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商兵 ...

  •   沈怀梅虽然是临时起意,才带着沈怀瑾一同上路,却也的确有正经事需要他去做。

      当初商兵建制,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在京城以及周边的村落选人。五年过去,商兵制度已经稳定,自然也该推广到全国。

      但是京城的商队能够成功,是因为既有沈家早早经营好的商队模型,又有朝廷官员随行开路。双管齐下,才让这商队有了进出各国的资格。

      后来入籍的商兵,即使真的集结成商队,却没有出国的路子。若只是在国内走南闯北,倒买倒卖,与普通的商人也没有什么区别。

      于是,京城之外商兵的存在就变得有些尴尬。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沈怀梅专门派人,去各地网罗管理商兵。既然一时半会不能组成商队,那便都当成普通兵卒训练。镇国公府最不缺的退伍的士兵,派出去几队,就能将这些新兵训得服服帖帖。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商兵,总归还是要出门经商的。

      正巧,通往昌国的一条新路修好了。这条全新的路,就是这些新人的机会。而在商队集结之前,总该有人去验收一下他们训练的成果。

      这种时候,又有谁比得上镇国公世子呢。既然已经将沈怀瑾带出来了,那便正好去看一看。若是能挑出一队格外好的,也可以同沈怀梅一起入昌。

      商兵集结的地方并不在江余,而是在江余西边的平泽。与充满荣泽河支流的江余不同,平泽境内只有一条河水已经变得平缓的干流,以及无论是种庄稼还是训练士兵都属于极佳选择的平坦土地。

      毕竟被分派来训练的长官,都是从荣镇退下来的老兵。对于他们来说,最熟悉的战场就是荣镇出去之后广袤的草原,自然更喜欢平坦的地形。若是把他们拉到山里,或者水上去打仗,他们与新兵也没有什么区别。

      而这些商兵虽然在平泽训练,却很少有平泽本地人。毕竟农户是改不了商兵户籍的。而平泽城中,最多的就是农户。

      反而是江余,因为支流遍布,土地天然被分割成块。虽然肥沃,但面积却也无法覆盖全部人口,又有水患之祸,很多农户将自己的土地出售,或成为地主的佃户,或逃农为工商。

      能够从农户成为工户、商户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起靠天吃饭的农户,工商之流虽然看起来能挣到更多的钱,却更不稳定。愿意如此做的人,不仅需要聪明,勇气,更需要会审时度势。

      这样的人,自然也能明白商兵户籍是一个什么好东西。自然纷纷入户,生怕晚了一步,就没有这种好事了。可这样的人,也自然更有主意,更容易出刺头,分派来的退伍老兵难以服众。

      兄妹两个此次出行本就没有带许多人。他们去兵营巡视更是一个人都没有带,两个人乔装一番就偷偷溜进去了。

      大而平坦的地方,不仅意味着一览无余,更意味着不容易防守。

      两人先是在军营门口逛了一圈,看着门口的守军似模似样,沈怀瑾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沈怀瑾便带着特意穿了男装的沈怀梅向军营侧面走去。

      这军营因为草创,相关的建筑都修得马马虎虎。虽然也扎了栅栏将营房围起来,但以沈怀瑾的眼光来看,那栅栏与不存在也没有什么区别。这种一翻就能进出的墙,根本起不到作用。

      他领着沈怀梅在外面看了一会,便观察到军营内巡逻的漏洞。趁着没有人经过,他带着沈怀梅翻墙进入了军营。

      两人一边躲着松散的巡逻,一边在军营中乱逛,沈怀瑾还要点评:“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这也就是在荣国境内,没有战事。这伙人拉到边关去,还不够历贼一合之敌。”

      沈怀梅虽然恶补了许多训练兵卒的知识,可从书本上学来的哪有沈怀瑾的经验管用。她看着那些完全看不出问题的地方,只能连连点头,称赞哥哥说得对。

      兄妹两个渐渐深入,又听到一阵吵闹,似乎是从大帐的方向传来。

      军营大帐只是沈怀瑾习惯的说法,指的是指挥所在的地方。一般位于军营正中,是协调军队,发出命令的地方。这种称呼来自兵书,这里的大帐当然也是与军营同样的建筑,而非真的帐篷。

      一般大帐都该是军衔最高的人所住。商兵军营因为其构成的特殊性,兄妹两个也不知道住着什么人。

      两人偷偷摸到近前,听了一会儿才听明白发生了什么。

      还是因为训练的事情。

      镇国公府派来的退伍老兵,都是从荣历一线战场上下来的。他们有的曾经是步兵,有的曾经是骑兵。总之,都是在正面战场的大规模接触战里活下来的人。除此之外,他们还长于守城。

      可平泽既无城可守,也没有那么多人给他们演练大规模接触。而来自江余的商兵们,虽然身处平坦大营,却也足够居安思危。他们学来学去,都觉得学到的东西在自己家乡并不适用。

      一开始,他们还能客客气气地问上官,若以江余地势,又该如何?可这些退伍的兵卒又哪里懂得这些兵法之事,只会告诉他们听话就好。江余新兵再问,老兵们不耐烦,又不可能真说自己不懂,于是便有了矛盾。

      一边是求贤若渴的新兵,一边是一问三不知的老兵。两边以身份各自划分团体,吵得多了,矛盾升级,便动起手来。

      两边还算有分寸,都没有带上武器,只是赤手空拳地上阵。

      老兵既然会退伍,自然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年龄还是身体,都注定不必过年轻力壮的新人。但是他们有经验,配合也比新兵娴熟,竟然还能勉强与新人相抗衡。

      新兵人多,老兵人少。此时下场对阵的确是人数相当,其余人都在外围加油鼓气。

      而这些,都是沈怀瑾转述给沈怀梅的。沈怀梅的身高放在这人高马大的兵营中实在不够看,面前的人墙挡着,她什么都看不到。

      既然看不到,她也不努力,直接问沈怀瑾:“那谁会赢?”

      要沈怀梅说,这次争端实在无谓。她没有经验,没有想到各地境况不同,只觉得老兵经验丰富就将他们派出来训练新兵。而这群老兵呢,又不甘于只训练新兵体魄,非要练练兵法,这才引起了双方矛盾。

      之前老兵传回消息去,虽然新兵大多来自江余,却申请将军营建在平泽的时候,她就应该发现问题。可她没有,事情演变成如此,便是她的失职。

      可即使是她的失职,她知道新兵是对的,却也不希望老兵输掉。毕竟老兵不止是老兵,他们能住进大帐,便是代表着军营的最高职务,代表着朝廷。朝廷是不能输的,甚至朝廷是不会错的。若它错了,输了,威严扫地,以后还怎么统御全国。

      沈怀瑾也明白这个道理,他拉着沈怀梅推出人群,左右看看,在地上捡起了一根木棍。

      “你在外面待着,离人群远点。放心吧,谁都不会赢。”

      说完,他助跑几下,一个飞掠就从外围人群的头顶跳进去了。之后,闷响声与惨叫声此起彼伏,外围人群骚乱一阵,也纷纷向里聚集。

      人群遮掩,沈怀梅看不清里面的情况,只能拧着衣袖,等一切尘埃落定。

      整个过程并不漫长。沈怀瑾虽然以一敌众,但他一开始占了有武器的便宜,将互殴的双方分开。之后虽然有新兵一拥而上,互殴的双方还躺在地上,阻碍了人群的前进,也给了他从容应对的余地。长棍一扫,又放倒了一些围上来的人。

      这时候,有老兵终于缓了过来,看见沈怀瑾立刻叫了一句世子脱口而出。话语中带着惊喜与不敢置信,声音便不自觉地拔高了,就连在外围的沈怀梅都能听见。周围的人自然也听见了。

      荣国之中,如今只剩下一位王公,便是镇国公。能被称为世子的,便也只有沈怀瑾这镇国公世子一人。

      这声“世子”一出,不管是站着的还是躺着的,都立刻老实了。

      沈怀瑾见他们都不动了,将木棍往地下一戳便开始训话:“都挺厉害的啊,在大帐门前打架斗殴,当这里是什么地方呢。你们这样的,和地痞流氓有什么区别,来当什么商兵啊,回老家混日子去吧。”

      他又一指躺在地上的老兵,训道:“还有你们,让你们来训兵,就训成这个样子了?别说你们是从荣镇出来的,丢人。”

      沈怀梅见情势稳定,才走上前来。既然沈怀瑾已经唱了红脸,她便来当白脸。“商兵本就与兵户不同,走在道上遇到劫匪才是常事,确实该练一练打架,哥哥你太严格了。”

      三言两语之间,打架斗殴变成了日常训练。沈怀瑾帮自己妹妹做了人情,也生不起气来,只是点了点沈怀梅的鼻子。

      沈怀瑾手上全是灰,都点在了沈怀梅的鼻头上。她一边皱眉擦拭,一边同围在周围的商兵说:“我这次来,是需要带走二十个人组成商队。今日见你们训练,便选二十个最厉害的人跟我走。至于剩下的人,既然哥哥说你们还不够格,那就都再好好练练。”

      虽然说是选择最厉害的,可也不能真的在军营中摆个擂台。可毕竟是选人,总要有一番选拔。兄妹两个在军营逗留几天,终于选出了二十人,其中有不少新兵中的刺头。

      这些人面对老兵的时候毫不客气,却对兄妹两个恭敬有加。听说沈怀梅的下一站是江余,还自告奋勇当起了向导。

      于是,沈怀瑾留在兵营中练兵,沈怀梅带着选出的二十人出发前往江余。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商兵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