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资料,可以跳过)秦的货币体系:秦始皇统一前各国的货币可以用“四大货币”来概括,四大货币即指布币、刀币、圜钱、铜贝。各国使用的货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大体来说周王室统治下的城市及三晋地区使用布币,燕国、赵国、齐国使用刀币,楚国使用铜贝(蚁鼻钱)。
而秦国使用的是圜钱。圜钱最早为魏国所铸,最终被秦国发扬光大。秦国铸币较晚,据考证不晚于秦献公时,秦国开始自主铸造圆形圆孔铜钱,在此之后,秦国使用的都是圆形钱。秦献公及秦孝公时期使用的是圆形圆孔铜钱,到了秦惠王二年(公元前336年),初次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秦惠王时发行的这种半两钱,在外形上与秦始皇时期的“半两钱”几乎无异。比如可以确定年代的四川青川郝家坪50号墓(秦昭王元年),墓中发现了7枚半两钱。
秦惠王时的半两钱钱面上只有面值,而没有地名,这是秦国货币有别于其它各国货币的地方。这是因为在秦国,钱币只准许王室铸造,而地方不能铸造。由秦惠王时期建立的货币制度也一直被后代秦王沿用。在秦始皇征服六国的过程中,也是秦半两钱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的过程。
虽然秦半两的重量并不标准,但这并不影响半两钱的购买力,甚至在很多时候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普通的年份里,每石粟大约只有几十个钱,1斗粟只要3枚铜钱就够了,可见当时物价很便宜。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专家甚至认为秦朝灭亡是因为强行推行秦半两,但货币供应量不充足,导致经济萧条。又有些人认为,秦朝统一以后,就把富有的人和各国的贵族迁居到了咸阳,函谷关以外基本没有大城市,也不需要太多的商业交流,因此社会中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钱。结果就是货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导致物贱钱贵。
另外一个导致物价降低的原因,是因为秦王朝废除了六国货币。六国原本富裕的人为了自己财富的保值,就不得不大量抛售财物和财产,替换为秦半两,导致秦半两成为市面上的稀缺“货物”,进而导致半两钱的购买力大幅提升。
当然了,秦二世在位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这种现象,为了增加市场流通中需要的货币,紧急铸造了很多质量低下的劣币。与原本的秦半两钱相比,新筑的钱币重量减半,是名副其实的轻钱,而且这种轻钱与原本的普通的钱等值,强制大家使用,这一举动实际上就等于在变相地掠夺百姓的财富,从而加速了半两钱信用的崩坏,最终加速了国家的灭亡。
(这个操作真的难蚌,印钱就算了怎么还偷工减料)
-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小可爱就发现了,我感谢地雷和营养液的时候有延迟,对,没错,我有存稿(叉腰),所以一键感谢地雷和营养液的时候会有延迟,不是不感谢or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