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七年之痒 ...

  •   97、
      看了一台芭蕾舞剧,我感叹于舞者线条之美、韵律之美以及气质之美,语气中不无艳羡,低头扫视了自己一眼,生出落差感。
      我喜欢美的事物,但我总产生羡慕之情,喜欢对照自己是否拥有,还以为这种心理不正常。
      他说:“有爱就会有美的存在,因为你对很多事物都怀抱着爱,所以你能够发现他们的美,为之心动并且产生依恋。”
      我觉得很在理,说他怎么开始文艺而且感性。
      “受你感染啊,咱俩可是过了七年之痒(在一起的七年,不是结婚七年,他是这样算的),以后要这样互相熏陶一辈子咯。”
      隐隐约约听见烟花相继绽放的声音,我微微笑着靠在他身上。
      又一年除夕,守岁也守在对方身边。
      98、
      参加中学同学的婚礼,典型的晚婚人士(将近三十岁可能也不算晚,我不清楚怎么定义)。他不方便,我就一个人去的。
      席间有人问我怎么身边没个男人,我看她一眼,想不起来名字了,但是这说话问问题的方式却让我产生了熟悉的不适感。
      我抬手捋了下头发,没来得及开口,坐一旁的另一位先说话了:“哎!你竟然结婚了!怎么没通知我们去参加啊?”
      “真的假的?!”
      “就是啊!怎么一点儿气儿也不跟我们通?”
      “对啊!我们都没参加上——”
      ……
      七嘴八舌之中,我成了一桌的焦点。
      “嗯,的确结婚了,老公很忙所以婚礼办得简单,各位心意我收到了,诶,新娘新郎来敬酒了——”
      只想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也不说什么以后有大事一定会邀请他们来赴宴这样的客套话,我从不喜欢轻易许诺别人,虽然曾经这是别人评价我“薄情”的证据,上了大学我就换了交际圈,或者说是跟他认识以后,和曾经同学的联系频率自然而然地下降,除了逢年过节群里问候问候也就是在当下这样的场合能见上面了。
      我跟着他的节奏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跟想象中不同,他们不是我想象中会有的样子,亲和力和活力体现在他们身上同中有异,鲜活跳脱的、稳重干练的、明朗率真的……当然我也不止看得见他们的优点,偶尔也钻牛角尖、犯了错误不敢第一时间承认、冒冒失失说了不恰当的话,这类不足,渐渐让我感到原来朋友之间存在的问题是无伤大雅的感觉,可能是我刻意美化现在身边的朋友,我知道老同学里也有值得成为朋友知己的存在,但请原谅我过去没有洞察一切的眼睛,已经迈入了新的河流,我想如果有必要,我们会联系的。
      99、
      不是什么特别的纪念日,我为他准备了一份礼物,是一首写给他的歌。
      一直忘了说,他弟弟大学毕业也不久,喜欢音乐喜欢创作,所以我就私下找他帮忙做成了这首歌,千叮咛万嘱咐才让他保证一点风声也不会透露给他哥。
      正式发给他的时候,他先是震惊,不出片刻眼眶泛着荧光,嘴上笑着,眼睛却在哭。
      “我唱得不好,你来唱效果应该更好。”我指腹抚过他动情的眼角,情不自禁也哽咽了。
      他摇头,说:“不,很好听,你的声音就很好听,我要让所有人也都听听——不行,我得私藏起来,自个儿留着听,但是没人知道我又好不甘心……”
      看了我一眼,试图寻求我的意见。
      “现在它属于你了,你开心就好。”
      感动之余,我是后来才知道的,他了解到这首歌的制作过程以及背后有他弟的参与,跟老弟说道一顿,内容他弟是这样描述给我的:
      哥:“你小子怎么一点信儿都不跟我往上报?”
      弟:“好啊好啊,前有亲哥诘问后有嫂子命令。”
      哥:“你不知道你嫂子平时工作多费神,要说有这一回事儿我就把事情揽过来了,她越轻松越好。”
      弟:“就你们心疼对方是吧,放着你亲弟熬夜作曲不管不顾不感不谢。”
      ……
      他家总说我是弟弟的恩人,他读高中那会儿我集中了几个月时间辅导他的课业,从习惯养成入手,把自己的学习方式融合当下教育要求过渡给他,前几个月他还走神走得厉害,后来渐渐找到状态,成绩自然而然往上窜了,因为和他哥一样是艺术生,其实功成不在我,我喜欢夸他有天赋肯钻研。
      以前还喜欢跟我开玩笑说什么他哥那圈子可乱了,让我谨慎着点儿。
      现在最常跟我说的话是“我哥太爱你了,真的太爱了”。
      对啊,全天下他最爱我,我也最爱他。
      无人可比。
      100、
      离我们家几公里远的地方有所中学,晚上十点四十的时候我老听到耳熟的铃声,他仔细听了几次都说那是我的幻觉。
      是了,我初高中是在同一所学校直升上去读的,没有参加中考,初三还没毕业就开始上学校安排的高中衔接课程,那段时间我的学习和生活都被划出一道很大的裂缝,一面适应高中的节奏、一面仍挂念初中的氛围,我还记得,当时那间教室里总共三十个人,课桌独立,没有同桌可言,上课老师一提问就有人抢答,我总答不上;下课教室里也没人聊天,各自埋头研究新内容,上完一天课我感到崩溃,却始终麻木。
      高三的时候,晚自习十点四十下课,拖着倦怠的身体回家匆匆洗漱过后又得接着学,现在想想也感到头疼,难怪毕业这么多年还会幻听,早就是刻在基因里的那种敏感了。
      他觉得是我那段时间工作太累了才有的这种状态,下定了决心般要求我在家休息。
      年后要忙的事情特别多,奈何架不住他一连串东北式儿的劝说,我回家做饭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