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13章 母亲 ...

  •   “妮儿,妈错了,医生说我挺不了多长时间了”——王惠

      信不长,只有一句话,王老太不识字,信是托看望她的邻居写的,寄信的时间是4天前。

      王老太现在还在医院住着,但是药已经被停了,都半个多月了,已经拖欠了不少住院费了,医院也是没办法找到了她村里的干部来,也不能就这样让她一个人死在医院啊。村里派了人来看望,但是送终的事还是要自家儿女来,再说拖欠了不老少的医药费,村里的人可不愿意沾上。于是才有了这封信。

      自王老太回到王家庄之后,这不是王老太寄给王桂和王小妹姐妹俩的第一封信,但目前看来却是最后一封了。

      王老大还是以前的老样子,他还是每天去喝酒,乱混。从王老太这里要走的钱多,他就在外面的时间长一点,钱少,他就回家骚扰王老太频繁一点。王老太的到来并没有改变什么,反而给他带来了更加充足的酒资。唯一不同的是多了和王老太的争吵。

      半年前,他在摇摇晃晃回家的路上,一头栽在地上,再也没起来。还好,当时路上有好心人,及时送到医院抢救。但是医生的诊治结果是肝硬化晚期,检查了几番之后说让家人做好心里准备,治疗的难度很大。

      王老太赶到医院的时候,王老大整个人躺在病床上,面色晦暗,喘气都费力,已经吃不下饭,全靠吊着的营养针保命。

      她“儿啊儿啊”的对着病床喊,王老大也只是眼球转动了几下,意识到有人来了,然后,又闭上了眼,仿佛之前已经用了他的全力。

      王老太被通知:药物治疗已经没有什么效果,要想治好王老大只能进行肝移植手术,但以王老太目前的状态,肝移植成功的几率也很小。还有一个就是,手术的费用很昂贵,要是家里条件不允许,还是商量之后再做决定。

      听了医生的话,王老太只抓住了一个重点,那就是要想治好儿子,就要重新换一个肝,而换肝需要不少钱。

      “换肝!上哪里换?对,只要有钱,肯定能治好老大,王桂有钱,问她要!”。

      “现在就去写信,问她要”她匆忙的赶回家。

      这封信没有寄到王桂的手里,在王老太刚要回到家准备收拾东西来医院照护大儿子,顺便找村干部写信的时候,王老大在病床上就去了。

      白发人送黑发人,上辈子王桂为王老太倾注所有最后遭到了抛弃,她送走了产房的刘欣欣,此时的王老太感受到的彻骨的疼痛,上辈子的王桂也经历过:

      痛的时候原来是就是这种感觉啊,哭不出来,说不出话。

      王老太自王老大死后整个人迅速衰败了,这种衰败是精神上的衰败,伴随着的那种狠劲,憋在心里要王桂好看的一股子气像被扎破的气球,一下子消了。

      这半年王老太陆续给王桂寄了十几封信,无一不是咒骂王桂,让她不得好死,害死大哥这种话语。

      “如果王桂把王老大也带到小刘庄照顾,他也不会天天就知道喝酒,也不会早早的就去了”。

      “这个丧良心的哦,把钱都给刘欣欣那个死丫头,不知道照拂大哥,孝顺她,这种人是投不了好胎的”。

      信一封一封的来,王桂在知道大哥已经去世的消息时心里有一丝触动,其他王老太骂她的话,她一句没放在心里。

      她在心里感叹:“兄妹四人,如今竟只剩我和小妹了。”

      若是以前听到王老太这样说她,她无端就矮了几分,不管是因为什么事,还没上场就败了。现在,她是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王老大是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的,这种变化和王老太和王父的溺爱纵容分不开。小时候正是三观树立的关键期,小孩虽然懵懂但也敏感,从父母的话语和表现就能感受到他们对待她和妹妹的不同。

      王桂八九岁的时候要背着背篓到几里外去捡柴,每日父母安排的任务干不完就不能吃饭,有时做错一件事,棍棒就来了;王小妹虽然年纪小,但是不听话哭闹的时候,也会挨上一顿骂。

      可到了王老大这里,比王桂大好几岁,哭时有人立马来哄,做错事混两句就走了,妹妹在饭后收拾碗筷的时候,他吃完饭嘴一抹就出去撩鸡逗狗。平日里,王老太和王父什么吃的穿的也都先紧着他来。

      那时候王家不富裕,王老太和王父身材干瘪消瘦,王桂和王小妹看着也是黑瘦黑瘦的,只有他吃的一身子腱子肉,一家人站在一块,他像是旧社会的少爷,其他人就是被吸血奴役的佃户。

      后来,王家庄粮食最紧缺的时候,也没缺了他一口吃的。

      王老大在这样的环境、教育中长大,打从心底里就对女性充满了蔑视,自觉她高人一等,后来娶了老婆,改性也只是表面功夫,过了不到一年,王大嫂只生了个丫头肚子就没动静,再加上王老太一直在旁边阴阳怪气的说话,他有的朋友也在炫耀自家生了男孩,暗示刘大嫂是不下蛋的母鸡,王老大的巴掌就挥向了老婆。

      第一次打老婆,王老大心里还有些心虚,在王大嫂的哭声中道了歉,说自己不是故意的,是心里不好受没控制住,以后再也不会了。

      第二次,王老大的心虚就没了,反而因为这次打的用力,看到王大嫂畏畏缩缩站在墙角,惧怕她,连哭都不敢,他心里得意洋洋。

      第三次,第四次......

      王老大渐渐理直气壮起来,尤其是打完之后父母都站在他这边,便更不觉得自己错了。

      在经过长达几年的家暴之后,更是因为一次王大嫂这个沙包没在家,王老大气不顺揍了他的闺女之后,王大嫂终于忍受不了爆发了,跟他离了婚,后来带着闺女离开了这个小山村去了外地。

      王老大不想离婚,他不明白村里和他一样的汉子也这样做,其他家都好好的,老夫老妻的过了一辈子,怎么到了她这里,就要离婚了。奈何王大嫂态度强硬,王老太说没了这个会有更好的,王老大还是点了头,直到签了离婚书的时候,他也没提过闺女的事。

      王大嫂再也没回来过,事后,王老大会想起王大嫂,也会想起闺女,这时他就喝酒。

      王老大:喝了酒,一切烦恼都忘了,酒啊,可真是个好东西。

      王老大急救过后醒过一次,嘴里低声念着什么,眼神浑浊突出,两只手用力向前挥动,却因为病入膏肓只是徒劳,王老太被他的动作惊醒,以为他是要交代什么话,走到病床前,忙凑近问道:“儿啊,有什么要说的,妈在这里呢。”

      “酒..酒...我要酒..”微弱的声音从王老大的口中发出。

      王家面馆成了市里的示范标杆,市里领导讲话说:做餐饮的都要学习它的制度及管理方法。市里给王家面馆发了荣誉锦旗,还让王家面馆的创始人开一个短暂的交流会,主要是介绍创业的经历和分享一些她的经验。

      王桂没去,让其中一个分店的老板去了,她嘴笨,也不爱出风头,再说年近半百了,加上上辈子真的一百了,这种机会啊,还是留给年轻人吧。

      不光有事业上的顺利,刘欣欣也给她带来了好消息。

      “妈,我恋爱了”刘欣欣说这话时候动作带着几分扭捏,终于带上了这个年纪的羞涩,“是我读研时候的师兄”声音里带着几分甜蜜。

      王桂也替闺女感到高兴,感叹“年轻人的爱情说来就来”

      “谈了多久了?怎么认识的?那孩子的父母是干什么的?”开始了父母都会问的三连问。

      对于闺女的感情生活,王桂是听之任之的,她相信闺女不是那种一谈恋爱就忘记一切,或者主动追求别人为男方付出全部的人,相反她成熟,现实,冷静,克制。

      所以,能有让她敞开心扉,表现出这种明显热恋姿态的一个男孩出现了,王桂难免会有几分好奇。这番询问也不是棒打鸳鸯或是了解对方的家庭条件,只是好奇闺女的改变,也从心里感激那个男孩。

      刘欣欣的男朋友叫刘裕。

      虽然也姓刘,但却是土生土长的华阳本地人,和小刘庄没什么关系,是同在华阳大学任教的别的系老师的学生,刚好,刘欣欣的导师和那位老师认识,同在一个家属院住着,平时经常见面,十分熟稔。

      当然,那个时候两人还不熟悉,只是打过几个照面,刘欣欣连脸都没有记清,男方倒是把这个坚韧努力的女孩记在心里,但是,也没表白,只是默默通过学习这个由头接近她,帮助她。

      师兄不是英语专业的,但是在上面的造诣却不比刘欣欣这个内行差。

      他第一次遇见刘欣欣是在一片小树林,那时候是大一。

      刘欣欣刚来,虽然过去十几年她的成绩在秋水县名列前茅,但是到了华阳大学,刘欣欣空有努力,却缺少天赋,在这个天才众多的地方家免不得被淹没,变得普通,更何况之前接触到的也只是秋水一高的老师,在这里比起那些家境优越一直有补习老师,或是有名师教导的人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她也没灰心丧气,老是偷偷在这个小树林练习口语发音。

      刘欣欣在别的方面还算可以,但是口语上总有本地的口音,虽说大学的学生都来自五湖四海,华阳人学说外国话,多多少少都会带有本地的的口音,但是刘欣欣带着口音说英语总是有一种带着节奏的奇怪,好听是好听,但是就是不标准。

      于是乎,师兄来到这里听到,刚开始还以为鸟叫,刘欣欣声音小再加上那种奇怪的节奏,别说真有点像,走进一看,原来是在学英语,师兄自然是被逗笑了。

      刘裕家境优越,父母早年和平离婚,没有什么乱七八槽的理由,只是因为性格不和。

      父亲自离婚后一直在华阳大学教课,母亲则去了国外工作。刘裕自小两地跑,是在双语环境中成长,再加上本身有一定的语言天赋,故而指教刘欣欣还是没问题的。

      认真侧耳听了会,刘裕就把刘欣欣刚在读过的内容,用流利的英式发音重复了一遍,指出刘欣欣的错误,还说道:“学妹,学习可不能闭门造车,你要多去交流参加一些英语协会……”

      说完之后他心中还有些忐忑,悄悄瞥向一旁的女孩。之前他也是直截了当指出别人的错误过,好心没好报,反倒被别人说是多管闲事。自那之后,他就会把自己的意见憋在心里,少开口,少惹事,时刻谨记“谨言慎行”四个大字。

      今天他也不知道怎么了,看到这个女孩,就忍不住,老毛病又犯了。

      刘欣欣很感激,没有被撞破的尴尬愤怒,乖巧小声的说了句“谢谢”

      再后来,刘裕竟然真在一些英语活动中见到刘欣欣的身影,感叹于她的认真受教,而不是只做表面功夫,他就渐渐关注这个女孩。

      或许是有缘分吧,刘欣欣考上研究生之后经常出去交流实习,两人后来也很少联系,在刘欣欣快把对方忘了的时候,他们见面了,这次见面竟是缘于一次来自各自导师的牵线搭桥。

      刘欣欣的交友圈很窄,加上有个严肃不敢惹的导师护着她,许多人都不敢接近,刚开始导师对她一心学习暗自点头、心中满意,后来都快要毕业了,询问一番才知道连恋爱都没谈过,可是急了,学生到了年纪了,可别因为她的原因耽误终身大事,细细打听过后,给她和刘裕牵了红线。

      刘欣欣听到导师的交代,她不想去,但是提这事的是对她照顾有加的导师,也不好拒绝,便和刘裕见了面。

      第一次在这种场合,两人再次见面,刘裕穿的西装革履,刘欣欣果然没认出来这就是在树林里指导过她的师兄。见面后,刘裕也没表现的说要谈恋爱只是先谈一些刘欣欣感兴趣的方向,说以后有什么不懂的问她,他让刘欣欣重新认识了他。

      慢慢地,刘欣欣也被刘裕吸引了,他谈吐有礼,尊重她,两人观点不同时对方不是先否认她,而是先肯定,再反思各自的不足之处。

      “他和别人不一样,对我挺好的”。刘欣欣微笑着对王桂说。

      “好好好,你们啊,好好相处”。王桂听完之后也对刘裕十分满意,因为激动眼圈微红,手里的围裙都被她抓出褶皱。。

      刘欣欣补充道:“不过,我和师兄都说先不考虑结婚,我现在快毕业了,之后还要找工作,以后等我们双方稳定再谈这个事情”

      王桂对刘欣欣的决定表示理解,现在也不是过去的旧社会了,现在的男男女女结婚的晚的多的是,况且就算她闺女不结婚也没啥,只要她开开心心的过完这一辈子。

      “什么时候结婚,你们两个年轻人,她说了算。”王桂拍了拍闺女的手。“妈都没意见”

      王老太寄的信的内容,刘欣欣也看到了,那件事她早就慢慢遗忘了,妈妈的心早在她的身上了,她也不是之前任人欺负的小孩子了,看到姥姥病重,她不想妈妈因为这件事以后留下遗憾,便说:“妈,我和单位说一声,陪着您和小姨一块去。”

      王桂没让,这次本来妮儿本来就是跟实习单位请假回来的,总是请假不好。她和王小妹两个人去就行了。

      深夜,隔壁房间的刘欣欣早已陷入沉睡。

      王桂没开灯,她脸贴在冰冷的地砖上,趴在地上,整个身体都想伸进床下似的,但因缝隙太小,只容一只手进出。她丢了一个东西到床下,透过床缝看向那一堆:

      “最后一次了,得再找个机会儿烧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