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6、第五章师专生活(15)汉语写作课 ...

  •   作者/方_忆修改于3.25

      小学起语文还可以的小美,最终没能实现进入中文系学习的梦想,反而去学了英语。在她看来,要不是刚学英语时打下了牢固的语音基础,可能早就在学英语的道路上力不从心了。

      高中毕业考试,她的英语成绩85分,乍一听还说得过去,但实际情况是,当时唯独英语被学校特批开卷考,也就是说,与现在单位里的各种考试并无二致,附有标准答案。

      高中毕业之后,她不顾家里的反对,在“上山下乡”运动即将落幕之际,竟然偷偷从家中拿走户口本报了名。

      班主任老师大概是急于完成学校分配给班里的三个派遣指标,根本就没做深入的家庭走访调查,她便被轻易送入到了热烈的“下乡”欢送行列中。

      待家里发现此事时,木已成舟。

      小美父母虽然满心愤慨,但也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他们强忍着怒气,加紧为女儿联系好了下乡插队的地方,并不情不愿的为她送行。

      下乡的第二年,小美重新拾起了英语。

      这并不是她突然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是因为在空闲时间里没什么书可读,便随手翻出了中学英语课本。

      出乎意料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语音基础还算扎实,拼读单词没什么问题,借助字典,慢慢也能看懂课文,并能通篇朗读下来。

      这一发现给她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于是决定再次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之中。

      翻阅那些熟悉的旧课本时,她不仅找回了曾经的学习状态,更是在重温的过程中找寻并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从而为自己的英语学习之路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对她来说,下乡插队,是一段独特而充满挑战的经历。这段历程,让她学会了以随性和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曲折与变迁。

      回城之后,在英语补习班里刻苦学习了几个月,小美终于鼓起勇气参加了英语专业的考试。虽然未能考入名牌本科院校,但也顺利地进入了九原师范专科学校外语系深造。

      在那个特殊年月,学生们的知识储备相当有限,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易,所以,她对自己能去英语专业深造,感到很知足。

      而后来偶然激发起的写作兴趣,更是为她的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这些经历,就像是一块块普通的拼图,虽然色彩不同,却共同拼出了她丰富而多元的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小美重新拿起了笔。

      起初,她只是为了完成课程作业,但在老师的表扬和鼓励下之,内心深处对文学的热爱,如星星之火,越燃越旺。

      她开始尝试用文字记录下自己内心深处的思索与体悟,倾诉着自己的心路历程。这段过程不仅为她揭示了崭新的人生道路,更使她在文学的天地中找寻到了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师专第二年的下半学期,学校为他们开设了一门汉语写作课。

      这门课的老师大约五十多岁,身材高大,面色红润。讲课时,他总是习惯性地望着天花板,发音也不太标准。因此,每到上他的课,大多数学生都选择看看闲书,或做其他科目作业打发时间。

      小美也经常心不在焉,甚至都懒得做笔记。

      当理论讲解告一段落后,实践阶段开始。

      老师给他们布置了第一篇作文,题目是,“一件小事”,并限定同学们要在一周之内完成。

      周一很快来到了,学习委员开始喊着收大家的作文本。小美根本就没动笔,不交又不行,她只好利用午休时间匆匆赶写了一篇。

      又过了一周,当作文本发下来时,她看到了老师用鲜红的墨水写下的评语:

      “暴露阴暗面太多”。

      她只是写了一段见闻,至于扣这大的帽子?

      第二篇作文的题目要求自拟,这让她倍感压力,仍旧一直拖延着。

      主要她不知要写点啥。

      “小美,你作文写完了?”

      曲筱筱见她又要溜出教室,忙在座位上问道。

      她的作文才刚写了个开头,明天就得交了。

      “我还没想好写什么呢,明天再说吧。”

      小美回头对她笑笑,不以为意的回道。

      她现在是一点灵感都没有,让她怎么写?

      第二天午睡时间,小美仰躺在床上,双手枕在脑后,绞尽脑汁地寻找着写作的灵感和素材。

      终于,一段尘封的记忆在她的脑海中浮现——那是在大年的初二,她到袁红外婆家所目睹的一幕悲惨情景,此刻再次浮现在她的眼前:

      破旧不堪、屋顶夜晚能清晰看到星光的土坯房里,她曾经熟悉的老人如今躺在空空的土炕上。那曾经饱满、还算丰润的脸,早已经变得黝黑、干瘪。灰白的头发,如团枯草,散落在枕边,身上只盖着一条破旧不堪、污渍斑斑的被子。

      只见油腻的枕头旁边,放着一只豁了口的脏碗,里面放着三个早没了热气的饺子。。。

      这凄凉的画面,深深烙印在了她的记忆中,此时再次鲜活地浮现在她的脑海中,并强烈地冲击着她的心灵,触动了内心那份最真实的情感,她决定以这段记忆为基础,构思出她的第二篇作文。

      想好后,小美迅速从床铺上跳下来,披上外套,拿起笔和本子,匆匆出了宿舍,直奔教学楼。

      于是在那个宁静的中午,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她事先没有打草稿,直接在作文本上,一气呵成地写完了《暮年》这篇作文。

      出乎她意料的是,这篇即兴而来的作文,得到了汉语课老师很高的评价,并被他特意选中,在作文讲评课上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点评。

      老师不仅赞扬了她独特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还鼓励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作文。

      当小美带着一丝紧张诵读自己的作文时,字里行间朴素的语言描写,以及真挚的情感表达,使她自己也深深受到触动。

      读着读着,她的声音不觉颤抖起来,泪水溢满了眼眶,竟然有些泣不成声。

      尽管如此,她仍然坚持着,一字一句地,哽咽着读完了自己的作文。

      同学都被她这种真情流露所感染,教室里瞬间弥漫着难言的感动和共鸣。

      那之后,汉语老师又布置了一次写作练习,要求同学们尝试写一篇短篇小说。

      这次,小美对写作文再不怵头,也有了信心。

      到时间就痛快的提交了自己的作品《选择》。

      “题材不错,人物形象设计丰满。。。”

      没想到她第一次尝试写小说,就得到了老师不错的评价,小美对写作文也不再排斥了。

      “老师好!”

      一次,在去食堂的路上,她巧遇了汉语课老师,老师特意停下来,赞赏的看着她说:

      “赵小美,我发现你在写作方面很有天赋,真的非常出色。有空的话,欢迎来我的办公室坐坐,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下写作。”

      “老师可以根据你的具体情况,为你专门提供些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帮助你更好地发掘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才华。。。”

      听到老师对自己的写作才能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和热情的鼓励,赵小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欣喜。

      她感激地回应道:

      “谢谢您的认可,老师,我会找时间请教您的。”

      然而,事后小美并没有践行诺言,去找汉语课老师给她辅导。

      现在她想,或许自己当时出于胆怯才没去,又或许是因为骨子里的随性和散淡作怪,她自小就不喜欢受到任何形式的束缚。

      那些被夸赞为“好文章”的作业,很大程度上只是出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已。她对写作并没有达到痴迷的程度,更多的是一种兴趣和消遣。

      后来小美逐渐喜欢上写作,是因为她内心深处一直藏着一个文学创作的梦想。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琐事和责任,让她一直无暇顾及到这个梦想。

      现在,她终于得偿所愿,在闲暇时光里,用笔尖记录下一些生活琐碎。这些文字并非结构严谨的回忆录,亦非震撼人心的重大事迹,仅仅是她在生活细微处捕捉到的点滴感触,包括那些甜蜜与苦涩交织的时刻。她期待通过这些质朴的文字,为悄然消逝的光阴镌刻下一些可以反复咀嚼、细细品味的记忆片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