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善恶论 ...
-
郭永昶:“人生路上哪有一帆风顺,谁没有经历过沟沟坎坎?谁没有遇到过艰难挫折?谁没有一些留在心灵深处的故事呢?只是有的人少些,有的人多些而已。”
这段话发过去之后,对方没有立即回信息过来。郭永昶看了一会对话框,对话框左上角的头像还亮着,头像旁是手机的标志,显示对方在线,可是对方不再回信息,想着可能是对方不想说话或离开了,就关掉对话框,准备去休息
但是,当他刚要从椅子上站起来时,电脑右下角的小企闪了起来,便又点开,是倔强玫瑰,对话框里弹出一行让郭永昶莫名其妙的话:“你好像很了解人性?”
郭永昶:“不怎么了解,只是一知半解,而且这一知半解也只是我自己的想法而已。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倔强玫瑰:“没什么,就是随口一问。”然后又弹出来一句话,“你说说到底是人本善还是人本恶?”
郭永昶:“你问的这个问题,是个哲学问题,太深奥了,就连古代两位大哲人都是各说各长,你让我一个流浪在城市里的乡野游民能说什么,你这不是在折煞我吗?”
倔强玫瑰:“切——,我又没让你讲哲学,只是想听听你是怎么理解人本善还是人本恶的。”
郭永昶:“好吧,那就如你说,我没情调,那就来点乐趣吹吹牛吧,你可别当真,权当是无事消闲的胡侃吧。”
“要我说,我是比较认可孟子的人本善,因为任何事物有他的两面性,比如善与恶,好与坏,黑与白等等。一个人,如果善意去看他就是好人,如果恶意去看他就是恶人,所以,善与恶就是咱们平常说的好人与坏人,正如事物的一体两面,善与恶就是人的一体两面。要说人本善,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
“打一个比方,一棵树,很小的时候,与别的树没什么两样,只有长大了的时候,你才可以看出它有用还是无用。为什么说小时候没什么两样,大了才有有用无用之分呢,这就是环境的影响,比如生长的土壤、雨水的滋润以及人工地修理等等,如果从小就给它适合的环境并不断地修剪矫正,那么长大后就会成为有用之才,如果放任自流,很多就成了无用之才。”
“回到人上来,是同样的道理,在我看来,善是与生俱来的,恶是环境影响的。因为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是和大人亲近的,因为他的心里是纯洁的,对事物的认知也是单纯的,但是,当大一点的时候,心里就有了自己的喜好,于是,看见自己喜欢的就想据为己有,而这种据为己有的想法就是欲望。”
“那么,是什么让人有了欲望?就是外在的诱惑。”
“面对外在的诱惑的时候,大人的言传身教就极为重要,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同,孩子对欲望的控制力也就有所不同,有的大人教育孩子什么能要什么不能要,哪怕孩子要而不得,再哭再闹,也不丢失这个原则,这样就约束了孩子内心对什么都想据为己有的欲望,知道了什么可取什么不能取什么是努力而得之,随着成长就有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就是约束了外在的眼花缭乱的欲望,守住了初心。”
“但是,有的大人就不是这样了,孩子想要什么就千方百计地给什么,一旦孩子要而不得时,就哭啊、闹啊,于是,为了不让孩子哭闹,就给给给,能给的给不能给的也给,于是就养成了孩子对什么都有了据为己有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欲望也在不断增长,外界的诱惑越大占有的欲望也就越大,长而久之,当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时,就滋生了恶。”
“恶使人不计后果,就是要得到要满足自己的欲望,于是,欲望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恶也就越来越疯狂。而恶是有一定的时限性的,不论是历史还是当今,很多大奸大恶之人,临终的时候大都会良心发现,对恶做出忏悔,此时,他们的内心就又回到了善。”
“所以,古人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因此,我认为,人本善非本恶,要不恶人临到死的时候为什么会幡然醒悟忏悔呢?说明最初的那份善还是存在于内心深处,只是因为外界的诱惑而被后来滋生的欲望压回去了。人之将死时,欲望退却恶也就随之消失,善就被释放出来,回到了最初的本我。所以,善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这就是人本善,而恶则是后天的,是由环境所造就的,即非本恶。”
“呵呵,纯粹的吹牛胡侃,看看就罢了,千万不要当真。”
永昶咔咔嚓嚓地敲击着键盘说了一大堆话,写完最后一句话,敲了一下回车键,就往椅子的后背上一靠。
看着电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有些不可思议自己了。
之前给一些网站或报纸写个千字文的评论文章,都要熬上大半夜或通宵,今晚竟然在几十分钟内就随随便便地说了这么多?
郭永昶拿起鼠标往前滑了滑,粗略地看了一下,心想,一千字绝对没问题。
这让他吃惊了一下,有这么和网友聊天的吗?
这不是在写论文吧。他又滑动鼠标看了一下,尽管是临时的随意表达,但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评论的味道,于是,他又临时起意地臆想了一个题目——《浅议人本善与人本恶》。
然后,又重新躺回椅子的靠背上,双手托住后脑勺,自嘲地笑了笑。没想到聊天聊出了一篇豆腐渣评论——呵呵。
突然,郭永昶发现了一个问题,从他集中敲字的开始,至始至终,倔强玫瑰都没回一个信息。不会是让自己的一番长篇大论把人家给催眠了吧,睡着了?
其实,尽管郭永昶从开始就说是打哈哈哈吹牛找乐趣,但这个问题,他之前就时不时地有过思考,人到底是本善还是本恶?
郭永昶从出生到乡政府辞职离开之前,就一直生活在农村,人际关系单纯,思想也单纯,人与人之间有争吵,但吵过之后也就过了,乡里乡亲之间,谁家有困难有急事时,争吵过的事就烟消云散,该帮忙的去帮忙,该出力的去出力,好像以前就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似的。
什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什么双标制,他听都没有听说过。
但是,参加工作以后,很多事都与自己的认知大相径庭,特别是在看到乡长对待村民的双标、对待村小学的漠然置之后,他心目中的公平正义无疑是被践踏了,就心血来潮,头脑发热地辞职走人,不屑与这样的人沆瀣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