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第 44 章 ...

  •   果然,是个人就没办法拒绝零花钱的诱惑啊。
      远去的徐开骋,再次肯定了他刷男主爽度的战略计划。

      私塾那边热热闹闹,平安村里也不遑多让。
      老把式探测的耕种日子终于到了,徐能干第一个坐不住就要往地里冲。
      十亩地,今年家里没了徐东亮。虽说有一个周家耀,可徐能干还不习惯指使‘儿媳妇’干活。
      所以为了赶上五天后的那场雨,徐能干焦急万分。

      在种地这件事儿上,就算是徐开骋也没办法阻挡的了农户人家的热情。只能让周家耀套了牛车,并且亲自去了一趟周家,将周家五个身强力壮的哥哥全部‘请’到了徐家地里。
      免费帮忙劳作。

      徐能干都惊呆了,张月姑说话都开始打绊子了。

      五天的活,在一头黄牛还有五个壮汉的加持下,硬是两天就给干完了。
      徐家的黄牛直接让周家人拉走去用了,也免下了其他人过来借用。

      在徐开骋的引导下,周家在官道的十字路口那边,终究还是寻了个空地建造出了一个茶棚。
      徐开骋教了周家人怎么炒茶,并且教了一个凉茶和一个暖身茶的做法。
      不仅如此,徐开骋还帮周家人打了炉子,那种可以烙饼的火炉。杨四娘炖肉的手艺终于可以发扬光大,卖上了肉夹馍。

      因着种种原因,徐开骋没收周家的钱。周家人在反复思量之后决定,每天送到徐家的三十多个鸡蛋不再收钱,每月给徐家送四次肉,每次不少于两斤。
      每天从徐家购买五斤豆腐干——没错,徐开骋在看见家里人有闲下来的迹象的时候,又将豆腐干和豆腐皮‘研究’了出来。
      后续腐竹之类的东西,也已经在计划表内了。

      肉夹馍都有了,徐开骋也干脆弄出了菜夹馍。不过鉴于消费者的低端消费水平,所以蔬菜类只有土豆丝、黄瓜丝、红萝卜丝、辣椒酱这四种。
      没有一个北方人能拒绝的了辣椒夹馍,没有人!

      豆腐干和蔬菜全部从徐家这边购买,自然而然的,就还有徐家特有的辣椒酱。每天只是周家购买的东西,徐家这边就能净赚五十到一百文。
      毕竟蔬菜什么的,也是从村里收购回来的。要不然就徐家后院那么一点地方种的蔬菜,怎么可能够周家的摊子贩卖。

      官道上的人流变大,周家几乎是第一个发现的。以前十天半个月才回走上几个人的官道上,现在一天能走上十几二十个人。
      这可不是什么无意义的消息。

      朝廷真的要往边境发兵了。

      只要这个朝廷不灭亡,边境的战事基本不会打到平安村来。但如果战事不顺利,总有一天会波及到平安村人的生活水平。

      周家人再三思量外加徐开骋有意无意的引导,决定让最机灵的老五和最稳重的老大充当游商前往边境查看情况。
      富贵险中求,有徐开骋的法子,再加上他们的胆大心细,不甘于平凡的人自然不可能放弃这个富贵路。

      官道边上的茶棚一开始是杨四娘和周父,剩下的三个儿子照旧在山里打猎。
      慢慢的,生意越来越好,打猎的儿子从三个变成了两个,然后变成了一个。
      做事儿勤快的老二跟在父母身边干活,性子木讷的老三不得不留在家中照顾牲畜。在徐开骋教导了各种饲养方法并且实践顺利之后,周家扩大的后院里,现在饲养了三十只野鸡,五个猪崽子,还有二十只兔子。
      不留上一个人在家,根本不成事。

      只剩下老四一个人,周家也不可能放心让他一个人去山里打猎。
      徐开骋在这其中又掺和了一手,老四走上了和山民交易的路子。

      周家那边的生意红红火火的做起来,一开始张月姑还有点心动,也想在官道那边去弄个棚子。
      毕竟现在那边还是无主的地儿,他们家也拿的出盖棚子的钱。
      可徐开骋只是让她半天不干活闲在一旁,张月姑就自己放弃了这个想法。

      家里的酱香饼只是卖村里人,一天都能赚上一百来文钱。最关键的是,来来回回只有她一个人烙饼烙的快。
      四丫倒是能帮上忙,可四丫的时间都用在了打络子上。徐开骋教了基础,四丫自己钻研,仿照府城那边买回来的络子新弄出了好几个样式。
      现在每天疯魔一样打络子,只她一个人每天都能赚上好几十文。
      五丫六丫两边跑,要帮着烧火切菜,也要去学着打络子。富生去烧窑了,家耀磨的豆腐都不够卖了。
      老伴去地里了,张月姑都恨不能将自己变成两个人还要煮茶叶蛋和卤蛋。

      至于徐开骋,很是自然而然的又被忽略到干活的队伍之外了。

      更何况家里的施工队人数已经增加到五十人,那边风风火火的盖房子,就算人家说了不用主家管饭,张月姑也不敢留几个孩子在家里对着那五十来个壮汉啊。

      为了彻底打消张月姑这个念头,徐开骋干脆再去买了一个大磨子。带着几个小的一起去府城游玩了一天,顺便又买了一头驴。
      家里磨豆腐的长工有了,为了给张月姑增加难度,徐开骋又很没良心的买了三个猪崽子。
      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快速度将周明轩给的那五十两银子花完。

      虽说那是卖配方赚回来的钱,而且还是张月姑赚回来的。但徐开骋可不敢肯定,那被自己糊弄瘸了的系统会不会反应过来,来个事后查账。
      所以先花为敬。

      三个庄子共用的后院,可想而知有多大。所以就算添加了这么多牲畜,也不怎么能影响到前院。
      蚊子再小也是肉,在爱心值这件事儿上,徐开骋从来都是恨不能雁过拔毛。

      所以对于整个平安村的‘共同富裕’,他也是早早就提上了日程。
      徐家一大一小两个磨盘,现在每天能消耗的黄豆数量更多了。张月姑以前每天都要去村里转上一圈找别人家询问收购,现在徐家放出话了,整个平安村的人是家里只要有的,就会自己送到徐家来。

      来者不拒,公平交易。
      至于徐家能不能消耗掉那么多黄豆,那就是徐家的事情了。

      每天几百文的流水,创造几百点爱心值。
      这可比和周明轩做生意安全多了。

      可周明轩那边现在每天都能提供将近一千点,还是个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

      有句老话说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不论是两年半后的原主死亡倒计时,还是两年半后的周家崛起,都像一道闸刀竖立在眼前,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砍了他的脑袋。
      徐开骋将脑海中关于基建还不违反积分原则的手段想了个遍,终究还是让他找到了不少小法子。

      半自动化的播种机和插秧机横空出世,一口气为他带来了十万点的收益。
      徐开骋再接再厉,研制出来了初级版珍妮的纺纱机,让织布机的效率提升了五倍。
      这一次,直接获得了二十万点收益。

      两次的收益再次的证明了,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只是让人民不饿肚子带来的幸福感,完全没有给人民创收带来的幸福感强烈啊。

      有苗不愁长,这句话不论是用在小孩子身上,还是用在地里的玉米苗身上,都万分的合适。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着,徐开骋研制的沤肥手段整个平安村的人都已经掌握,并且开始向外蔓延。
      毕竟这种好事儿,怎么可能藏着掖着不去告诉岳家娘家亲戚家?

      在种地之前肥了一次地,在玉米苗大概两尺高的时候再追加了一次肥。这一次不用老把式去看,就算是八岁的小童都能看出来今年的玉米苗比往年的茁壮了不少。

      追肥之后,自然要面临灌溉的问题。可能真的和男女主已经相遇有关,今年的天格外的给力,一点后腿没拖。
      但北方农田灌溉这件事儿,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儿。
      没有人舍得在地里打井,所有灌溉的水源都靠着山里下来的那条河。平安村已经算是好的了,起码十里地之内还能见到河。
      要知道很多北方地区,别说河流了,就连小溪都不见得有。

      徐开骋在众人开始灌溉的时候,烧窑弄出了不少试验品,并且在自家后院完成了水窖的建造实验。
      水窖的成功诞生,再次帮徐开骋得到了十万积分点。

      他照例将功劳全部给了周明轩,而周明轩也足够给力,不仅在很快的时间内将水窖在整个北方推广开来,还为徐开骋塑造了一个‘不忍百姓受苦的世外高人’形象。
      还是那种不想受到打扰,只想安安静静为百姓做点好事儿的世外高人。

      莫名来平安村‘朝圣’的人多了起来,徐开骋每次外出都能感受到周围火热的目光。
      保镖从周家耀一个人,变成了后来贴身的一个人和周家派来在周遭护卫的一群人。

      慢慢的,不仅是平安村,就是十里八村的,徐开骋的名声地位都在扶摇而上。
      如果不是周家拦了一手,县令甚至都想要过来见见徐开骋。
      是过来见见,不是召徐开骋过去。

      秋收之前,平安村所在的区域换了一个县令。前任平级调派去了一个相对富饶的地方,现在调派过来的,是周家扶持的。
      一下子,徐开骋在这片区域里,更加如鱼得水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第 44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