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弃婴的新生8 ...

  •   校园重回热闹,与放假时的空无一人形成鲜明对比,只能说各有各的好。
      早上,四人一起去附近的巷子里吃早饭,这是她们偶然发现的一家早餐店,只营业到早上十点钟。
      是对五十多岁的的叔叔阿姨一起开的,这家早餐店已经开了三十年了。
      其实吃食不是很稀奇,难得的是味道很不错。
      他们做的糯米饭晶莹剔透,香气扑鼻,配料多达十五种,土豆丁、小豆、豆芽、蛋皮、猪油渣、折耳根、玉米丁、胡萝卜丁、酸菜、口蘑丁、油炸蘑菇、花生、肉沫、木耳丝、油辣椒。
      周鱼鱼很喜欢放这些东西,料放得多,吃起来就很香;每次来,每种小料她都会放一点。
      再配上一碗牛骨熬的汤,吃完只觉能量满满。
      这对夫妻每天做的量都挺多的,因为卖得实在太快,因为要准备的材料太多,所以只做早上的生意。
      四人吃完出来,散着步,周鱼鱼挂着单反,几人行至墙边,她请了路人帮忙拍照。
      周鱼鱼有意识地多拍些照片,想着,这些照片至少能证明她来过。
      红墙绿瓦是京市给世人的名片,雍和宫大街上的连片红墙,紫禁城的千万块红砖,都有历史的影子。
      每年秋天,枫叶落下的时候,红叶红墙交相辉映,见证着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
      红墙外,川流不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红墙内,是静谧无人,落针可闻,风过留痕。
      许是剧和杂书看得太多,周鱼鱼只觉得几百年前,高墙围成的紫禁城,是人人向往之处,当官的,希望自己平步青云,入朝掌权;尚未做官的,盼望着能结交从里头出来的人;公侯家的小姐,也期望着自己能‘进宫’。
      如今,无数人争先恐后去追逐的地方,只剩下空城一座。周鱼鱼在心里感叹,世事变化无常,非人力所能改变。
      每周的课程结束,周末她们都会去法庭旁听,亲身听着、记着能给自己帮助的知识,几人获益匪浅。
      对庭上的相关步骤和陈述时的表达有更准确的认识,与具体案情对应的法条也更加明晰。
      虽然每周末都要在来回的路上耗费许多时间,但是收获到的东西值得她们这么做,只要高院开庭,她们就会带着旁听证去,还带着笔和本子。
      不听不知道,这一听,房屋产权纠纷、非法采矿、遗嘱效力争议、违规施工、利用职务侵吞财务等等事情,要处理的案件真可谓多入牛毛。
      外行人可能觉得岁月静好,无事发生,但对涉及到的家庭就是天大的事了。
      不过,这都不是周鱼鱼该关心的事,在这个人本位的世界,她只能管好自己。
      每天的课程已经占据了她的很多时间,写稿子也经常是熬夜在手机上写,周末得去旁听,有一点点空闲的时间,还要在平台上选择性地回复咨询问题的人。
      这些事情,几乎贯穿着她的每一天,剩下的时间没有多少,就是吃饭、睡觉、运动。
      这样的安排很紧凑,也让她的生活很充实。周鱼鱼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求仁得仁,心满意足。
      老师们时常让她去帮忙,她也乐意,之前还能抽出一些时间应付‘陈班长’这样的人,现在则是能避则避,非必要不接触,不浪费一点儿精力。
      林沫声也是很忙,上头每天要填的表格,要收集的材料,不知道有多少;还要办活动,统计综合实践;她整天忙得焦头烂额,有时课间休息的十分钟都要接电话,午休的时间也多被占用。
      学习的时候可以说是她放松的时候,上课的时候,她都开飞行模式,不让人打扰。
      她们要上两年晚自习,晚上也安排了一些课。
      王音则是每天要去音乐楼,她是社团人员,可以用琴房,她很多时候都在排练。对她来说,这是很快乐的事,每天都要做的!
      社团的老师会尽量抽出时间陪她们排练,常常一对一指导她们,因此大家都排练得很卖力,更是不敢懒怠。
      要知道,三天不练琴,老师是听得出来。
      她们不能辜负自己,也不能辜负老师。
      排练完的她们会去音乐会展演,会去参加比赛,每次活动后,老师都会请她们出去大吃一顿,犒劳大家。
      齐冉是和青协的小伙伴们一起行动,她们的足迹遍布这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许多大型的活动,她们也会参加,有的是作为参演人员,更多的是志愿者。
      敬老院、医院、社区,是她们最常去的地方。
      干得事情也很多,做杂活、讲解、表演、宣传、环保、维护秩序、救助等等。
      志愿者队伍女孩子居多,但是没有人喊苦喊累,都是很用心地对待每一件事,带队老师也是看在眼里的,给几人上报加分更是积极。
      带队老师只是偶尔需要的时候才会跟着她们去,并不是每次都去的。
      每次回来,齐冉都是草草洗了就睡下了,其他三人知道她很辛苦,就会放轻自己的动作,尽量不打扰到她。
      几人都是会为别人着想的人,这也是她们能和谐相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几人充分诠释着,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时间维度里,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寝室的时候和上课的时间是几人的交集,似乎是完成这个小任务后就各自散去;固定时间再回来,短暂交流过后,又分开。
      如此往复地向前走,时光在相聚分散中流逝。
      仲春过去,暮春将至,往窗外望去,是满目的生机。
      黄色的金腰带迎接着春天,各色的山茶花朝着太阳盛放,红橙黄绿,织成彩衣,如丝绸彩缎,布满这片土地。
      之前周鱼鱼要做的东西,是永生花。材料到的当天,她取完快递,就直奔花鸟市场。
      买来的花束逐一修剪,花茎底下竖着剪开一道口子,放到瓶中脱水两个小时;拿出滴管架,在滴管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染色液,把脱好水的花插入染色液中,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变成不同的颜色;吸色做出来的永生花,干燥后颜色依旧鲜艳;把花剪下来,留一小截茎,放入盒子中,盒子底部先铺上厚厚的一层干燥剂;花全都放入后,用干燥剂把花全都掩埋住;密封好,放在阴凉处,静置一个星期就好了。
      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但周鱼鱼选择的是这一种。
      完全干燥后,取出来的时候她很小心,因为这种方法做出来的干花是脆的,小心翼翼地全都取出来后,她又拿塑料的根茎粘上去,加上其他的叶子、花材,组装成新的花束,放在玻璃罩子里。
      她做了三束不同花束的,选取的是她认为能代表每个人性格的花朵。
      她是在寝室里做的,当然没有瞒住其他三人的眼睛,但最后的成品还是让她们很惊讶,非常之漂亮,而且贴心地用玻璃罩子放着,不用担心落灰。
      收到这份礼物,三个女孩都想上前亲周鱼鱼几大口,被她险险避过去了。
      这份用心的礼物,几人打算毕业的时候带回家珍藏。
      她们的友情一如这个永生花,永远盛放,永不凋零,不染尘埃。
      夏蝉开始在日头底下出没,人们知道,夏天来了。
      今年的夏天,暑热非常。许多时候,大家都不愿出门,实在是不堪其热。
      周鱼鱼更是很少出门了,她在屋子里惬意地吹着空调,学习着自己的课程。
      六月上旬的时候,几人约好一家写真馆,要拍写真。她们都是那种说干就干的性格,不会过多拖延,写真也是很快看好之后就定下的,她们选了三套服装的,可以拍一套外景。
      到去拍写真的这天,几人很早就赶去写真馆。本以为会很快完事儿,没想到,光是单个人化妆的时间就要两个小时,再加上做发型、换衣服,花去的时间可以说是很多了,还好有四个化妆师一起忙。
      她们拍的大多是合照,单人照也有几张。
      第一套服装,几人选着的是衬衫配马面裙,就在屋里拍,好在场景布置得不错。
      掀开墨漆竹帘,掐丝珐琅屏风摆在眼前,几案上有古琴,旁边的木架上放着围棋和棋盘、品茗工具、毛笔架和宣纸等东西。
      还有仿古金花梨木的桌椅,有密密的文竹摆在旁边,和白海棠盆栽隔着一个椅子。
      里面的工具都是可以用的,几人自己摆弄着,王音抚琴,三人听琴;周鱼鱼写字,几人就在她身边看;林沫声和齐冉下棋,两人在旁边观望。
      相机声音在一旁‘咔嚓咔嚓’地响着,四个挽着头发,插着簪子,穿着各色马面的漂亮女孩,相机将她们的一颦一笑定格。
      拍完这套,几人的发型换了换,妆容增减了几笔,在换上第二套衣服,就开始拍照了。这次她们穿的是大衣、毛衣、半身裙,系着围巾。
      场景是白茫茫的,有雪人、仿真的挂着‘雪’的松树、松果、插在杆子上的不知道多少串的糖葫芦、雾透的滑梯等。
      时间来到下午两点,她们的第二套终于拍完了。将脸上的妆容大改一番,贴上透色水钻和精灵耳,头发用卷发棒卷成大波浪,几人又去换下服装,穿上事先选好的小精灵的服装,戴上精灵翅膀,看整体的效果,又修整了一下细节。把翅膀取下来,才坐着车出发去拍外景。
      写真馆准备了不少小面包和零食,要不然几人早都扛不住,要去吃饭了。
      六月的京市,阳光明媚,天色湛蓝,光透过每一个缝隙,照在地上,叶间重叠的树影,摇摇晃晃,抬眼望去,眼底尽是翠绿。
      几人穿行在茂盛的灌木,化身林中精灵,现在太阳不似中午那般强烈,站在树荫下,不是很晒。
      摄影师走来走去,镜头框住一处的景色和站在景里的人,待收工时,已是下午五点多了。
      坐车回去,换下衣服,约定好选片的时间,几人马不停蹄地奔往一家餐馆,顾不上卸妆,只想赶紧吃到一口饭菜。
      热腾腾的食物端上来,几人等不到菜上齐,就开始动筷子,一人吃完了两碗饭,把菜都打扫干净,才决体力恢复不少。
      从没想过,拍照是这么累的事情,几人刷新了对写真的认知。好看的照片背后,居然这么折腾,结果可不要让她们失望才好。
      回到学校,期末周临近,她们投身复习大业,着手准备复习资料。
      这时,平时认真听课、周末去旁听的好处都显现出来了,法条都变成实景在脑中演绎,课上的重点也都在脑海。一起整理完需要背的东西,几人分头复习,有时会在群里交流有疑问的地方。
      期末了,很多课都提前两周结课,为她们留出复习的时间。
      说实话,时间是很充盈的。
      考完试,她们的暑假就正式开始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