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灾难 ...

  •   元仁八年。
      北方的土地迎来了一场雪,南方的子民受了一场病。
      大病——瘟疫。
      淮河沿岸以南,瘟疫席卷而去,一时之间山河起了高热,百姓无法避免。稍有身体弱无力的,便整个人如火烧一般头晕目眩,吃不进东西,频频呕吐,其实也没什么东西吃,那边多农田,头上还有地主。
      和小渔村不同,海无海王,地有霸主,官吏收税,地主收租,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没有安生的时候,没有“余”一说,只有亏,和马上亏。
      在一庄小农村里,有一户姓周的人家,狭小的房屋里挤了一家五口人,年迈的父亲和母亲,已经成家却丧妻的大哥,大哥有一个儿子,还有周小八。
      此时周小八一介农民之子,自小被田地养大,性子淳朴憨厚,心思也简单,他和千千万万还能活的贫农一样,所求并不多。
      一个足够避风躲寒的家,一口足够做饭使的锅,安安稳稳的把劳累了一辈子的父母亲送走,然后娶一个媳妇,再生一个乖巧的娃娃,日子就一日如一日的过下去。
      这就是周小八的全部心愿。

      瘟疫没有遗漏任何一户人家,首先对着年迈体弱和年幼无力的人下了手,周家五户人,病了三个。
      小农村里有数十家和周家一眼的人家,无形的火燃烧在家家户户的门前,却没有水可以拿来灭火。
      这话有些不严谨,其实水并不是没有,地主家就有救命的水,再往上求一级,朝廷也有救命的水。
      小农村里,有一栋最为“繁华”的住宅,有规格齐全的用具,有建筑整齐的房屋,还有前院和后院之分,更为荒谬的是,田地里一片荒芜,这住宅的后院竟还养了黄色的小花。
      这是地主陈家。
      地主家的大门都是双开的,气派的很,也较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之子心生怯意,他不敢叩门,傻愣愣的站在门外吹了许久的风。
      周小八浑身僵硬,头脑发热,手心冰凉,耳畔是父亲母亲的呻吟,眼前是小儿的瘦弱病躯,他狠狠低下头,咬了一下舌尖,任由铁锈的味道横行在他的口腔。
      不行,父亲母亲不能再等了!
      不行,他们的病不能再等了!
      不行!
      一鼓作气,他敲响了地主气派的大门,声音震手,他一哆嗦,收回叩门的右手,双手纠缠放在身前。
      没有人开。
      于是他重新叩门,家里有人再等,这个门必须敲开。
      “咚咚咚”
      声音回响在院里,地主醒了。
      “吱呀”一声,大门开了一道缝,门缝里露出一只眼来,那是一双什么样的眼?那是一双让日后成为一方霸主的周小八仍彻夜难安的眼睛。
      微眯着眼,懒得睁开瞧清楚眼前是什么人,眼尾上挑,趴个门缝都低不下他高贵的头颅,那人眼黑少,眼白多,生的是三角眼。
      嘴里含了一口东西一眼,含糊不清道:“你来干什么?谁给你的胆子扰我清净?你们家的田是不想种了?”
      周小八感到了一股屈辱,嘴唇嗫嚅,他的声音极小,“大人,我的父亲母亲病了,可否赊一点粮食,我们会还的,更多的还给您。”
      “哦?关我何事。”
      砰的一声,门砸着关在周小八的面前。
      再多的劝说恳求的话堵在喉咙里,周小八崩溃了,无人可以帮助他,深受压迫的家里已经出不起病人的口粮了,失去的征兆恐惧的响在脑海,双腿一软,周小八瘫在地上。
      地主的水不往外洒,朝廷的雨露在面子上播下。

      民灾死伤无数,一级一级的传到上位者的耳朵里。
      这等事情,第一步就是——开会。
      元政府热热闹闹的开了一场会,像是过年领红包一样,看不清利害关系,只见推杯换盏。
      官员们挤在一起,不知有没有喝点小酒,吃点小菜,点上几个美人,总之他们不怎么当回事,甚至觉得是简单的一桩事情。
      瘟疫死伤,饿死的病死的,哦,有什么关系呢?
      饿死了,病死了,不都是死了嘛,人死如烟灭,吹一吹耳边风,便消失于天地之间了,布衣百姓,不过无名炊烟罢了。
      官僚们有了决策,这个会就好开了,表面功夫,他们可个顶个的拿手。
      皇帝要下诏赈灾,官员们高呼“陛下英明啊!正是有您这样的皇帝,百姓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啊!臣子们从未见过和您一般贤能的人啊!”
      下了诏书,中书省的高级官员们纷纷动手干起活儿来,那场景,真是一个效率和笑脸并行,银子和粮食齐飞,行不出皇城,飞不出他们的口袋。
      银子和粮食,你一车,我一车,我们是高贵的官员,天子脚下我们最大,拿一点辛苦费是可以理解的嘛!
      侥幸开出皇城,开向赈灾地的赈灾物品,路过地方小官的府邸,又被拿走一些,你一袋我一袋,瓜分了个干净。
      朝廷的雨露就这样蒸发了。
      地主的水地主吃,朝廷的雨露官员吃,他们吃了才能心满意足的上书赞美皇帝,将皇帝椅子上那个人和历代先贤作比,捧得高高的,哄得开开心心的。
      百姓也就这样,消亡的无声无息的。
      瘟疫碾不碎的生机,就被这无形的火点燃了。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元仁八年的冬天,小农村过了白色的新年,丧钟如烟花唢呐,寿衣洁白,和北方的雪一样。
      周小八家里的灾难一直持续到元仁九年。
      父亲病死,小儿病死,母亲病死,马上到春天的时候,大哥也因无粮而撒手去了。
      周家五口人,只剩了周小八一人。

      天地荡荡,他的家就这么没了。

      周小八麻木了,麻木着用草席卷起亲人,却发现无处可以安葬家人。
      这么大的田地,没有一块属于他。
      于是跪在田埂间,周小八掩面痛哭。
      “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徜徉。”
      火红的巨轮挂在穹空,周边起了雾,周小八跪在田埂,周身是泥土,颇有狼狈,心上绝望,他双手合什,木楞楞的眼里喊了一泡咸渍渍的苦水眼泪,周小八迟疑的抬头望向天,凝视的望着老天爷。
      求吧,唯有求了。
      求谁呢?谁都行。
      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如来佛祖……来个人吧,救救我们……

      地主家的双开门又一次被敲开。
      还是那双眼,还是那道缝。
      周小八的身躯更卑顺了,脊柱弯了一道弧,瘦骨嶙峋一般披着肉皮,他涩涩的开口,带着极重的鼻音,他又去求地主道:“大人,可否让我埋葬我的父亲母亲,他们病死在瘟疫中了。”
      地主疑惑:“你的父亲死了,关我何事,他给我干活,我也给了他饭吃。我不曾亏待你们,病死的,你应该去找老天爷,你找我一个农家做什么?”
      “特殊时期,我也没有粮食。”
      地主说无粮,无粮的地主,无良的地主!
      门又一次被砸上,关在周小八的眼前。他没有悲伤,周小八满腔怒火,滔天恨意。
      再也不去求人,我要他们欺我辱我之人付出代价!
      我不要再当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农户!
      我要走,这天地,总有我的路!

      周小八以一架破烂木车驾着亲人,四处出走,寻一处地埋葬他们,后得好心人让地,这才让亲人家人入土为安。
      但不屈和仇恨的种子已深深的埋下了。
      这样的种子,一时播种在淮河以南的每一寸土地上。
      良民为盗,上山为匪,红巾为旗帜,起义军雄起。
      南方乱了。

      年末的小渔村,那时已经下了厚厚的一层雪。
      温度持续降低,旧雪不化,新雪如纱般铺盖下来,寒冬难御,这个冬天在小渔村降下了杀机。
      冻死的人家挂上白布,粮食紧缺,躲过了寒冷,躲不过饥饿,饿死的人家也不少。
      季奶奶就在这个冬天走了。
      雪夜里发起了高热,走的时候,还紧紧握着季爷爷的手。
      老人头发花白,一大半的生机跟着季奶奶去了,她去世后几天,季爷爷一言不发,神情僵硬,身躯佝偻下去,走路都需倚着墙壁,像是大半个身子嵌进了门框里。
      下葬那一天,季挽林大恸,想起老人的音容笑貌,慈眉善目的话语,和她孤身来到异世的第一晚,老太太摸索掌心的温度。
      她送走了身边的一个生命,历史上被滚滚车轮带走的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季奶奶作为时代里的本身的人,甚至没有留下名字。
      只留的一道残影,供仍活于世的亲人挂念。
      生命逝去,一位年迈的渔妇抽象为百姓的影子,给后世之人留下悲世的苦难和共鸣,季挽林又一次叩问自己的来历,叩问自己的过往和以后。
      她在雪夜里难眠,迎着院里苍茫的月色,虔诚的向上天要一个答案。
      有没有回应?
      很难说。
      但那个小渔娘生命里多了一些坚定,也多了一份对这个世道的认同和归属。
      含下几百年前的一场雪,寒意化进她的躯干,一点点的腐蚀。
      来年春天季挽林大病一场,自此虚弱不经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