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少帅的新娘9 ...

  •   休息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明明什么都没做,转眼就到了下午四点。
      周鱼鱼今早是十点多起的,难得睡会儿懒觉,出门之后她去吃早茶,买了点水果,回家放好东西后又出去,打算去书店里买书。
      买书的时候总要试读一下,通常读着读着就忘记了时间,导致她从书店迈出来的时候,时针已经指向四了。
      买完书,顺路去国营商店买了点毛线,她就回家去,动手织准备送给蒋羲月的围巾。
      织了一个多小时,她去吃晚饭,吃完接着回来织。
      钩针她不怎么会用,就直接用两根针来打,复杂的花色她也不会,只会最基础的针法,好在选的毛线可以弥补一下技术上的不足。毛线颜色不单调,是带着花色的;每股毛线都很粗,摸起来也很舒服,滑滑的。
      周鱼鱼打算每天织一点,那样下次去看蒋阿姨的时候,就可以带着去,送给她。
      第二天,又是正常的去实验室,实验室和她的工位只有三个楼梯的距离,以楼梯为界限,一侧全都是实验室,另一侧都是办公室。
      办公室的这侧比较小,楼梯是中间宽两边窄的。
      早上,周鱼鱼在工位上把今天的安排过了一遍之后,就拿着几张表去实验室,要做的实验和需要的记录的数据都在表格当中有显示。
      她换上衣服,打开机器,戴上手套,准备做实验。
      没过多久,实验室的其他同事都来了。
      大家都有各自的分工,只用一周进行一次简短的汇总,同步各方面的信息就行。
      液体剂和片剂是当前比较多的两种药剂形式。
      现在,周鱼鱼在的这个实验室就是制作液体剂的,她一只手拿着试管,一只手拿着滴管,往试管里面按量放滴剂。
      这组试管有三十个,要控制的变量是滴剂的多少,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最适宜的添加量。
      每周三葛青有一次坐诊,今早她就没来实验室。
      有的病人出院的时候会给她们送锦旗,但是她们有规定,这些东西都不能收,除非是捐赠的器械。
      本年度的制药计划比预期完成得快一些,如果没什么意外,那之后的实验也会提前。
      时间总是不停向前,从不跟人们打招呼,独自溜走。
      转眼,五年过去。
      华国已不像当初那样,积贫积弱。
      人们坐上一辆飞速前进的时代列车,朝前开去。
      其中,每年的粮食总产量的增多是最显著的证明。因为新种子的推广,只要大家肯好好侍弄土地,总不会饿肚子。土壤肥沃的地方,更是能有富余的粮食,上交给国家。
      乡村里并不能显著感受到变化,村民们很少出门,总是和土地为伴。
      沿海的地方则是日新月异,高楼筑起,商品遍地,人更是数不胜数。
      周鱼鱼虽身在军区,但平日里休息的时候,还是会去外面逛一逛。
      这些变化在衣食住行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街上的人们,穿的衣服并不像之前那样颜色沉闷、款式单调,新式样的衬衫、裙子,看得人眼花缭乱;私营的饭店更是一条街上就有好几家,家常菜、早茶、海鲜、火锅,应有尽有;各种酒店、招待所也是应运而生;交通工具方面也没落下,罕见的小轿车已经出现在有的人家里。
      很显然,沿海和内陆的发展差距是很大的。
      荒凉的西北,人们正在沙漠里种树,想尽办法,挖沟渠、找水源。
      广阔无垠的大东北,人们的石油、煤矿、炼钢事业开展得如火如荼。轧钢厂、汽车制造厂、机床厂,先后投产。
      地势复杂的西南,着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开发。
      这之间的落差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补足的。
      来军区总院看病的人,穿着也不断变化。
      周鱼鱼知道,这只是一个信号,一个华国正在飞速发展的信号。
      她很清楚地知道,华国在实验器械方面的研制进展,因为很多器械的试验品都会拿给她们使用,而后她们反馈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器械厂的工程师再拿去改进。
      在器械厂的努力下,最终的版本即将投产,虽然这些器械和国外的还存在很大差距,可依旧是很喜人的成绩;开了这个好头之后,相信缩短差距,只是时间问题。
      各方面的进步使得华国在外交方面更有底气,各种磋商变得没有那么艰难,当然这是后话。
      最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不会再去吃草根树皮,不必受饥饿的折磨,基本的温饱得到保障。
      华国的人民靠着自己的双手,把自己从战争、饥饿中解放出来,周鱼鱼觉得她们很了不起、很伟大。
      这些事情,换一个民族根本都不可能做到。
      华国人的团结和勤劳是别国之人远远学不会的。
      这片土地给人们带来的安全感远远超出正在发生的‘坏事’的概率。
      有的时候,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很让人失望,但她知道,那只是个例,她不能苛求所有人都完美,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她是想到昨晚听同事说起的八卦,来住院的是一位肝癌早期患者,他的儿子做生意赚了很多的钱,买车买房毫不手软;但是却不愿意拿出一点儿来给他治病,总是说自己这里也要用钱,那里也要用钱,没有多余的钱。他只能转头找他的好友,借钱治病。
      另一件事是发生在五旅的,是她在战场上结识的挚友叶非白,提拔的名额被空降关系户占了。叶非白的上级调走之前跟她通过气,提干的名额就是她的,让她心里有个底。没想到,公示出来的名单里却没有她的名字,她才去找周鱼鱼倾诉。叶飞白没办法,她没有所谓的‘后台’,她硬要和别人对上,无异于以卵击石。
      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不过是发生在她身边,恰好被她知晓。隐藏在阳光背后的阴影,并不少。
      周鱼鱼不是天真的小女孩,她明白,有人的地方多半是复杂的。这些事情或好或坏,她都没有能力去干预。
      华国正在向前发展,各方面的不足会逐渐得到改进的,这需要时间。再说,涉及到这些事情的人的心思有岂是摆在明面上的?
      她也明白,有的时候会有失望是因为抱有太大的期望。每个人的心里预期是不同的,倘若用数值来表示,周鱼鱼心里就是希望华国的政府能做到一千分,可能实际上它们做到八百分,她同样会有不满的情绪,这很难客观地评价。
      但只要华国在越变越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幸福指数不断增高,就够了。
      国家的条件在不断变好,有余力来改变军拿去总院的境况。军区总院的新址已经选好在建,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周鱼鱼是很不舍的。但这栋小楼显然不能满足现阶段的需求,搬迁也是拉动新地区经济的一种方式,她们能做的只有接受。
      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效率是很惊人的,一年后,她们就搬进了新的地方。
      新建的军区总院有三栋,每栋十层。
      周鱼鱼她们被分到新独立出来的制药所,当然还是由军方直接管辖,只是制药所的新址和军区总院是分开的。
      葛青现在是制药所的所长,把她们独立出来,说明分工更明确了。
      周鱼鱼被任命为副所长,她和葛青还是像从前一样,合作默契。
      近年来,进口商品不断出现在华国的千家万户。
      新的药物自然也是不断出现,中药在很大程度上收到冲击。
      周鱼鱼身为中医的一份子,自然身负使之繁荣的使命。她和葛青调整制药计划,把中药放在第一位,整个研究所的重心都转移到这上面来。
      去参加的交易会上,她和葛青结识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她们的共同点就是,都在尽己所能,为中医药事业添砖加瓦。
      她们心中都坚守着这份流传下来的基业,传承的火炬绝不能在她们手里熄灭!
      华国对这些方面的扶持还是比较到位的,再加上她们单位福利待遇好,周鱼鱼相信,假以时日,中医药会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规律的,不论处于哪个阶段,她们都要做好自己的事情。
      制药所的新址在市里,只是周边的环境不是大家熟悉的。
      众人也搬了新的住处,只住了一个多月,周鱼鱼就将附近的情况摸了个遍。哪家的小吃味道不错,附近的花鸟市场在哪里,商场开在哪儿,平时可以去哪里散步,周末能去哪里露营,她都找清楚了。
      两年后,葛青和周鱼鱼被调到西北研究药物。这么些年,周鱼鱼很庆幸,她和葛青没有分开过,始终能在一起,两人都没有家庭,是彼此的亲人,能这样一直陪伴着对方,是她觉得最幸运的事。
      西北总是有很多外人无法涉足的地方,这些地方成为她们要待的秘密基地,基地是秘密、保密、绝密的地方。
      她们进去都签了保密协议,来到这个地方,非必要不得外出。
      葛青和周鱼鱼现在参与的这个制药研究,所制取出来的药,是不对外售卖、给特定人群研制的,旁人没有使用的需求。
      能参与这类研究,是对葛青和周鱼鱼能力的莫大肯定,来到这里,虽然一切都很陌生,但众人都醉心研究,没有多余的事情需要操心,大家的生活变得很简单。
      这种生活,很大程度上是返璞归真的。
      存在的争论也都是关于研究方向、实验方法、演算结果这些的。
      很少有其他方面的矛盾。
      她们研制的药已经不需要临床试药这个阶段,很多步骤只需要实验就能完成,这大大缩减了整个研究的周期,加之研究人员和实验设备的辅助,她们的效率只增不减。
      并不是研究完一个药物就万事大吉,更多的药效、更多的使用场景,都催着大家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制药计划。
      药的用途不同于以往,但她们知道,只要是华国需要,只要没有违背道德底线,她们都会照做。
      经她们的手研制的药物,流向各个地方,在不同的环节中发挥作用。
      时光荏苒,现在的周鱼鱼已经五十岁了,葛青在今年的五月去世,她这辈子没有遗憾,这是她对着周鱼鱼说的。
      此后的每一个繁花盛开的五月,周鱼鱼都会想起从前和葛青在一起生活的日子。
      忆往昔可能是每一个中年人的通病,现在的周鱼鱼也没能免俗。
      她总在寂静的午后,想起从前的时光,现在的生活很充实,但她知道,她抛不掉自己的回忆,过往的每一天都是她独一无二的记忆。没有人规定,她不能带着回忆生活。
      一晃眼,她参加制药研究已经二十多年。从一开始的基础药到后来的中药,再到现在的秘密计划,她的职业生涯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
      而今后,她也将不断在医药领域深耕,连带着葛青那份。
      三十八年后,周鱼鱼也离开华国这片土地。
      从前的它,满目疮痍,遍体鳞伤;现在的它,车水马龙,繁荣昌盛。
      几十年的时间,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只是,周鱼鱼只能陪它到这里了。
      在这个小世界,周鱼鱼同样获得了异常多的能量值,她知道,都是那些药品的功劳,点滴汇聚成大海。
      灵魂抽离的瞬间,时空在眼前扭转,银蓝色大屏显示着周鱼鱼的积分,522500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