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1、换鱼 ...
-
陈桃花其实还挺想问问老二今天去县衙上值情况如何的,毕竟是第一天嘛。奈何今白天上山一趟,一时一刻都没闲着,属实累的慌。
二房小两口回到西屋,陈贵女搂着她男人的胳膊,也在询问此事。
李守义说起来也是感觉无语,本来第一天报道应该没那么容易与同僚打成一片的,结果......
“结果怎么了?你倒是说呀。”陈贵女晃着他的胳膊撒娇。
李守义叹气:“结果我被人拉着问了一天桃园村轶事。”
“噗!”陈贵女一个没憋住,“他们一群大老爷们儿咋那么的......”
“唉,你可不知道,那群大老爷们儿扯老婆舌可比咱村口大娘厉害多了。大娘只是传闲话,我那帮同僚还要讲究逻辑严不严谨,连细节都不放过,任何一件小事都能拿出来辩个二三四五六。”
陈贵女:“哈哈,我咋感觉你乐在其中呢?”
李守义:“瞎说!来,让夫君抱抱......”
陈贵女:“别闹!今天好累哦,还有啥好笑的,都跟我说说呗。”
李守义:“还有啊......哦对了,郭大叔今个儿据说是去回春堂看诊,正好被人听了去。”
陈贵女:“那有什么?”
李守义:“现在外面都在传桃园村有一农汉平时喜好吃那啥啥。”
陈贵女:“咦~恶心死了!”
李守义:“可不,我现在一走出去,但凡知道我是桃园村出来的,免不得要上来拉着我打探几分。真的,就那种感觉,好丢人啊!他们甚至觉得我们一村人都不太正常呢,唉~”
陈贵女:“唉,我们守义哥好可怜啊~”
李守义:“那你还不快点疼疼我......”
陈贵女:“哎呦......别闹......痒......哎呀!”
.........
李家一点也没藏着掖着,大早上的又开始做起了铁锅炖大鱼。
香味儿顺着风往外飘,左邻右舍是第一个深受其害的。
幸亏昨天一整晚都刮大风,把村里那股子不好闻的气味儿给吹了个精光。否则,大家还得多忍受一天才行呢。
马寡妇对李家的炖鱼味儿垂涎三尺,但她也就只能趴在墙根下闻闻味儿,再多的,就别想了。
最最难受还属西边的沈家人,他们家连个遮风挡雨的瓦片都没有,更别说是墙了。霸道的炖鱼香气顺着风一刮,惹得沈家的两匹马都直打喷嚏。
大人尚且还能忍住,沈家三房的小女儿沈明琼才五岁,正是好吃好玩的年纪。虽然这一路流放衣食住行早已比不得从前,但人的基本欲望是无法隐藏的。比如,对于美食。
小丫头口水都快嘀嗒下来了,她奶呼呼地靠在姐姐身上,揉着迷迷瞪瞪的眼睛,嘟囔着:“我饿,我想吃鱼。”
沈二夫人从包袱里摸出一块干粮,看着女儿稚气的小脸又忍不住放下。
干粮太噎人了,大人吃都费劲,这一路小女儿已经受了太多苦,华氏这当娘的实在不忍心。
沈二爷也叹气,有啥办法呢?老爷子也跟他们吃的一样,甚至偶尔得了啥野果子都拿给了这个小孙女,该知足了。
其实沈家之前的流放路走的并不辛苦,因为沈太傅有太多门生故旧照佛了。别的不说,吃穿是不缺的。他们还有别家做梦都不敢想的马车。
难的是后来这一段路,越往北天气越寒冷,恰巧他们一行人又赶上了北地的大雪,实在难过。
偏皇帝南迁,带着一众老臣跑了,和沈家沾亲带故的门生故旧们也跑了。
独留沈家成了历史变革中的一叶孤舟。
华氏望着夫君感叹:“我这一路上带的东西典当的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又到了这乡野之地,再往后可怎么办呐?”
不止二房愁,大房也愁。沈大夫人昨天睡得不好,连着两天都如此,磨的人真是没了精气神儿,她忍不住和大儿子抱怨:“真是不知道你祖父为何要来此地?咱们一家子和你大堂伯一样留在县里不好么?那里好歹还有吴县令照佛。”
沈元启耐心的和母亲说话:“祖父也是为了全家,县里太惹人眼,这桃园村也挺好的......”
“哪里挺好的!”一说这个文氏就来气:“你瞧瞧前个儿晚上那一出,我活了这么些年都没见过,都是一些什么污糟事!那村长媳妇儿做出那等不知廉耻的事,这要是在你外祖家,都得沉塘。还有那些蠢笨的莽人,就那个马寡妇,听说就住在李家的另一边。我们怎可与他们为邻?传出去岂不让人耻笑!”
文氏说到激动处到底没控制住音量,声音渐渐拔高,惹得马车外面放风的二房人听得清清楚楚。
二夫人华氏撇撇嘴,和大女儿嘀咕:“瞧她那副样子,张口寡妇闭口寡妇的,她自己现在不就是一个寡妇。”
“母亲!”沈明琅低声提醒她娘,“您轻声些,要是让大伯母听见了少不得一翻不愉快。”
华氏挑眉:“我怕她!”
沈明琅:“您是不怕,但咱们初来乍到,您忘了祖父昨天怎么说的了,咱们还是谨言慎行等祖父安排吧。”
“好好好,我不说了行了吧。”华氏揉揉眉心,说:“真是,这女儿不像是女儿,不知道谁是谁的娘!”
沈明琅:“......”
人要是一直吃的都不咋地,也就那么回事了。一旦久旱逢甘霖吃了一次好的,那曾经被养刁的味蕾就重新开始复苏了。
最先表现出来的是沈家最小的孙辈--沈明琼。
小姑娘捧着一块儿干粮眼泪吧差,不说吃,也不说不吃。就在那红着一双兔子眼小声抽噎。
沈明琅到底是当大姐的,她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哄着妹妹,“吃吧,咱们再坚持几天就好了。”
沈明琼抽噎着问姐姐:“咱们还得吃几天呀?不是说到地方就好了么?马车已经两天没动了,咱们还没到么姐姐?”
沈明琅:“......”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沈家貌似到了流放地,但是好像仍旧漂泊无根。京都回不去,北地又......
还是沈仲承犹豫再三,走到李家大门前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李守义,他看见门口的人挑了挑眉。
厨房那边也探出个头来,扯着嗓子问了一句:“谁啊?”
李守义:“娘,是隔壁新来那家的小郎君。”
陈桃花拿着菜刀走出来,直接问:“啥事儿?”
“呃......”沈仲承看看大娘手里的菜刀,一时不知该怎么说。
陈桃花皱眉,这一大早净挑人忙活的时候上门,也不说啥事,耽误事的很,“没事的话我就......”
“大娘。”沈仲承鼓足勇气开口;“我有事。”
陈桃花挑眉,李守义也挑眉,这娘俩的表情几乎一模一样。有种你再不说我就要不耐烦揍你了的感觉。
沈仲承从袖子里拿出一块玉佩,往前一递,说道:“大娘,我妹妹还小吃不下干粮,您家做鱼的手艺太好,我想拿这玉佩换一碗成不?”
陈桃花上前,就着小郎君的手仔细端详了一下那块玉佩。
既白且润,通体无瑕疵。
这东西一看就值不少银子,不是她们这种普通百姓能有的。
陈桃花疑惑的看向少年,问:“就换一碗鱼肉?”
沈仲承:“嗯,能加一碗米饭就再好不过了,没有也没关系。”他还是知道的,贫民百姓很少有能顿顿粳米白面的。
他把默认面前这大娘答应了,把玉佩又往前递了递。
陈桃花立马后退一步,顺便也把儿子往后扯了一步。
玉不过手,这个道理她还是懂的。谁叫她是活了两辈子的老太太呢。
陈桃花摆摆手,“玉我就不要了,你自己留着吧。你妹妹多大?”
沈仲承一愣,随即回道:“五岁。”
陈桃花点头,“那成,你等着。”
她进厨房,正赶上大鱼出锅,一揭锅盖那香气简直了--直冲天灵盖。
拿筷子挑了鱼肚子的部分,捡了一小碗。在白米饭和锅贴饼子之间犹豫了一瞬,选择了白米饭,乘上那么一大碗,又在上面浇上了一层炖鱼的酱汁,又细心的放了一个勺子。
陈桃花端着两只碗走了出去,直接来到少年面前一递,“喏,给你,吃完记得把碗还我袄。”
沈仲承愣愣地接过碗,问:“玉佩您不要么?”
“嗐,那东西你留着吧,看着就不便宜。咱家的鱼又没镶金边儿,你那玉都能买一院子鱼了。”陈桃花看他还是愣愣地,就疑惑的问:“你还站在这干啥?鱼一会儿都凉了,凉了就不好吃了。”
看他还是盯着碗发愣,陈桃花嘟囔一句:“你再要可没有了袄。”
沈仲承端了鱼回去的时候眼眶还是红红的,他把两只碗都递给了二婶,然后转身就走。
二夫人从他手里接过这两只碗也愣了一瞬,“这,仲承这?”见沈仲承转身就走,她眼眶突然湿润,“这孩子......”然后就高兴起来,忙端过去给小女儿吃。
沈仲承去敲隔壁家的门她听见了,也听见了他说的话。华氏以为二郎只是拿明琼当托词,等换来了鱼肉是要给老爷子或者文氏的。万万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就是给自己女儿换的鱼肉。
沈明琼在碗还没到进前的时候就闻到味儿了,她小心的嗅了一下,感叹道:“好香啊!”
吃了一口铁锅炖大鱼的小女娃幸福的眯起了眼,而后又舀了一勺往姐姐嘴边递。
沈明琅红着眼哄妹妹,“姐姐不吃,姐姐已经吃饱了。”
小姑娘又把勺子往父亲、母亲那里递,俩大人怎会和女儿抢饭,具都声称自己吃过了。
沈明琼:“那祖父呢?二哥哥呢?”她还记得每次有好吃的祖父都留给自己,鱼是二哥哥拿来的。
别人不说,小姑娘提到祖父的时候,二老爷犹豫了一瞬。
还没等他内心摇摆完,就听身后传来老父亲的声音,“琼姐儿吃吧,祖父吃过了。”
这声音突然出现,吓了沈正昌一跳,他有些尴尬。
沈太傅轻嗤一声:“难不成你以为,为父会和小儿争食?”
沈正昌:“......呃。”他不敢。
沈太傅又往装鱼的碗里瞅了瞅,心道:都是无刺的鱼腹,这家人心存仁善。
看着沈太傅转身,二夫人没忍住和夫君小声蛐蛐:“你说爹他伸着脖子往碗里看是不是想吃啊?”
耳力还好的沈太傅脚步一个踉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