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七忘:三王之乱 ...


  •   -
      “你就是何必?”
      “正是在下。何必的何,何必的必。”
      “我们俩人结婚纯粹是个政治联姻,以后各玩各的,互不干涉为好。”
      “哎呀,表妹,没想到你玩挺花的啊。”
      “你不也一样,何大少爷。B市最大酒吧的常客。美女的芳心纵火犯。”
      “表妹,你这是玩欲擒故纵?”
      “我纵容你倒不是为了追你,我是为了我的自由。”
      何必手里握紧了茶杯,眼放冷光。
      “说,为什么拍戏不跟我打一声招呼!”
      “我从十五岁就开始混模特圈,在B市也算小有名气,怎么,何大少爷你不知道吗?还跑来这里过问。”
      “别的戏倒也罢了,不许你跟别的男人拍亲热戏。”
      “呵呵,这恐怕不行,我是有经纪合约在身的人,必须听从公司调配。”
      “那这么说,你想跟别的男人亲热了?”
      “是又怎样,不是又怎么样。”
      “跟我回家!”
      “放开我,我的工作还没完成!”
      何氏大豪宅内,主卧的大床上,一室旖旎。
      “真疼啊。”
      “你再疼也比不上我心疼。”
      “何必,你违反了我们的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只要我想要,没有人可以阻止我。”
      “那我提出离婚,你该如何应对?”
      “表妹,你太天真了。”
      “天真的是谁?”
      “是你。”
      “我哪里天真了。”
      “你可知道,这个联姻,就是本少爷向岳父提出来的。”
      “啊?所以说,你是自愿的?”
      “哈哈,没想到吧,一直被蒙在鼓里。”
      林昱正准备低身亲吻女主角的脸颊,李狗儿的芹菜炒黄牛肉倒在了手机屏幕上,瞬间一片狼藉。
      “喂,想什么呢!”
      林昱那个欠扁的鸟人拿了一块纸巾,丢给李狗儿。
      李狗儿没好气:“看你演的剧啊。”
      林昱憋笑:“《爱的权全力爬坡》看完啦?”
      李狗儿饶有兴味:“是啊,我现在在看《山里橘子花开香又香》。”
      林昱弹了弹她的脑门:“恶趣味。”
      -
      古方成经历了蓝宝石戒指失而复得的事件后,后怕到连走路都要一步三回头,生怕有鬼。
      他们换了一间酒店,虽然小旧,但是处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安全性比较高。
      “你确定要跟我同一间房间?”林念莳瞪大漂亮的大眼睛,问道。
      “确定啊,我怕有人爬进来偷我的戒指。那可是我奶奶送给我的成人礼礼物,我可不想失了它。”
      “那我规定了,我睡床你睡沙发。”
      “我睡地毯都行。”
      林念莳很早就躺下睡着了,这古方成毕竟是血气方刚之人,一时半会睡不着,于是打开IPAD,开始看国庆档热映的电影《三王之乱》。
      电影的开头是一段诗句:
      “与君竟无言,赠君琉璃诀。一言加餐饭,二言勿相忘。”
      这个写诗的人,原本有很多话要说,然而到面对自己日思夜想的人的时候,却吞吞吐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随口胡诌了一首小诗《琉璃诀》,写诗的人希望在乎的人好好照顾自己,而且,不要忘了他。
      此乃作者一谬作也,然确有其事。
      北戴末年,正值乱世,战事频仍,视死如归者多,得《琉璃诀》者少,且说说这朝堂上的“三王之乱”,就可印证。
      北戴懿仁帝性格冷淡,孤僻自傲,从小喜静,十三岁皈依道教,原本打算禅让皇位给他的二弟孝义王爷,后因皇长子元珠的降生,皇权才没有落于旁系。《四国志·北戴史》对此有所记载。
      北戴显礼四年夏末,懿仁帝元康刚满十三岁,他生日这天,廉允太后为了纪念他成人,特从江南地区挑选了十二名模样姣好的富家小姐,给他充裕后宫。
      谁料这不好女色的元康当场翻脸,发了疯病,哭着喊着,以头抢地,要去当道士,炼个什么“回魂丹”。
      虽然元康只是廉允太后过继的儿子,但好歹也是她唯一的依靠,平日里娇宠着惯了,现在看他这副样子,哪有不答应的。廉允太后揩揩眼泪,答应了这个荒唐的请求。
      若是普通的小孩子,得到了期待已久的蜜糖,也许会喜出望外,但这元康不但没有觉得快乐,反而大病一场,病好之后对女色更加敏感了,连贴身侍候的女官都换成了内监。
      元康从小性子疏静,不爱闻窗外事,既然允廉太后答应了他可以去做道士,他便一心一意地等待去道观的日子。此时,皇城内上下都在传,说皇帝要去做道士,国将不国,再加上匈奴从西北迫近,北戴的大限将要到来了。
      允廉太后跟着太宗闯南走北打天下,有什么世面没见过,朝堂上她已联合权臣开始垂帘听政,后宫里,她懂得皇嗣的重要性,已经和元康达成了一个协定。
      这个协定很简单,元康必须让太后的一位宫女有孕,否则不准去道观。元康为了尽早逃离皇宫这个火葬场,去做道士,即使忤逆自己的个性,也答应了。
      太后选中的这个宫女,名叫瑛儿,北方女子,性格沉静,寡言少语,不多事,是个良家女子。
      瑛儿前脚有孕,元康后脚就启程去了道观,做了道士。
      谁料元康突然做了道士,便开始放浪形骸之外,执意亲尝丹药,天天如此,一个月后便驾鹤西去,举国服丧。
      允廉太后这下可着了慌了,因为原本皇族内并没有合适的子嗣过继,若是瑛儿没有生出皇太子,北戴的朝廷局势便岌岌可危了。
      八个月后,宫女瑛儿生下一名女婴,因难产死去,允廉太后将计就计,下令将在场的稳婆和女官全部处死,宣告天下,皇长子元珠降生,大赦三日。
      允廉太后通过此下策,把政权牢牢地抓在自己手里,为“孙子“元珠继位做铺垫。元珠成长的这十几年岁月里,北戴实行新政,外抗匈奴,减轻徭役,北戴河清海晏,史称”显仁之治“。
      元珠本该是个公主,为了皇族大计,从小被当作男子来养,她心里并没有怨怼,她生来就像个男人,不喜欢斤斤计较,唯有鸿鹄大志在胸。她一生的愿望,就是统一南北,此外不念男色,不贪膏粱。
      在太子元珠十五岁的时候,北戴西部边疆发生战争,柔然人进犯中原。允廉太后派权臣魏澍联合神威大将军刘毅出征疆西。混战不息,持续三年,北戴的中央财政系统经受了严峻的考验,黎民苦不堪言。
      西疆有传闻,刘毅已杀掉魏澍,与柔然人和解,盘踞西疆为神威王,北戴唇亡齿寒。
      北戴人心惶惶,允廉太后把刘毅的独子刘君接到宫中,过继为北戴二皇子,改姓元,名元君,被当作太子元珠的弟弟来供养。
      消息传到西疆,北戴大胜柔然,不日凯旋。
      允廉太后召刘毅,刘毅带一盒子入宫。太后亲自泡茶给刘毅喝,泡的是明前龙井,喝得刘毅双眼流泪。
      太后慢悠悠吹着热气,微笑问道:“刘将军,您怎么哭了?三年不见,想家了吧?”
      刘毅原本只是抽泣,听了这话,便痛哭流涕起来,一下接着一下地磕头:“太后,臣犯了死罪!请太后赐罪!臣死不足惜!“
      太后抿了抿涂满胭脂的嘴,啜饮了一小口明前龙井,慢悠悠地说道:“刘将军,你这盒子里,装的是那柔然首领的头颅吧?“
      刘毅灌下一壶茶,以头抢地,然后打开了盒子,里面不是柔然人的头颅,而是魏澍的头颅。
      允廉太后一点也不吃惊,她唤来女官,为自己涂了涂胭脂,淡然说道:“我就知道会这样,所以才派你们两个单独出去迎战。世人皆知,你和魏澍有仇,凑在一起,必乱无疑,我就敢这么做,因为,你我他三个人,都命不久矣。“
      刘毅的双手无力地垂下来,盒子就自然地盖上了,他脸上露出不解的神情。
      允廉太后笑道:“你是吃惊哀家为何把你的儿子过继为养子吧?除了鼓舞你凯旋,其实,还要为我自己留一条出路。我看中了你那十七岁的少年郎,一身正气,眉目蔚然,是个辅佐太子的好弟弟,这是我为大戴做的最后一件事儿了,我,终于可以去见太宗了……“
      说完,允廉太后脑袋一歪,去世了,嘴唇变成乌紫色,嘴角挂着血丝。
      刘毅这才发觉茶里有毒,他嘴里漫出来一口血,倒在地上,也昏死过去。
      随着魏澍,刘毅与允廉太后的相继去世,北戴的“显仁之治”正式地变成了昔日的历史。北戴前朝,懿仁皇帝元康的二弟,孝义王爷之子元林开始把持朝政。他自封大王爷,年号“显敬“。他把太子元珠降级,封为二王爷,二皇子元君唤作三王爷。
      自此,每本历史书上都会记载的“三王之乱“正式拉开帷幕。
      “三王之乱“历时三年,显敬元年,淮南流民之乱爆发,元林亲自出征,平定了暴乱,却中了箭伤,有名医说他阳寿不长,大王爷手下一侍从斩杀了那位名医。大王爷得知此事,将那名侍从降级削爵,发配岭南。自此元林的仁君之名在淮南地区众人皆知,稳固了北戴在淮南的政治地位,大王爷自此声名远播。
      显敬二年,三王爷元君在京郊实行土断法,厘清当地农户的土地领属,四至和种植作物,得到了京郊百姓的拥戴,眼看三王爷有要独自发迹的迹象,不等大王爷拿出手段,元君自己申请外派江南地区,得到元林应允,元林派权臣钱恒忠随元君一起前往。
      显敬三年,前朝允廉太后的残余势力,拥护没有封地的二王爷元珠,誓要把他封立为新王。元林与元珠大战于京郊,元珠战败,被元林圈禁。这次战役使得元林的旧伤复发,缠绵病榻,太子党和钱党联合起来,对大王爷一党进行联合绞杀,元林再次亲自出征,战败而死。
      三王之乱过后,北方塔塔人攻克北戴,元珠带领残部抵达川蜀之地,自称“蜀王“,建元端久。元君带领拥护者南下江南,建立”南戴“,年号”圣启“。
      史书上说,“三王之乱”打破了汉人一家独自统治中原的格局,开启了戴朝与塔塔人划江而治的局势,预兆着南方的农耕文明,与北方的的游牧文化进一步融合的局面。
      在那三年动荡的日子里,出了不少英雄和美人,也有很多普通人的不凡传说,但是,举世闻名的,还是戏折子上记载的大王爷元林和二王爷元珠的故事。
      元珠原本是显仁朝太子,允廉太后隐瞒了他的出生信息,元珠原本是皇长女,为了继承皇位,允廉太后对外宣称元珠是男子。元珠真正的身份信息,只有她自己和允廉太后知道。
      元珠一出生就背负着整个皇族的责任,还好她不叛逆,没有忤逆过允廉太后的意思,从来不多事,这点像极了她的宫女母亲。
      元珠在允廉太后身边长大,她不谙世事,那是嫡奶奶给她的保护。加上她自己也极其招人喜爱,粉团团的脸蛋子,红樱桃般的小嘴,琉璃珠子一般的大眼睛,就像一只雪白的小兔子。
      二皇子元君原来是大将军刘毅的独子,后被允廉太后认作义子,在宫中之时,元君就觉得元珠异于男子,有些许的明艳,他甚至怀疑自己是断袖之流,竟然喜欢和自己同性别的男子。
      显敬三年,“八王之乱“之时,元珠被元林幽禁,他发现允廉太后一直以来保留的秘密,原来元珠是女子之身。
      元林与元珠抛开成见,私定终生,然终被世事耽误。元林兵败战死,北戴灭亡,元珠带领太子党余部来到川蜀称帝,后秘密生下元林的遗腹子年迟,即后来称霸西南的灵威大帝。
      至此,北戴朝的“三王之乱”正式落下帷幕。
      3个多小时的电影刷完,天已经快亮了,古方成伸了个懒腰,走到床边,帮林念莳掖好被角。
      呵呵,看着她睡着了一副香甜的样子,明天不知道又要整什么幺蛾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