尊佛像跟前都捣蒜似的磕三个头,嘴里还念念有词。
      拜完正殿跟两边侧殿,连后院一尊挂满锦旗的“送子观音”也不放过。
      苏江看在眼里,心中的不以为然消散,另有一股无力感涌起。
      说大难临头是夸张了些,但眼前这挫折也足够提醒他们,原来他们是除了担心什么都做不了的高中生。
      临走,张勇去后院食堂买来素包子、米浆,坐在候车点边吃边等客车。
      经过这么一通跪拜,肖廷杰明显放松许多,六个包子给他一个人吃了四个。
      坐进客车,理所当然地往苏江肩膀一靠就响起鼾声。
      张勇给苏江发微信,打听雷弋的情况。
      苏江照实回了,一直躲在房间不出来。
      张勇就很焦急地看一眼苏江——得赶紧想办法劝劝他呀!
      可是,还有什么办法呢。
      苏江回,“要不我搬走,这样至少他在天台还能自在点?”
      张勇回,“那他肯定觉得你也忌讳避雷大法了。”
      两个人长长叹一口气。
      回到教室,第三节课已经开始。
      化学老师却很体谅,特意停下来,等着他们坐好才接着往下讲。
      现在的问题,中午的肖廷杰怎么安置。
      苏江主动请缨去肖廷杰家陪他,再点个家乡基或者别的外卖。
      张勇让苏江回家,她带肖廷杰去店里解决午饭。
      肖廷杰倒是毫不客气,要求苏江陪着他一起去张勇店里吃午饭。
      为了表达关心,张嬢嬢亲自给肖廷杰煮来豌杂面和抄手。
      张勇和苏江吃绿豆粉。
      吃到一半,肖廷杰接到向师母电话。
      原来向师母也不放心肖廷杰一个人在家,请了乡下外婆进城照顾。外婆这会已经到了家门口,要肖廷杰赶紧回去开门。
      挂断电话,肖廷杰等不及地要走,还要苏江陪他走,还不肯走西门——以免经过“避雷大法”家小楼,舍近求远地走正门,爬“一千步”回家。
      苏江还是第一次进教师小区。
      不同于学校正面的簇新、气派,教师小区的楼房比较老旧,外墙刷一种白绿相间颗粒状的涂料,楼道装着“来”字形的镂空水泥花砖。
      不过收拾得整齐,绿化也好,显得素雅、静谧。
      肖廷杰家住一楼,算是老旧小区的惯例,在门前圈了个小院子。
      外婆十分耐心地坐在院子门口的藤椅里。
      这会距离上学只剩半小时。
      苏江跟外婆问好,把肖同学托付给她。
      然后飞跑着出西门,进天台,对着隔壁紧闭着的门说了起来。
      ——上午和张勇陪肖廷杰,就是向老师家小孩去了香山寺烧香,他现在心情好了很多。
      ——肖廷杰外婆也已经从乡下赶来他家照顾,尽管放心。
      一口气说完,又等了等,见表弟没有任何回应,正担心他该不会睡着了吧?
      里面轻轻敲了两下门——谢、谢。
      原来他就站在门后。
      这念头闪过,完全下意识地伸手推门,门居然推开了。
      苏江一步跨进房间,一把搂住了他。
      “我这下可是跟你近距离接触了,就算真有什么避雷大法,你躲在房间不出来也没有用了。”
      正所谓以其人之“避”还治其人之身,我是怎么想到这个好办法的呢。
      “你就等着瞧吧,避雷大法绝对是骗人的,我一定不会倒霉的,你、我、我先回学校了。”
      匆忙丢下最后这么一句,转身就跑。
      跑进“一千步”,才感觉脸上凉嗖嗖——所以刚刚我脸是有多烫!那得有多红!
      不过,只要能把表弟逼出房间都值得。
      苏江回到教室,一眼看见肖廷杰桌上堆满饼干、萨琪玛、巧克力派和各种饮料。
      肖廷杰估计是生平第一次收到这么多女同学的慰问品。和苏江对视一下,忧郁的眼神中竟难以自抑地闪过一丝得意。
      课间跟张勇去教室后门互通情报。
      张勇已经去了趟一班,还问了一班熟悉的同学,情况还算平静。
      向老师不带一班的课,他们班同学对“避雷大法害向老师病倒”的八卦自然是几分钟热度。
      两个人小小松一口气。
      下午放学,肖廷杰不要人陪也不要人送了,自己独立回家。
      在食堂吃晚饭期间,手机久违地震个没完。苏江一看群聊记录,才想起来今天“龙抬头”。
      二月初二龙抬头,剃龙头,剃喜头,寓意鸿运当头。
      丁柯他们几个正在群里商量放学去哪里理发。
      这么说起来,还真是各个地方都有各个地方的迷信。
      丁柯特地圈苏江,深情回忆两人去年的悲惨遭遇。
      去年龙抬头,丁柯拉着苏江去打卡学校旁边的网红理发店,从下午放学一口气等到了夜里九点就算了,还不幸遇到了英语老师。
      更加不幸的,英语老师还是来烫头,紧挨着他们坐了三小时,窘得他们脚趾原地扣出来一套大别墅。
      丁柯问苏江,山里人今天理发吗。
      苏江回复,没听说。
      丁柯提醒,“你要是不去理发店,也自己拿剪刀随便剪一刀,一年都有精神头。”
      苏江敷衍一个表情包,眼下哪有心情干这个。
      倒是回来天台,撞见姨婆正整理菜园,给长大的丝瓜藤做架子。
      赶紧过去帮忙扶住竹竿。
      多出一双手,姨婆方便许多,几下缚牢架子,感慨,“还是苏江崽崽好,不像某些人,刚才喊他出来给我递根绳子,喊了无数百遍他都装聋作哑不出来!”
      所以表弟还是不肯出房间?
      苏江转移话题,问姨婆涪县过“龙抬头”吗。
      这大概就是南北差异吧,姨婆还是第一次听说这规矩。
      苏江就好一阵解释。
      姨婆非常感兴趣地追问,“那到底灵不灵呢?”
      苏江说,“反正北方人讲究这个,北京那边的理发店今天都爆满。”
      姨婆马上决定,“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今晚就去美容院做头发,沾沾好运。”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靠“龙抬头”,安慰表弟的办法这不是又有了嘛。
      苏江故意问姨婆,去美容院能不能带上他,他也想理发,理发行好运。
      姨婆捂着嘴不好意思地笑,“说是美容院,其实我们都是在舞蹈队一个老太婆家里随便搞,烫个卷卷、染个颜色还可以,你这么洋气的发型她肯定剪不来。”
      紧跟着,姨婆化身苏江的嘴替,一字不差说出苏江的心声。
      “你可以去新世界,那里有个很好的理发店,弋娃他妈妈都在那里剪,我喊弋娃给你带路。”
      说着就冲隔壁房间喊,“弋娃,弋娃,快出来,晚上放学陪苏江哥哥去新世界理发,你也顺便剪一下。今天理发能带来好运气!”
      很显然,苏江跟姨婆的聊天,表弟一字不漏全都听了进去,隔着门反问,“在家里剪行不行呢?还是非要去理发店才有效?”
      苏江正要说都行。
      反正在哪里理发不重要,重要的是给他一个好的心理暗示。
      姨婆抢先说起来,“那肯定不行,我剪的不灵,必须要去理发店才能剪出好运气。”
      表弟不吭声了。
      姨婆速战速结,“那就这么说定了哇,晚自习放学你们先去理发,我刚好也暗一个小时回来给你们煮宵夜。”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向老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