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第 15 章 ...

  •   乾清宫的空气似乎也沉醉在浓郁的喜悦和华丽之中。沉重的紫檀木龙椅承载着的不仅仅是皇权的威严,还包含了康熙皇帝那不易察觉的期盼与温和。今日,他比平日到来得更为早些,似乎是心怀着亲自品味这份独特的仪式和快乐的愿望。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只有佟佳月享有这无上的荣耀,她站在皇帝身旁,陪伴着他一同赏识着宫中的每一份贡品。

      金碧辉煌的乾清宫在灿烂的光芒中显得尤为耀眼,屋内的刺绣上每一缕金线都闪烁着,与富贵光华相得益彰,令整个宫殿如同梦中景物。而眼前的宝物,无一不是体现着馈赠者的尊重和心意。

      有权有势的朝中大臣们呈上了他们精挑细选的珍品,以此来讨好皇帝,心里清楚,这些礼物的意义和价值,将影响着他们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势力。而那些远方的藩王和各地官员们,也不遗余力地搜集异域风情的宝物,希望借此加强或是提升自己与皇权之间的关系。

      然而,在这庆祝万寿的盛典上,最受瞩目的莫过于众阿哥所献的赠品了。每位皇子都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向他们的父皇展示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这些礼物不只是对皇权象征性的奉献,更是一场考验才能和抒发心意的隐秘竞争。

      太子的赠礼最吸引在场众人的目光,那是一尊造型宏伟的青铜鼎,其表面精琢的龙纹蜿蜒生动,铭刻的古朴文字仿佛诉说着悠远的往事,这一件礼品宛若汇聚了天地精华,透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皇者霸气。大阿哥的捐赠品则是一对稀世的白玉雕狮,工艺极尽匠心,狮体肌肉线条流畅有力,彰显着雕刻匠人精湛的工艺与对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像是忠心耿耿的卫士守护着江山。三阿哥呈上了一幅展现胸怀博大的山水长卷,笔下山川迂回,云烟缭绕,尽显其文才与对于自然的妙解。而四阿哥,以及随后年纪稍幼的诸位阿哥,大多以各自的书法作品献上,无一不在物质之外,展示着他们的才华、个性和隐秘的渴望。

      凝重的目光间,康熙洞悉了每件礼物背后的深层含义。然而,佟佳氏却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观察着这一切,她眼中掠过一抹不易被发现的冷笑。

      在那璀璨的贡品之海中,一部精装的《孝经》悄无声息地俘获了康熙皇帝的视线。他伸手拿起那书,感受着凝脂般纸张的触感,温和地发问:“这是禩儿的手笔吗?”声音里满载着惊喜与期待。

      佟佳月的回应饱含着一股温婉的平静:“正是禩儿亲手所抄,以此来表示他对皇上的衷心孝顺。”

      康熙的眉梢微挑,嗯了一声,边翻看边沉思地称赞道:“禩儿的字迹已有独到之处,然书法之道,却也需师法以成。朕要为他择选一位书法大家,亲授门径。”他的声音柔和,体现了一位父亲对子嗣的期望与爱护,微微叹了口气,之后缓缓将《孝经》递给佟佳氏,脸上浮现出育儿者的温柔。

      佟佳月接过那《孝经》,细细端详,手指轻轻抚过每个笔画,仿佛能感受到字里的温度,轻声道:“臣妾感觉孩儿已尽心尽力,这份笔迹不只展现了他的勤奋,更折射出孺子可教的坦诚和努力。”

      在那一瞬间,佟佳月的眼神宛如温婉的春风,缓缓翻阅着那本《孝经》。康熙望着她认真的模样,心中泛起了点点温馨的涟漪,他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意,仿佛感受到了世间最朴实无华的幸福,那是家庭和谐与亲情温暖交织的微笑。

      ---

      随着夜幕悄然降临,一盏盏宫灯逐渐在紫禁城的方方面面燃起,徐徐点亮了万寿内廷。与宏大的对外宴会相较,内廷宴显得更加亲密而庄重,仅限于皇室成员、妃嫔及内廷中的重臣才有资格出席。

      廊下的宫灯,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照亮了铺有红毯的长廊。廊柱上悬挂的月牙彩灯,投下柔和的光晕,为即将到来的庆典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温馨。宫女们身着金线绣花的华衣,在廊下窃窃私语,忙碌着对即将举行的盛典做着最后的准备。

      宴会大厅内部,柔和的灯光恰到好处地映照出每个角落。在精美木雕屏风后,乐工们认真地调定着各自的乐器,琴筝和鼓声谱写出如同潺潺流水般的序曲。居中的巨大圆桌上覆盖着金边锦缎,桌面上摆放着镀金的餐具与器皿,且佳肴香气四溢,构成了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

      康熙端坐在宴会的主位龙椅上,旁边是盛装打扮的皇贵妃佟佳氏。下首依次是温僖贵妃、槿妃、惠妃、荣妃、宜妃等位高权重的妃嫔,她们各自穿着华丽的宫装,庄严而优雅的坐姿,脸上皆带着平静的微笑,对面则是皇亲国戚及朝中文武百官。

      康熙提起酒杯,向在座的所有人示意,“为大清江山,为众生太平。”他的声音中透露着不可动摇的权威。

      众人应声而起,齐声回响:“臣/臣妾等恭祝万岁万岁万万岁。”随着众人的起立,轻盈步姿的宫女们开始进入宴会厅,托着盘盘美馔,低声交谈与银器叮当声融合成宴会的背景音乐。

      当品酒微醺的时刻到来,宴会气氛逐渐放松,宜妃举杯向槿妃佟佳月敬酒:“槿妹妹,今日之举,本宫敬你一杯。”佟佳月以淡淡的微笑回应,颇有天仙下凡之姿。

      荣妃赞扬道:“槿妹妹今日宛如天上仙女,颜色更胜。”

      “本宫不过是凡尘中人,哪敢与天上仙女相提并论。”佟佳月回答得仍是波澜不惊,她那冷清的美丽更显得高不可攀。

      惠妃不失时机地奉承:“皇贵妃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槿妹妹想必亦在行。”

      “本宫自小在寺中长大,惟有佛前青灯是友。琴棋书画,于我皆是陌路。”佟佳月的回答透着一股超然,其冷峻的面容毫无波动。

      宜妃的眼神里闪过一抹狡黠,她似乎已经察觉到佟佳氏姐妹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并在心中为自己的敏锐洋洋得意。宴会的热闹无法掩饰这些心计,温僖贵妃的目光不时从端庄的皇贵妃身上转移到佟佳月身上,她眉宇间流露出一丝顿悟,仿佛捕捉到了一些只有深宫久居者才会明白的难言之隐。宫中流言蜚语早已不是秘密:“槿贵妃和皇贵妃表面上虽是姐妹亲昵,实则并非心意相通。”

      德妃默默地觥筹交错,但她的眼神时不时地向佟佳氏姐妹投去尖锐的目光,似乎在寻找一个打破现状的机会。而那些地位较低的妃嫔则因为宫廷礼仪的约束,无法参与到这场权力较量中,她们只能保持沉默,以最好的姿态显得既关注又不突兀,但心中却如冷水浸泡,冷眼旁观这暧昧的交锋。敏贵人凝视佟佳月那如冬日冰花般冷峻的姿态,内心的感受繁复难解;羡慕交织着不满,构成了对她的复杂情绪。她内心明白,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并非如外界所见那般稳固。这种认知在她为皇上诞下十三阿哥之后尤其清晰,皇帝关切的目光太快地偏离,即使她的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也未能让皇帝多加留心。这让她对自身的重要性产生了怀疑,对佟佳月的卓越更是既嫉妒又反感。

      在这些暗流涌动之下,内廷宴却是悄然无息中缓缓展开。

      ---

      在灯火辉煌的殿堂中,宴会的盛况仿佛将深宫的夜晚装点成了一幕璀璨的画卷。康熙穿着华丽的朝服,龙袍上金色的线条在明灭的灯光下闪烁,端庄地坐在高高的御座之上。他的表情镇定,宛若一池春水,平静且深邃,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仁慈的气息,静静欣赏着文武百官的欢庆祝贺。

      精致的金色灯光下,宫女们犹如天上的星星,手中轻捧着精美的金碟,他们在宾客之间来回穿梭,增添一抹难以言喻的奢华与繁华。铁甲士兵整齐划一地站立在两侧,尽显森严戒备之态,将这座华丽的殿堂守护得固若金汤。

      皇贵妃步履轻盈而优雅地前行,她的双手轻柔地捧着鎏金酒樽,樽中盛满的琼浆珠波荡漾,彰显出其色泽之鲜艳。微波中反射的光芒似乎刻画着对皇帝的无尽敬慕:“臣妾恭献薄酌,愿皇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她的声音柔和而亲切。

      康熙帝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沉的思量,他望着皇贵妃的眼睛,轻声合唱:“嗯”,感谢言简意赅,意含深长。

      皇贵妃以梦幻般的姿态轻轻站起,伸手想要接过金樽。但康熙帝似乎在思考,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愁色。樽中琼浆反射出的波光好似映照出了皇帝不曾向人表露的内心情感。

      “近日朝内不少奸言佞语四起,虽不着痕迹,但皇贵妃作为后宫之主,本应积极作为,护持风清气正。”康熙语气并无责难,但其中蕴含的是警示之意,指出皇贵妃在后宫管理上的漏洞。

      皇贵妃的心脏猛然剧烈跳动,如同一双惊羽的眼睛,她明白了君王的意图——对她后宫治理不力的不满。“臣妾明白。”声音中的颤抖,宛如在薄冰上的风摇曳。

      康熙的目光锋利如冬日之剑,他看透了皇贵妃脸上那层层伪装的面纱与转机。他的声音变得更冷酷:“朕的宽厚有限,对于后宫的纷纷扰扰和影响朝局的行为,朕绝不纵容。若后宫再生事端,朕对你不会手软。”

      皇贵妃的脸色苍白如水墨淡画,她低垂着螓首,身形摇曳,仿佛秋风中即将凋落的落叶。她深谙皇权的严苛与冷酷,一旦失去了康熙的宠爱与信任,她在这深宫中的生存将更险象环生。

      康熙帝冷冷一挥衣袖,仿佛拂去了所有的烦恼与不快,他的视线再次转回到前方宴席上。那里乐曲悠扬,舞姬们身姿轻盈,宴会仍在继续着。而帝王的心如行云流水般从容,并不因任何事物受束,也不在一地逗留过久。

      康熙帝微微颔首给梁九功,低声交代了几句,然后从容不迫地起身离席。他缓缓的脚步声在空气中回荡,离去的瞬间,目光无意间扫过佟佳月,那一刻视线中似乎蕴含了深意。这一幕就如同夜空中璀璨划过的流星,转瞬即消失于浩瀚宇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