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草台班子 ...


  •   路上王半仙告诉李显朝“黄龙坡的伏羲庙里的魏和尚。此人神通广大,财富丰厚。若你能说服他出资相助,定能解这燃眉之急。

      两人携手同行,踏上了前往黄龙坡伏羲庙的路途。一路上,李显朝不断琢磨着如何说服魏和尚,而王半仙则是一脸淡定,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经过一番跋涉,他们终于来到了黄龙坡伏羲庙。魏和尚的居住的偏厢房甚是简朴,却透着一股高雅之气。李显朝深吸一口气,整了整衣衫,与王半仙一同走了进去。

      魏和尚见到他们,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两位施主远道而来,有失远迎。”

      李显朝连忙拱手道:“魏大师,在下李显朝,有事相求。”

      魏和尚微微点头:“李施主有何事需我这老和尚相助?”

      李显朝将新莘乡面临的困境以及自己的打算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魏和尚。魏和尚听完后,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李施主,你所言之事关乎乡民安危,老衲本应尽力相助。然而,庙中香火微薄,恐难以为你筹集到足够的资金。洪灾以来寺庙中接济很多灾民

      李显朝心中一沉,但仍不甘心地说:“魏大师,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魏和尚沉吟片刻,道:“倒也不是没有办法。老衲曾听闻,在这黄龙坡最东面有个地方里面埋藏无数珍宝。是清军入主中原时,明军守将怱忙南渡时来不及带走藏匿的。若你能寻得此处,或许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

      李显朝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敢问魏大师,这地方在何处?”

      魏和尚摇了摇头:“理藏珍宝的具体位置老衲也不甚清楚,只知道它在黄龙坡最东边榆树林之中,具体位置需你们自行探寻。”

      李显朝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仍对魏和尚表示了感谢。他知道,这次求助虽然未能直接解决问题,但至少为他指明了一个方向!

      在离开黄龙坡伏羲庙后,李显朝和王半仙决定先返回八古堆与新莘乡的张乡长和路不平几人会合。他们需要详细了解日军在新莘乡的部署情况,以便在筹集到资金后请国军一起赶走日军。

      回到八古堆,李显朝和王半仙见到了张乡长和路不平。几人围坐一稞巨松之下,张乡长忧心忡忡地说:“日军在新莘乡,他们的行动也越来越频繁。我们的力量与之相比,实在是悬殊太大。”

      路不平握紧拳头,愤慨地说:“只要我们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请来国军支援,定能将这些日寇赶出新莘乡!”

      李显朝点了点头,沉声说:“我们此行黄龙坡,虽然未能直接筹集到资金,但魏和尚给了我们一个线索。只要我们找到,足以为我们筹集到所需的资金。”

      王半仙捋了捋仅有的几根胡须,微笑道:“只要我们能够找到那个藏宝之处。”
      大家议了一会决定由李显朝带着王半仙和

      蚂蟥一起去。
      作为专业的找古人,蚂蟥收拾好一包工具,三人立刻动身。一路上这蚂蟥给李显朝二人讲述了些洛阳铲、探阴抓、老墨斗等工具怎么使用……
      “老子常年累月帮人家寻龙点穴,趋吉避凶的安葬先人以荫后人。都被你们这些土夫子给破坏了。”
      王半仙佯装生气的说道。
      其实他也和多数人一样十分好奇盗墓贼这个行业。
      “你是阴阳三?”
      蚂蟥带有一丝欣喜的问道。
      那蚂蟥才了解到王半仙是个堪舆风水师。
      “那感情好!要不我们两入个伙?”
      蚂蟥看着王半仙点头高兴的说道。
      原来这蚂蟥是洛阳西一个小镇上的人,那个镇上人多数都是土夫子,不是土夫子的也大多从事盗墓周边营生的。打造盗墓工具、仿制古文物、倒卖盗出的文物珍宝等等。
      这蚂蟥是在洛阳虻山一带一个盗墓团伙的成员,因为团伙内部分赃不均失手打死了团伙头目,怕被报复,躲来豫东这边亲戚家。因为自己只会探墓打洞不懂分金寻脉也沉寂了好一段时间。
      一天技痒,打听到本县北有个吴王冢,就独自去打洞找古。费了两天功夫,挖了盗洞进去墓穴中发现已经被盗的干干净净,正坐在墓冢边郁闷休息,正好碰上那个野外调查的历史系学生。因为这几年安阳发掘殷墟正热,而使河大学校历史系田野调查开始形成风气。
      在蚂蟥与之交谈中发觉这个学生,学识见地超群,而且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墓颇有研究。蚂蟥决定跟着这个学生打发无聊的时间,看看能否顺便打个秋风。
      那学生也觉得有个伴廷好,两人结伴打听附近民间传说,观察田野状况。一路来到新莘乡,听到古堆传说,又看到八个形状与众不同的古堆,决定好好调查一番。那学生对周围古树及布置风貌仔细的勘测记录,当两人正在休息,洪水不期而至,两人靠捉虫,捕鸟充饥苦捱月余,等水退去两人从古堆下来,发现一古堆残碑边被水冲出一个密室。两人准备第二天进去探查,就在当夜学生就被那只白色伶鼬袭击而亡。后边蚂蟥追杀伶鼬被李显朝几人遇上。
      说着,说着就到了魏和尚所说的榆树林。
      三人不知从何下手,那蚂蟥提醒让五半仙先堪舆术看看风水再下手。
      王半仙自是知晓,平原风水一寸高低分砂水,龙脉比山川更要难辨别。《撼龙经》有述:
      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其踪。
      平洋龙从高处发,高起星峰低落穴。
      高山即认星峰起,平地两旁观水势。
      两水夹来是真龙,枝叶周围抱处是。

      古代风水师把支龙称作平地龙脉,与垅龙(山峰龙脉)并称为龙脉两大类。谓以平坦夷旷为贵,气脉所在较垄龙为浅,性属阳,气下沉,不畏风;山峰龙性属阴,气上浮,怕受到外风吹散。
      郭璞在《葬书》中说:“观支之法,隐隐隆隆。微妙玄通,吉在其中。”又有:“地有吉气,土随而起。支有止气,水随而比。势顺形动,回复终始。”
      平洋龙与山龙相较而言,知道山龙的人多一些,盖因山脉明显可见,平洋龙较为坦夷,并无大顿小起之势,又无秀丽耸拔之峰。所以平原寻龙更为困难,若无明师指点,单看峦头书籍,难得其法。

      古人云:“万仞不如一堆,高山不如平
      地。”平洋龙结穴较山龙结穴,发福更为攸久。并且平原龙并非真的坦夷,也有起
      伏。
      平洋龙起伏不大,行走过峡,隐隐隆隆,或高或低,如失踪行迹,一般很难辨认平洋龙的来与去。但是可以依水定龙,看水流的方向,判断平洋龙的来去。
      平洋龙如毡度铺展,行止不易判断,仍要依据水流方向判断龙的行与止。一般说水流没有阻碍,说明平洋龙仍然在行走,水止逢湖池塘之地,说明平洋龙也停留不去。

      平原之地,连绵数十里百里甚至近千里之遥一望平夷,并没有高低起伏,如席平铺一般,一片连一片,一段接一段,逐波随浪而来,很难判断平洋龙的背与面。一般依水来之处为背,水合之处为面。
      辨证平洋龙的真假,可看其有情还是无情。首先分析随平洋龙之水趋向之所,是否得护卫龙砂弯抱,平洋龙前面有砂水卫,为真情。左右砂水反转而去为无情,
      俗语:“平洋莫问龙,水绕是真踪。”寻平洋龙可以分析水的来去,水自右来,龙则从右来。若是真龙到头结穴,左右必然有两股,界送气脉入穴。穴前有低小明堂,左右随龙水送到局前交汇。前有朝案之砂,横拦之水弯环穴场,四周护送之砂,回头顾穴,面面有情,明堂平正,水□□牙,前看兜收后有拱送。
      平洋之地,形如仰掌,实为阳气有余,而阴气不足,平洋龙到头结作多数是微微隆起之势。俗云:“平洋一突最为奇,”此之来阴受。扦平洋之穴必要得水,须认真分析辨认。
      王半仙自跟师傅学风水以来做的从来都是帮助人们寻吉穴荫蔽后世的善义之为。而今却要挪做它用,心里苦笑不已,觉得是愧对先师。
      只见王半仙登高四望,然后拿出一方红布包,小心翼翼的打开红布包,只见一个金灿灿的八掌大的罗盘。
      他手持罗盘四处游走,走走停停,然后站在一处不大的坟头旁边说道:“此处巽方搪针泛动,(指罗盘指针摆动不停)则九尺之下应有古板古器物。”
      “此话当真!”
      蚂蟥惊喜的问道。
      看的出来这个土夫子是技痒难奈啊!
      李显朝也迟疑了一下,这应该是不远处村庄的祖坟地。
      李显朝按住蚂蟥的手说道:“先去伏羲庙问问再动手吧!”
      三人来到庙里问起坟地之事。魏和尚告诉他们,这是边上余村的坟地,但是余村人应该是乾隆年间搬迁至此的,不过百来年。近百年豫东平原上汉人墓穴皆不过三尺余深,棺盖微露于地表,上封圆形土堆。
      “九尺之下?”
      魏和尚摸了摸肥胖的肚皮沉思道。
      掘人祖坟那可以谁都会和你拼命的!
      四人沉默良久。
      “夜盗,我有把握不过上坟斜入九尺之下如何?”
      大家也都觉得只能这样了,不过王半仙还是觉得应该祭奠一下,独自去几里外的街上买了只四白鸡,准备好后几人就单等天黑动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