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有点卡文了,就跟你们说一说我家里人在那个年代发生的事情吧。
      先说明一点: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过的。
      我妈1980年出生的。
      我外公外婆没有儿子,就生了三个女儿——我妈是大女儿。
      我三姨是1986年出生的——我外公交过超生款。
      其实以我外公当年的能力以及当年我外公的家境,我外婆哪怕为了拼个儿子一直生,超生款也是交的起的——这是我妈自己说的。
      但是我外公没有,我外公直接认命了——三个女儿就三个女儿吧。
      我妈有表弟,但我外公没有从亲戚那里过继一个男孩落户。
      而且我妈她们三姐妹成长过程不该少的东西都没少——在那个年代,我外公外婆可谓是非常开明的父母了。
      如今我外公名下的房子,三个女儿刚好一人一套——我妈有时候会感慨自己为什么不是独生女,这样就可以一人独占三套房子了。
      但即便如此,五一劳动节期间我和我妈说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我妈还是说那个年代没有儿子的女人很可怜的——可见那会儿一个男孩对一个做媳妇的重要性有多大。
      所以我一直都不理解——年代文里的女主在医院生孩子的时候总归会遇到生了好几个女儿拼儿子、自身性子柔弱且公婆丈夫都是重男轻女的产妇,然后这些产妇要么继续生女孩、要么生死胎、要么生畸形胎——为什么不如这些产妇生一个男孩呢?
      没准儿这些产妇还能靠着这个男孩在婆家翻身农奴把歌唱、站稳脚跟,到时候公婆满意、夫妻两个如愿以偿、几个闺女也有好日子过——这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吗?为什么作者就是不让她们生儿子呢?
      先表明一下观点——我不觉得拼儿子是重男轻女。
      就像我不觉得拼女儿是重女轻男一样。
      我有在抖音上关注那些多女一子的家庭,也没有看到那些父母亏待自己的女儿啊
      然后我在短视频刷到那种生了好几个女儿后还想生儿子的,我都会送上真心的祝福,希望她们能够心想事成、一朝扬眉吐气。
      大家都不容易,何苦为难彼此呢?
      如果能一步儿女双全到位,谁又会一胎一胎的生孩子呢?
      还要被冠上“重男轻女”的帽子。
      更何况,那个年代本来就重视男孩——这都成了不成文的规定了——我爸我妈都是这么说的。
      而且那个年代,若是难产,家里人是会选择保小的——我奶奶的大女儿,1971年出生、1992年怀孕——怀的还是一对双胞胎,1993年的时候在家生孩子难产——农村,没钱去医院,家里人保小,我奶奶的大女儿在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孩后就死在了产房里。
      然而现在的年代文清一色的都是保大——九十年代都没有的觉悟,你竟然希望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有?
      简直搞笑!
      照他们的这个写法,我大姑难产而亡、我大姑父应该即刻殉情、我爷爷奶奶应该即刻因为悲伤过度而去世、我二姑、三姑还有我爸都应该披麻戴孝当孝子,就连我那五个多月因病夭折、既没名字又没进族谱的四姑都应该主动出来迎接我大姑——这不纯粹是搞笑嘛,因为现实情况是我奶奶痛哭了一场,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还有关于年代文的一点点小贴士:
      以下这些都是我奶奶亲口对我说的,绝对真实。
      1978年,我奶奶在连生四个女儿且四女儿五个多月因病夭折后第五胎终于迎来我老爸的降生。
      生完孩子会坐一个月的月子,但不代表坐月子的时候不干活——像我爸出生半个月的时候我奶奶的婆婆就病了,然后我奶奶就自己负责家里——像什么生火煮饭、煮猪食、带孩子、照顾婆婆,都是我奶奶一个人做的。
      关于上环:
      上环不是孩子刚满月的时候上环——我奶奶是在我爸三四个月大的时候上环的——自己一个人去的。
      当时是家里亲戚有人上环之后得到了470斤粮食——我奶奶就跟我爷爷说了,然后第二天就去上环了,上好环之后把医院发票给他们那里的生产队的大队长看,然后大队长说第二天给他们称粮食——然后就得到了470斤粮食。
      关于避孕:
      一般不会特意去避孕,更多的是顺其自然——除非家里孩子一大堆,否则就是等到了时候不得不去上环。
      以上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